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前清秘史(上部)--入主中原之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桂是一位出身蒙古族的勇猛战将,被时人视为帝国柱石般的一代名将,与袁崇焕素有嫌隙,当年,袁崇焕镇守辽东获得宁远大捷之后,朝廷不得不将两位与他无法合作的帝国重臣调开,另行安排工作,这位满桂就是其中的一位。如今,满桂也率领部下赶到北京城外,崇祯皇帝立刻下令让满桂的部队进京休息,并册封这位职权远低于袁崇焕的将军为帝国侯爵,使其尊贵的爵位远远高出了袁崇焕。
  ——崇祯皇帝十万火急地将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孙承宗,从河北高阳老家召回北京,在命令袁崇焕指挥天下勤王兵马的指令尚未取消之际,又委托孙承宗去通州构建京东防线,然后,取消这一委托,命他留在北京,留在自己身边,帮助自己指挥天下兵马。
  ——孙承宗受命开始紧急安排城中防守事宜之后,皇帝又指派他还是到通州去为好,于是,时年已经七十岁的老人家孙承宗,又星夜赶赴通州。
  我们找不到证据说明袁崇焕此时此刻的心境想法等等,也很难揣度他是否清楚自己所面临的险恶处境。在理论上讲,皇太极所突破的长城地段,归蓟辽总督管辖,袁崇焕并不需要对此负责。而且,袁崇焕曾经专门就此地的防务严重警告过皇帝:“蓟州地位至为重要,而兵力并不强,万一有人做向导,引后金军队由此进犯的话,则祸有不可知者。”(《明清史料》甲编,《兵部行督师袁崇焕题稿》。)因此,他建议皇帝:“蓟州太过单薄,应该派驻重兵。”(《满文老档》,太宗卷六。)并且希望皇帝能够严厉督促当地诸军,加固工事,高度戒备,将此当成最最紧急的工作来抓。然而,对于袁崇焕是头等大事的,对于皇帝却并不一定那么要紧。事实上,皇帝也确实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按照常规让有关部门研究研究,结果自然不了了之。
  《明史》作者揣测,“崇焕甫闻变即千里赴救,自谓有功无罪。”(《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袁崇焕。)很有可能,袁崇焕真是这么想的。他甚至有理由希望皇帝和朝廷百官通过眼下的危机,意识到自己的先见之明,从而,给自己更大的活动空间。他不知道,情形严重的地步,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所能想像的最坏的程度。
  种种迹象表明,皇太极在另一条战线的工作正在发生作用,他派到京城中的间谍特工与城外的军事行动相配合,极为成功地在北京城里制造出了漫天飞舞的流言蜚语,其核心内容大体指向了对于袁崇焕的怀疑——
  坚决主战的毛帅毛文龙在世时,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从来没有敢于进入长城以南,因为,毛帅会使他们腹背受敌。如今,袁崇焕杀死了毛文龙,他与皇太极明来暗往,一力主和,皇太极才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长驱直入,一直杀到了北京城下。袁崇焕到底在干什么?袁崇焕到底想干什么?如今,他和皇太极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来到北京城下,他根本就是与皇太极串通一气,勾引清兵来到了北京城,以战逼和,企图用迫使皇帝签订城下之盟来卸除五年复辽的责任。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5)
  此时,袁崇焕手下的一位将领,建议袁崇焕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八旗兵打到北京城下。事实证明,这位将军是富有眼光和见识的。原因是,大明帝国皇亲贵戚、高官显宦、富家大贾们的庄园别墅、物业田产大部分都在北京城外的郊区。八旗铁骑一到,烽烟起处,首先是他们损失惨重。皇帝身边每天围绕着的都是这么一批人,他们的这口恶气如何才能不出在袁崇焕身上?嘉靖朝兵部尚书丁汝夔殷鉴不远,他就是为此身首异处的。
  可怜半个多世纪没有经受过战乱流离的北京市民和朝廷官员们,在皇太极和满洲铁骑的烧杀抢掠面前,陷入了对袁崇焕真实的怀疑、恐怖和愤恨之中。以至于对袁崇焕“怨谤纷起”,皇帝“颇闻之,不能无惑”——皇帝听到了太多人对袁崇焕的怨恨,无法不感到疑惑。(《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袁崇焕。)
  事实上,无需这些飞短流长,崇祯皇帝那颗敏感多疑的心已经足以被眼前的一切所激动了。他一定也在无数次地问着同一个问题:袁崇焕到底想干什么?崇祯皇帝上述安排表明,即便没有皇太极的反间计,他对袁崇焕的怀疑和恼怒已经很难改变了。“识人为哲”,崇祯皇帝不是哲,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势下,我们年轻的皇帝缺少那种识人的明哲智慧。如果说,当初袁崇焕擅自诛杀毛文龙,会令皇帝惊骇其不驯的话,此时的一切,可能足以让皇帝疑虑他的不忠了。
  仔细观察当时的形势,平心而论,袁崇焕闻变后的军事布置,如果说不是平庸的话,至少也是有失水准的。后代的战争史学者在还原当时的情形时,认为袁崇焕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飒爽英姿。譬如,知道皇太极绕道破关进入内地的消息之后,袁崇焕应该知道,此时的辽沈地区已经变成了皇太极的软肋,变成了后金汗国设防薄弱的要害部位,如果立即挥军直薄沈阳城下的话,效果将直如黑虎掏心,孤军千里深入明境的皇太极立即就会方寸大乱,让人根本无从想像他能怎样对付这一记漂亮的直拳,加上皇太极曾经与代善、莽古尔泰的争吵,他可能根本就无法收拾未来的局面。可惜,乱了方寸的不是皇太极,而是袁崇焕。已经成为军事艺术经典的围魏救赵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却似乎没给袁崇焕留下什么印象。在皇太极的调动下,他走出了最平庸的一步——携大将祖大寿、何可刚率领数万兵马星夜驰援北京。
  十一月初三日,皇太极率兵会师于遵化城下时,袁崇焕星夜兼程驰进山海关。初十日,他取山海关到北京最近的间道赶到了蓟州。此时,袁崇焕继续着平庸的军事布置——沿途分兵把守一路上的城镇抚宁、永平(今日河北省卢龙、迁安)等。致使自己直接掌握的兵力越分越少。据说,唯有袁崇焕入援的速度令皇太极十分惊异,因为皇太极迟至十二日才来到蓟州。
  按理说,袁崇焕既然星夜兼程来援,自然应该尽一切努力将皇太极堵截在京畿之外才对。可是提前来到蓟州的袁崇焕,却轻而易举地让皇太极绕过蓟州城,继续西进。袁崇焕则在另一条路上几乎与皇太极平行着向北京方向运动。
  就这样,皇太极三天之内连下玉田、三河、香河三城,于十一月十五日长驱直入来到通州,袁崇焕则在同日来到香河南部、运河西岸、距离通州半日路程的河西务一带。
  就在这时,那位将领建议袁崇焕,大军应该逼近敌人,不应该直入京师。他建议袁崇焕在通州一带寻找战机,易攻则战,不易攻找机会也要攻,无论如何也要在通州和北京之间建立一道防线,绝不能让皇太极无遮无挡地打到北京城下。显然,这是一个正确的方略。而袁崇焕却拒绝了这个建议。结果,导致后金汗国军队直薄京师城外烧杀抢掠,致使城中官民大恐慌,怨声四起,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理解袁崇焕的战略意图究竟是什么?
  其实,原因很有可能特别简单,那就是袁崇焕的兵力经过一路分兵,如今已经太过薄弱。加之十几天奔驰赴援,他的官兵已经疲惫不堪。此刻,随他来到此地的部队人数大约有两万人多一点。这个数字与皇太极麾下的至少八万大军比较起来,实在众寡过于悬殊。因此,他希望能够进北京稍事休整,然后,在皇帝的支持下,号令各地来援的勤王部队,与皇太极从容周旋。其中,很难排除他希望就此谈和的可能性。他是这样做的,证明他可能就是这样想的。于是,他挑出九千精兵,亲自带领他们间道赶到了北京城下。其余一万多人则在后来开到北京城下与他会合。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6)
  十一月十六日,袁崇焕率军来到北京左安门外,京师戒严,他无法进城。当日夜,几乎与袁崇焕来到北京城下同时,谍报驰奏后金军前哨出现在北京城东北角的土城关一带。一时间,京师大震,谣言四起,人们盛传袁崇焕召敌进京。同日,皇帝破格重用的一个类似今天气功大师的人物也粉墨登场,上演了一出与五百年前靖康之耻时有些类似的悲喜剧。
  五百年前的公元1127年,前金国大军打到北宋帝国首都汴梁城下时,北宋末代皇帝曾经听信一个气功大师的话,出重金让他以六丁六甲之大法,训练7777个男子演练神功。据说,训练完成后,可刀枪不入,灭金兵擒金将易如反掌。结果,这批据说已经神灵附体的神汉,在金国军队的金戈铁马面前,非死即伤,为首的大师趁机脱出危城,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壮丽如画的帝国首都则就此陷落。
  如今的大师名叫申甫,据说曾经在云贵高原的深山密林中受神仙点化,能够驱使妖魔鬼怪前来杀敌立功、报效皇帝。崇祯皇帝听说有这等异人,立即召见,并当即授其为帝国副总兵,拨白银七万两,供他招募神兵神将,打造鬼怪作战时乘坐的战车。袁崇焕到达京师的这一天,申甫刚刚登坛誓师,然后,率领在北京城中招募来的七千游棍浪人,驾驶着重金打造的战车,轰隆隆开出北京城。
  后金汗国军队明明出现在北京城的东北角,大师出城后却径直向西南方向杀去。谁知,这位大师不走运,偏偏皇太极派出了一支部队,在北京西南方向活动。结果,申大师和他的七千神兵神将一路如入无人之境、没有遇到任何对手地杀到卢沟桥畔,刚刚以为可以松口气时,却迎头撞上了真正的凶神恶煞。最后,皇帝用七万两白银打造的一支神仙部队,据说顷刻之间便被宰杀得毛干爪净,连大师都被砍掉了脑袋。
  此刻的皇帝,已经全然失去了进行正确判断与决断的能力。在着意抚慰袁崇焕的同时,将其他地方来援的部队放进城中休整,却坚决不允许袁崇焕带来的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