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经杂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穷数,包括了很多很多,等于一个房间,里面一样东西亦没有,一个空房间,说没有用也就一点用都没有,可是它的价值无比,因它可以做电影院,可以做舞厅,可以做课堂,所以“0”代表没有、代表无穷、亦代表天体——太空。太空在没有构成宇宙以前的第一个动能,以现代名词而言,是气体在流动,由气流的摩荡,慢慢凝结,因为气流的震荡,便发生了电力、热力,形成了泥土,高山也起来了,于是由天风女后,然后天山遁,遁就是逃避。意思是物质形成以后,最初的功能,慢慢在退位,像一幢房子建筑完成,开幕启用的那一天,亦是这幢房于开始衰坏的一天,也就是它开始“遁”的一天。
  最妙的是到了第三爻一变,外卦还是乾代表天,内卦完全变成坤卦,坤卦代表地,天地否,就是倒楣了。我们祖先的哲学可真妙啊!天地开辟了多好,西方的宗教认为上帝开辟天地,创造了万物,又照他的样子创造了人,这该多好!可是《易经》说,这要倒据了,并不美丽,天地否,如果没有宇宙,亦没有人生,大家免得烦恼,都空空洞洞的,满好。一有了天地宇宙,便倒媚了。犹如一个穷小子,身上只有一个明天吃的馒头,晚上睡觉一定安逸,假使袋里忽然有了一百万,夜里反而失眠。
  内在开始变,变到第三爻,等于我们内在思想中动一个念头,想做一件事,一步步地思想成熟了,可以发展到外面去了,内卦影响到外卦,从内变影响到外变,外面环境亦受到影响了,于是外卦的第一爻亦开始变了,就变成为:
  囗风地观,再第五爻变了,成为:
  囗山地剥,现在外卦只剩下了一点阳,所谓“硕果仅存”,阳能被一点一滴剥削完了,只剩最后一点唯一的生机,所以是剥。试看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最大,陆地最少,高山又占了很多面积,剥削了可供人类生存的大地。
  从乾卦的本卦开始,到剥卦已经出现了六个卦了,再变下去,则产生第七个卦了,那么这一次变,我们祖先的法则,不能再往上变了,如果再往上变,则很简单,变成囗坤卦,阳极就是阴。如以《易经》这个道理看,人生没有什么道理,只不过生出来又死掉,两个阶段而已,睡觉、醒来,亦只是两个阶段而已,所以不能再变了。那么这第七变,是另一个变法,变出的第七个卦,名为游魂卦。老一辈年纪大的人,以文字对人家说自己活不长久了,往往用“魂游虚墓之间”来表示,意思是说,人是活着而灵魂已经进入坟墓中了,游魂就是这个境界。现在说乾卦的变,由一、乾为天,二、天风女后,三、天山遁,四、天地否,五、风地观,六、山地剥,到了第七变不能再往上变了,于是改为外卦的初爻再变,即第七卦:
  囗山地剥的外卦即艮卦的初爻,亦即是囗剥卦的第四爻变,又是阴极阳生,成为:
  囗火地晋,晋就是进步的进。这第七个卦名为游魂之卦,这是表示由内在的思想,变成行动,由行动影响到外在的环境,现在又是外在的环境,又压迫自己内在的思想发生了变,游魂就是这样回来的。到了第八变,名归魂卦,意思是回到本位了,内卦变成原位,于是成为:
  囗火天大有。
  乾宫的八个卦就这样变的,简单地说,分宫卦象次序的变是这样的:一、本体卦,二、初爻变,三、第二爻变,四、第三爻变,五、第四爻变,六、第五爻变,七、第四爻变回原爻,八、内卦变回本体卦,知道了这个道理,发现原来有如此好的组织,就容易默诵了。
  再举坎卦:
  坎为水,第一爻开始变,内卦成为三,兑卦为泽。
  囗水泽节,第二爻再变,阳爻变为阴爻,内卦变成震卦,震为雷,于是成为:
囗水雷屯。照同样法则依次是囗水火既济,囗泽火革,囗雷火丰,囗地火明夷,囗地水师。只要知道了这个法则,以下艮、震、巽、离、坤、兑等六个卦都是一样,不必我一一详说,大家都会变,都会默诵了。 


              错综复杂

  其次要了解的,我们常常说某件事错综复杂,这错综复杂的语源,就是本自《易经》,《易经》的范围太广,真可说是“错、综、复、杂”。这四字的意思是指卦变而言,我们常说某人变卦,变卦是卦变的颠倒语,我们中国人说话,常常都是来自《易经》,如说:“不三不四”,为什么不说“不五不六”或“不一不二”呢?“不三不四”这句话,又是根据《易经》来的。因为《易经》的道理,卦的第三爻和第四爻最重要,这两爻在卦的正中间,亦是中心的位置,如果一个人不成样子,就被形容为“不三不四”。又如“乱七八糟”,即是从游魂卦、归魂卦来的,中国人处处都在引用《易经》的话,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错卦与综卦是什么意思?
  卦的错综复杂是什么意思?现在先说综卦,为了使大家看八卦图案的方便,还是举乾卦为例来说明:
  囗乾卦的第一爻变为囗女后卦,如果把这个卦倒过来看,或者平放在桌面上,站到对面来看,就成了囗(决右)卦,这就是女后卦的综卦。综卦是相对的,全部六十四卦,除了八个卦以外,没有不相对的,这综卦是象,而综卦的理,是告诉我们万事要客观,因为立场不同,观念就完全两样。另外有八个卦是绝对的,无论单方面看或相对地看,都是同一个样于,这八个卦是囗乾卦,天,怎样去看都是天,囗坤卦,地,总归是地,亦是绝对的,坎卦是绝对的,囗离卦亦是绝对的,其他囗大过、囗小过、囗颐、囗中孚也都是绝对的,除此之外,其余五十六卦都是相对的,这表明宇宙间事物都是相对的,这就是综卦的道理。
  错卦,是阴阳爻错的意思,错卦的理是立场相同,目标一致,可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见也就不同了。如:
  囗天风女后卦,它的第一爻是阴爻,其余五爻都是阳爻,那么在阴阳爻错之后,变成了:
  囗这样第一爻是阳爻,其余五爻是阴爻,如上面的这个卦象,它的外卦是坤,坤为地,内卦是震,震为雷,就是地雷复卦,所以天风女后卦的对错卦,就是地雷复卦。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对错的卦。因此学了《易经》以后,以《易经》的道理去看人生,一举一动,都有相对、正反、交错,有得意就有失意,有人赞成就有人反对,人事物理都一定是这样的,离不开这个宇宙大原则。
  以现在的观念来解说,综卦可以称之为反对的或相对的,错卦可称之为正对的。有人说《易经》动辄有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想,他说的正、反、合,就是《易经》的原则,这是乱讲。现在中国人很可怜,讲自己的文化,要和西方的文化比。我们这个和爱因斯坦一样,为什么不说爱因斯坦和我们一样?硬要把祖父拉下来和孙子比,说祖父很像孙子,很可怜,真是岂有此理!为何要如此比呢?他们说黑格尔的正、反、合是三段论法,我告诉他们《易经》是八段论法,比起来黑格尔就显得粗糙得很,又算得了什么!《易经》看东西是八面玲珑的。现在已经看了四面了,仍以囗天风女后卦为说,综卦是囗泽天(决右),错卦是囗地雷复,而复卦亦应有它的综卦,就是囗山地剥,这岂不是看了四面,所以《易经》的头脑,一件事初到手,处理起来,四面都要注意到,不但要注意四面,还要八面玲珑。

                复杂的道理

  《易经》还有一个道理——复杂,亦即等于交互卦的道理,我们都讲究互助,这个互象就是《易经》的图案,像同样的挂勾交相挂住,就是一个“互”字。什么是“交互”?就是六爻内部的变化,如第二囗上连到第四爻,下面挂到上面去为互,第五爻下连到第三囗,上面交至下面来为交,这是交与互的不同,每卦的纵深内在,发生了交互的变化,又产生了卦。换句话说,这是告诉我们看事情,不要看绝了,不要只看一面,一件事情正面看了,再看反面,反面看了,再把旁边看清楚,同时旁边亦要看反面,这样四面都注意到了,还不算完备,因为内在还有变化,而内在的变化,又生出一个卦了。除了乾、坤两卦外,别的卦把中心拿出来交互,又变了一种现象。这现象的本身,又有综卦,又有错卦,这就是八面看东西,还要加上下一共十面,所以把老祖宗拿来和黑格尔这些人比,简直冤枉得很。
  现在我们作一个结论,唐代虞世南为什么说不学《易》不可为将相?试想我们懂了这个背诵八卦的方法与错综复杂的道理以后,知道这个图案的组织如此严密,告诉我们,看事情要有那么细密的头脑,要那么冷静客观才能把事情看清楚。明白了这些,虞世南不学《易》不可为将相的话,就可以明白了。

                 交互卦

  现在谈交互卦,以囗火雷噬嗑为例说明如下:
  囗火雷噬嗑,如以噬嗑卦的第二爻与第三爻、第四爻卦配上去,便成为三代表山的艮卦,这就是噬嗑卦的互卦。又把噬嗑卦的第三爻,交到第四、第五爻上去,便成为三代表水的坎卦,这就是噬嗑卦的爻卦。再把噬嗑卦的爻卦三和互卦三重叠起来,便成为囗水山蹇卦,于是我们知道,噬嗑卦的交互卦就是蹇卦,以图示之即:
  至于复杂,复就和综卦一样,是重复的意思,杂是指彼此的相互关系,六十四卦可发展到无数的卦,每一卦牵一发而动全身,都是彼此相互的关系。
  再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事,这六十四卦八宫卦的最后一卦是囗雷泽归妹,而《周易》卦序的最后一卦是囗火水未济,这就告诉我们,自宇宙开始,人生最后永远是未济,有始无终,没有结论,所以学了《易经》,没有人能下一个结论的。历史没有结论,人生没有结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