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德经真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坏癫蛔痢8撬呶适滴尬闹顾д撸蕴硬辉渲妗H绱嘶胪曜匀唬路常靼财涑#怀牾⊥矗髀势浞帧K淦饔邢蓿驯N匏接睹龋灰嗌僖印⒐岩印W苤ヒ病⑷室病⑶梢玻灾室玻恢且病⒁逡病⒗玻晕囊病>テ牵势澹善粤钗牟蛔悖视杏啵饔凶ㄊ粢病C裰车乱陀谄渲姓撸治谟胁焕嫖耷睿⒋热帐ⅲ燎曰屏家看寺∈⒅危峋貌坏枚印!

此喻修养之道,先要存心养性,心性一返于自然,斯后天之精气,亦返于先天之精气。倘未见性明心,徒以后天气质之性、知觉之心为用,则精属凡精,气属凡气,安得有真一之精、真一之气合而成丹乎?修行人须从本源上寻出一个大本领、真头脑出来作主,于是炼精炼气炼神,在在皆是矣。悟得此旨,不但知太上之经,治世修身,处处一串,即四书五经,无在非丹经矣。它注言在上之人,绝弃圣智,而民只知有利,故趋利者百倍;绝弃仁义,而民不知爱亲,故大反乎孝慈——此不当绝弃者而绝弃之,其弊如此。至于巧利圣智仁义相悖,能绝之弃之,盗贼何有?此当绝弃者绝弃之,其效如此。此讲甚“高”。三者以下,谓治民不必以令,但命令必本于躬行所系属者为要。见素则识定,抱璞则神全,少私寡欲,所谓有天下而不与也,非裕无为之化者,曷克臻此? 
 

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 
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几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指未离母腹时)。乘乘兮(指任天而动)若无所归(指不著迹)!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谓无欲于外)其若海,飂兮(谓不泥于形)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
圣人造诣极高,称为绝学。纯是一腔生意,融融泄泄,无虑无思。《诗》曰:“上帝临汝,毋二尔心。”以故素位而行,一任穷通得丧,无入而不自得,故曰“无忧”。此等境界,以常人不学无术者较之,殆不啻天渊之别,然亦所隔不远焉。如应声然,同一应也,唯者之直与阿者之谀,应犹是也。而所以应者,相去究竟有几何哉?自古圣凡之分,不过善恶;而善恶之别,只在敬肆,所争仅一念之间耳,又相去何若哉?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毫厘之差,千里之谬,人所战兢惕厉,时以为畏者,我亦安可不畏人之所畏哉?是以下手之初,务须收敛神光,一归混沌,于动于静,处变处常,俱如洪荒之世,天地未辟,浩浩荡荡,不啻夜之未央。如此,则中有所主,外物不扰。予以施之事为,措诸政令,自然众人化之熙熙然。食圣人之德者,如享太牢之荣;游圣人之宇者,如登春台之乐。此岂孤修寂静可比其性量哉?所以功满天下而不知功,行满天下而不知行。众人所喜,我独淡泊恬静,渺无朕兆。如婴儿初胎,孩子未成之时,一团元气,浑然在抱,上下升降,运行不息,适与天地流通,杳不知其归宿矣。人有为而我无为,是众人有余地以自容,我竟遗世而独立,迥非众人所能及也。自人视之,鲜不谓为愚;返而观之,惟觉洗心退藏于密,安其天定其命,此岂愚人之心哉?不过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焉耳。不然,何以使人乐业安居,如此之感而神化之速也。若此者,皆由太极一团浑沦在抱,沌沌兮如鸡子之未雏,无从见为阴阳,亦且毫无知识。俗人则昭昭然无事不详,我独昏昏然一无所识;俗人则察察然无事不晓,我独闷闷然一无所明。岂真昏而无知,闷而不觉哉?殆晦迹韬光,寓精明于浑厚,日增月益,丹成九转,德极圣人,而成万古不磨之仙也。其大而化也,若天地之晦蒙,万象咸包念内。其妙而神也,若行云流水之无止所,群生悉育个中。由其外而观之,众人皆有用于世,我独愚顽而鄙陋。就其中而言,道则高矣美矣,为超群拨萃,绝世特立之圣人。此所由独异于人而为人不可及也。盖凡人纷驰于外,失其本来之天,圣人涵养于中,保其固有之性。圣异于凡,皆由后天以返先天故耳。夫后天为情,子气也;先天为性,母气也。由情以归性,一如子之恋母,依依不舍。故曰“贵求食于母”。孟子曰:“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圣狂之分,只在一念,道岂在远乎哉?术岂在多乎哉?人欲修道,不于冲漠无朕之际求之,又从何处用功?故曰“玄牝玄牝真玄牝;不在心兮不在肾。究取生身受命初,莫怪天机都泄尽。”生身之初究何有乎?于此思之,道过半矣。 

首言圣人绝学。已得常乐我静,并无忧虑。日用行习,一归混沌之天。不彫不琢,无染无尘,所谓仰之弥高,令人无从测度,真有可望而不可及者。顾功虽如此之极,究其相隔,不过一念敬肆之分。人可畏其高深莫测,而却步不前耶?颜子谓“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洵不诬也。然,却非等顽空之学,了无事功表见于世。圣人自明德以至新民,使群生食德饮和,嬉游于光天化日。斯道也,何道也?至诚尽己性、人性、物性之道。噫!尽性至此,复何学哉?不过食母之气而已
 

《道 德 经》2 —————— 老子  

              二十一章(65)

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
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
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
              二十二章(67)
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
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
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
              二十三章(68)

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
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
,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
不信焉。

              二十四章(66)

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

              二十五章(69)
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
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
              二十六章(70)
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
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
              二十七章(71)

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神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
              二十八章(72)

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
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
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
              二十九章(73)

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
失之。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
去泰。

              三十章(74)

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荆棘生焉。大军之后
,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
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
              三十一章(75)
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
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
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

              三十二章(76)

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