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京城捕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段写出来,估计有不少朋友会感叹 – 老萨这是要写侦探小说吧,真实的案件会有这么多传奇色彩吗?

  老萨有个兄弟叫东子,祖上是打过日本鬼子的书生将军。和很多老将军一样,经历过惨烈的战争,老人家希望后人好好做点儿学问,也算不负他们这一代人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打下这个和平江山。然而,我们东子哥不知道是继承了老爷子大战雁宿崖的基因,还是有些原始男性好战的返祖现象,死活不肯好好读书,杠着头坚持要从军。他犟,他家亲手枪毙过逃兵的老爷子比他还犟,打死了不放。最后折中的做法是东子哥当了警察,而且死活不干机关,警校毕业直分一线。

  东子哥妥协也是有他的想法 – 这和平时代北极熊关动物园里了,山姆大叔到关塔那摩看脱衣舞了,连蒋委员长的后人都统一战线了,看来当兵打仗的机会并不多,要当了警察,没事儿抓捕几个江洋大盗也不负此生啊。

  结果,执勤一个星期,天天审小偷小摸卖淫嫖娼的审到后半夜,听婚外恋的挤牙膏般交代案情听得犯困,检查扔在地上的避孕套是不是一个人用过的检查得恶心,没几天东子哥宁可管户籍也不干这份糟心的差事了。

  真实的案件,无疑大多是比较枯燥的。即便是一些部督大案,影响虽大,侦破起来也没有什么难度,犯罪手法多甚是粗糙,更不要说每天例行的审理和抓捕这类事情了。但是,我国社会文化之多样性,复杂性世界罕见,所以从来不缺乏有想象力的罪犯,也从来不缺乏传奇性的案件。

  比如,前面说过那位“狐狸”周庆,他的外号就有传承。他师父姓陆,是北京一流的扒手老贼,有一身极佳的轻功。其经典的案件是跟人打赌,夜入刘晓庆家,把人家的金鸡奖奖杯给偷跑了(此事北京警界很多人都知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和刘晓庆核实)。姓陆的本来因为轻功好绰号“飞路”,后来因为金庸的小说《雪山飞狐》享誉京师,不知道怎的就被叫成了“飞狐”。周庆跟着他,被叫成“小狐狸”,老陆折了以后,道上把“小”字去了,周庆就成了“狐狸”。

  这样宛如故事片情节的师门来历和类似杨香武盗九龙杯的案件,难道不传奇吗?

  老太爷从警三十余年,只给我讲述了他参与办理的十几个案子。无疑,这些案件都是十分有特色的。或是案犯凶狠毒辣,或是犯罪手段新颖,如果不是带有传奇色彩的案子,老太爷只怕记都懒得记。

  有时候说到中间,双方斗智斗力,如同苍鹰之搏狡兔,不到最后时刻,谁也难知结局。还能依稀感到老太爷对那些手段高超的“好贼”带着一丝怀念,似乎为抓了这样的对手而惺惺相惜。

  杨银龙这伙人,就属于这样令老太爷记忆深刻的贼。不说别的,在当时大多数案犯还靠着匕首,管插和三棱刮刀打天下的时候,杨氏集团已经玩起了火器。而且,一个团伙使用的枪支竟有三种之多,有的枪种老太爷都不知道怎么玩,看得出来杨银龙是个对枪颇为狂热的家伙。

  抓获杨银龙的时候,缴获了一只奇特的手枪,其侧后竟有一个闪闪的小红灯,一点一灭的,警察们看了半天,谁也不知道这枪怎么操作,最后还要请教杨犯银龙,才弄清这个枪的保险如何开关。

  事后知道,这种小五星手枪曾经在香港黑道流行一时,使用电打火击发,有利于避免传统手枪扣动扳机时不自觉发力导致子弹下行的缺点,而且很是轻便。但其可靠性差,经常不驳火,杀伤力也不足,所以仅仅流行了一段,就失去了市场,在黑道上只能算是一种类似概念车的不成功枪支。

  也幸亏赶时髦的杨银龙买了这样一种不可靠的武器,那次抓捕才没有节外生枝。试想,换另外一种比较敏感的枪,打开了保险被扔出去,砸在墙上,又落在地上蹦蹦跳跳的,不走火才怪呢。

  杨银龙团伙使用的另外两种枪,一种是五连发霰弹猎枪,锯掉枪托和枪管后正好可以挂在大衣或风衣的内侧,伪装性极佳,杀伤力也大;另一种是自造滑膛火枪,虽然射程短而且是单发,但内装铁砂,在近距离是一种凶猛的面杀伤武器。

  被堵在这座楼上的,是杨银龙团伙等待分赃的几名同伙。根据被捕人员交待,他们手中既有五连发,也有滑膛火枪,只要不是杨银龙亲自来接头,他们随时都有开火拒捕的可能。京顺路追击战中朝后向警车开枪射击的,并不是杨银龙本人,而是杨坐在侧席上的一名马仔,此人也在等候的人中。

  这个小区不大,共有相连的三座四层居民楼,排成一个横倒的“工”字形。这种居民楼每个门洞自成单元,杨银龙的秘密窝点,就在“工”字正中一竖那座楼里一单元的二层。三座楼半围着一个小院,里面地形开阔,无遮无挡,从上面看过来一目了然。此时夜色已深,而九十年代初的北京尚未到今天不夜城的情状,有夜生活习惯的人不多。所以居民多已入睡,整个小区寂静空旷,毫无人迹,却在月光下又并不是一片漆黑。依稀可以看到杨银龙的窝点窗户透出淡淡的红光 – 这说明里面有人,而窗口又遮着挡光的窗帘,即便使用了微光夜视仪,也无法看出那里面具体的情况。

  老太爷他们通过对杨银龙等人的审问,已对此处的地形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先把车停在了对面的工厂。这次行动困难不小,准备实施抓捕的人员无论要接近上楼的楼梯还是想从背后靠近其窗口,都不容易避开对手的耳目。而一旦被发现,对方只要控制窗口和阳台,从那里用五连发或火枪朝外射击,都可能给接近的警方人员造成伤亡。屋里都是亡命徒,这种事情极可能出现。

  更重要的是,以目前的情况,很难通知周围居民疏散,一旦打起来误伤平民在所难免,甚至可能出现歹徒挟持人质这样的恶性情况。

  如果杨银龙肯带路敲门,无疑是最好的方案。但是杨银龙的确是个黑道狠角,根本不肯合作。他在老太爷询问小五星手枪用法时回答得很痛快平静,毫无因警方不了解这种枪械而骄矜狂妄的样子,但听到要他带路,只是冷冷地一笑,翻眼皮问道:“我给带道能不死吗?”便再也不说话了。

  这真是个明白人啊。

  靠他的马仔更没指望,杨银龙团伙纪律严格,他是绝对的核心。杨不出现只回去一个马仔,对方肯定起疑。

  没有办法不被发现进入窝点所在的楼房,也没有办法轻易叫开房门,更不知道楼里这伙亡命徒到底是怎么设防的。这一仗实在不好下决心。

  更糟糕的是,他们还必须尽快行动,否则杨银龙迟迟不归,很快就会引起楼内人员的警觉和紧张。

  时不我待,几个人商量后,决定采取最迫不得已的做法 – 强攻!

  强攻的队员分成三队,一队在外接应,二队由老太爷带领,准备绕到楼后堵死对方跳窗逃走的后路,三队也是最重要的行动队,由天鹏副队带领,计划直插楼门,以最快速度冲上楼梯,发动攻击。神枪手小郭子穿上了队里唯一的防弹衣,检查自己的手枪 – 他将承担开枪打掉门锁并第一个冲进房中的任务,随后众人一拥而入,争取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控制所有房间,遇持枪反抗者格杀勿论。

  所有准备上楼执行任务的行动人员开始脱掉鞋子,以便通过院子时把行动的声音减到最小。

  这时,老太爷把眼睛凑到微光夜视仪上,试图最后一次确认目标,忽然感到眼前一花,一阵眩晕。

  '待续'

  京城捕王之四十一 暂缓出击 (2012…02…18 18:18:47)

  标签: 杂谈 分类: 梦里关山 (纪实,传奇)

  老太爷会眩晕?

  在警队谁要说赵老太爷身体不好,那肯定是别有用心。老爷子到今天从市区到通县从来不坐汽车,一辆自行车骑了就走。没事儿爬山,有空儿种地,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说他会眩晕跟说郭晶晶会呛水差不多。

  问题是隔着窗户看夜视仪的老太爷真的一阵头眩 – 换谁在黑乎乎的半夜忽然看到一片耀眼的白光也是这个反应。

  扶住夜视仪,老太爷若有所思,指指工字形楼左侧那座的楼道里,问天鹏副队:“先别行动,你带两个人去看看,是不是有人在那儿划洋火呢?”

  不一会儿带人过去的天鹏副队用对讲机悄声报告,说观察过了,那边楼道里有一个人蹲在那儿,一边儿抽烟一边朝外边看。

  周围的人一愣之下忽然若有所悟 – 这大半夜的,小风嗖嗖一吹直往骨头缝儿里钻,谁没事儿不在家呆着,在楼道里蹲着啊?杨银龙这个团伙还真是有点儿道行,不但作案的时候手段狠辣,在自己的老巢也这么警觉,竟然跟军队一样在楼下放了个监视哨。这一点杨银龙和他那个保镖都没交代,莫非是……

  后来才知道这也是冤枉杨银龙了,他那个团伙还没建设到这个地步。在楼道里抽烟的这个,的确是杨银龙的马仔,他下楼是因为觉得老大这次回来得有点儿晚,不放心。别的团伙成员都说他过敏 杨银龙每次作案成功都有狂嫖滥赌发泄一下的习惯,晚一点儿很正常。这个马仔说不过别人,又觉得心里不知怎的总是发虚,于是自发到楼下,躲到旁边的楼道里看动静。这个颇有点儿第六感的马仔想的是要有事儿自己先跑了,要没事儿见着老大第一个迎过来,不也能卖个好儿吗?

  没想到他在楼道里用打火机点烟发出的光亮,被夜视仪放大得跟放焰火似的,一下被老太爷发现了端倪,他自己却一无所知。

  也正因为这次发现,老太爷本来对夜视仪颇有微词,一变而改为大加赞赏。回来以后老太爷专门带人跑了好几趟厂家,诚恳地跟人家说这东西的使用局限性和缺点,告诉人家改进了可以先在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