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之四:阴谋春秋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幡如林。盛大的送葬方阵向西部推进。 

咸阳城西门城楼,遍插白幡,兵士皆白衣白甲。门两侧垂下两幅白布,直落地面。北幅大书“王霸如铁”,南幅大书“国法如山”。 

【字幕:公元前二五一年,秦昭襄王逝世,在位五十六年。】 

雍城外秦陵区。依山展开的壮阔陵园,一座座大墓松柏长青。 

陵园入口处,横跨大道的石牌楼正中石刻大字——“秦王陵区”。 

送葬方阵在长号哀鸣中缓缓开进雍城陵区。 

【画外音:战国时期,秦昭王与魏惠王是两个执政最长的大国国王,前者五十六年,后者五十二年。然其作为却截然相反。魏惠王使魏国在手中一天天萎缩,最终失去大国地位。秦昭王却使秦国在自己手中一天天强大,成为战国末期无可抗争的超级霸主,号称西帝。秦昭王逝世,使战国格局再次发生变化,一个短暂的回流时期开始了。】 

10、咸阳王宫。大殿。日。 

大殿内。百官排列整齐,黑衣冠带,凝重肃穆。西侧文臣中可见蔡泽靠近班首,吕不韦接近班尾。东侧武臣列,蒙骜居于班首。 

中央高高红阶上,巨大的王座虚位以待,侧立红衣司礼大臣。 

司礼大臣高宣:“新王即位大典开始──” 

王座阶下两侧席地而坐的乐队奏起宏大详和的黄钟大吕,悠扬浑厚。 

太子嬴柱身着王服,头顶无流苏的黑色天平冠,移动肥胖的身躯,在两名侍从扶持下,从大屏风后走出。将及王座,他盘腿入坐王几,气喘吁吁,面色苍白。略有恢复,他向司礼大臣轻轻点头。 

司礼大臣高宣:“新王昭告国中臣民──” 

嬴柱展开王几上的一卷竹简,缓缓念道:“大秦王昭告臣民:老王已逝,谥号昭襄。新王承业,恪守祖制,宣化法统,安定朝野。兹尔昭告,顺应天心。大秦王嬴柱元年宣。”念得颇为费力,声音黯哑。 

司礼大臣又宣:“新王制命──” 

一老内侍于殿阶前展简宣道:“秦王元年首命:为固国本,册立王嫡子嬴子楚为太子。特此昭告国中臣民。” 

全殿臣僚拱手齐呼:“恭贺我王册封太子,河山永固!” 

老内侍又展开竹简宣布:“秦王书命:特任蔡泽为丞相,蒙骜为上将军,吕不韦为太子傅兼领太子府丞。” 

被封三人出班作礼:“谢过秦王。” 

王座中嬴柱一阵眩晕,伏身王几……蔡泽忙向司礼示意。 

“典礼完成──,散班──!” 

一名白发太医连忙从后厅走来,为新王把脉…… 

殿外。朝官三三两两出殿,下阶。均有不安神色。 

一人悄对同僚道:“这吕不韦何许人?升得真快。” 

“客卿闲职,身无实权,快有何用?”同行者不屑地一笑。 

“差矣。看这新君气象……可知这太子傅必闲不了多久。”前者颇为郑重。 

“别说了,快走吧。”同行人左右观望,匆匆向前走去。 

嬴柱斜倚坐榻,书案上空空荡荡,灯光照着他肿胀疲惫的脸。 

蔡泽、蒙骜、吕不韦三人坐于对面。蔡、蒙面有焦虑,目显忧郁。吕不韦肃然端坐,神色平和。三人与王座间,那位白发太医手按药箱,正襟危坐。 

嬴柱睁开眼睛,颇有些许迷惘的:“都说吧,该如何办?” 

蔡泽清清嗓子,拱手道:“臣以为,我王新政,应有一番宽松和顺的新气象。先王治秦五十六年,法制森严,为政略显苛猛。我王若能稍事松弛,则民众生计将大有起色。” 

“如何松弛?”嬴柱问,平淡无力。 

“其一,赦免一批罪人。先王法行过猛,卅县冤狱累积已多。若能赦免一批冤犯,则民心大安。其二,为先王功臣修祠,封赏其后代与亲属,以安臣民之心。此事当以穰侯、白起、范睢为先。其三,开放万亩王室园林,分配给庶民耕种,以示我王重农之心。此三令若行国中,则国人幸甚。”蔡泽胸有成竹。 

蒙骜面色胀红,“纲成君,我大秦自孝公商君变法以来,新君即位,可从来没有松弛法制之说。赦免罪犯,则人无畏惧之心。开放园林,则懒汉弹冠相庆。法行如山,国人自安。望我王三思。”向嬴柱拱手。 

嬴柱望望吕不韦,平板肥大的脸上没有可否之色。 

“纲成君持计然之学,素来主张治民以宽,治国以富。与法家之学有互补之用。”吕不韦平静恬淡,语中余地极大,不知是支持抑或反对。 

蒙骜大声抗辩:“正因纲成君不以法家为尊,先王方罢其丞相之职的!” 

气氛骤然紧张。吕不韦神色如常。 

蔡泽微笑道:“文武之道,一张一驰。此乃老子治国精华之说。法制再好,不能应势而变,依然要失败的。” 

“蔡泽,你敢以道家之学反对商君?反对先王?”蒙骜威压之意显然。 

嬴柱摆摆手,又淡又缓的:“不要争了。丞相理民治国,自有全局谋划,就以丞相三令发出,错了再改嘛……上将军,你以为应如何对付关东六国?” 

蒙骜慨然拱手:“臣以为长平大战后攻赵失利,先王停止对关东用兵,使六国得以苟延残喘。我王即位,应振作国威,以攻击三晋为第一要务。” 

场中短暂的沉默。 

吕不韦温和地开口:“臣以为,对山东用兵应慎重从事。”并无激烈反对。 

“臣以为,根本就不宜对六国开战。秦国目下尚须恢复民力元气。”蔡泽明确反对。 

蒙骜愤怒拍案:“文臣不谙军旅,竟然灭我军威?” 

嬴柱又摆摆手:“别争别争。六国事务以上将军谋划为断。如何用兵?请上将军全权调遣。” 

“臣定然攻破三晋都城!”蒙骜雄心勃勃。 

蔡泽与吕不韦缄口不言。 

12、秦国。上郡黄河边。日。 

清清大河,滔滔南下。河两岸是雄峻的青山密林。 

西岸大山下,是一片广阔的采石场。大群身包麻片或破衣的男子,背着石头沿河北上。山边用铁锤铁钎打磨石块者,多为衣衫稍整的壮汉工匠。石场周围的高地、河边,均有甲士严密防守。场中有一黑衣吏手搭嘴边,长声大喊:“多背快走喽──,多背一石,减刑一天喽──!” 

背石队伍在缓慢移动……间或有老人跌倒道边,无人救护。 

石场外。一辆轺车在一队甲士护卫下辚辚而来,高高伞盖分外引人注目。 

场中黑衣吏望见车马伞盖,匆匆而来,跪于道边。 

车侧骑白马的吕不韦大声向黑衣吏:“太子奉王命查纠冤狱,即刻集中人犯。” 

黑衣吏一叩站起,长喊:“放下石头──,河边聚队──!” 

队伍放下石头。人们却一齐瘫倒在路边…… 

吕不韦向车中太子示意。二人下车下马,向瘫倒人群走来。 

黑衣吏大喊:“太子来到,跪拜迎接!” 

太子摆手制止,扫视有气无力,肮脏瘦弱的犯人们…… 

【子楚画外音:不想我大秦国竟有如此冤狱之灾?不赦冤狱,法制岂非变成苛政猛虎?王孙公子,谁能想到人间有如此苦楚?】 

子楚从身后随行书吏手中接过黑绢展开,大声宣读:“查上郡采石场人犯三百五十六人,均系二十年累积之冤狱。今奉王命查缉清楚,全部赦免,返回故居。郡县官吏若有作梗,唯法是问!”…… 

子楚的声音在河谷共鸣回响……人们始而困惑,继而愕然。 
骤然间,破衣烂衫的队伍神奇地沸腾起来,欢呼雀跃,声震河谷。 

吕不韦眼中泪光依稀。 

黄河东岸的山顶。 

吕不韦与子楚站在高山之颠,峡谷中大河南下,涛声隐隐。河谷中的采石犯人们正三三两两,挥手告别散去。偌大采石场只剩下一顶黑色官帐,帐外狱吏与兵士们正在收拾装车,准备撤离。吕不韦望着河谷中情景,耳边响起蒙骜激烈反对赦免罪犯的声音。他长长地叹息一声,转过身来…… 

子楚却凝望东方,痴痴发呆,眼中泪光盈然。 

“太子……”吕不韦轻声说道:“目下还不到火候。” 

子楚遥指东方绵延起伏的青山,恨声道:“太行、王屋二山,令人生厌!” 

“太子,山东的赵姬会知道你时刻都在想念她的。”吕不韦温声安慰。 

“吕公,我想禀明父王,立刻接回赵姬和我的儿子。”子楚没有回头。 

吕不韦也望着那莽莽群山,答道:“此时不宜。太子还要忍耐。” 

“不宜不宜!何时才宜?”子楚猛然转身,烦燥地喊道:“未做太子时,你让我忍耐!现在做了太子,你还让我忍耐……五年了,忍到什么时候?!” 

面对已是太子的子楚的发作,吕不韦不动声色。他默然伫立有顷,坦然面向子楚道:“图大必缓,急就不功。这是任何谋大事者的铁则。目下欲接赵姬,有两方面不利:其一,老王新丧,新王方继,太子初立,朝野均在脆弱易变之际。当此之际,赵国是秦国主要的敌人,新王能准许你接回一个赵国女人作妻子么?若执意提出,只能徒然招致上下猜忌,于事何补?难道太子还想再次沦落为人质?其二,上将军蒙骜力主对六国用兵,此消息赵国不会不知。此时迎接赵姬,无疑在促使赵国扣押新人质。赵姬本来很安全,若强迫她公开回秦,等于将她送到赵国刀口上。此间轻重利害,太子自能权衡。” 

“咳!”子楚跺脚长叹,“蒙骜呵蒙骜,你为何要在这时候攻打六国?” 

13、赵国。西部边境。日。 

赵国西部山原。广阔的丘陵地带。 

一面“蒙”字大旗迎风疾进。秦国的黑色兵团乌云般卷过黄河东部的高原地区。人喊马嘶,烟尘蔽日,山呼海啸般向东推进。 

刻有“榆次”二字的城门被攻破,黑色兵团潮涌般而入。 

刻有“狼孟”二字的城门(今日太原市)被攻破。蒙骜乘雄骏战马,飞驰入城。 

【画外音:公元前二四八年,蒙骜率二十万大军,攻占赵国西部三十七座城池。】

37

秦昭王五十六年五月,一场老霖雨将秦川没进了茫茫阴霾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