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湖乱战篇 
  上网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老鸟们一般都知道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板砖乱战。只潜水看帖子不说话,那是新手乖宝宝们的作派;无聊地到处灌水,顶帖那是虾米们的小儿科,真正的大虾们希望做的事是找一个分量够硬的靶子,造一块大大的砖头砸过去,遗憾的是够分量,能够激起拍砖欲望的靶子通常不多,所以大虾们也常常像窝在水底一动不动,正所谓大虾若愚也,非不能动,实在是不屑一动:) 
  当年,《龙咒》一出世就惹来无数大虾们的板砖,在铁血论坛很是掀起了一股江湖乱战之风,记得当时板砖横飞最热闹的两个区,一个是军事小说区,一个是小说讨论区。我每天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个是写书发稿,一个是上网论战。《龙咒》算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靶子,因为这是第一本描写中国在未来战争战败和揭露失败弊端的军事小说。所以,惹动许多人上网砸砖,有些是论证中美不可能开战,有些是挑出小说中的军事硬伤痛斥批驳,有些是指责作者写这样一本书居心叵测,有通敌汉奸的嫌疑,有些苦口婆心劝说作者调整写作思路。记得比较搞笑的是还有几位千方百计预测作者下一步的写作思路,声称要堵死北海的想象力,不让他玩出花样…… 
  当初构思《龙咒》的时候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写一本不同于网络上已经泛滥的中国大胜,通杀四方的军事小说。小说的大前提设定就是中国战败了,而且败得很惨。在写作时我始终在作假想敌对抗推演,设想一种最坏的战争格局下,中国将如何抵抗外敌入侵。当然了,中国人抵抗归抵抗,最终还是要失败的,因为这是小说架构大纲的设定,也是我对自己想象力的挑战,我想挑战一个极限,能否想象出令中国战败的方法,如果真的存在着这样一种潜在可能性,也算是从反面为世人敲响了警钟。其实爱我中华,爱我国防,不一定只有坚决拥护,无条件服从这一种方式。发现问题,针砭时事,我觉得是更可贵、更高层次的爱国方式。所以,不管被别人怎么说,怎么批判,我一直坚持不动摇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在写作。至于对砸过来砖头,我的习惯是造一块更大的砖头予以“回敬”,呵呵……我本人对辩论从来不反感,不回避,因为我觉得真理只有在辩论中才会越来越清楚,而且通过思维的交锋,智慧的碰撞也更能激发我的写作灵感,常常是对手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下一章我马上就会抛出一个“破解”之道,证明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因为我站在美国日本的假想敌角色上反驳大家,因此不论是军事技术、经济实力还是外交联盟方面都占很大优势,可用的手段比较多,所以自己的底气也比较足,和网友们常常是针锋相对,争得脸红脖子粗,不亦乐乎。当然,我也不是一个人孤军作战,拥护《龙咒》的书迷也不少,大家不仅为我做广泛辩护,而且也搜集大量的资料证明一些超前的战略,战术构想的可行性。那是铁血最黄金的时代,一大批高手造砖对打,你来我往,其场面甚是恢弘,也真让人学到不少东西。 
  记得《龙咒》写作过程中争执达到最高潮是我在书中写到中国遭受核袭击,却在联合国上宣布不会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章节惹得民愤极大,网络上的板砖如12级海啸一般汹涌。当时,我自己还感到莫名其妙,因为最初的构想是希望美国人先使用核弹,背上不义的战争罪名,然后中国军队在关键的小范围内使用核弹,以抵消武器专备的劣势,因为当时我算来算去,唯有使用核武器才能挽回局面。所谓在联合国的宣言只是为了赢得一种道德上的制高点,毕竟一个弱势方如果再失去道义上的心理优势,是无法在后期赢得周围旁观者的同情和援助的,声称不大规模使用核武器,不以毁灭世界为代价,但不表示不在小范围使用。关于中国必定会使用核弹,在小说中早有伏笔,小巴顿向小布什提交蓝色风暴计划时已经说的很清楚。可惜我还没来得及写出来,就遭到无数“有识之士”的围歼围剿和口诛笔伐,当时的场景煞是恐怖,许多好友担心我挺不住纷纷出来辩解和安慰我,不过我当时倒没觉得什么,只是觉得很有意思,所以也不说破此事,反而火上浇油,把本来准备发的后续章节故意拖延了几天,四处与人论战砸砖,让当时的论坛很是混乱热闹了一阵。我这样做到也不是无聊,在拿网友们寻开心,而是觉得一个吵吵闹闹,板砖横飞的论坛才有活力,才人气旺,才显得火爆。不吵不闹,死水一潭的论坛人气只会越来越散,趋于消亡。这两天看了现在人迹寥落,冷冷清清的铁血小说讨论区,只能长叹一声,这个江湖,已经老去了…… 
  我比较敬重的学者南怀瑾曾经说过一句话:一般人的历史都只有30岁。这话的意思是30岁以后人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和做事情的冲动了,此话我深以为然。离开铁血后,我也渐渐开始沉寂,很少到网上发贴与人辩论了,总觉得手懒心更懒,不复当年那般热血冲动,也许这是一个人心智开始渐渐变得成熟的表现吧。只是偶尔回想起当年轻狂,既感到可笑,又有一种淡淡的怀念…… 
  王国维有两句诗:“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当我们成熟到不再轻狂冲动的时候,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的心态不复年少,开始变得苍老了呢?! 
  附:金庸先生最早公开发表的作品:一事能狂便少年 
  “狂气”,我以为是一种达于极点的冲动,有时甚至于是“故意的盲目”,情情愿愿地撇开一切理智考虑底结果。固然,这可以大闯乱子,但未始不是某种伟大事业的因素。像我们不能希望用60度的水来发动蒸汽机一样,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业要以微温的情感、淡漠的意志来成就,那是一件太美好了的梦想。我要这样武断地说一句:要成就一件伟大的事业,带几分狂气是必需的。 
  因为事业的够得上称一声“伟大”,一定是“与众不同”,在开始时,在进行中,顽固者固然看了不顺眼,优柔寡断者也未尝会赞同。于是:劝告来了,嘲笑来了,责骂来了,干涉禁锢也来了。如果不带几分狂气,蔑视别人的意见,不顾社会的习俗,这件事准得半途撒手。假使帕理不是凭(字迹模糊)着一股狂气,或许到现在,“北极”还没有在地图上出现;爱迪生没有对工作的热狂,这许多造福人类的发明,恐怕也不会由他开始吧! 
  在现在,固然那些假作疏狂、装装才子风流的像晋代的纵酒傲世、披发箕踞的也未始不有,但那已经不值得一哂:就是如陶潜的洁身自好,阮籍的明哲保身的消极狂态,也遭遇到它们的没落了。我们不需要温德莎公爵、安东尼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狂,拿破仑、希特勒的征服全世界的狂,因为这种狂气发泄的后果,小则使世界动荡不安,大则将使全人类受到祸害。 
  我们要求许许多多的,像法国大革命时代一般志士追求自由的狂;马志尼、加富尔的复兴民族的狂,以及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探险家等对于真理,对于艺术,对于事业的热狂。 
  大虾写手篇 
  在铁血论坛上最快乐的事除了与人论战互动交流外,还有就是看军事小说。我在铁血的那几年恰是网络军事小说最繁荣的世纪,真可谓群星璀璨,高手如云,好看的书不胜枚举。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有《夜色》、《从春秋走向战国》、《醒狮》、《中华再起》、《共和国之辉》、《我绑架了一艘航空母舰》、《龙明扬日记》、《八月风暴》、《汉风》、《鹰狼传》…… 
  最初看书到时候我可是老卫的铁杆粉丝,几乎天天上网追着看《夜色》,还给老卫发了一份邮件催稿,这是我第一次给作者发催稿邮件,也是最后一次,呵呵,现在想想还觉得冲动。后来也是因为老卫的慢工出细活,不管大家在网上怎么催促,总是“拖拖拉拉”,翻来覆去地修改旧章节,迟迟不见新作发表,最后把我惹急了,一“怒”之下,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始写《龙咒》。相信铁血有许多作者和我有相似的“可笑”创作初衷:) 
  真正开始动笔写书,才感觉出作者的辛苦和不容易,不知道别人的写作水平如何,反正我刚开始动笔写《龙咒》的时候,已经不写作文十几年了,上高中最长的文章也不过三千多字,像这样几十万字的宏篇“巨著”,我可从来没敢“梦想”过。写书的时候我曾突发奇想,其实中国教育应该取消作文课,让学生从小去自编故事书,许多写作技巧只有一个量的积累才会渐渐揣摩出来,才会感觉到自己的不足,才会煞费苦心去钻研学习。也正是从自己开始写书,才慢慢学了一些遣词造句的技巧,才开始琢磨别人的好文章是如何写出来的。不过我在写作方面的天分实在不高,一直也没练出一支生花妙笔,完全就是靠着一股韧劲,硬着头皮在生拉硬拽往前拱,现在洋洋洒洒也写了有五十多万字了,回头看看我感觉《龙咒》的故事性尚可,但文笔自己都不敢恭维,也就是一个语句通顺的水平吧,在这里我向那些被“蹂躏”了眼球的书迷们深表歉意:) 
  虽然我自己看书、写书比较喜欢故事性,不太注重文学性,但我一直认为写作是很神圣的,是需要灵气的,在铁血看书的时候,感觉有几位大虾的文笔特别棒,真可谓妙笔生花,出神入化。像老卫、克劳塞维茨、中华扬、令羽都是才子一流的人物,故事写得好看,人物刻画也细腻,战争细节气氛更是烘托得让人热血澎湃,看这些人写的书确实是一种艺术享受。 
  不过虽然我书写的一般,但识人的功夫却是一流。记得当年老克的《汉风》刚开始写,只有一万多字的时候我就觉得此人文笔不俗,在铁血作了一个军事小说前五排行榜把它推荐上去了,事实证明老克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