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同,月考考题都是人各不同,彼此之间没个比较,他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好在所修课业之外,其余卢鸿都是百无禁忌,有时候他也会和杜士仪跟着其到嵩山其余各峰寺观草堂拜访友人,日子过得远比在东都家中惬意。唯一不愉快的就是,杜士仪学什么,裴宁就会逼着他一块学什么,每当考较琵琶或是画艺的时候,都是他最最叫苦连天的日子。
  “十一郎虽则疏懒些,但天分不错。你只需谨记,凡事不要都由着自己的性子,那就行了。”
  听到卢鸿如此训诫,杜士仪便有意笑着冲崔俭玄挤了挤眼睛,见其没好气地冲自己轻哼一声,随即老老实实俯首受教,他方才对卢鸿一建议明日开锅熬粥。这年头腊八乃是天子腊祭的日子,后世流行一时的腊八粥并不见踪影,因而听到杜士仪如数家珍地说着用那一种种豆子熬粥,卢望之笑说天冷驱寒却是不错,裴宁却板着脸皱眉说道:“十九郎这主意也未免太费事了!”
  话虽如此说,次日一大清早杜士仪起床的时候,就闻到了一股股扑面而来的豆子香味。他熟门熟路找到厨房一看,便见年纪一大把的厨娘阿黄正指挥着两个官府派来的庖厨往那口大锅中加着各色豆子,见他进来,便带着几分嗔怪说道:“昨天傍晚裴郎君便来吩咐过了,说是杜郎君的主意,所以今日熬豆粥。只是那许多种豆子还真是不好凑,我把所有地方都扫遍了,才终于凑了个七七八八。”
  知道这老厨娘阿黄跟着卢鸿日子最长,杜士仪少不得笑着谢过,心里却嘀咕裴宁果然面冷心热,不声不响便已经安排好了。这一锅粥一直从早上熬到傍晚,留在草堂的人全都分了一大碗,分食之际,滋味如何倒是其次,更多的是暖融融的心意。而卢鸿虽不再开草堂讲经史,却不时聚齐留下的学子,辩难文会诗社,在这大冷天里,日子过得很是逍遥惬意。
  一晃又是数日,这天午后,杜士仪和崔俭玄满头大汗从谷后空地练剑回来,田陌突然一阵风似的冲到了近前,连气都来不及喘一口就气急败坏地说道:“郎君,崔郎君,东都永丰里崔宅派了信使过来,说是有十万火急的大事!”
  一听到十万火急四个字,杜士仪和崔俭玄对视一眼,心里同时咯噔一下。两人三步并两步地赶回了他们和卢望之同住的草屋,却只见门前一人来来回回踱着步子,一听到动静立时抬起头,见是他们当即疾步冲上了前:“郎君,太夫人旧疾复发,病势沉重,请郎君速归!”
  崔俭玄原本已经让人送家书回去,说是今岁滞留山中不归,骤然听到祖母病重,他顿时面色大变,二话不说拔腿就往卢鸿的草堂奔去。杜士仪反应过来时,就只见其已经跑出去老远,突然脚底一滑在那冻得严严实实的泥地上重重跌了一跤,他也顾不得对那崔家信使说什么,慌忙快步追了上去。等他到了崔俭玄身边,正打算去扶他,却不想其已经按着地面艰难站起身来,不管三七二十一还要迈开步子往前跑。
  “不差这须臾之间,要是跌得重了骑不得马怎么办?”
  杜士仪一把拽住这家伙的胳膊,最后总算把人平安拖到了卢鸿面前。卢鸿已然知道崔家太夫人病重,不等二人开口就立时说道:“十一郎你且速回东都,若有事,派人回来知会我一声。”见崔俭玄连连点头,转身便要走,他瞅了一眼其沾了不少尘土的袍子下摆,又嘱咐道,“你一路切记不要太过急躁。须知太夫人最希望的,是你这个孙儿能够平安喜乐!”
  话虽如此说,见崔俭玄浑浑噩噩地点了点头,却一副方寸已乱的样子,卢鸿忍不住心头生忧,看了一眼杜士仪正要说话,却不防杜士仪抢在前头说道:“卢师,如今天寒地冻,不若我陪着崔十一郎一块回去。不说十三娘还寄居崔宅,齐国太夫人与我有同姓之谊,我身为晚辈也理当回去探视。”
  “如此甚好。”听到杜士仪如此说,卢鸿立时心定了,当即点点头说道,“那你就陪着十一郎回一趟东都!”
  崔俭玄心里满是恐慌和忧切,听得杜士仪这话只是感激地瞅了他一眼,眼见其又过来搀了他的胳膊出门,他才低声嘀咕道:“就是摔了一跤而已,我又不是连路都不会走了……”
  “少罗嗦!要不是怕你心急火燎闯祸,卢师也不会听到我跟你一块回去就松了一口大气!行装也不用打点了,先回屋换一身衣裳,立刻就启程!”
  当卢望之和裴宁从登封县廨回来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时,杜士仪和崔俭玄已经带着从人启程出发了。师兄弟两人赶到卢鸿的草堂,还没来得及开口,卢望之就看到了卢鸿坐席前散落的那一把开元通宝。知道卢鸿虽则通习这些卜术,平素却很少使用这等卜筮之物,他不禁皱了皱眉,轻手轻脚来到卢鸿身边,随即轻声问道:“卢师这是在为齐国太夫人卜筮?”
  “太夫人年迈之人,纵使真的有个万一,也是天命使然。我只是一时心头灵动,替崔十一郎和杜十九郎各算了一卦。”卢鸿说着就疲惫地叹了一口气,随即苦笑道,“他们两人一个勤勉一个疏懒,一个有条有理,一个随心所欲,一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一个却漫无目的随波逐流,却偏生交情莫逆。杜十九郎在此不到三年抄书无数,史话几乎尽读,多得其中精髓,试赋亦是别具一格。而且他底子好又肯下功夫,于其他经义亦触类旁通……唉!”
  卢望之和裴宁对视一眼,同时叹了一口气。紧跟着,卢望之方才突然想起一事,忙开口说道:“对了,十九郎的叔父从幽州送了信到登封县廨,原本赵明府要请人送来,我和三郎正好过去,便让我捎带回来了。”
  “嗯?”卢鸿不禁讶异地挑了挑眉,隔了片刻便若有所思地说道,“这样,再等一两日,望之或者三郎代我去一次东都,让杜十九郎和崔十一郎都不必急着回来,顺便把这封信给他送去。对了,把十九郎所抄那些书也一并送去,告诉十九郎,让他回京兆府。明年是试赋年,他不妨试一试京兆府解试。”
  见两人无不大讶,卢鸿却没有再解释,示意两人退下之后,便低头看了一眼地上那看似杂乱无章的铜钱。
  杜士仪是小凶大吉,而崔俭玄……却是显然的凶兆。

  ☆、83。第83章 同姓之谊,忆往昔峥嵘萧索

  早晨天色依旧晦暗之际,随着第一声报晓鼓隆隆响起,洛阳城中一座座鼓楼上的鼓渐次敲响,紧跟着则是寺院中的钟鸣,一时间,整座东都仿佛从沉沉睡梦中被唤醒,一座座坊门渐次打开的同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城门也逐渐开启,迎接这隆冬中的新一天。
  建春门的守卒才一开门,就看到了门外那零零星星进城卖菜卖柴炭的寻常乡民之外,还有五六匹打着响鼻正喷着白气的马。见马上几个骑手都是裹着厚厚的皮袍,带着风帽,即便如此,额前的头发上还挂着白霜,一看就知道竟是赶了夜路到城门口等着开门,几个守卒不禁都愣了一愣。别说冬日时节夜路最不好走,就是夏天,也没几个人赶在大晚上赶路,万一遇到山贼盗匪之流,死无全尸就倒大霉了。为首的守卒例行上前盘查,见前头一人拿出崔家字样的符信,他立刻侧身一步让出了路途来。待到一行人二话不说急忙驰马过去,后头两个守卒方才上了前来。
  “是哪家的人这么不要命?”
  “是永丰里崔家的人……听说,崔家太夫人快不行了……”
  崔俭玄尽管一直讨厌两京城中不许打马飞奔的条规,但从来没有哪一次这么痛恨这条规矩。若不是进城之后杜士仪就不由分说策马上前按住了他的缰绳,他恨不得立时风驰电掣赶回家去。当心急火燎的他终于拐入了永丰里自家乌头门之际,便再也顾不得其他,一夹马腹飞也似地疾驰到了正门,滚鞍下马后就径直闯了进去。因他头上还戴着风帽,守门的门丁一时没反应过来,等人从身旁掠过,这才大急嚷嚷道:“你是何人,竟敢擅闯……”
  “别喊了,那是崔十一郎!”
  杜士仪慢了一步,见崔俭玄已经跑得连影子都没了,想到自己毕竟是客人,不能像崔俭玄这样胡来,他便索性停步提醒了那门丁一句。那门丁立时恍然大悟,这时候,后头崔家信使从者和田陌也赶了过来,那信使见杜士仪踌躇止步,便急忙开口说道:“杜郎君不是外人,还请随某入内。”
  知道崔家眼下恐怕正在忙乱,恐怕没人顾得上自己这个陪着崔俭玄回来的人,杜士仪本打算随便找个旅舍暂居,可这信使既如此说,他便点点头把缰绳丢给了田陌。绕过正堂到了二门,他前时见过的那傅媪已经带着两个婢女迎了出来,一见着他便面露激动之色,随即慌忙裣衽施礼道:“多谢杜郎君相陪十一郎君不顾日夜赶了回来。如今十一郎君赶去见太夫人了,十三娘子也在那儿,杜郎君请随我来。”
  见傅媪脸色蜡黄面容憔悴,显见是熬了许久,眼睛更仿佛有哭过的红肿,杜士仪顿时明白,齐国太夫人杜德的情形恐怕已经极其糟糕了。然而,他没想到这种时候,傅媪仍然要带自己去见太夫人,心中虽有些不解,但还是点点头紧跟上了他。上一次来时,他每每发现有婢女悄悄打量自己,可这一次,却只见来来往往的人全都是低着头脚步匆匆,退避道旁行礼之际,还有人在悄悄拭泪。
  “太夫人待下宽和,纵使婢仆犯下大错,也鲜少严责,因而如今她病势沉重,家中上下都悲切不已。”到了太夫人寝堂门口,傅媪对杜士仪低低言语了一声,随即眼睛便红了。许久,她才深深吸了一口气,一手打起了那一层厚厚毛毡门帘,随即轻声说道,“杜郎君请进去吧。太夫人母族虽盛,但这些年来往不多,同辈姊妹兄弟更是都已经过世。此次骤然旧疾复发,长安那边还没有人赶过来,杜姓之人,杜郎君还是第一个到的。就连二位郎主都尚未来得及归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