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京城捕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续'

  京城捕王之十七 真正的狡狐 (2012…01…29 22:49: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梦里关山 (纪实,传奇)

  千村百货,这个商场今天已经湮没在京城诸多风情各异的高楼大厦之间,但在九十年代后期,“到千村去赶集”是一句很有诱惑力的广告词,有些人给它加了一个下联“上白沟来买枪”,以此极言那里什么都能买得到。

  船板胡同离千村不算太远,加上当时北京还不怎么堵车,赵老太爷率领一伙侦察员押上王经理,开着车直奔千村,三十分钟就赶到现场。大家把车停好,留了一个侦察员在车里看着王经理,其他的警员侦骑四出,便开始在商场周围搜索李勇等人。他们推测如果文丽他们将近中午在千村,以当时的购物习惯,很可能在那里找地方吃饭,下午才会回去。

  老太爷走出车来看了看,没注意到什么可疑人物,于是走到附近一个报摊旁边,等着其他侦察员有没有发现目标的信号。

  问题是现在商品经济社会,您老站人报摊前头,翻来翻去什么也不买,时间一长,卖报的不干了,问:“您老要找什么杂志,什么报纸啊?我帮您找行不行?”

  老太爷问:“有《人民日报》吗?”

  摊主气结,这报多半是订的,零售的还真没预备。下意识问出这句话来,看来老太爷表面镇静,内里也在打鼓。

  侦察员们也是气结,这千村百货周围人山人海,真赶集也没这么多人啊。且不说耽误的这段时间里李勇他们会不会跑,就算是现在嫌犯还在这里,要找到他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侦察员们在场里场外搜索两遍一无所获之后,老太爷想了想,大概觉得老白看人家报纸也不是回事儿,于是下令全体收缩,除了几个大门处留便衣盯着以外,全体人员转到停车场待命。侦察员们分析,李勇等人如果在千村,以他们不愿抛头露面的特点来看,八成是乘自己的车或者包车来的,在停车场守株待兔的成功率比较高。

  这一等,就是两个多小时没有动静。

  侦察员们后来表示可惜当时还不具备手机定位能力,否则把文丽或李勇的大哥大位置测出来,案子早就破了。现在只好在车上等待了。

  干这个活儿要求极大的耐心,因为这种等待谁也不知道有怎样的结果。两个小时不算长,一等一天一宿的也不是没有。

  冯巩主演的《埋伏》,讲的就是蹲守的事情。《埋伏》的故事有艺术夸张,但距离真实并不遥远,这确实是个苦活儿。著名记者远方曾经采访过一次由崇文分局刑警队组织的蹲守,那一次是为了等一名出逃的杀人嫌犯回家取赃款。没人知道此人何时会回家,甚至还敢不敢回家。然而,蹲守的工作必须进行。那一次,直蹲了十七个小时,才将嫌犯抓获。

  值得一提的是,反复观察周边情况的嫌犯是在确认看不出有任何危险之后,才冒险接近自家住宅,走在路上突然被出现的侦察员扑倒活捉。案犯在披风里面就藏着一支火枪,却根本没有取出使用的机会。

  侦察员们藏在哪儿呢?

  原来,在案犯住宅附近的路边,有一辆被长期放置的汽车,这就是侦察员们的藏身之地。他们根据牌号找到车主,向其提出借用。征得同意后携带对讲机,相应警械和食品悄悄进入车中,就此埋伏在里面直到发起攻击。正是因为这辆车一直停在那里,上面积满了灰尘。案犯才对其未加提防。当案犯出现时即被发现,途经此车侧面时被一鼓成擒。如果是一辆新车,案犯说不定就不敢靠近了。

  那一次蹲守的侦察员中,就混有记者远方。他回忆当时最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上车前被严令不允许离开,以免打草惊蛇。但上车后过了一段时间便感到膀胱发胀,想要小便。这位倔强大胆的记者没有马上找带队的宋春来队长商量,而是咬着牙坚持 – 他想你警察也不能随身带着个厕所吧,我倒要看看你们怎么解决,你们自己要往外跑,就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让百姓放水吧。

  两个小时之后,侦察员们终于也有人坚持不下来了。远方惊奇地发现他们竟然是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塑料袋来就地解决,而后扎上口规规矩矩地排好放在座位底下,显然是早有准备。

  远方于是也照此办理,一时在侦察员中引来不少亲近的目光,觉得这是个能跟大伙儿同甘共苦的爷们。只是当远方执意要拍下众人方便的现场照片时,遭到了首都刑警们的集体反抗,差点儿给扔出去。

  老太爷他们的蹲守稍好一点,因为他们可以得到大门处侦察员的预警,但等待总是很让人心焦。

  不知是迷信还是直觉带来了好运,一个重要的线索传了过来– 因为警察们把文丽的照片放在经理室请人辨认,有个已经下班的售货员反映自己依稀记得这个女的曾来自己柜台上询问某个商品,时间是在刚过两点的时候。

  她有没有同伴?很遗憾因为周围的人太拥挤,售货员不记得了。

  这已经是个太让人感到希望的线索。侦察员们决定继续等待。

  眼看太阳渐渐偏西,就在侦察员们感到希望也在随着消失的阳光而渐渐暗淡的时候,消息突然传来 – 大门口的侦察员用对讲机发来激动人心的信号:“疑似目标出现!”

  “有多少人?”赵老太爷问道。

  “八个!”

  “多少?”

  “八个人,七男一女!”

  老太爷身边的警察们不禁又喜又惊。喜的是对手可能全伙在此,如果抓捕成功,可以一举将其全擒。惊的是这个人数超出了最初的预料。刑警队来了二十多名侦察员,以两人抓一个,外加一个保护的标准,要把对手一网打尽也是一个很悬乎的挑战。

  而且,他们还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  怎能准确地将所有警力无声无息地部署到对手的周围。要知道几十个人在一个停车场里移动是件很容易引起注意的事情,如果提前惊动了案犯,可能引起一场混战。而停车场里还有很多毫无知觉来逛街的老百姓呢!

  老太爷迅速部署警员迅即分成八组,向四下分散,自己在车中指挥。他命令只要目标出现,自己便会出车,用手势示意,各组则走不同路线向目标靠拢,最终在案犯登车的瞬间实施抓捕。

  然而,等来等去,走进停车场的人三三两两,这八个人的一伙人却不见踪影。

  就在众人疑惑之时,忽然那个坐在司机助手席上的王经理哎呀一声,一头扎向了自己的两腿之间。

  “怎么了?”

  “前面……前面那两个人,就是李勇和文丽!他们要杀我全家……”王经理死活不抬头地叫道。

  老太爷抬头一看,只见一男一女正从车窗前经过,那个女的虽然烫了头,依稀正是照片中的文丽。老太爷立即摆身出车,以约定的手势发出了暗号。可惜,已经晚了。

  李勇果然是一头狡狐。他在走出商场之后即令身边的同伙分散行动,以免引人注目。这种近乎本能的策略让他进入停车场时并没有被警方立即发现,当王经理将其认出的时候,他已经离自己的坐车不过十米远。

  李勇的同伙们也几乎在同时从不同位置走了过来,和他聚集到了并排停放的两辆桑塔纳车前。

  而这时,侦察员们还在匆忙地从四面八方赶过来,距离最远的有四五十米,最近的也有十几米远,已经来不及阻止他们登车逃走!

  赵老太爷根据自己的经验,立即判断出这次抓捕已经难以避免失败,偏偏他却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待续'

  京城捕王之十八 狙击 (2012…01…31 01:43:10)

  在关于千村伏击的采访中,眼看赵老太爷的部署出了纰漏,笔者曾询问警方为何不预先安排狙击手,李勇要逃就一枪放倒多好?接受采访的那位老大张口结舌,眼睛瞪得和牦牛的一样大,象盯着白痴一样盯着老萨足有十几秒,看来是费了好大力气才把“你丫有病”这四个字咽了回去。恢复正常以后,这位老大跟成心找茬一样问我:“狙击手?你说我们的狙击手是该拿着六四式去呢,还是五四式去呢?要不,拿着微冲?”

  这回,轮到老萨张口结舌了。

  警枪的选择是世界各国的一大难题,以当时北京警方拥有的这三种警枪而言,拿来给狙击手用都跟让孙悟空拿九齿钉耙一样,怎么拿怎么不舒服。

  让狙击手使用五四式手枪那纯粹是要害他。五四式手枪,最大的特点就是没准儿。老侦查员坚决反对“老五四的准星纯属摆设”的说法,他们认为“它至少能告诉你出现在准星里的都是打不着的。”在千村百货这种地方用五四式射击,罪犯估计打不着,却90%会误伤群众,而且这种脱胎于俄国托卡列夫手枪的家伙威力强大,很容易出现一打一串的效果。考虑到这种情况,估计你就是塞给狙击手他也不敢用。

  用六四式手枪倒是绝无这种问题,它的枪口动能很低,估计不会出现一打一串的二次杀伤效应,如果对着罪犯开枪,他身后的人都是安全的。问题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六四式最大的问题正是杀伤力太低。当年老山之战时我军侦察兵使用过这种枪,曾有顶着一只猴子打光子弹,对方身中数枪仍活蹦乱跳的记录,气得侦察兵骂娘。这要是罪犯连中数枪仍然生龙活虎,狙击手非跳楼不可。

  用微冲……

  就冲敢在首都市中心附近使用这种家伙,估计刑警队长得先进去  您何不扛支轻机枪来干这个买卖呢?

  反正老太爷抓捕案犯极反对动枪,他手下的神枪手小郭子总在老头面前蹦来跳去,大叫“英雄无用武之地”,而老太爷却不去搭理他,只是慢条斯理地给他讲贼撬锁的十一种方法,或者识别主犯从犯时凡人的身位特征。末了还要叮咛一句:“学这个有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