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文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献驯习诸兽之技,即谓之献我以教扰诸夷之法,斯亦可也。而余更有感于先生之设官分职,固未尝以服不之细,而忽乎怀方之大也。 

   ○州判衔候选训导张先生行状 
   先生姓张氏,讳文虎,字孟彪,又字啸山,南汇之周浦人。幼颖异,出就外传,诵读倍常儿,见插架书,辄自翻阅,信笔评其是非。师禁止之而心重焉,因以语先生父绍庭公。公家故贫,从先生所好,遂勉令读书。道光癸未年十六,丁祖母暨绍庭公忧,力营丧葬,皆如礼。然困甚,虑无以奉母。明年为里中王氏童子师,稍获修脯,以供甘旨。先生雅不喜帖括,颇肆力于诗古文辞,又以家业维艰,不欲应童子试。业师惺斋姚先生(炜琥)力持之。丙戌补邑诸生。丁亥丁母忧,力益窘,客授南唐张氏。既而读元和惠氏歙江氏,海阳戴氏,嘉定钱氏诸家书,慨然叹为学自有原本,驰骛枝叶无益也。则取九经汉唐宋人注疏,若说经诸书,由形声以通其字,由训诂以会其义,由度数名物以辨其制作,由言语事迹以窥古圣贤精义所存,旁及诸子史,是非得失,源流异同,以参古今风会之变,益无志于科举。壬辰大比,戚友强之行,试卷墨污,题诗号舍而出。自是不复应试。 
   金山钱雪枝通守(熙祚)《辑守山阁》丛书,以属顾尚之先生(观光)。顾先生治医术,不能专力,举先生自代。先后馆钱氏三十年,所校书,若《守山阁丛书》、《指海珠丛别录》,及鼎卿学博(熙辅)《续辑世海珠尘壬癸集》,梦华少尹(培名)辑《小万卷楼丛书》,无虑数百种。一时考据家称为善本。尝三诣杭州文澜阁,纵观四库书,手自校录。绩溪胡竹村(培)、元和陈硕甫(奂)两先生,亦以窥中秘书同寓西湖。胡先生方为《仪礼正义》,陈先生纂《诗毛传疏》,过从商榷甚欢。中间西游天目,南登会稽,尤爱天目之胜,因自号曰天目山樵。先生客于外,有二弟又皆就贾,孑如也。乙未年二十八,始就婚于金山姚氏。越四年举一子,曰锡卣。姚孺人有贤能称,以是无内顾忧。 
   癸卯偕钱通守游京师。通守卒于邸,先生为经纪其丧,载其柩南还。道过维扬,以通守所辑书,质证于阮文达公。公由是深契,书函往复无间。时通守辑《指海》未竟,其嗣伟甫(培杰)、子馨(培荪)两司马,请先生毕其事。先生力任不辞。海陵李壬叔先生(善兰)、与先生谈算契合。咸丰初,李先生从英吉利士人艾约瑟伟烈亚力,新译《重学》,及《几何原本》后九卷,娄韩绿卿中书(应陛)任刊《几何》,鼎卿学博刊《重学》,皆先生为之参订。而艾约瑟辈,并深明算理格致之学者,闻先生名,数数造访,质疑问难,咸大折服,叹为彼国专家勿能及。丙辰移家张泾堰,盖赘于姚二十有二年,至是始有家也。粤匪之乱,避难回里,又转徙于奉贤上海间。同治癸亥锡卣病殁,抑郁不自聊,乃就曾文正公聘。初郡守湘潭袁公(芳瑛)淹雅好古,折节交先生,屡欲延致之。而先生以钱氏丛书之役,不能应。后袁公数称先生于曾文正公,文正公心仪之。安庆克复,长江轮舶通行,遂具书介季壬叔先生来招,属以内军械所事。而今制军威毅伯曾公,方刊其乡先辈王船山先生书,庀局皖垣,即延先生及仪征刘伯山先生(毓崧)分任校雠。甲子,大军克江宁,文正公移节之任,先生与偕,以书局自随。乙丑,船山遗书刊竣,仍留幕府。喟然叹曩所校钱氏诸书,俱毁于寇,而《几何》《重学》二书,尤切于当世之用,请于文正公重锓以行。是年秋,今傅相肃毅伯李公继督两江,议开书局,刻经史各书,乌程周缦云侍御(学浚)总其事,仍延先生校理。因商定条例以呈李公,公亟称善。所刻如《四书》、《十一经》、《史记》、《前后汉书》、《三国志》、《文选》、王氏《读书杂志》、《渔洋山人古诗选》,皆先生手校。而于《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一书,考索尤深。己巳晋抚开县李公(宗羲)以书招先生,书达制军马端敏公。公欲留先生书局,径为书谢之,而后以告。 
   庚午文正公再回任,逾年公薨。先生感知已凋谢,自顾衰老,屡辞书局。而历任制军若香山何公()、合肥张公(树声)及开县李公,皆慰留甚坚。今傅相李公总督直隶,闻先生欲辞席,特寄言留行。而制军李公诒书言已学问,固远不及曾李,而钦佩之心,未敢稍异,如不以为不可共事,务请勉留。癸酉冬,先生归志益切,以老固请,始得旋里。而川督盱眙吴公(棠)新建尊经书院,及设书局于成都,以学使今粤督南皮张公(之洞)言,介制军李公来聘。先生为书恳辞。方将谢绝一切,颐养精神,又值苏抚固始吴公(元炳)檄下各县修辑志乘,邑令秀水金公(福曾)造门敦请,迫于桑梓之谊,勉应之。光绪初,奉贤令萧山韩公(佩金),华亭令襄阳杨公(开第)亦相继以志事来聘。及门钱子馨司马议辑先世书目,留先生于郡城复园。丙子秋,子馨殁,遗孤尚幼,为处分其丧事,而适闻姚孺人之讣,悲伤不能已,自是神气稍衰矣。丁丑子馨家属迁回金山,以复园邀先生居,遂迁家焉。癸未今学使少司马瑞安黄公(体芳)创建南菁书院于江阴,夏四月按临松江,躬延先生主讲席。时先生足痿,艰于行,再三辞不获。秋七月赴江阴,冬十一月旋里,足疾加甚,乃具书请退,不复出。甲申长至,痰火骤作,类中风,医治少瘳。乙酉正月复作,卒于复园。 
   先生于书无所不览,过目辄记,尤长于比勘,遇疑义必反覆穷究,广证旁引,以汇于通。往往发前人所未发,都确不可易,具详所箸各书。今其已刊者,曰《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五卷,《舒艺室随笔》六卷,《续笔》一卷,《余笔》三卷,《杂箸甲编》二卷,《乙编》二卷,《剩槁》一卷,《诗存》七卷,《索笑词》二卷。其未刊而藏稿于家者,日《鼠壤余蔬》一卷,诗《续存》一卷,《尺牍偶存》一卷,《湖楼校书记》、《杂记》、《续记》、《莲龛寻梦记》、《梦因录》各一卷。其曰《怀旧杂录》者,具稿而未经编定者也。又尝以汉魏以来,古乐失传,而古书之存于今者,只滋后人聚讼。近世若王氏坦,凌氏廷堪,戴氏煦,多所发明,然犹不能有所牵合,乃因端以考其器数,审其声气,以究古今之变异,作《古今乐律考》一书。顾尚之先生作《殷秣考》,所以申郑氏一家之言。先生证之经传,谓郑氏误执纬书及大传之文,致召诰注破经从秣,而刘韵又损夏益周,移前五十七算以求密合经文,为作《周初岁朔考》,以疏通之。二书经寇乱散佚,未及整比。复以世人论古文,辄曰:唐宋八家。不知唐之与宋,原委既殊,门户各别,岂可概论!乃选录元道州以下十八家之文,为唐十八家录若干卷,以破唐宋八家之说之固陋。盖先生之学,博大宏达,既以经学、小学、禾算、乐律立其本,泛滥以及其他,莫不洞悉源流,烛见幽隐,实事求是,由博以返约,勿{冖月}苟于著述,亦勿囿于门户。溯自惠江戴钱诸家而后,可谓集大成也已。 
   然先生丰于学而啬于境。少时叠遭大故,家屡空,殆人所难堪。自是客游日多,垂白归来,又恒抱伯道之戚,而先生不以是废学。盘根错节,厉志愈专,手一卷外,无他嗜好,老而弥笃。此虽先生天性好学,而百折不回,亦由养之者深也。先生体貌重厚,性端严沉默,寡言语,然接之极谦和。曾文正公谓为有儒者气象。尝诒以楹帖,有多闻寡欲之语,实录也。江宁归后,痛季弟文龙先卒,乃招其仲弟同居。白头兄弟,一室怡然。于朋友倾诚相款,有困乏者,倒橐周助勿吝。苟有过,直言无隐。或疑其甚,则曰此吾所以酬知已也。后进以文字质者,必指其途径,期之甚厚,其敦笃类如此。尤喜阐扬潜隐,见有纂述可传,无论识与不识,必竭蹶以谋之。妇翁姚坚香先生(前机),与其兄古然先生(前枢),以诗词名,而江阴缪少薇先生(征甲)者,诗友也,没后,后人无力传其稿,先生并为刊之。顾尚之先生为先生石交,著作等身,莫能任剞劂,先生为谋于上海令独山莫公(祥芝)俾为刊布。顾先生算学,独绝今古,而名未及远。及书出而顾先生之学,遂大显于天下。娄朱虞卿先生(大韶),邃于经术,亦有遗书藏于家。会浏阳李勉林观察(兴锐),属先生刊有用书,先生选录其经义若干篇,校付梓人,于是承学之土,乃知吾郡经师有朱先生。今学使黄公且以二先生书上之史馆,将列传儒林,亦藉先生表彰之力也。又顾先生尝为钱氏校刊《素问灵枢》,复为作校勘记二卷,板亦遭毁。是书自道藏本及明以来所刊,率瞀乱莫可究诘,顾先生覃精研思,续正其舛讹者数百条,先生叹为精善。归自江阴,取顾先生校本覆按之,又补正百余条,思为刊传,而卷帙繁重未能举。当病作时,犹手是书不置。此则先生未竟之志也。 
   曩从文正公军营,于江宁克复,得保举以训导选用。光绪初,援例加州判衔。生于嘉庆戊辰五月二十九日,卒于光绪乙酉正月二十日,年七十有八。 
   自姚孺人殁,纳妾倪,无出,二弟皆不娶。锡卣遗腹有一女,赘同邑附贡生王保如,生外曾孙孝曾,归为先生后。孝曾前殇,于是保如承先生意,复以慰曾来归。二月二十七日,先生弟文豹,扶先生柩,归葬于南汇长人乡十七保二区十图天字圩,甲山庚向,先生自营之生圹。保如谓先生一生劬学,宜有碑表诔传垂信于后。以萃祥习知先生行迹,属为状,将以求作者。萃祥自甲戌春拜见于复园客次,先生不以为不可教,时诱掖之。迨迁居复元,朝夕走谒,奉教尤数,或旬日未至,辄手柬来呼,故于迹为最亲。乌乎!先生已矣。萃祥质性驽下,于先生学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