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京城捕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用文字的描述难以说清这个精巧的布局,笔者不得不用两张粗糙的示意图来尽量重现老太爷的部署。

  第一张图,是整个小区和警方人员到抓捕开始前的运动示意图。该图下方是老太爷等埋伏观察的工厂厂房,上半部分为杨银龙秘密窝点所在的小区,虚线代表铁栅 栏,实线所示便是那三座相连的“工”字形楼房。在图中标有A的位置二层,为杨银龙秘密窝点所在地;B是那名下楼抽烟的马仔所在地;C是本次行动的关键 –这几座楼每个单元顶部都有与楼梯连接,可以打开的楼顶防水层检查口;D是单元楼的楼门;E是每个单元的阳台  注意,相邻单元的阳台几乎触手可及。

  注意途中标的 有“1” 字处,那条箭头便是天鹏副队带领两名侦查员翻越栅栏接近吸烟马仔,将其擒获的路线,他们依靠丰富经验,堪堪避开A处二层杨银龙团伙监视哨的注意。

  正是抓捕了此人,使侦查员们对窝点内部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而老太爷也产生了从楼顶包抄对方的想法。这种情况下,可能有人会想到绳降之类的出彩做法,但老太爷的态度很明确 – 有楼梯咱干嘛爬绳子呢?他说的下一步行动听起来颇为土气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大半夜的,怎么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呢?

  首先,他让天鹏副队在左边的配楼里找一户一层的住家,以警察的名义敲门,求得睡梦中爬起的主人配合(公安局抓赌,他也不敢不配合……某人说),打开外侧窗子,进行抓捕的大部队即按照图中标有2的路线,在不惊动窝点内人员的情况下跳窗进入左侧的配楼之中。

  然后,他们爬上顶楼,从防水层检查口爬上楼顶,从楼顶按照标有3的路线运动到杨银龙团伙所在楼房的顶部。一部人员在汤威带领下从该窝点所在单元顶部的防水层检查口进入楼道,沿着路线4下降到二楼单元门口待命;小郭子带另外数名侦察员,运动到该窝点相邻单元的楼道顶防水层检查口,沿着楼梯下到二楼,敲开该处住户大门,取得对方配合(公安局抓赌,他也不能不配合……某人说),沿着标有5的路线运动到其家阳台上。此时,小郭子等人已随时可以跳到那个窝点的阳台 上。

  两路人马到位后通过步话机报告老太爷,老太爷即通知天鹏副队放那个被抓住的马仔从B处楼门走出,沿着路线6在监视哨的目光下走回窝点 – 事先给其作了工作,这算立功表现,将来会要求法院给他减刑,若是中间出了问题,“狙击手会先打你”。

  这个马仔走进楼道,和从顶楼下来的汤威会合后,开始敲门,待窝点里的人开门后汤威等冲入,而小郭子等人则沿标有“7”的线路跳入窝点阳台,用枪口捣碎玻璃威慑对方,形成两面夹击。

  第二张图上,便是窝点内的情况和侦查员们冲入的两条路线,可以看到,黑社会集团毕竟不是军队,他们关闭电视去打麻将的时候,在面对阳台一面便已经留下了极大的安全漏洞。

  剩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看似仓促的计划,其实融会了队里所有人的经验和智慧。比如,出击前,老太爷曾专门询问那个马仔大厅中电灯开关的位置,汤威冲进去立刻就控制了这个开关 – “行动时最怕屋里的人突然把灯关了,那非打成混战不可。”

  不管怎样,这次行动堪称完美,带着这批被抓获的嫌疑人和缴获枪支,赃款,作案工具等,老太爷带队回了船板胡同,那边押运杨银龙等人的侦查员早已经返回,大家一面向上报告,一面纷纷额手相庆,为打掉这么危险的一伙人居然没人受伤,没人漏网深感欣慰。

  “谁知道事儿还没完呢。”老太爷叹了口气。

  把这些人押进船板胡同看守所,收缴武器物品办入库,老太爷立刻叫来天鹏副队,开始汇总案情 – 此案告破,市局上下全被惊动,第二天上午就要汇报,他们得赶紧连夜整理出一份报告来。

  他们的办公室在二层,此时已是深夜,整个分局一片寂静。

  两人刚干了不到二十分钟,忽然,楼下传来砰的一声枪响,老太爷刚抬起头来,窗户上的玻璃哗啦啦碎了开来。

  京城捕王之四十三 枪响看守所 (2012…02…19 23:14:14)

  标签: 杂谈 分类: 梦里关山 (纪实,传奇)

  “这杨银龙,还有完没完阿?”这是老太爷听到枪声后第一个反应。

  船板胡同深夜一声枪响,所有值班的警察都吃了一惊。

  很快老太爷反应过来,觉得应该跟杨银龙没关系– 这年头没谁敢江州劫法场,北京还不至于有敢上看守所劫牢反狱的黑社会。

  老太爷自云或许是太累了才会想岔。因为精神紧张,连续奔波,等行动完毕已是疲惫不堪,但报告又不能不写,精神有点儿恍惚,这一声枪响,倒把所有疲累都给打没了,老爷子蹦起来,按着腰带上的手枪,带着天鹏副队就往楼下跑。

  跑到楼梯拐弯的地方,正看到会议室的门被几个值班警察拉开,一股硝烟味儿扑面而来。警惕之中听见那边喊起来 – 老林中枪了!

  老林是抓捕杨银龙时候动手的侦查员之一,快退休的老警员,搁这时候中枪可真是够倒霉的。

  天鹏副队把老太爷一拉就往楼梯护手下面按。老太爷把他拽住了 别着急,没事儿,没事儿。他们那儿大喊大叫的,要真里头有持枪歹徒还能这样儿吗?

  不一会儿事情弄清,还真不是劫狱的,但跟杨银龙的确有点儿关系。

  原来,这一次行动缴获不少,杨银龙他们共有八支枪,三支短的五支长的都被收缴。老太爷上楼写报告,老林和另一名负责后勤的小粟则在清点枪支准备入库。因为枪比较多,他们就在比较宽敞的会议室干这个工作。

  几支枪入库至于这么麻烦么?

  那当然。枪这个东西可不是玩儿的,有时候不知道怎么的就能伤人。陈伯钧上将回忆,当年红军缺乏武器,到处收缴民间枪支,红小鬼陈伯钧收到一支清朝留下来的单发手枪也拿来充数,队长左赤笑话他说都锈成铁疙瘩啦,这破烂也能叫枪么?陈伯钧不服气,说怎么是铁疙瘩,能动呢。说着拿着擦枪油使劲擦,结果看着锈死的部件还真有点儿活动了。左赤一看也挺吃惊,跟着陈伯钧在那儿扳啊扳的。

  俩人正鼓捣着,忽然砰的一声枪响了 – 锈死的手枪里面竟然还有一发上膛的子弹,而且被摆弄响了!子弹正中左赤头部,当时户就没救了。陈伯钧因为误杀左赤差点儿被枪毙,幸好被毛委员看见救下来,否则就少一个开国上将也。

  所以,无论军警都有严格制度,每支枪入库前都要仔细检查,顶了火的要关保险下子弹,证明无害了才作罢。

  老林是枪械专家,小粟一支一支枪递给他检查,不料一支火药枪正往桌子上放的时候,“轰”的一声就响了,把楼上楼下的玻璃震碎好几块。接着老林就捂着后腰倒了下去,说我中枪了。

  “我的确是关了保险的啊!”小粟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小心,调查的时候一个劲儿地喊冤。

  “其实追究他的责任一点儿也不冤枉,那火药枪都是土造的,别说关上保险了,你把子弹倒出来它都能响。你能跟兵工厂的产品一样标准要求它吗?”老太爷道,“当时唯一让我们觉得奇怪的是怎么前面开火,老林后腰中枪,这火药枪也能打出跳弹来么?这玩意儿的威力很不可靠,很多时候杀伤力严重不足。有一回东城谢法医弄响一杆,一个铁豆正打在眼睛下边愣没打进去,不知道是装药太少还是脸皮太……”

  说到这儿,老爷子忽然发现说走了嘴,硬生生把后面那个字咽下去,咳嗽两声道:“啊,这个,我估摸着崇祯就是拿这玩意儿跟满清打仗的,难怪打不过辫子兵。”

  大家忍不住微笑,哦,老太爷也会打马虎眼啊。

  当时扶起老林来,问他怎么了。老林说枪一响后腰忽然一阵热乎乎的,倒也不觉得疼,就是一摸一手湿乎乎的。

  老太爷抓起老林的手来看,果然湿漉漉的……可并不是血啊。

  再看,老林身后桌子上,一大杯热茶被震翻在那儿,杯子还在晃荡呢。

  第二天,谈起破获杨银龙案件,从市局往下,听汇报的领导无一不精神大振 – 打掉这个团伙,能解开多少积案啊。但听到走火的事儿又人人发笑,还有的要老林来准备亲自“慰问慰问”。

  办得好端端的案子,最后落下一个笑柄,老爷子颇为郁闷:“这杨银龙,抓起来了还给我们添乱。”

  萨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来:“那个被劫持的蓝鸟车主呢?救出来了吗?”

  “没有,”老太爷说,“人自己跑派出所报案去了。”

  抓了杨银龙以后,老太爷到这位蓝鸟车车主的公司去看望。结果这位礼数周到,但既不热情,也不抵触,和大多数受害者要严惩罪犯,义愤填膺或者刨根问底迥然不同,只是淡淡的,聊了几句就没话说了。开始老太爷以为他对警察有意见,后来才知道,这人就是这么个慢条斯理的性子。

  前两天老爷子还见了一回这个人,看见他在研究《劳动法》。已经是朋友了,熟不拘礼,老太爷问他:“员工都得上保险,心疼吧?”

  那位慢条斯理地用手敲敲《劳动法》,说心疼,可是好法。

  老太爷说你言不由衷,花你的钱,你还说是好法?

  那位说当然是好法。拿你们说吧,有警察犯罪的人多,还是没警察犯罪的人多呢?

  老赵说那还用问,同样条件下当然没警察犯罪的人多了,警察再不灵,他也有威慑作用。

  那位说了对啊,那你说有了《劳动法》老板和员工容易打起来呢,还是没《劳动法》老板和员工容易打起来呢?

  老赵想想,觉得这位的脑子是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