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横竖只是照实说,他便微微笑道:“王元宝自然爱女,亦对女儿不薄,当年十里红妆人人称道,可女儿都嫁出去了,若是家产再惠及女儿,他两个儿子也就罢了,他两个媳妇原本就贤惠有限,岂不是要闹翻了?几个孙子岂不是不平不甘?再说了,他私下里对我说,两个儿媳整天盯着家产,分了她们也就安心了。而且,他那女儿嫁了杜君礼,因丈夫仕途正好,又自有文雅营生可以持家,何必使其沾染铜臭?她已经被人说是妒妇了,可不想被人说是铜臭满身的妒妇!”
  长安富民不止王元宝一家,杨崇义、郭万金亦都是豪富慷慨,科场名士往往流连其家,就连朝中官员也不吝与其交往。可要说是子女联姻官家的,也就是王元宝这头一份。故而宁王李宪言及于此的时候,也少不得感慨道:“王元宝生了个好女儿,他自己又知道如何一碗水端平,儿女之间不偏不倚,以使家中和睦,不像那杨崇义娶了个恶妇人,自己丢了命不算,还需要绿衣使者替其鸣冤!”
  这说的便是张说还在时,杨崇义被妻子和奸夫合谋所害,却被鹦鹉揭破的案子了。宁王学王元宝那语气时,赫然又自豪,又怅惘,竟是活灵活现,不禁让李隆基和武惠妃全都为之捧腹。李隆基甚至打趣道:“杜君礼青春年少时,被司马宗主批了个妨贵女,结果一直娶不上媳妇,临到成亲之后,却又遇到了一个别人口中的妒妇,他还真是命中多劫!好在他如今儿女双全,倒也无所谓,否则朕倒是想学太宗皇帝试房玄龄夫人那般,看看他那夫人也爱喝醋否!”
  嘴里这么说,李隆基还真的不在乎民间这些所谓富可敌国的富民,只要他们不过贪图享乐附庸风雅,那倒是无所谓。而杜士仪既是表现出为了名声不想沾染铜臭,那显然也是正春风得意时,有意想要洁身自好,不留下污点给人诟病。本来也是,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爱惜声名,怎会成日想着自污?
  而武惠妃在旁边陪了片刻,因李隆基一时兴起,又叫了宁王合奏器乐,她便悄然退了出来。她的心腹婢女瑶光如同前来迎接似的,自然而然跟在了她的身后,却是用极低的声音说道:“驸马都尉刚刚从武温昚那儿回来。惠妃提到的那几个人,武温昚都去设法接触过了。他们大多表示,东宫那位又非嫡子,又非长子,不过是占了当年丽妃正得盛宠的光,真正说起来是倡优所出。这样的人占了东宫,日后还要君临天下,岂不是丢皇室的脸?”
  武惠妃闻言顿时得意地笑了。两京那么多贵介子弟,她独独为咸宜公主选中了杨洄作为驸马,正是因为他不起眼,而且没什么出众的亲族,正可以让天子放心。从前几次见杨洄时,她便觉察到,此人聪明伶俐,极其善于钻营,只要她稍有暗示,很多消息他就会主动打探来禀报。兼且承袭了长宁公主和杨慎交当年容貌俊秀的优点,咸宜公主对其很满意。至于杨洄和杨玄琰杨玄珪兄弟还有些亲缘关系,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杨洄果然很不错。”武惠妃微微颔首,心想旁人进宫难,而杨洄身为驸马,进宫便利,又不惹人注目,这样的女婿简直是天生的帮手!
  能让惠妃评价一句很不错的人,瑶光知道有多难得。就连之前因为一首琵琶曲而让天子赐下了那把价值连城逻沙檀琵琶的玉奴,也只是得了武惠妃一句小丫头有些意思的评价。在美人众多的后宫中,能够从不受百官和皇后待见的武氏女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为无名却有实的后宫之主,武惠妃的手段她一路看来,只觉得敬服已极,这会儿平静了一下心绪,这才转述了杨洄的话。
  “杨洄见武温昚时,武温昚说,武家上下都盼望惠妃能够让寿王入主东宫,倘若如此,武家人便重见天日了。故而,他想方设法派人见着了朔方兼河东节度使信安王李祎,拿到了李祎亲笔信,探明了他对于废立虽不置可否,但也绝不会出面劝谏,甚至隐隐有支持寿王之意。信安王是宗室中最功勋彪炳的,再加上宁王不用说都是支持寿王的,邠王那是个酒囊饭袋,广武王点了头,他就更不消说了,其余再没有人会支持东宫那位。至于朝中李相国早就表明了心意,可虑的就是张裴两人。”
  “若是人人都支持十八郎,陛下反而要心生疑忌了。”夫妻多年,武惠妃对李隆基的多疑早有领教,此刻非但不觉得恼,反而更笑了起来,“而且,陛下对于册太真娘子为寿王妃的事,似乎已经没什么异议了,这更是陛下一颗心已经完全偏向十八郎的表示。只要一点一点下水磨工夫,东宫之位唾手可得!”
  瑶光轻轻吸了一口气,随即不由自主地问道:“可若是寿王娶杨家女,而咸宜公主又是嫁的杨家,别人会不会有闲话?更何况,太真娘子固然家里已经没什么显赫的亲族了,可陇右节度杜大帅是她的……”
  武惠妃嘴角一挑,若无其事地说道:“我之所以瞧中了杨太真,是为了试探陛下的心意。而且她也确实楚楚动人,我见犹怜,十八郎肯定会满意,这就够了。只要此事成了,陛下废立之心昭然若揭,杜君礼是否继续镇守陇右,是否仍然风光无限,那就无关紧要了,陛下自有圣裁。横竖他还年轻,就算他跌上一跤,日后看在我那儿媳妇的份上,我和十八郎也不会亏待了他。”
  主从二人一面走一面说,就这么带了远远跟着的宫婢宦官径直离开了太液池西边的这座安福殿。等到他们过去良久,如同木桩一般侍立在墙根处的十余个宦官中,有人稍稍动了动已经僵硬的肩膀。武惠妃和瑶光的声音固然低沉如同蚊虫飞舞,可仍然瞒不过天性耳朵灵敏,能够捕捉到最低微声线的他,那一刻他甚至险些都要惊骇得露出马脚来!直到天色渐渐昏暗,他终于得以结束这一整天的站桩生活,回到了自己那拥挤低矮的宿处之后,他却并没有和同伴一块早早睡下。
  夤夜时分,这看上去毫不出奇的宦官被人带到了高力士跟前,几乎毫无遗漏地将一应事情如实禀报。听完了这些话,高力士甚至连眼皮子都没眨动一下,只是口中淡淡吩咐了一句:“带他下去,重赏。”
  等到那宦官感激涕零地离去,高力士这才有些烦恼地沉吟了起来。武惠妃显然已经很清楚李隆基的底线,正在一点一点地加以试探,这么下去的话,太子肯定保不住。他素来的宗旨就是锦上添花,按理应该袖手旁观。可是,就算太子保不住,东宫之位真的就已经铁板钉钉了?
  思来想去,他最终做出了决定,唤来了一个跟了自己二十年的心腹内侍:“明日你去一趟安国女道士观,替我送一份厚礼给玉真公主,就说是我贺喜她的。另外,你记得露出一点口风,就说凡事不能两全,只要年轻,跌倒也能爬起来。”

  ☆、810。第810章 蛇之七寸

  玉真公主作为当今天子李隆基硕果仅存的胞妹,在两京素来风光无限,可即便是她,对高力士也客客气气。往常年节,她都会授意霍清给高力士备上一份节礼,而高力士也素来会照单回礼,如此待遇,也就是宁王和武惠妃才有。所以,如今既非逢年过节,又不是她的生辰,高力士突然命人送了一份厚礼来,又撂下那么一番奇怪的话,她立刻找来了固安公主商量。
  “高将军为人谨慎,既突然有奇怪之举,必然是为了暗示。”固安公主见玉真公主显然也赞同自己的这个看法,她就继续说道,“而且,无缘无故,突然恭喜观主又是为何?必然是因为太真之事恐怕已经成了定论。”
  说到这里,固安公主顿时生出了深深的愤怒,不止是对于武惠妃的,也是对于御座上那位天子的。横竖自从她不得不和蕃,不得不先后嫁李鲁苏兄弟之后,她就早已谈不上什么忠心了。
  此时此刻,见玉真公主果也是露出了苦涩的表情,她定了定神,便继续说道:“至于后头那句提醒,恐怕是想让观主捎给君礼的。他和太真昔日只是有过数年的琵琶之缘,可终究走得近,观我朝太子诸王择妃之事便可以瞧出来,陛下即便异日要行废立,以寿王入主东宫,也定然不希望寿王妃还有个渊源深厚而又手握实权的人在背后!”
  “欺人太甚!”
  玉真公主不禁柳眉倒竖。如今王维虽然重新回朝,官居右拾遗,可和她的那段情缘已经彻底断了,而斩断这情分的除了张嘉贞,更重要的是他那兄长的绝情!而杜士仪是她难得的知己,入仕以来,官声卓著,政绩斐然,即便这样,依然招人惦记嫉恨,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竟也打算诱使天子对其弃若敝屣!她用劲之大,几乎险些掰断了自己的指甲,随即才低声说道:“太真暂且不谈,君礼在陇右大刀阔斧,军民服膺,怎能轻易动他?”
  “观主,雷霆雨露皆为君恩,陛下从前贬黜过的人,难道个个都是罪有应得?更何况,牛仙童已经出发代天子巡河陇。只要给这种贪图钱财的小人一点暗示,再加上逐利之心,他自然什么都做得出来。来日事情败露,只要重处此辈,陛下也就贤明了。”固安公主说到这里,见玉真公主勃然色变,她便醒悟到自己的口气稍稍有些太过了头,心念一转便嗤笑道,“将来,只要用一个类似太子宾客的高官闲职打发了君礼,谁还能说不是?”
  “那这到底是惠妃之意,还是阿兄之意?”
  对于玉真公主的这句话,固安公主不觉沉默了。她很想说若无陛下纵容,怎有武惠妃的肆无忌惮,可玉真公主和李隆基终究是兄妹,即便再和杜士仪交好,总不至于为了外人而去对付自己的兄长。所以,她很有技巧地冷笑道:“自然是惠妃在后宫得宠多年,揣摩陛下心意的功夫已经炉火纯青了!”
  玉真公主对于王皇后被废,并无太多的同情,对于武惠妃,也只是因为兄长的盛宠,而不得不打叠精神应付。此刻固安公主既是直言必然是惠妃,她就立刻迫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