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我们赶到那所高校时,门卫刚问我们打听老同学的名字,马上就吓得青了脸。

  门卫上了年纪,吐字不清,好不容易才听明白他在说:“你们找的人昨晚死了!”

  我怎么都没想到,前几天仍在电话里联系的老同学竟然已经先行一步,许少德也不肯相信,他问了很多次,说道:“喂,你个死老头,别咒薛大头好不好,你入土了他都还好着呢!”

  我看门卫老实巴交的,不像是胡说之人,而且许少德的话实在缺德,便让他住了嘴。我又继续问了问,这才知道,薛智已经在昨天晚上遇害了。公安机关已经将尸体移走,薛智的房子也封了起来。薛大头亲切和善,从不与人结怨,我实在想不出谁能对他下毒手。

  门卫老头说,薛大头死的时候连头都没了,现场也找不到那颗头,很多人猜测薛大头得罪了黑社会,所以被砍去了脑袋。近一年来,学校风传薛大头欠了很多赌债,所以门卫老头猜测是给高利贷的人害死了。他本还想多说些什么,可是学校里面走出了几个领导模样的人,门卫老头紧张万分,马上催我们离去。我知道这种事情学校都会严重地封锁消息,所以也不为难老头,当即转头离开。因为投奔的人忽然死了,所以我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许少德嘴上缺德,心里却仍有善念,他一听薛大头遇害,悲愤交加,在大街上不停地叫骂,路人以为我们是疯子,个个指着我们窃窃私语,搞得我尴尬万分。

  “我们先找个地方休息吧,现在在街上站着也于事无补。”范里劝道。

  我浑身乏力,即便是杀人凶手站在眼前,怕是也没力气纠缠。许少德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发泄了一会儿,自觉无趣,便住了嘴。现在是四月,大连的天气仍像南方的冬天一样,我这个广西人当然受不了,所以就哆嗦着要找家旅馆睡上一觉。可是,当我们离开这所高校的时候,卓海却带着一队人马走进高校。看他那架势,敢情这宗案子还是他负责,我只希望他能断案如包公,尽快还薛大头一个公道。

  这所高校旁有几家旅馆,我们选了一家,就近住下。我们要了一间三人房,一进去倒头便睡,第二天早上才醒过来。因为好不容易来到大连,下次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所以我就寻思着先进山找到那间古庙,把艾伯特的钥匙和密码交给主持,这样他父亲也能快点痊愈。许少德一听到我的打算,马上来了精神,嚷着要马上进山,顺便捞点日本鬼子留下的黄金。

  “反正也是闲着,我们就进去看看吧。”范里也同意。

  “那好,收拾一些东西,我们现在就进去看看。”我说道。

  “收拾什么,空手进去,这样才能满载而归!”许少德啧啧道。

  “你没听他们说,山里有吃人的野猪,不带些东西,你也想给它吃了?”我反问道。

  许少德愣了一下,马上点头,一下子抄起几把匕首。这些匕首是从云南带过来的,锋利无比,上车时也没被人检查,所以才能带到大连。反正我们又不是行凶之人,倒也不觉得不安。进山的时候,我们特地避开了大黑山村,因为总觉得那里有些古怪,还是不见为妙。艾伯特虽不精通中文,但是他死前曾经详细地告诉了我古庙的位置,好像他曾经背诵了很多次一样。

  大黑山现在只有点滴碧绿,走在其中能闻到泥土的味道,但是身上还有一股冰凉的感觉。金万藏这座尼姑庵十分难寻,我们翻过了几个山坳,浑身湿透了也没看到古寺。倒是在半黑半绿的树林里见到过几间木屋,后来走来走去的,居然连路都没了,无奈之下,只好自行开路。许少德心里记挂着艾伯特父亲会支付的报酬,所以特别来劲,自发地当起冲锋,在前面为我们开路。可是,没过几分钟,走在前面的许少德却忽然停了下来。我以为他累了,便想让他休息,轮我上阵。

  哪里晓得,我大步一迈,眼前就出现了一条奇怪的道路。

  这条道路并不明显,但是却异常的平坦,一直通向大黑山深处。道路是人为开成的,地上满是小石子,但是石子间已经长满了黄青相间的杂草,要不是地形突变,我们几乎无法察觉异样。这条道路隐藏在山林之间,显得十分隐蔽,而且石子路上有两道很深的轮胎印,一看就知道以前经常有车子经过。这条石子路已经破旧不堪,石子都已逐渐分化,看来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我估摸一算,应该是二战时候留下的。

  “前面有辆卡车!”范里眼尖,一眼便瞧见前面的草从里躺着一辆破旧的大卡车。

  “这是日本鬼子留下的,你看看,什么东西运到山里来,还不是成堆的黄金!”许少德兴高采烈地说道。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许少德就已经心急如焚地跑过去,以为车里会有黄金,所以浑身有劲。我们走过去一看,发现这是日本二战时使用的卡车。

  说到这里,我要给大家解释一下,日本在抗日战争中的卡车是什么样的呢?它们大多为Type One 4x2 Toyota GB和Nissan 180 Truck,翻译过来就是丰田一型卡车和尼桑180型卡车。这两种卡车是日本仿制美国的雪夫兰卡车制造的,采用相同的标准,只是在不同的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这两家公司到现在成为世界知名的卡车生产厂家,但也没听说这两家公司对在战争中的受害国有什么道歉,想购买丰田和尼桑轿车的中国朋友们应该考虑一下了。

  抗日战争胜利距离现在已经有63年了,经过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消耗,在国内剩下的日军卡车已经很少了,在某些博物馆和电影制片厂的旧货堆里也许还能找到。由于卡车不象坦克和飞机那样引人注目。中国的军事文物就算在博物馆里也是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的。国内能够正常操作的日军卡车,据我估计,应该没有。

  想拍摄抗日战争题材的导演、道具们为了剧情需要,一般情况是找老解放进行改装。这种做法在美国拍摄《虎?虎?虎》中也是这样做的,这部影片拍摄于1970年,但当时日军的飞机已经没有几架能上天了,剧组在美国海军中挑选类似的飞机进行精心改装,最终造就了一部经典战争片。

  言归正传,眼前的这辆大卡车是丰田一型卡车,虽然隐匿在草丛里,饱受风雨洗礼,泥水侵蚀,但是车子的形状仍维持得很好,锈迹也很少。许少德急着到卡车上看个究竟,好发一笔横财,哪知道他瞧了一眼卡车上的东西,马上呸了一声,然后失望地叫道:“他娘的,这日本鬼子什么嗜好,怎么专偷这种东西?”


  第七章 文字瓦

  我听许少德失望的语气,车上的东西似乎不怎么值钱,于是便和范里走到车子的另一面想看个究竟。大卡车翻倒在地,上面的东西全都倒在草丛间,那些东西并不是黄金,也不是武器,只是一车子的瓦片。

  “这些日本鬼子,全是变态的嗜好,怎么喜欢这些破玩意儿?”许少德沮丧地说道。

  “难道他们要在山里盖房子,所以需要瓦片?”我猜测道。

  “这不大可能,军事建筑肯定不会用瓦片的。”范里不同意我的观点。

  “那他们弄这一车瓦片干嘛?”我想不透。

  “我看他们是嫌汽油太多,所以让车子拉着瓦片四处溜达。”许少德笑道。

  我看着这条隐蔽的道路,心想这条道路已经压出了两道深刻的痕迹,他们肯定不止一次经过这里,要不然也不会修建这条道路,莫非日本鬼子在山里发现了珍贵的自然资源,所以建了这条路,以便偷取我们的自然财富?

  “就算是偷矿藏,为什么车上的是瓦片,他们精着呢,不会这么浪费汽油的。”许少德否定我的观点,对于涉及利益的事情,他总是脑袋灵光。

  “那就是这些瓦片有问题了。”范里站在一旁说道。

  我觉得他们说很对,照理说日本人不可能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偷瓦片,这些瓦片定有不寻常之处。想到这里,我就蹲了下来,想一窥瓦片的秘密。瓦片是棕色的,因为从车上翻了出来,很多都已经破碎了,再加上这么多年的风吹日晒,瓦片差不多面目全飞了。我拨开青黄的杂草,从地上捡起了一张瓦片,把它放在眼前一瞧,心里顿时大惊,原来这些并不是普通的瓦片!

  我手中的瓦片上纹了文字,往其他瓦片上一瞧,没想到也有文字。范里半蹲在一旁,一张接一张地张地看着,似乎在思考一些事情。我曾经听薛大头提起过,在东北有一个古国,叫渤海国。渤海国存在于唐朝时期,是靺鞨族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始建于公元698年,初称“震国”,七年后归附于唐王朝,十五年后被册封为“渤海国”。由于谐音也称为北邵国,与南面的南昭国相呼应。

  渤海国有一种风俗,那就是把文字刻在瓦片上,大家称之文字瓦。文字瓦直到三百多前才被发现,但并未引起关注,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些学者到黑龙江的渤海古城遗址考察,把文字瓦做了罗列,这些文字瓦才慢慢地得以保存,否则时至今日,文字瓦怕是都已经消失于世界。

  瓦文有阳文和阴文,阳文一般都是戳印上的,即所谓模印;阴文一般是刻划而成的手书。前者居多,后者较少。瓦文大多都是可以辨识的汉字或者汉字的异体,少数为奇诡难认的字符,但为何瓦上有字,这个谜题却一直没有定论。

  我们手上的文字瓦是阴文,完全是用手刻上去的,但这些文字却不是一般的古汉字,我和许少德都不曾见过。范里一向博学,所以我们俩都在等着他发表高见,怎知他却一直沉默,只顾着看地上的文字瓦。

  “我说老范,你倒是放个屁啊,别扭捏得像个姑娘。”许少德看出文字瓦是古物,又恢复了精神。

  “你们难道没发现,这些文字瓦有些奇怪?”范里抬头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