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肯尼迪的一篇史学史文章《根据最近著作试析自强运动》(载《清史问 
题》1974年11月号)从这个角度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进行了再考察;此文特 
别提及李国祁、吕实强和王尔敏的著作。此外,肯尼迪还指出了学者们中间 
存在着一种倾向,即超出了自强运动的成败问题的范围,而去研究“自强运 
动时期各种演变和发展倾向,力图把这些倾向和后来二十世纪的发展联系起 
来”。 
     自强运动举办的事业没有实效,而且所做之事甚少,这仍然是历史事实, 
并且由于在对外战争中可耻地失败,这些事实在维新和革命声中就显得更突 
出了。要进一步分析中国吸取西方力量的秘密为什么出师就不利,下述著作 
提供了良好的开端:(1)论慈禧朝廷中派系政争的有吴相湘的书(1961年)、 
伊斯特门的文章 (1965年)以及李宗桐和刘凤翰所写的李鸿藻传记 (1969 
年);(2)论造船厂和制造局的有张玉法的文章 (1971年)和托马斯·肯尼 
迪的两篇文章(1971与1974年);(3)论水师和陆军训练计划无效能的有罗 
林森的书(1967年)、王尔敏的《淮军志》(1967年)中的有关章节,以及 
史密斯在《近代亚洲研究》(1976年)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4)论负责 
沿海防务而对西方革新持漠然态度的地方官的有李国祁论刘坤一的第二篇文 
章(1975年);(5)论为引进科学技术而开办培训学校的,有毕乃德的权威 
性专著(1961年)以及贝奈特关于傅兰雅传记性文献书目的研究著作(1967 
年)。(关于“自强运动”之经济问题的著述,见本书下一卷的书目介绍)。 

             第十一章1900年以前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及其影响 

… Page 390…

     论述十九世纪在中国的基督教布道会的书籍数量很多。可 是,这类著作 
的绝大部分是传教士们自己写的,所以不难理解,其总的观点就是传教士们 
所持的观点。只是在最近的几十年学者们才开始使用中文资料,并从中国史 
的角度认真考察基督教的传教会。这一节书目介绍的主旨在于评述这个新的 
研究领域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就。 
     就用英、法和德文写的主要书目和研究指南来说,最合适的工作起点是 
参看卢茨所编《基督教在华的传教》一书中有注释的“对辅助读物的几点意 
见”。此书未收录两篇有价值的作品,一本是马钱特编的《英伦三岛派往中 
国的新教差会档案与记事索引,1796—1914年》,另一本是怀利编的《基督 
教新教传教士纪念华人的回忆录:附他们的出版物与讣告一览》。怀利的著 
作收录了新教在清帝国最初六十年活动时期传教士的中、西文出版物,并对 
之作了概述。论述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间三百多起冲突 (教案)的中文文献全 
部收在吴盛德和陈增辉合编的《教案史料编目》一书中。 
     尽管赖德烈的 《基督教在华传教史》从出版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但它仍 
是全面概述传教事业的最出色的西文著作。赖德烈是从写传教史这一有利地 
位出发来探讨他的论题,他没有使用中文资料。此外,他的新教的偏见也表 
现在许多地方。虽然如此,他的论述有充分的史料根据。而且总的来看是非 
常客观的,有一部规模类似的日文著作(虽然仅以清朝为限)为佐伯好郎的 
 《清朝基督教研究》。长期以来,人们期望中国方面能写出一部综述基督教 
传教事业的著作来。 
     由非当事人对十九世纪中国的新、旧教传教运动进行的认真研究,现在 
刚处于开始阶段。魏景星的《1842—1856年法国在中国的传教政策》一书, 
探讨了整个条约时期,并且广泛使用了中国官方文献以及法国政府和天主教 
会的档案。有两篇短的著作对新教传教主张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这就是 
米勒的《目的和手段:传教士在十九世纪中国为武力作的辩解》(载费正清 
编的《在华的传教事业和美国》),和福赛思的《驻中国的美国传教士团体, 
1895—1905年》。近年来对新教事业的研究主要是考察一些著名传教士的生 
活和经历。这方面的几个例子可参看《中国论文集》。大部头的研究著作有 
古利克的《伯驾与中国的开放》以及小海亚特的《十九世纪山东东部的三个 
美国传教士》。 
     新教与传教士对太平军叛乱的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重大兴趣,特别在西 
方史学家们中间是这样。这方面的开山著作是博德曼的《基督教对太平军叛 
乱的思想影响》。中国学者们所写少数几部着重论述基督教作用的著作中, 
有一部是简又文的权威作品《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迈克尔和张仲礼合编 
的《太平军叛乱的历史与文献》第2和第3卷中,载有太平天国时期基督教 
史料的英译文。 
     近些年来,对于传教运动对中国社会起的破坏作用展开了广泛研究。最 
先论述十九世纪后半叶主要“教案”的是王文杰的《中国近世史上的教案》。 
探讨反基督教思想的有科恩的《中国和基督教:传教运动和中国排外主义的 
发展 (1860—1870年)》和李恩涵的《咸丰年间反基督教的言论》(载台北 
 《清华学报》,1967年12月号)。 
     总理衙门关于1860—1871年间教案的档案,已分作两辑由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研究所出版,每辑有三大卷。总共有3209件文件,按省份排列。可参看 

… Page 391…

张贵永等编《教务教案档》。关于同治时期教案(包括1870年天津教案)的 
论述,见以下三部书:保罗·科恩的《中国和基督教:1860-1870年》、吕 
实强的《中国官绅反教的原因》和费正清的《天津教案背后的模式》(载《哈 
佛亚洲研究杂志》1957年第20卷)。卡尔森在他的《1847—1880年的福州 
传教士》一书中考察了福州地区中国人和传教士之间的摩擦。有许多对个别 
事件的出色研究之作见《中国论文集》。韦尔利的《1891—1900年的英国、 
中国和反教骚乱》、矢泽利彦的《长江流域教案的考察》(载《近代中国研 
究》,1958年第1期)及其《长江流域教案的研究》(载《近代中国研究》 
1960年第4期),都对1891年长江流域的骚乱作了考察。关于共产党人对 
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多年反基督教运动的看法,可见李时岳的《甲午战争前三 
十年间反洋教运动》(载《历史研究》1958年第6期)。 
    要知道从十九世纪中叶中国教徒的角度对基督教作出的有趣的观察,可 
见贝奈特和刘广京的《中国谚语中的基督教:1868—1870年时期林乐知和早 
期的 〈教会新报〉》(载费正清的《在华的传教事业和美国》)。 
    基督教传教运动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影响很受注意,但很少研究。关于 
以医学、教育和救荒为重点的简要介绍和分析,见小海亚特的《新教在华的 
传教活动( 1877—1890):慈善工作的制度化》(此文载《中国论文集》1963 
年第17期,转载于刘广京编的《在华的美国传教士》。博尔的《作为救灾官 
员和国家改革倡导者的李提摩太》一书,对李提摩太的救济饥荒和预防饥荒 
措施作了研究。 
     格雷格的《中国与新教的教育自治》一书,对基督教在教育领域中的活 
动作了概述。卢茨的《中国与基督教所办书院一百年》一书,对晚清的基督 
教高等院校作了全面评述。 
     许多著作谈到了传教士对近代中国医学发展的贡献,其中最有用的仍然 
是王吉民和伍连德的《中国医学史》(第二版)。基督教传教士的戒(鸦片) 
烟活动常常是和教会医院联合进行的,探讨这个问题的书有贝蒂的《新教传 
教活动与中国的鸦片》(载《中国论文集》 1969年, 22A)。斯宾士在《1830 
—1910年美国的传教活动》一文(收于鲍尔斯等编的《中国的医学和社会》) 
中提出,研究传教士在医学方面的活动可以加深对晚清社会内部 动态的了 
解。 
     关于新教参与非宗教性出版工作和它在之方面影响的有两篇文章,即巴 
尼特的《长老会传教士和在华的教会出版事业》(载《长老会历史杂志》 1971 
年冬季号,第49卷4期)和《新教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人对西方的看法》(载 
 《近代亚洲研究》1972年4月号)。贝奈特的《傅兰雅把西洋科学技术引入 
十九世纪的中国》一书,探讨了傅兰雅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所起的促进作用。 
    研究1890年前入基督教的中国改革家的著作,有科恩的《十九世纪中国 
的“基督教”改革家》(载费正清的《在华的传教事业和美国》)。最先研 
究新教传教士著作(尤其是《万国公报》)对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改革运动之 
影响的作品,有王树槐的《外人与戊戌变法》。陈启云的《梁启超所受的“教 
会教育”》(载《中国论文集》 1962年16期),研究了传教士对一位改革 
领袖所起影响。 
     共产党人在评价传教士对晚清改革运动之影响时,强调文化帝国主义这 
一主题,丁则良的《李提摩太——一个典型的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传教士》一 
书即其一例。 

… Page 392…

(陈书梅译) 

… Page 39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