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就这么简单 作者:迈克尔·b·波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莱坞的很多著名女演员的脾气都不是很好,她们经常会发点小脾气,但是,她们依然拿很高的片酬,在屏幕上频繁出现。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假如发脾气对这位女演员能使自己的表演达到完美的话,那么剧组人员就是为受她的脾气而拿薪水的。
  知人所长和用人所长合乎人的本性。事实上,所谓“完人”或者“通才”隐含着对人的最特殊才能的亵渎。人的最特殊才能是把所有的资源用于一项活动、一个专门领域、一项能达到的成就上的能力。换句话说,所谓的“完人”或“通才”的概念亵渎了人的卓越性,因为人只能在某一领域达到卓越,最多也只能在几个领域内达到卓越。
  除非一个管理者能够发现员工的长处,并设法使他们的长处发挥作用,否则他就只能看到员工的弱点、短处以及员工对成果和有效性的阻碍了。当你对员工的长处视而不见,而只关注到他们的短处的话,你简直就是在虐待他们的才干。
  发现员工的长处是为了成果。在选人用人时,管理者如果不先问“他能做什么”,那么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位管理者的下属不会有什么值得称赞的成就,因为这说明他事先已经原谅了下属的无成就。
  如果我们总是想着去克服人的缺点,组织目标就会受到挫折。所谓组织,是专门用来发挥人的长处,并中和人的短处,使其变得无害。对于那些能力很强的人来说,他们不必参与一个组织,也不会想到要参与一个组织,他们自己单干会更好。我们绝大多数的人,没有许多长处,不可能凭仅有的长处就能奏效,更何况我们还有很多的缺点。
  但我们可以筹划这样的一个组织——使人的弱点只是他个人的瑕疵,被排除在他的工作和成就之外;我们可以筹划这样一个组织,使人的长处能得到发挥。一位优秀的会计师,他自己开业时可能会因为不善于与人相处而受到挫折;当他参加一个组织后,我们就可以使他发挥会计业务之长,把他不善于与人相处的短处排除在他的工作之外。
  加法法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如果我们只盯着员工所不能够做的事的话,我们的所得也就仅仅是知道员工“不能做什么”,换句话说,我们的所得实际上为零;而反过来,关注员工“能做什么”的话,我们就可以得到员工所“能做”的。这才是我们雇用员工、使用员工才干的要旨所在。
  ◆零和律(sum…zero)
  厨师多了要坏菜。
  ——谚语
  这本来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意思是,资源(或其他的任何东西)是有限的,一个人所占有资源的增加必然以另一个人的资源的减少为代价。不过,我在这里偷换了一下概念。我所指的不是资源,而是人(当然,很多人会认为人也是资源,而且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但我却觉得这是对人的不尊重,没有人愿意像金钱或其他的资源那样被使用) 。sum…zero,“sum”是“总和”的意思,“zero”是“零”的意思。我要说的就是“总和为零”。这在意思上也许同一句谚语更为接近:“厨师多了要坏菜。” 法国农业工程师林格曼的拉绳实验也能告诉我们这一点。他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被试者被分成四组,这四组的人数分别为一人、二人、三人和八人。林格曼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同时用灵敏的测力器分别测量拉力。测量的结果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二人组的拉力只为单独拉绳时二人拉力总和的95%;三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三人拉力总和的85%;而八人组的拉力则降到单独拉绳时八人拉力总和的49%。
  1+1  下面的团队成员角色划分方法非常有效,我过去曾经用过,不妨推荐给你们:
  超级明星。他非常热中于团队的任务,并且具备所有的技能,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完成任务。可靠的市民。他对团队的任务感到很满意,而且知道如何去做。尽管他可能没有很高的热情,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他都能完成任务。
  推诿的家伙。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缺乏动力、时间或技能——他的任务很有可能完不成。
  受训者。他对团队的任务很陌生,需要其他人手把手地指导和培训,只有这样你才能对他完成任务抱有信心。
  失败者。工作无论如何都完不成,还是赶快找其他的办法吧。
  接下来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如何针对不同的角色采取相应的方式。
  超级明星。让他们自己去做,尽量不要干涉,否则适得其反。
  可靠的市民。不要过多地干涉,但也不要认为事情肯定会完成。
  推诿的家伙。尽快决定事情能不能完成。方法是从所有任务中选出一些让他去做,并检查完成的结果。如果能够完成,就成为可靠的市民;如果不能完成,就成为失败者。
  受训者。让他做大部分的事情,保证可以让他成为可靠的市民。
  失败者。需要对这个人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果不能有所改进就直接解雇,不要犹豫。 

 
第十一章 减法法则
 
  我们常常想的是“我们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们不能做什么”。前者是一种加法法则,后者则是一种减法法则。减法法则之所以是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有中去次”总比“无中生有”要容易。 

 
第1节 上帝惩罚贪婪的人
 
  我们总是在作各种各样的选择。你可能每天都会产生1 000个欲望。世界博大,我们的力量却很微小。实现欲望者少,难以实现者众。你要随时准备放弃999个欲望。
  我有一个朋友,去年准备搬家。当他把所有要带走的东西整理完毕后,才发现竟然有600多个箱子!而他的新家才200多平方米。于是,他向我诉苦,说可选择的东西太多,结果却不知道该从何入手而备受煎熬。说实在的,我一点也不同情他。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承认自己贪婪。我们每一位领导者都知道自己为了爬到权力的顶峰曾经付出多少努力,但是,如果说“赢家想要一切”这一心态需要有一个标志的话,也就是贪婪的本能表现得淋漓尽致,竭力追逐更多的权力和名望变成了目标本身。当更多这种欲望在左右每一次决策时,真正的问题便产生了。突然,我们不仅希望得到一切,而且认为自己受之无愧。考虑到人的本性容易把以往标志着进步或成功的东西视做当然,这种事情太容易发生了。
  在无休止地想要满足我们贪心的欲望时,我们总是会忘记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佛教等任何一个追随者中的宗教教义中一直强调的一点:贪婪的人必将受到惩罚,就如同俄国诗人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童话故事里的老渔妇一样。
  在这个世界上,就本质而言,每个人都是“贪得无厌”的。说得冠冕堂皇一些,就是欲求无止境,就是不断开拓,就是永不满足,就是渴望进步。没有一个人愿意停留在已有的成果上,然而,许多人却可能因为目标过高、欲望过多而失败。这样的教训无论如何都不少见。什么是合理目标的最高限度,考验着我们每个人的智慧。
  对我们来说,投资专家巴菲特是一个奇才。他一生中有无数激动人心的投资事件,他的投资很少失手。他有三条最基本的投资原则,其中一条便是:不要贪婪。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股市牛气冲天,到了1969年整个华尔街进入了投机的疯狂阶段,每个人都希望手中已经涨了数倍的股票一直继续涨下去。面对连创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却在手中股票涨够20%的时候就非常冷静地悉数全抛。后来,股票出现大幅下跌,贪婪的投资者有的血本无归,有的倾家荡产。
  杰出的音乐家懂得遵循一个简单易行的规则:每当他们把一首新乐曲收藏进自己的保留曲目的同时都要删除一个现有的曲目。他们知道,任何人,不管他有多么高的天赋,都不可能精湛完美地演奏许多截然不同的曲目。当然,他演奏各种不同曲目可以达到中等的水平,只有寥寥几首能达到最高境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可能是美国历史上威望最高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可是在他政绩最好的一年(1936年他竞选总统大获全胜),他也只获得了61%的选票(他的对手——共和党的阿尔夫·兰登获得了37%的选票,另外的五个政治党派获得了剩下的2%)。 
  连罗斯福总统都无法突破61%的界限,你又何必要求更多呢?
  丢掉幻想,你必须作好准备放弃一部分市场。面对现实,所有的企业都有自己的“领域”。 

 
第2节 有所舍弃才能有所获得
 
  不能有所放弃是在自己堆积的垃圾中窒息死亡的最佳途径。
  舍弃是政界信奉的原则。
  如果你表明自己的立场,对你的对手不遗余力地抨击,选民们就会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持什么样的立场。但是,如果你双方都想讨好,人们会认为你是一个骑墙派,你就别想拉到选票了。
  毫不犹豫地放弃你无论如何也拉不到的选票,这也是一门政治艺术。
  企业也应该借鉴政党的经验。在任何时候,一旦你拥护某个事物,你就是在同时反对另一个事物。如果没有敌人,你在市场上就无法立足。举个例子,禁烟运动就是针对吸烟者而发起的。
  这里面的艺术是,拥护你能获得“选票”的事物,而坚决放弃你无论如何也拉不到“选票”的部分。
  我曾查阅过一家销售额达五亿美圆的消费品公司高级经理们的个人计划。这些计划所列出的年度目标很少是少于15项的,达30项者也并不罕见。这一来,最高级班子在设法掌握公司内500个高层骨干人员的工作进展时,也许就得过问15万项目标。
  如果你的公司也像上面所说的公司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