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童年的终结 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对了,丹妮丝。自己只是该寻求一种更持久的关系了,简肯定会同意自己的决定,从一开始,她的意思就很明显。
  还有一件事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经过了今晚的实验,他对简的轻视和怀疑减弱了。他当然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事清的真相,但情况就是如此,他们间的最后一道障碍消除了。
  简躺在飞机的活动靠背椅上,脸色苍白,神情却很镇定。乔治握着她的手,静静地看着她,脚下是漆黑的夜空,头顶是灿烂的星光,不知道一千公里的行程已经到了哪儿,他不在意,那是机器人的事。仪表上显示还有五十七分钟到家。
  简也望着他,微笑着,轻轻地要把手抽回去。
  “我手都被你捏得僵硬了,”她几乎在恳求,一边揉着手指, “我真的没事。”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你一定还记得什么?”
  “记不得了,当时我大脑一片空白,我听见扬问问题了,再后来你们就围着我大呼小叫的,我只是有些迷糊。再说……”
  她没有继续说下去,还是不要告诉乔治这样的事以前也发生过。她很清楚乔治现在对这类事的想法,不想让也更失望,也害怕把乔治彻底吓走。
  “再说,再说什么?”
  “没什么,我只是在想那个外星人对整件事怎么看,他可能没料到会这样。”
  简哆嗦了一下,眼睛很茫然。
  “乔治,我怕那些外星人,我不是指他们很坏或者很蠢,我知道他们用意是好的,做的也是他们认为对人类有益的事。我只是不知道他们的计划究竟是什么?”
  乔治挪了挪身体。
  “自从那些外星人来到地球上,人们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他说,“等一切都准备就绪,他们自然会告诉我们的。老实说,我没那么多问题,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操心呢。”他转过身,握住简的双手。
  “我们明天到档案局去签一份协议如何?五年的?”
  简定定地看着他,心里十分高兴。
  “十年吧。”她说。

  扬盘算着时间,自己不能太着急,这件事还需要认真考虑。他似乎害怕去查实自己的消息,害怕自己头脑中刚刚形成的那点古怪的想法太快就破灭了,至少在没有证实之前,自己还可以做做梦。
  首先要去见见观测站的那位图书管理员,她了解自己,也了解自己的爱好,肯定乐意帮忙。她也许帮不上什么忙,但一定要试试。一周之后还有一个更好的机会,尽管自己现在已经十分谨慎了,但是一想到这个机会,还是忍不住兴奋得像个孩子。外星人可能在故意捉弄、打击自己,如果这件事注定不能成功,别人也不会知道。
  去伦敦是几周前就定下来的,现在更应该去了。他太年轻,作一名代表还不够格,但也还是和另外两名学生一起申请到了参加国际天文协会的正式会议的资格,这样的机会浪费了实在可惜,再说自己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没有再去过伦敦了。扬自己对会议上的那几十篇论文丝毫不感兴趣,更何况可能根本看不懂。他也会和其他参加类似科学研讨会的人一样,去听听好的讲座,讲座之余再和其他与会者聊聊,或者干脆去观光。
  伦敦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有了很大变化。虽然还有近两百万人口,但它已经不再是个大港口了。每个国家都能生产自己需要的一切,虽然有些国家仍有自己的特产,但这些货物都可以直接空运到目的地,因此,港口、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都陆续失去了它们原有的作用。
  但伦敦依然是管理、艺术和学术的中心,在这方面,欧洲大陆的任何一个首都,哪怕是巴黎都无法与之媲美。伦敦的道路一百年来没有什么变化,至少市中心是这样,泰晤士河上新修了很多的桥梁,但都是原址修建,只是那个光线阴暗的火车站移到了郊区。国会大厦也没有任何改变,纳尔逊塑像的眼睛仍然俯视着白厅,圣保罗大教堂的圆顶依然矗立在山上,只是现在的楼更高了,无形之中,它没有以前那样醒目了。
  而且,卫兵依然在白金汉宫门前巡逻。
  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等到晚些时候再去观赏。现在正值学校放假,他和那两位同学住在大学宿舍里,布卢姆斯伯里区在过去一百年里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特色,仍是宾馆、住宿楼集中的地区,只是现在那些清一色糊着煤灰的房屋不再乱糟糟地挤作一团,也不再密密麻麻地连成一排又一排。
  会议的第二天,扬才有了机会。伦敦之所以成为世界的音乐之都,那个举世闻名的音乐厅功不可没。就在音乐厅旁边科学中心的一间大会议厅里,几篇重要论文将要宣读。扬想听听第一篇,据说该论文彻底推翻了现行的行星构成理论。
  也许吧,扬没有听出个所以然。他离开会议厅,冲到楼下寻找整幢大楼的分布图,查找自己要去的地方。
  不知当初是谁把皇家天文学会安排在顶楼上,那里可以一览泰晤士河和整个北部城区的风景。周围好像没有人,扬还是紧紧握住自己的会员证,以防被查问,他从大楼的分布图上轻松地找到了图书馆的位置。
  但按图找到那里却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关于恒星的目录就有几百万条,还得学习如何查找这些目录。查到最后,他几乎颤抖起来,暗自庆幸旁边没有人看到自己的紧张神情。
  把目录放回原处,扬静静地坐了好一会儿。他望着一架架堆得像墙一样高的目录,思考着,随后他走出图书馆,来到静悄悄的走廊上。走过图书馆办公室时,他看见里面的人正忙碌着拆开一包包的书。扬不想乘电梯便步行下楼,此时他只想摆脱一切约束。本来还有一篇论文要听,现在也不想去了。
  扬走上泰晤士河的河堤,望着缓缓流淌的河水,他的思绪一片混乱。任何一个和他一样受过正规教育的人都不会相信这种方式得来的证据,自己也不敢断定它的真实性,只觉得可能性很大。漫步在河堤上,扬一一整理着自己的思路。
  证据一:鲁柏特的聚会上不可能有人知道自己会问这个问题,自己也是看到瑞沙维莱克才突然想到的,因此就不可能有人预先知道答案,再说,这个答案也不可能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
  证据二:NGS549672对不懂天文学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尽管半个世纪前完成的国家地理调查中有过相关记录,但知道这项调查的不过几千名这方面的专家。如果从中任选一个编码,根本没有人能说出相应的星球在太空中的具体位置。
  但,应该是证据三了,就是自己的最新发现。编号为NGS549672的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星球的位置应该是正确的,处在船底星座的中心,正是自己几天前看见的那道光影所指的方向。
  不可思议的巧合!NGS549572肯定是外星人的星球。但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就违背了自己着重的一切科学方法,好了,就违背吧,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鲁柏特的实验中出现了一个无人知晓的信息渠道。
  瑞沙维莱克?他很可能是信息的来源,尽管他没有参加游戏。那不重要,杨并不关心精神物理学的机制,他只关心这个结果。
  关于NGS549672,人们那点有限的知识无法把它和其他上百万颗大小星球区分开来,但扬还是查到了它的大小、位置和光谱型,只要再做些简单的计算就可以知道——至少是大致知道外星人的世界离地球有多远了。
  等到离开泰晤士河,走回科学中心的时候,他的脸上又有了笑容。知识就是力量——自己是世界上惟一知道外星人来源的人,只是自己还不清楚该怎样去利用它,那就把它藏在脑海里,等待时机。




第十节

  人们的生活就像沐浴在夏日午后暖洋洋的阳光中,宁静而富足。冬天还会再来吗,不可想象。二百五十年前法国大革命时提出的理性时期来到了。这次真的来到了。
  社会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老年人发现家里电传机打印出来的报纸全都很无聊,既没有关各类危机的醒目标题,也没有让警察费神、让人们愤慨的神秘谋杀案。现在,只要转动仪器旋钮,犯罪的全过程就会清楚再现出来。最初,这种仪器引起了人们的恐慌,这是那些掌握了许多人类心理的外星人没有预料到的,他们宣布这种仪器不能用来窥视他人隐私,人类手里的仪器必须在严密监视下使用,比如,鲁柏特的那台成影仪就只能在保留区使用,而那里就住着他和梅娅两个人。
  就算真的有人犯了重罪,新闻中也不会大肆报道,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不喜欢过多关注别人的过失。
  人们一周只工作二十个小时,但并不清闲。整个生产照既定程序自动进行着,人类真正需要做的事很少。人类的大脑不能浪费去做那些几千个晶体管、一些光电管、一个立方的打印系统就能干的事。有些工厂连续运行几个星期都没有一个人去看看。人们的工作只是排除故障做决定,策划新工厂等,其尔的一切都由机器人去干。
  一个世纪前,过多的闲暇时间会给人类带来很多的问题,而现在随着教育的进步,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一个充实的大脑不会感到无聊。人类总体文化水平达到了人类从不敢想象的高度,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人类的智力提高了,但每个人第一次有了足够的机会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绝大多数人都有两个家,通常相距很远,极地也开发出来了,许多人半年住在北极,半年住在南极,始终追随着极地的永昼。还有些人住进了沙漠、深山里,甚至海底,不管身居何处,只要愿意,科技的力量都能为他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家。
  人们喜欢新闻报道里介绍的各类奇特住所。人们认为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下建一个温馨的家,或者住在维多利亚瀑布的山崖里,从里往外观看瀑布的飞流,是一件值得的事,就算折断脖子也无怨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