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德经真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人能盗天地这元气以为丹本,而后生之、育之、蓄之、长之,以还乎本来之天,即得道矣。然欲盗天地之元气,须先识无地之玄关。玄关安在?鸿蒙未判之先,天地初开始,混混沌沌中,忽然感触,真机自动,此正元气所在也,而修炼者必采此以为丹头。有如群阴凝闭,万物退蒧,忽遇冬至阳回,即道生矣。由是成性存存,温养于八卦炉中,久久气势充盈,一如夏日之万物畅茂,即憄蓄矣。物既生盈,花开成实。一如秋来之万宝告成。其在人身,养育胎婴,返回本来面目,即成之、熟之矣。物既成熟。仍还本初,一如冬日之草木成实,叶落归根,还原返三年乳哺,九载面壁,炼就纯阳之体,实成金色法身,必须万缘齐放,片念不存,空空洞洞,静候阳生。虽然,其生也,原来自有,而不可执以为有。即用升降之术,进退之工,未免有为——要皆顺气机之自然,而无一毫矫强,非有为而不恃所为耶?至德日进、道日长,而文武抽添,沐浴封固,无不以元神主宰其间。此有主而无主,无宰而有宰存焉。如此修道,道不深且远哉?故曰“玄德”。 

《道 德 经》3 —————— 老子  
五十二章(15)
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
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
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五十三章(16)
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
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竽。非道也哉!
五十四章(17)
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
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
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
天下然哉?以此。
五十五章(18)
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
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
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五十六章(19)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
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五十七章(20)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
,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
无欲,而民自朴。」
五十八章(21)
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
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五十九章(22)

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
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
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六十章(23)

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
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六十一章(24)

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
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
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六十二章(25)

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六十三章(26)
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六十四章(27)

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
持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持,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
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
所过。以辅万物自然而不敢为。
六十五章(28)
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
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
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六十六章(29)
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
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
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六十七章(32)
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
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
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
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六十八章(33)
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
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六十九章(34)
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
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
哀者胜矣。
七十章(35)
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
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七十一章(36)
  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七十二章(37)
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
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七十三章(38)
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姗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
而不失。
七十四章(39)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
矣。
七十五章(40)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不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不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七十六章(41)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
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七十七章(42)
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
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
七十八章(43)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
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
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七十九章(44)
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
无德司彻。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八十章(30)
  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八十一章(31)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
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
争。
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
金丹一物,岂有它哉?只是先天一元真气,古人喻为真铅、为金花、为白雪、为白虎初弦之气——种种喻名,总不外乾坤交媾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