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月04日冯小刚归来 戴锦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式。我们要做广告,我们投放多少给电视台,投放多少给报纸,投放多少给杂志,投放多少给街头路边的广告。那么这一次我们不是说投放给一个电影做一个里面完成一个软广告的功能,因为我们大家看过很多电影,我就不举是什么名字了,比如说一群孩子在一起珍贵地喝一个可口可乐,喝一杯可口可乐,大家分享一杯可口可乐,很感人的一个场面。看到山村的孩子把一杯可口可乐当作这么宝贵的东西,那你看片尾字幕,鸣谢可口可乐公司,这是一种所谓软广告行为。但是,《手机》的特殊之处,是在于它从头到尾是一部广告,关于手机的广告,关于摩托罗拉的手机的广告。那么当你要给摩托罗拉公司做广告的时候,当你要给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做广告的时候,当你要在这个广告当中展示各种不同款型的,型号的摩托罗拉手机,同时展现它的最新功能,展现它的高端产品的时候,决定你的人物不可能是小人物,不可能是边缘人,不可能是苦涩喜剧,不可能是出租汽车司机,不可能是在海外的边缘去挣扎生存的人物,而他必须是在这个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的人,他才能消费品牌国际知名品牌的手机的高端产品。所以我说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决定他的小人物的温馨的悲喜剧的故事必然变味,必然变质。所以我说这个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形,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在这里面,市场资金资本票房回报这样的东西是可以怎样地渗透到我们通常以为是文化艺术的这样的一个领域当中,而且它对这个改变是多么的内在。 

              但是我当时感觉到我觉得冯小刚在耗费他的象征资本,什么叫象征资本?就是观众对他的信任,观众对他的期待,观众对他的喜爱。那么从中国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的角度上去看,一个非常成功的深受观众热爱的导演,我说他只有三次机会。他如果三次滥用观众对他的信任的话,他基本上会耗尽他的象征资本。所以我看到《大腕》,看到《手机》的时候,我看到冯小刚已经用了他第二个,它的第二次机会。 

              那么冯小刚从那里归来?从大成本的商业操作的这样的地方归来,重新拍摄一个故事,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一个温馨的苦涩的喜剧,来取胜的故事。是不是这样的意思?我不知道,那么我自己是这样理解冯小刚归来,冯小刚试图归来。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说,我所看到的《天下无贼》,似乎是冯小刚原有的那样一些脉络开始复现。尽管这是一个可以诈骗或者盗取到宝马的贼,不是合法的开辆宝马车的大人物,那么,尽管他是这样的大贼,很成功的贼,很能干的贼,但他毕竟只是贼。那么用这样的一个贼,我只是贼,和故事中刘德华不断说的是狼,我是狼,我们是狼,用另外一个词称叫做过路鬼,我们是过路鬼,这样的一些说法,冯小刚显然刻意地要让我们看到他是一个大贼,但是又要压低他的身段,他只是个贼,只是个过路鬼,只是野狼,饥饿的狼。那么这个饥饿,在影片当中我们看显然不是形而下的饥饿,肚子饿,为了没有饭吃去偷钱的那样的小贼,这种饥饿我们说是一种欲望的饥饿。 

              我们说故事中的刘德华所扮演的这个主角,是这样的一只饥饿的狼,但是显然是一个在欲望意义上饥饿的狼。所以刘若英所扮演的这个角色就不断地说我们收山吧,我们罢手吧,我们够了。然后他觉得开玩笑,我们怎么会够,我们不够。那么这样的一个情节和这样的一种叙述,本身用专业说法叫修辞策略,就是这是一个大贼。但是我们用很多东西把他压低他的身段,压低他的身价,让他再度成为一个小人物,而且一个重要的细节,一个支撑着整个戏剧叙述的细节,使得这样的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成立了,那么就是动机很单纯,线索很单纯,是女人怀孕了。女人要做母亲了,女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作为贼的儿子出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作为贼长大,于是一种可能此前她不考虑的道德的和伦理的东西,一种信仰的或者宗教的东西,一种超越性的东西开始进入到了她的生活当中,这成为了一个整个剧情的推动性的因素。于是最后《天下无贼》如果说跟冯小刚以前的贺岁片有什么变化的话?我觉得就是它更加情节剧化,此前是市民喜剧,现在更加情节剧化了,它是以情节,以情节的演变,以情感以温情来打动你,尽管它延续了一些喜剧的元素,而且当然非常有趣了,就是说,有时候观众的期待,会相当地有力量。 

              我去看《天下无贼》的时候,发现现场中的观众不断笑,好多我觉得不好笑的时候,大家也笑。我只能觉得是或者是我有毛病,我不能够很好分享现场观众的感觉。但另外一个角度上我觉得大家去看冯小刚电影,又是去看冯小刚贺岁片的时候,大家太期待喜剧了。大家太期待喜剧效果了,所以有一点喜剧感的东西大家就发笑,因为我们几乎付那个钱的时候,我们觉得付了一个要发笑的权利,一个可以去发笑的权利。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同样我在电影院里看《英雄》的时候,那个剧场当中笑声不断,完全跟影片的喜剧效果没关系,和观众的某种心理体验有关系。 

              好,我们岔得太远了,我们回来继续来说,我说它更加情节剧化了,它更多的是以这种温情脉络,就冯小刚而言,《天下无贼》已经成了某种正剧,而不再是喜剧,更不是那种谐谑喜剧,以幽默以调侃,以噱头而著称的这样一种谐谑喜剧。而是更多地往正剧的路上走。而另一个冯小刚的变化是这个影片当中如果说冯小刚仍然延续了他一贯的这样的制作精良的这种传统的话,那么这个影片当中,它显然和其他的影片相比,和冯小刚其他影片相比,它的技术含量大大地提高。就是在使用各种各样的电影技巧的层面上,大大地超过了此前的冯小刚的电影。另外一个变化是,在这个影片当中,冯小刚所表达出来的一种对于秩序的尊重,超过了此前的冯小刚电影。原来我们说此前的冯小刚电影,它是那些在边缘处游移的小人物,那些似乎总是不断地生出不法之心,而并未有不法之举的这种人物,这种小人物,但是他的小人物,其实和社会秩序总是有一点游移关系。像他《不见不散》,他把故事放到了美国场景当中,那么这些作为新移民的华人,实际上和美国的主流秩序不发生关联的,几乎不发生关联的,他们也不试图寻找那个秩序来保护他们。到《没完没了》的时候,这个小人物似乎一步走出,要成为绑架者了,但是一个温情的故事改变了这个东西,他那边专门有这个场景,把她找去,然后她就一口咬定哪有这回事,都没有,我是被绑架的人,我不承认我被绑架这个案件怎么能成立呢,没有真的冒犯秩序,但也从来没有寻找秩序的保护。 

              但是在这个影片当中,我们看到一个变化发生了,就是一方面主人公是法外之徒,这个小人物是法外之徒,他是贼,是诈骗犯,是强盗,或者是一种不法的高技术工种。这是开玩笑,在这个影片当中,大量的这种贼技,贼特技,我说它是一个很有技术高技术的工种。那么,他在这个影片当中,主人公是这样的,他已经是法外之徒,但是一方面整个故事是一个法外之徒向主流社会回归的故事。这一对男女,最后他们的爱,他们对于自己生后的生命,自己血肉的连续,自己孩子的期待,使他们成为了护法者,而不是冒犯法律的人。这是一个方面,而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会看到,在这个影片当中,不仅是主人公向秩序回归,他们仍然将必须为他曾经冒犯法律,而付出代价。首先是一个神勇的警察的出现,一个神勇的警察的形象出现。接下来是一个神勇的非常的通情达理的但是又毫不容情的,法不容情的,这样的一个警察的形象。但同时,为了完满一方面完满秩序的表述,一方面完满情节剧的,大家观看情节剧是期待着一个温暖的大团圆的结局,否则的话就不是情节剧了,又变成悲剧了。又要完满大家这样的心理抚慰,那么两个东西都要满足的结果,这部影片当中,影片的工整之处也表现在这里,就是冯小刚选择了这样一个结局,让刘德华所扮演的这个贼为了最终完成这个护法和歹徒搏斗,死于歹徒之手。如果说他曾经冒犯法律的话,他用死来偿付了,这是一个太过的偿付,因为他无论怎样都判不了死罪,可是他死了,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于是他不仅抵了他的罪,也抵了他的爱人或者他的妻子的罪。所以最后的网开一面,法网容情是在一个大的惩罚已经存在的前提下,而这个大的惩罚在故事中发生为自我惩罚,所以它是秩序的尊严,而不是秩序的残酷。这是一个这部电影当中我认为冯小刚的一个变化。你可以说冯小刚更为成熟了,因为整个影片的工整圆熟,它的技术含量,大量的这种特技场景的使用,然后叙事细节的这种一如他此前电视剧当中的缜密,你可以说他是成熟了。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呢,归来的冯小刚,似乎丧失了他此前的那种鲜活的,这是我个人的观察,我个人的思考。丧失了他此前影片当中鲜活的,每一次都会有很多很多的令你意想不到的东西迸发出来的,而相反的我们遇到的是一个流畅的,工整的完整的温暖的同时是一个标准的大众文化。因为它除了给我们一个半小时的快乐,一个半小时的温情和温暖之外,他还给我们一种秩序的呼唤,一种秩序的呼唤一种强有力的教化的作用,而这个教化是如此的不露痕迹,我们在观赏剧情当中,我们在对主人公命运的关心之中。 

              而另外一个角度上看,这个影片当中那种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