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奔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住在这个大都市的人们,不论身份高低,大家一起欣赏桃李花开、聆听鸟儿歌唱,在历史上算是个相当开朗的都市。

  建康最繁华的地区应该算是横塘了!这儿有超过二、三万的美丽妓女,也有被称为娈童的少年男娼,即使深夜亦是灯火歌声不绝。

  “南朝四面百八十寺”,是说光是建康城内的佛教寺院数字就将近五百,但实际则不止于此。其中也有不少以恋人们幽会的场所而知名的寺院。至于川上或运河上的浮舟之中,更是曾发生过无数的情事。

  这样悦乐时空的代表,当首推齐的“东昏侯”——萧宝卷,这个以“朕是为极尽世上的悦乐而生的!”而闻名的年轻皇帝,就像是被什么魔物附身一样地在游乐着,对他而言,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玩具。

  将“六贵人”及其他的重臣杀掉是一种刺激的游戏;从母亲的腹中飞出的血淋淋胎儿是稀奇的玩具。一直笑着看到胎儿死去为止的宝卷,对于对他的非难只是无关痛痒地回答道:

  “可是那很有趣不是吗?”

  很遗憾地,除了宝卷以外,所有的人都不觉得有趣。人心逐渐离他而去。直到最后宝卷裸着身体被杀、被砍下头颅为止。也许,他到死前最后一刻都还觉得他的人生过得很有趣呢!

  当梁建国、萧衍即帝位的时候,一并杀掉齐的五位皇族。从后世看来虽是非情的处置。但在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的非难。甚至当听说五人中有一个就是东昏侯宝卷时,建康的庶民反而还拍手称喜。像宝卷的父帝在篡夺的时候。一共杀死了二十九人,也就是“将继承王朝血缘者斩草除根。和旧王朝齐的残虐相较,新王朝梁的流血已经算是最小限度了。

  唯一被寄予同情的就是宝卷的弟弟,也就是南康王宝融。他曾一时即位为齐的和帝,但随即让位于萧衍,虽只有十五岁,但却不得不死。当萧衍命使者郑伯禽送上酒时,宝融不由得悲哀地笑起来:

  “余已知齐之天命已尽,能够毫无痛苦地受死已经是该谢天谢地了!”

  在宝融喝完酒不省人事之时,郑伯禽便以白绢将之绞杀了。

  宝融的死,从个人来看虽是悲剧,但齐的灭亡却是从贵族到百姓都欢迎的事;以最小的流血限度结束,之前的重税也不再,连物价都能够下降。在宝卷的统治下,建康人民买米一斗需要五千钱,但在萧衍之下,米一斗只要三十钱。除了对恶质的货币已有相当的改良效果之外,另一个非人力所能及的要因则是从萧衍即位的翌年开始,本来因天候不顺而欠收的农作转丰,连天都站在萧衍这边。

  “东昏侯的时候天候那么差,现在能够连年丰收,都是新天子的德政呀!”

  于是民众支持萧衍的治世,即使在遥远北方的开国公——萧宝寅气得咬牙切齿,但江南再也没有会怀念齐的时代的人了!

  即位后不久,萧衍即有了名君的评价,确实他是个有能且勤勉宽大的君主,但其实在东昏侯萧宝卷的比较之下,即使是位普通的君主应该也会有很好的评价吧!

  受宝卷的宠爱、那名以裸足踏于黄金莲花上的妃子,姓名叫做潘玉儿,是宝卷自小就认识的,说起来宝卷还是实现初恋的皇帝呢!他们两人相处和睦,只不过,他们的幸福却是建立在无数人的牺牲上的。

  潘玉儿的父亲本是中等程度的贵族,曾以不实之罪陷害他人而没收了其全部的财产。甚至还为了怕受到报复而将其全家杀死。只是他是皇帝宠妃的父亲,完全没受到治罪。另外,宝卷的侧近也都是那种“嫌贫爱富”的俗恶之人,当萧衍入城、将宝卷侧近最可恶的四人处刑的时候.民众高兴得一直跳舞至深夜呢!

  宝卷虽然对政治没有兴趣,但却对建筑和造园异常地喜好。不知为何,亡国的君主几乎没有例外地均是如此。建筑豪华的宫殿、规划广大的庭园,这些都是没有许多资金办不成的!而或是征收重税,或是杀死富豪没收其财产,造成货币的品质低落,二重三重地增加人民的困苦。潘玉儿其实并非宝卷无道的祸首,她只是以其白而美丽的双足踏着黄金打造的莲花天真地踏着众人们的生活。

  就这样,宝卷裸着被杀,建康也因此而陷落。潘玉儿则先是被幽闭于后宫,三天后,她被带到胜利者萧衍的面前。

  萧衍也是一个风流人物,当潘玉儿传闻中的美貌出现在自己眼前时,他的内心也不禁动摇。

  “原来知此,真的是国色天香!宝卷之所以会如此沉迷也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是足以代表国家的美女,惜于将之杀死的萧衍便将王茂叫来讨论:

  “这女人促成东昏侯恶政的罪名实在深重,虽然应该加以处刑,但杀了她实在可惜,若是将之纳入我的后宫中是否可行呢?”

  诚实而思虑周详的王茂堂堂地回答道:

  “以美丽这个理由而饶恕其亡国之罪的话,后世的知者会怎么说呢?如果法之公正不可期的话,那谁又会支持主公呢?”

  这样堂堂的正论让萧衍也无法提出反论,只有断了纳潘玉儿于后宫的念头。即使一时动摇,但能立刻断念大概也是名君的条件吧!结果,萧衍本想将潘玉儿配予自己部下为妻;让她渡过安稳的余生,但却遭到本人的拒绝:

  “妾身本为受天子宠爱之身,自然没有成为那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之妻的打算,您还是把我杀了吧!”

  于是,如其所望地潘玉儿受到了绞刑。正确的年龄虽然不明。但若她和青梅竹马的宝卷同年的话,则为十九岁,听说其年轻的美貌即使是在她死后依然能够引起男人的情欲呢!

  当听闻潘玉儿的死亡时,感到最遗憾的就是以勇将知名的曹景宗。

  “真是可惜了!怎么不赐给我呢?我一定会好好待她的。和那个老古董王休远(王茂)商量本身就是一件错误嘛!”

  当听到曹景宗以上的发言时,萧衍不禁苦笑,告诉他宝卷后宫中三千名的美女随他挑去,毕竟这还是个亡国后宫的美女会被当为胜者之战利品的时代。曹景宗在谢过主君的大方后,就到后宫中去挑了他所喜欢的美女,而且不只一名,他甚至挑了五十名!不过,反正萧衍并没有限制他的人数,最后,这些美女就分给了他的部下以至于民间。

  在这个例子中,把女性当作物品一样来分配,在后世自有其批判。但若从另一面看来,将没有财产和职业,甚至连技能都没有的女性给予生活的保障,应也是当时现实的处置。后宫深深,在等待皇帝的宠爱来临之中,这些女性就这样过了数年、数十年的时光,将她们放出。“展开各人的生活”,也是不得不如此的吧!

  Ⅱ

  在予州过了七日之后,陈庆之回到了建康附近。他从北边绕远路策马经过朱雀河,普通一个强壮的人大约五天的路程,因为陈庆之骑马的技术太差,再加上祝英台又很容易累,所以多花了二天的时间。

  和祝英台骑马并行的陈庆之热心地说明着现在的战况:

  “也就是说,这一次也应该不出前哨战才是!”

  由于这时马儿跃起,几乎让陈庆之从鞍上掉下去,他只有努力地抱住马的颈子,以难看的姿势回复了平衡,但其间他的嘴巴仍未停过:

  “现在开始天气一天天地热了起来,雨也会愈来愈多,北方的骑兵虽然勇猛,但对暑气和湿气不行,地面既湿,河川和田间也充满了水,要想有正式的军事行动是不太可能的!”

  “这样子魏军就会撤返了吗?”

  “中山王和杨大眼都是历战的名将,知道人不可胜天!因而夏间回到北方准备,秋冬再度南下,乘着北风,就像候鸟一样。”

  这时的陈庆之无论表情还是口调,都不像是武人,反而像个诗人。祝英台看着陈庆之,就像是不只想要看到陈庆之善良而诚朴的一面似的。

  “魏的铁骑就是想像这样一直走到原野的尽头吧!如果不把他们击倒的话,看来和平是不大可能到来的……”

  陈庆之突然闭口,转过来向祝英台笑了一笑:

  “不好意思,贤弟一定觉得很无聊,乘着兴子一下就说了这么多,你一定很头痛吧!”

  “不会的,请不要放在心上!”

  在旅途之间,两人已经进展到互称“大哥”、“贤弟”的关系。虽然看不太出来,但陈庆之毕竟是朝廷任职的将军,最初,祝英台是以“阁下”称呼,但陈庆之却以一副受不了的表情说“拜托别这样叫我吧!”回应。

  一面抚去衣袖上的尘埃,陈庆之改变了话题:

  “对了,贤弟说是到建康来找人,可有住的地方吗?”

  “不!现在正准备寻找。”

  “这样啊!另外还有一件事,贤弟之妹似乎与父亲之间感情不好,不知是何原因,可以告诉我吗?”

  “其实是因为舍妹很喜欢学问,然而却因是女孩而不许其游学……”

  “那真是太可怜了……”

  “你这么认为吗?”

  “当然!就像是强迫不爱武艺的男孩习武一样,不让喜好学问的女孩子求学还不算是可怜吗?”

  祝英台微笑道:

  “如果父亲的想法也和大哥一样就好了!这样舍妹也会比较幸福。”

  “请问小妹几岁?啊,对了,贤弟的年岁我也不知道呢?”

  “小弟即将十九了!而舍妹则小小弟一岁……”祝英台所说的话经过了仔细的考虑:

  “梁山伯则为二十三,和大哥同年……”

  依照祝英台的说法,祝英台和梁山伯相识在三年前建康的书馆之中。书馆也就是学塾,建康是学问之都,不但有大贵族的子弟们集结的“国子学”和寒门出身者就读的“五馆”两间大的国立学校,此外还有着数百间以上的书馆。

  由于祝英台感佩于梁山伯人格之高和学问之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