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红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个问题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很好,真正的风调雨顺,白千羽还会时不时的不务正业一把,跑到郭纵的兵器作坊去,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构想出来。
但是偏偏根据这些构想发明的武器出其不意的厉害。
在蜀国战马的支援之下,重骑兵也逐步的扩展,已经达到了一万人的规模,这是白千羽可以容忍的极限了,一个重骑兵需要三个辎重兵的协助,这一万人差不多是黄金打成的,自然战斗力也毫无疑问。
在法制方面,白千羽对韩非子的尊重,采取了重刑。
重刑虽然听起来很残忍,但是效果很好,白千羽很满意这个效果,韩非子有口吃,在表达方面确实有些问题,但是他的确是有真才实料,法家的思想渐渐取代在齐楚之地流传多年的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旧齐之地和旧魏之地在大汉本国的支持之下也渡过了一开始的难关,齐国还好,毕竟他们没有太大的损耗,而田单控制的八城也势头良好,毕竟田单是个很难得的人才。
大汉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拥有军队指挥权的人,一个就是韩愈,他带着十万大军就驻扎在旧齐之地,田单想动也不敢动。
旧魏之地就惨了一些,连番大战,让旧魏之地已经是岌岌可危了,接受大汉国救助的魏王已经成为了傀儡,上上下下的官员,无论大小都被白千羽清洗了一遍。
相对于大汉国的良好发展势头,成蛟那边就惨了一些。
成蛟依然打着秦国的旗号,显然他想同化赵国,但是赵国那些遗民怎么会心甘情愿服从和他们有深仇大恨的秦国,民乱四起。
加上成蛟缺粮越发严重,他手里的四郡虽然是富庶之地,但是他本来就军队超支,加上之前的存粮也就是勉强可以养活自己,偌大的赵国,已经算是颗粒无收了,成蛟怎么厉害也变不出粮食来,于是成蛟听从了圣皇的意见办了一件很蠢的事情,两国军队区别对待。
成蛟手里的秦军勉强可以保证后勤供应,但是赵军就不好意思了,克扣粮饷算是不错了,很多赵军根本领不到粮草。
本来就不稳定的内部,怎么可以经受这样对待,民变,变成了军队的叛变。
逃兵之事常常发生,甚至有很多时候是一整队的人马逃跑,这些逃兵逃出军队以后,还能干什么?那就是流寇,对百姓的危害简直是恐怖。
两军区别对待,从道理和理论上来讲是行的通的,因为成蛟真正依靠的还是自己的老部下,但是他选择的时机和实施的方式不对,现在的赵国摆明了要和你对抗,你还选择这么激烈的方式,那真的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了!
同样的一件事情,目的一样,过程一样,但是手段不同引起的后果也是不同的。
百姓宁愿被你笑眯眯的杀头,也不愿意让你冷淡着脸刮一个耳光!
如何把握民心,调动情绪这才是关键,显然成蛟没有领会到这一点,他手下也没有足够的人才,圣皇也不是天才,他可以提出正确的意见,但是他提不出好的解决办法。
赵国越乱,成蛟的头也是越大。
圣皇和成蛟之间好不容易才好转一些的关系,马上又变的糟糕了起来。
死气沉沉的每日早朝,圣皇和成蛟的争论是唯一的亮点。
从事实上来讲,圣皇是真心为了成蛟好,但是他不应该摆出一副老子的形象出来,成蛟很反感他这种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好的建议,成蛟也听不下。
这样下去,不需要多久,成蛟控制的秦国就不战自溃了。
为了保持军队的军心和凝聚力,成蛟无奈的出兵了。
他需要战争维持军队的活力,维持国家的活力,虽然他知道现在发动战争无疑是饮鸠止渴,短时间内他可以维持军心,但是万一失败的话,后果就不是现在的秦国可以承受的了。
面对这尉僚的三十万大军严整待命,说实话出战的杜高,杨端和没有任何的把握。
看看对面的军队,撇开军容不说,光是装备,伙食就比自己好上不知道多少,自己凭什么和别人打?
秦军的素质吗?
的确,秦军的素质是曾经这天下间最精锐的兵种,但是那只是曾经,现在的秦军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凶悍,何况对面的大汉军,根本不比自己这边差。
杜高看看自己手下拿的武器,大部分是过时的青铜武器,在对比一下对手的武器,那是明晃晃的铁制兵器。
看看自己军队的装甲,大部分都是皮甲,而对手呢,看看他们身上那轻便的链子甲,在自己这边只有千夫长以上的人才拥有。
看看自己胯下的坐骑,不错,很好,但是对比一下对手的河内马,唉,戎马半生的杜高,死了的心都有了!
二十万秦军,排成了箭矢冲击阵型,想凭借秦军个人的素质来击垮对手。
但是尉僚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
三十万大汉军倾巢而出,五万作为预备队,其中有一万是重骑兵。
二十五万大军,丝毫不让摆个冲击阵型。
三万弓箭手在前,两万短矛手在中间,三万刀斧手在后,层次分明的前军。
后面是由小方阵组成大方阵的步兵,八万步兵整齐的列着方阵,那是中军主力。
左右两军是轻骑,这里才是白千羽下了大本钱的地方,一直以来骑兵最普遍的用法那就是骑射,但是由于没有马镫,骑射练习起来极难,而且攻击力不成气候,骑兵主要的任务是骚扰,但是阳千里将骑兵的战术发挥到了极致,骑射只是骑兵的入门攻击手段,由于战甲的先进,骑兵大多配上了斩马刀和突刺枪,近战也是无比威风。
最离谱的还是那些骑兵居然可以下马作战,上马为骑兵,下马为步兵,这两年来,白千羽在这支骑兵上花了不知道多少的心血。
虽然步兵还是主战力量,但是骑兵,关键的骑兵可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六万骑兵差不多是白千羽所有的心血了,为了能够让这一战彻底击败成蛟,白千羽一股脑儿的把所有训练好的骑兵全部交给了尉僚,除了阳千里的狼骑营和童虎的重骑兵,最厉害的就数尉僚手上的这批骑兵了,六万人,左右各三万。
后军三万那是帅旗所在地,一般都是压阵所用,若是上战场的话就是说明形势吃紧或是对方开始溃败,这里是本阵,帅旗更是一军之心,千万不可以退或者倒下,否则那就麻烦大了。
类似这种平原的大对决,真正讲究的计策并没有多少,溃败就是溃败,胜了就是胜了,什么埋伏之类的根本没有作用,关键还是要靠将领的临时指挥能力,对战场大局的把握能力,什么时候前军后退,什么时候中军压上,什么时候左右两翼齐飞,什么时候出动预备役,这些全是考验将领的临时指挥能力,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之间变化万千,谁能够保证必胜,所以预备队很重要。
白千羽说过,打仗就像是下棋,需要的是将领的临场发挥,就算你不愿意把士兵当成棋子,你也要漠视他们的生死,你看的并不是个别士兵的死亡,而是全局,把握全局,那才是关键。
有些人成为将,有些人却可以成为帅,临场的判断指挥就是关键。
―――――――――――――――――――――
哪怕装备不及对手好,但是到了战场之上,秦军有若出笼的猛虎一般锐不可当,丝毫没有露出胆怯之色。
虎狼之师,这一战压上了成蛟所有的本钱,赢了,那就是大喜,输了,什么都没有了。
圣皇更是亲自压阵,帅旗上写着大大的公孙两个字。
令旗往前一挥,杀!
秦军开始慢慢的在重盾手的掩护下前军前进。
“哼,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良弓。”尉僚冷哼一声:“前军弓箭手不动,掷矛手后退三十丈,重盾手压上在弓箭手后十丈建起盾墙!弓箭手标定十二节,满弦!”
尉僚的命令快速的由他边上的旗手发布了下去,一阵红旗挥舞之后,前军的掷矛手开始后退,重盾手和刀斧手压上!
前方居然只留下孤零零的弓箭手,圣皇在后面高高的观战台上看到这个情景很是迷惑,只放弓箭手在前头,尉僚疯了吗?
很快,圣皇就知道,不是尉僚疯了,而是他太蠢了。
大汉军的弓箭手射程居然比自己这边远上三十步,自己的弓箭手还没有对对方照成威胁,重盾还没有彻底举起来,一阵箭雨下来,自己这边就倒下一片。
“举盾,列阵!”圣皇一阵的心疼。
重盾手高高的举起手里的重盾开始掩护推进,无奈啊,既然是重盾,分量自然不用多说,一般来说重盾手可以支持的时间并不长,就算秦军素质过人,支持的时间也就是稍微多一点而已,重盾手很多时候都是能够不举盾就不举盾,现在这么早举盾,后面就麻烦了。
“三箭!”前面的大汉军千夫长大声的叫唤着。
射完三箭的弓箭手开始有层次的后退,气的圣皇差点吐血,射完三箭就退,自己这边好不容易才接近了一点,马上又被拉开了,自己前方的弓箭手简直就被当成了靶子一般,光被别人射,自己却射不到别人,虽然有重盾手的掩护,伤亡不多,但是被这样消耗体力实在是气的想吐血。
十丈的距离并不远,基本上每个士兵射完六枝箭,就退到了刀斧手的后面。
那群秦军重盾手就倒霉了,他们本来举着重盾就累,现在盾面上挂满了箭矢,那就更累了。
普通箭矢很难扎在重盾上,因为重盾上面包了铁皮,箭矢很难穿透,但是白千羽这边的箭矢就不同,白千羽这边的箭矢是特制的不是普通的箭矢,寻常的箭矢箭头是扁平的,但是大汉军用的箭矢,箭头是三棱形的,重量和锋利程度和普通箭矢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上面的。
当然价钱也不是一个档次上的,打仗就是打钱,说的一点都不错,也只有白千羽这种奢侈的人才会用这样的箭矢,一支这样的箭矢相当于十支普通箭矢的造价,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还是运输,由于这种箭头占的空间要远远比普通箭矢大,所以运送一支这样的箭矢,同样可以运送四支普通箭矢,这样的三棱箭,简直就是天价!
但是白千羽自然有他的道理,用钱可以砸死对方的话,他是绝对毫不犹豫的,钱用了可以在挣,但是战士死了,那要付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