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绫罗丝缎、锅碗瓢盆,甚至还有咸鱼腌肉,收上来把仓库堆得满满当当,就是不见银钱。更愁杀人的是,我还得把这些东西,再解送给三十多个军政机构,这个运送过程不但要征调大量劳役,三成损耗是最起码……付出这么大代价,可作用如何呢?一旦国家有事,朝廷用银,除粮食之外,这满仓的东西都一无用处!国家需要的是什么,是钱,是粮!而有钱就能买到粮,所以不收东西只收银钱,这是利国利民利官的善政!”
  
  “我没说改收银钱不好,”葛守礼摇头道:“可一条鞭法是不论仓口,不开石数,只看每亩该银几多!但地有贫富之分,上下等产量相差何止十倍?就算同一块地,不同的年景差别也是巨大,一刀切能切得动么!”
  
  “这个问题很关键,”沈默颔首道:“标准的决定权自然掌握在户部手中。但这个折算标准不是恒定的,也不是统一的。当初太祖皇帝设立对应各省的十三清吏司,本意就是为了分担各省财务。然而在财务安排上呈现了偏差,各省所收的赋税,不经户部直接解送往接收单位结果户部财权大空,只能现今国家的大会计。十三清吏司自然也就有名无实了。”
  
  葛守礼点颔首,他是多年老吏,自然对这些来龙去脉十分了解,便听沈默继续道:“现在,是到了恢复祖制让十三清吏司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内阁预备让一个清吏司负责一个省的折纳系数,不但每个省不合,甚至要细化到州县。法令公布后,将由户部侍郎分别带队,下到各省去,每府每县的敲定。之后每年完税前二月,由清吏司再次下到各省调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比照去岁执行,还是有所增减。”
  
  “这个……”葛守礼听得有点晕,苦笑连连道:“首辅大人,恕我直言,虽然户部是个大部,但要完成您的设想,怕是得再扩大数倍才行。并且还有个监管问题,您怎么保证他们不会被下面人糊弄,甚至被他们收买了?”
  
  “人数不是问题!”沈默一摆手,有些自得的笑道:“从隆庆元年开始的国子监改革,到现在已经六年多时间了……”
  
  “原来元辅打得是这般主意。”葛守礼恍然道。所谓国子监改革,引子就是隆庆元年,南京秋闱监生之乱。那时沈阁老代表朝廷向监生许诺,给他们更好的教育和前途。回到北京后,他提出改革国子监。
  
  首先。在校的监生全部肄业后,将不再接受花钱捐监。只接收举、贡、荫三种监生,并将恢复祖制,以坐监积分与实习历练磨练他们。学制定为四年,前三年以坐监积分,学习文化知识为主,待新科进士产生后,也会进国子监学习……不过人家就不必积分了。然后无论是新科进士,还是修满积分的监生,都会被派到各衙门实习历练,一年后依照各衙门、吏部、国子监给的综合考评排定名次,进行分配。
  
  当然为了避免有关系户走终南捷径,引起科场出身官员的不满,沈默定下了严进严出的规矩。首先,各省督学要对所举荐的监生负责,监生在校期间的成绩、表现,将是考核其政绩的重要依据、二是‘坐监三年’的前提,是监生能够修满积分。如果修不满,还得继续念下去,最多六年修不完的,只能打回省里自己处理了。并且,最后一年实习的衙门,肯不肯给好评,还得看他们的表现。
  
  就这样,还引得朝野满是怨言,那些已经从科场出来的,和挤不进国子监的举子们,曾经许多人愤怒的上书,说这是乱法亡国!好在一来沈阁老是六首状元,牌子又硬,加之又是朱元璋定下的规矩,这才没有让他们闹起来。
  
  后来,隆庆四年第一批监生毕业,又有人闹腾,但在之前一年的实习历事中,各部大佬们已经见识到了这些监生的过人能力,爱他们还来不及呢。于是高阁老一声断喝,这个世界安静了……
  
  现在降妖镇魔的门神已经回老家了,反对的声音又起来了……
  
  ~~~~~~~~~~~~~~~~~~~~~~~~~~~~~~~~~~~~~~~~~~~~~~~~~
  
  “人手的问题解决了。”言归正传,葛守礼道:“监管怎么办?”
  
  “这就得您老来办了。”沈默朗声笑道:“都察院也有十三道御史啊!”
  
  “您是说?”葛守礼眼前一亮道。
  
  “不错,一道盯一省,出了问题立即参奏。”沈默笑望着葛老头道:“既然您老这么不放心,我就把监管大权交给您,你看那里有问题立即提出来,该整改整改,该处理处理,甚至某些地方暂时停止,你都有权决定,怎么样?!”
  
  “啊……”葛守礼被沈默的气度折服了,有些美好的情绪在胸中滋生,一时说不出话来。
  
  “因噎废食要不得啊,葛老。”沈默轻舒口气,笑容依旧和煦如春风道:“百姓为税赋苦矣。刚刚说的纳税还是轻的,对老百姓来说,最大的麻烦是徭役。因为田赋和人头税多少还能见到东西,当官的赖不掉。徭役可就不好说了,修河堤、给驿站当差、整修道路,这都是徭役,累死累活完成了任务,还得给当官的行贿。你要是不给钱,他就大笔一挥——没干,下次接着干!你有意见?这事儿我说了算,说你没干就没干,你能咋地?百姓苦于税赋久矣,再不改革,真要国将不国了。所以无论如何,咱们都得把这件事办成办好!”顿一下,坚定的挥挥手道:“为了避免法久则弊,我们要从一开始,就把规矩立好了,立完善了!”
  
  “要是能严格按元辅说的办,这事儿倒真有可为之处。”不知不觉,葛守礼的立场在渐渐松动:“但都察院能监管官员却管不了那些奸商……老百姓要完税,得先把东西卖给他们才能换回银钱。平白让那些奸商加进来,使百姓多了一重剥削,这也是老朽反对的一个重要原因。”
  
  “谷贱伤农,这是无法根治的死结。”沈默叹口气道:“但百姓为完税而出售货物,是带有强制性色彩的,其实不是买卖自由的市场行为。所以我们必须要呵护农民,打击投机倒把。”
  
  “那么如何去做呢?”葛守礼追问道。
  
  “三个办法。一方面,官府要通过常平仓,在粮价低的时候高价买入,调剂粮价。”
  
  沈默眉宇间的杀气一闪而过道:“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奸商不法,对在完税期间哄抬物价的,以破坏国家税赋大法重处,轻则罚款杖刑,重则杀头抄家!”
  
  “也只能如此了。”葛守礼叹口气道:“希望严刑峻法能让奸商收敛。”
  
  “葛老,您是山西人,自然对晋商十分了解。”沈默也叹口气道:“应该知道,我大明绝大大数商人,都是诚实守信,视口碑为生命的。只要我们把工作做透做细,相信各个商会会出面阻止有人搞乱市场,把那些害群之马赶出去的!”
  
  “但愿如此吧。”葛守礼点点头,这一条算是通过了,又道:“我现在相信,这个法子,是很好很好的。可是能好多久,我还不乐观。因为它受地方官员的素质影响太大。不是我抹元辅面子,秉承圣人教化,爱惜羽毛的官员不少,可千里当官只为财的人还是太多太多了,这些人能在高压之下忍一时,但一有机会他们就伸手。”端起茶盏,却发现早就喝干了,他有些尴尬的搁下道:“一条鞭法施行后,旧的摊派并没有消除怎么办?或者消除了又再生出来怎么办,百姓岂不是比原先负担更重?还有官吏的贪污问题,固然征银有定数,可老百姓交上来,都是细碎银子,地方上要熔炼成银锭,这里面会有损耗。可是多少没有定数,多出来的都进了他们的腰包。”
  
  “葛老确实把条编法看的很透啊。”沈默一边给他斟茶,一边赞赏的颌首道:“这确实是两个难题,第一个还好说,都察院严加监管,一旦有税外摊派,或者免费劳役的情况,立即上奏弹劾,查实后撤职严办!”顿一下,他有些无奈道:“至于火耗的问题,民有福祉,官也有福祉……”觉着这样的话,出自一个首辅之口,实在是不恰当,他便换一种说法道:“说难听点,就是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我们把这个口子堵死了,他们又会去别处找漏子捞钱。不如就睁一眼闭一眼,把他们喂饱了,只要好好给我干活,可以不追究。”说着冷哼一声道:“要是拿了钱还不干人事儿,那这些钱就是他们的催命符!”讲起经权之道,沈默绝对是超一流的。
  
  “亏老朽还自吹什么阴阳之道。”葛守礼老脸羞红道:“在元辅面前不过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了。”说着有些萧索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我们这些老人家,不服老不行啊。”
  
  “此言差矣,有道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见葛守礼终于被说服了,沈默心中欣喜,随手一顶高帽送出道:“我这个首辅当的是真真假假,最盼着有您这样的老人家随时提点着,才能不至于行差踏错,成了国家的罪人。”
  
  “大人哪里的话,”葛老爷子果然开心道:“来之前我去看了杨维约。他对我说,大人乃不世奇才,说我一定会被你说服。我当时还不信,说我都倔了一辈子了,哪里让谁说服过?”
  
  “是您老对后辈太好了。”沈默笑笑,面上现出忧色道:“公务繁忙,也没时间去看看蒲州公,他现在怎样了?”
  
  …分割…
  
  当然,当然两更了,一点以前吧,不要等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书由※※百度贴吧※关_关雎鸠※※精心整理※※※※

最终卷【海雨天风独往来】第八八四章 神鞭(下)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