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公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说上司见李公到省将近一年尚未得缺,正好有个河间府东光县出缺,应将他提补,尚未奉到部覆。有个天津府静海县知县因事调省察看,就挂了一面牌,委李公前往署理。李公奉委,便到各上司衙门谢委禀辞,择日起程。标发红谕后,李公独自一人便服先行,所有行李本自无多,命张荣押解,由官路按站前进。李公自保定府动身,先至天津,禀见过了本府,然后改装易服,望静海县而行。
  天津离静海路本不远,因李公沿途察访采风,所以走了三天方到静海县地界。远远望见个村庄,树木葱葱,房屋齐整。
  李公心想,其中必是绅富,须进去访问一回。走至庄口,见桑墩排立,霜条齐密,虽叶已凋落,修剪得整肃可观,中间有一条路,路旁有个牧童赶着十几只山羊在那里吃枯叶。李公问道:“借问兄弟,这个村庄叫什么名儿?”牧童道:“叫尚家堡。”
  李公道:“里面有店铺没有?”牧童道:“有的是。”李公便迈步进去,转过一个树林,见有座五圣庙,南旁是个茶馆,门前用秫稭围着。李公进去,找个桌儿坐下,买了包茶叶,沏了壶茶,慢慢的喝着。
  不多工夫,进来个汉子,喊道:“徐大哥快给我烙斤饼,吃了要赶路。”店主人道:“什么事那么忙?”那汉子道:“明天新官到任,赶紧进城,预备接差。”店主人道:“新官姓什么?”汉子道:“姓李。听说是个利害手。”店主道:“也好。
  活该这帮光蛋们气数到了。”李公便问道:“怎么回事?”店主道:“近来地方上新出一种坏人,都是本地土匪,从外乡来的,专门勾通捻匪,造言讹诈。倘有得罪他的地方,夜晚间摆布你。不是放火,就是打劫。”李公道:“县里不管吗?”店主道:“哪里管得了?”就指着那汉子道:“像我们老萧,还是个壮班头儿,也短不了受他们的气。”李公正要再问他个底细,忽见来了两个人,身边带着铁尺,手中都拿着短棍,穿着不三不四的衣服,进门坐下,便嚷泡茶。李公心中明白,不愿再问,就给了茶钱,起身出门。回头问店主道:“此地离城尚有多远?”店主道:“顺大路往南还有二十里地。”李公听罢,便走出茶馆,向大路缓缓前行。
  只见差役一起起的扛着执事旗伞,往北而去。李公闪在道旁让他们过去。仍往河南而行。约去了十余里,方到城下。进了北门,看城中市面十分萧条。转过西门,仍由城外绕回北门。
  看看天色已晚,就挑了个小车店借宿。
  那店主姓吕,有八十来岁,为人甚是和气。见李公不像本地人氏,且器宇不凡,就让他在自己屋内住下。李公走进一看,却是两间小小土屋。靠窗有个大炕,烧着秫稭,颇觉暖热。吕老见李公没有行李,便将自用的铺盖让他。又烫了一壶酒,煨了盆白薯,摆上炕桌,请李公饮酒,自己就在对面相陪。李公问道:“府上有多少人口?”吕老道:“妻、子皆已亡过,有两个孙子,都不中用,终日游荡。老汉就仗这小店过活。”说罢,不觉泪下。李公道:“种多少地?”吕老道:“本来也有两顷多地,都叫两个小畜生赌完了。”李公道:“此地有赌场吗?”吕老道:“特多。常年不分昼夜,聚了若干的人,弄得那两个小畜生连来家的工夫都没有了。”李公道:“在哪里开场?”吕老道:“城隍庙前也是,李家车厂也是。”李公道:“为头的多是些什么人?”吕老道:“那为头的也不知多少。
  老汉就知个陆监生,终年开赌,我家的地有一大半押给他的。”
  李公道:“县里也不管么?”吕老道:“陆监生是个乡绅,他哥哥做京官,他又在河工上保了个二衙,谁敢管他的闲事。”
  李公点头,也不再问了,吃完饭,便收拾睡觉。
  次日早晨起来,又到城里闲步一回。到了上午,刚刚走出北门,见接官的抬着空轿回来,张荣在后押着行李。看见李公,连忙下车,上前请安。胥役等方知这个乡下佬就是新官,也连忙上前叩头参见。李公道:“此非谒见之所,大众都不必行礼。”
  便同到吕家车店,张荣取出衣服来,伺候李公更换升舆。这吕老方知是本县大老爷,吓了一跳,赶上前来磕头陪罪。李公笑道:“不必多礼。”叫张荣将他扶起。正是:
  鸡黍留宾为地主,旌旗夹道见官容。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回    欺乡愚刁商受罚 失娇女寡妇呼冤


  且说李公就在吕家车店上了轿,一路旗锣伞扇的摆开执事进城。在书院内暂安公馆,传谕书吏人等,薪水一切都毋庸供给。选了吉日,接印进署,算交代、查仓库、祭门、点卯、谒庙、拈香。忙了好几日。这一天阅视城垣,并拜同城文武,方要回署,走过大街,忽见前面围着一群人。李公便叫停轿,吩咐值日差查明回复。差人去查了回来,说是钱铺内因兑换银两口角打架。李公便叫将两造一起传来。少顷,便见差役在人丛中拉出两个人,一个有六十来年纪,是乡农模样;一个三十岁光景,穿着灰布大皮袄,青布坎肩,虽是生意人打扮,却长得十分凶狠,眉目问尚带怒气。差役跪禀:“这就是铺掌。”两人齐在轿前跪下。李公问道:“你这钱铺什么字号?东家是谁?
  你叫什么名字?”那铺掌道:“小人陆万春,小字号‘合生永’。
  东家是小人的同堂兄弟陆水春,现任户部司务厅。”李公听罢,将脸一沉说:“怪不得这样大势力。”便问道:“你做买卖,岂不知道和气生财?怎么动就打人?”铺掌道:“小人不敢打架。
  这客人来卖银子,因他分量不足,少算了二百钱,他便不服,硬将小的殴打。”李公又问那客人道:“你是哪里人?卖银子该多该少,自有公平价钱,怎么就动手打人?”那客人道:“小的叫朱十二,南乡人,因主人嫁闺女,进城置买嫁妆,这二两银是叫小的换了钱带回去的。可恨这铺家硬说短平,要扣二百钱。小的回去,主人前怎么交代?因此向他取回原银,他说小的来搅他的买卖,就给小的一个巴掌。”铺掌道:“我几时打你巴掌?”李公喝道:“不许多嘴!我且问你,本日银价每两该换多少钱?”铺掌道:“三吊二百。”李公道:“他这二两银子,你给他多少钱?”铺掌道:“他的银不够二两。给他六吊二百钱。”李公道:“差多少?”铺掌道:“一分多。”李公微微的笑道:“差一分多,就算差二分罢,二分银就值二百钱,这是你定的价钱。”叫差役将朱十二的原银取来。差役领命,到柜上将原银取到,李公接一看,共是两块足色纹银,问朱十二道:“这是你原银吗?”答道:“是。”又叫拿天平来,当面平准,却是足足的二两,一分不差。李公叫铺掌亲自过目,铺掌自知理短,涨得满面通红,跪下磕头道:“是小的不是,一时看错了砝码,情愿照二两算结他。”李公喝道:“好黑心奴才!就是少二分,也不应扣他这许多钱。今你情愿照二两算,我只要算一两九钱八分,照你定的价钱,一百钱一分卖给你,快去算来,该多少钱,在本县面前点付。若有一字支吾,本县就办你个盘剥穷民,重重的打你一顿,再行罚你!”那铺掌无话可说,不敢强辩,只得到柜上点了钱,到轿前交付。李公问是多少,答道:“二十吊。”李公道:“太多。”叫朱十二退还他二百,说道:“让你扣二分罢。”朱十二欢天喜地的磕头叩谢。李公对铺掌道:“以后进出再要不公不平,本县自有访闻,今且饶你这初次。”判断已毕,便命起轿回衙。两边看的人挤断了街,无不拍手称快。原来这钱铺就是陆监生开的,仗着官势,专门剥削商民,轻出重入,人人痛恨。可巧遇见李公,小小处治他一番,这也算是个报应。
  且说李公刚到得衙门,大堂下跑出一个中年妇人,披散头发,拦舆呼冤。李公叫值日差接他的呈子,他却并没有呈词,一味哀哭,口称:“青天老爷救命。”李公问道:“你有什么冤枉,且细细说来。”那妇人双膝跪下,哽咽着说道:“小妇人娘家姓王,丈夫姓张,名叫张雄,向以教学过活,今年八月间身故,学徒许国桢乘丈夫发丧忙乱之时,将女儿招妹拐诱逃跑,遍找无踪。昨日在西门外遇见国桢,赶与理论,要知女儿下落,许国桢推诿不知,反将小妇人殴打,将小妇人头上银簪抢去。可怜小妇人没有儿子,就指望女儿养老。叩求大老爷做主,替小妇人伸冤,将我女儿找回,救小妇人的性命。”说罢叩头不止。李公问道:“你家住哪里?”妇人道:“西门内城根。”又问道:“你女儿今年几岁?许聘人家没有?”妇人道:“今年十五岁,还没有婆家。”李公道:“那许国桢家住哪里?
  有多大年纪?家中有什么人?”妇人道:“他是东庄人,是我丈夫的学生,年纪有二十多岁。他家没人,他娘嫁在城里文庙西金大相家。”李公道:“你女儿拐去有多少日子了?”妇人道:“九月二十八我丈夫出殡,就是那一天不见的。”李公道:“怎见得是他拐的呢?”妇人道:“那天送殡去来,小妇人留他照眼做坟。因女儿肚疼,就是他坐车送回家来。等小妇人回家,女儿同他都不见了。还偷去了许多东西。”李公道:“你家还有什么人?”妇人道:“丈夫去世,就剩我母女两口。今女儿被人拐去,小妇人就没有人了。”说罢又哭。李公道:“你娘家有人没有?”妇人道:“我兄弟也死了,还有侄子,在北门里蒋家布店学徒。”李公道:“你女流不要进出衙门。你去补张呈子,叫你侄子报告。我替你找回女儿来就是。”那妇人磕了个头,哭着去了。
  李公进了宅门,到签押房坐下,吃过饭,见门上送进卷来。
  李公打开时,是前任移交未结的案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