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子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理就事论事,目的是推卸责任。本来李先生就没打算让他们承担责任,沟通又发生障碍,让李先生有挫败感,最后提出三个要求:1。保安员诚恳道歉,2。公司出文保证他人身安全,3;派人送他回公司。并说这件事如不妥善处理就把事情闹大。正好让安子碰到这件事,首先安子先平息李先生的情绪,设身处地导出李先生的感受,并适当认可他,在沟通过程中尽量发掘他潜在的需要,照顾到他的情绪,抛开事件本身,巧妙地用问话的方式问出他从哪里来,叫什么、从事什么工作、状况如何,当得知他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孩时,安子与他探讨0—6岁育儿经验,激发起他的兴趣。通过有效沟通,二十分钟后,安子主动伸出手,问李先生是否愿意做个朋友时,他已经没有了任何脾气,并非常热情地伸出了手。既然成了朋友,李先生除了要求保安员诚恳道歉外再也不好意思提第二个。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光总是向上腾,石头总往下落深圳是个藏龙卧虎之地,时报也是如此。深圳市人事局只批给了时报14个正式编制,而时报最高峰时有五六十人之多。他们中有很多都是在内地从事采编工作多年、甚至十几年,具有丰富经验的“职业老手”,而且他们的文凭、职称个个比安子高。而此时的安子连个初级职称也没有。劳动局领导多次在局党委会议上讨论时报的人员调入问题。而对于安子的调入,却多次未获通过。安子仍然是一个打工妹的角色。安子仍然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报社采取打分制期间,安子几乎每月都超额完成任务,无论是报社领导,还是部门主任对安子的工作、安子的表现都表示赞许。报社的领导还把安子编辑的10多期报纸,采写、刊发的3万多字的文稿呈送到局领导那儿,但在再一次讨论调安子时,安子还是被放在“暂缓考虑”之列。难道时报用人还是只看学历,不看实力?安子感到很委屈,心也很酸、很痛。这个时候,安子想到了去求助一个人——时任深圳市委副书记的林祖基。早在1992年元旦,深圳市团委在深圳体育馆为百万劳务工举办了一场“百万星光耀鹏城”文艺晚会。就在这次晚会上,安子结识了林祖基,并与他合了影。当时林祖基是市委常委,副市长。安子与客人结婚后,着手办户口夫妻随迁手续。可户口手续在市公安局久久悬而未决。户口迁不进特区,房子也不能分到,安子一家三口只能挤在一套房的“团结户”里。3家人共用一个厨房、洗手间,诸多不便。蜗居在10平方米的小房里,要等隔邻人家关了电视,夜深人静之时才能从事创作。为了改变现状,安子尝试着给林祖基写了一封信,陈述了自己的实际困难。林祖基收到安子的信后,没有直接批转给市有关部门,而是在市委常委会上先与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梁达均沟通,然后在安子的信上批示:“梁达均同志,安子从打工妹已成长为一名‘打工作家’,又是市委宣传部的家属,按照进深圳的政策,可否考虑早日解决其户口入户深圳的问题。”梁达均局长在信上也直接批复:“请按林市长意见办。”其后不到一个月,安子的户口就迁入深圳,成为一个真正的深圳人。安子在深圳市委宣传部主管的《特区企业文化》杂志任编辑、记者期间,市委宣传部给林祖基写了深宣报'1993'26号文(关于优先给安子安排房子的申请报告)。文中称“由于众多打工青年主动登门拜访安子,安子夫妇现住的一房半厅经常挤满青年临工,这本是安子联络临工、了解和反映临工情况的难得机会,但因住房窄小,确有诸多不便。”“为了更好地扶持与帮助安子成长,使她安心工作,鼓舞百万打工青年争当社会主义特区的一代新人,我部建议市领导和市住宅局优先给安子分配3房两厅福利房1套。”
  林祖基了解到安子的住房状况后,当即批示:“请住宅局给予照顾。”市住宅局先给安子安排了一套2房1厅的周转房后,不久在莲花北分配给安子一套3房2厅的正式居室。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林祖基不仅是关爱安子的市委领导,还是提携安子的文学前辈。1992年,安子的第三本书《青春絮语——打工仔打工妹情简》由海天出版社出版,书的序就是林祖基作的。在《序》中,林祖基写道:“我之所以乐于为本书写序,一是想借此机会向深圳的年轻人推荐安子的新作,二是希望安子珍惜自己拼搏的成果,以此作为新的起点,争取更大的进步。”后来,林祖基把这篇《序》收进他的散文集《微言集》,题目改为《打工一族的真诚朋友》。这本散文集于1998年4月荣获中国作协“鲁迅文学奖”。这一次,安子为工作编制又不得不请林副书记过问。安子觉得,她有理由为在夹缝中顽强生长着并已具备相当实力的打工者争自尊。1994年7月的某一天,安子打听到林祖基下午3点要出差,2点30分会去办公室一趟,于是赶在林祖基即将迈出办公室的那一刻把写好的一封信交给了他。林祖基认真看完安子的信,并随即在信中批示,文中大意是:某某同志,安子从一个打工妹成为一名打工作家,是一个很勤奋的人,她的文字功夫很好,可以从事报纸的采编工作,她的工作问题请你们酌处。市劳动局领导接到林副书记的批示,但仍对安子的写作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对她进行了一番测试。一天上午,安子被报社领导叫到办公室,给了她两个论述题让她任挑一个,然后写一篇2000字的文章,在2小时内完稿。安子选了其中一篇《生活处处充满爱》的论述题,写完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副刊部主任文炼忠在该文上批示:“文章已达到发表水平”。安子的考核顺利过关。应该说,安子进时报社是靠林祖基的举荐,更是靠自己的实力,没有这种实力,便没有了被举荐的理由。安子在深圳劳动时报社工作的两年多,做过副刊编辑、记者工作,负责过发行部、群工部工作,后来又调到办公室任副主任。在副刊部工作期间,安子主持过“劳动杯”、“人在旅途”征文的编辑工作。征文收到近千篇来稿,安子选发了80多篇。这次活动安子结识了不少有才气的打工作者。不少作者从时报的副刊这里找到了步入文学殿堂之门。两年后,时报改版,副刊暂停。生活,这是一切书籍中第一本重要的书安子的宝宝3岁时,已学会了骑自行车,能完整地背诵40多首唐诗和30多首儿歌。会用简单的英语进行对话,能从1数到100,完整而有序地讲述《草原上的搏斗》、《乌鸦喝水》等小故事,识简单的字,看简单的连环画。她的居所也从福华新村搬到莲花北有两年多了。环境变了,可安子想为打工同胞实实在在做点什么的雄心一直未泯。

  商海初扬风帆(1)

  错误都浮在表面,就像稻草,要寻找珍珠,就得潜到水底去。——屈莱顿太阳底下的脚印很难看见,雨中留下的足迹最为清晰,那就到风雨中去跋涉吧!——海英热爱生活,感恩生活,赞美生活,就能升起生活的桅杆!——安子有所尝试,就有所作为春来了。夏去秋来,冬尽春至。一年又复春。虽然看见的是相同事物反复循环,然而,树木在这循环与更替之间,又成长茁壮了不少。1996年5月,时报召开了一次经营实体论证会,论证是否砍掉在八卦岭办的“劳动者俱乐部”。该俱乐部占地1000平方米,时报投入装修资金上百万,但一连三个承包经营者都亏本,有时连房租水电都交不起。他们认为是俱乐部处的位置太偏僻,周围都是厂房,没有玩的气氛。现俱乐部已歇业两个月,好像只有破产一条出路。劳动局的领导找到安子,商量着说:“我们正在讨论俱乐部的去留问题,你肯不肯接?可以给你一些扶助政策,但启动资金得由你自己解决。”安子愣了,自己也能当老板?安子有心把俱乐部承包过来。为此她去看了现场。那晚她辗转反侧,思来想去,既忐忑又兴奋。她开始思索:经常有人背着行李揣着一本《青春驿站》找自己介绍工作,如果接下俱乐部,不仅可以给这些人解决就业问题,还能促进与打工者的交友沟通。第二天一早,安子找到领导,答应承包俱乐部,并很快与劳动局签了合同。安子在这之前曾成功地主办过深圳第一个打工者之家。后来因深圳中厨公司和音像公司提前解除租用合同,“打工者之家”也只好撤出八卦四路,暂时停止了活动。而今的俱乐部处在八卦三路,自己还能成功吗?安子心里并没有多大的底。按理说,安子完全可以不去冒这个风险。她在时报任办公室副主任,每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生活安稳而舒适。如果下海承包俱乐部,弄不好工资也捞不回来不说,连本也会亏进去。假如呛了海水回报社上班,必定会遭人嘲笑。一般人看来,安子应该好好“利用”自己的名声,通过丈夫的“关系”,当上一个单位的妇女干部什么的,业余时间写写专栏,做做演讲,或者什么事情都不用干,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这些都是很喜剧化的结局。然而,安子却选择了自我创业,选择了风险。安子认为没有奋斗的人生,是一条从零到零的虚线。在这个时刻,安子行动的愿望是如此强烈,一心打破现状,改变生活,增加体验,也不顾忌后果是正是负,只要绝对数字大就行。从5月到7月,安子和另外两位合作伙伴几乎每天晚上都在一起论证俱乐部的接管问题。方案起草了一份又一份。在当时的深圳,适合打工青年的娱乐场所简直没有。安子深切地知道,这个年轻的群体太需要沟通了,创办俱乐部的宗旨就是让八卦岭及周边地区的打工一族社交有座,娱乐有所,择业有方,成才有道。安子决心抓住这样的契机。一种年龄有一种年龄的景色,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选择,每一种选择会有每一种选择的快乐。安子认为,只要你勇敢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