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波和连云港作为登陆地点,这让我们在战争初期措手不及。”
  “日军在上述两地的登陆,主要是依托他们建造的海上浮台和巨大的海洋运输能力。至于日本的海上运输能力我就不多说了,我着重谈一下日本建造的这些海上浮台。这些浮台的具体数目我们目前还不确定,估计有上千个,它们分布于中日两国之间宽阔的海洋上,为日军建起了一条蛙跳通道。这些海上浮台被用于提供作战飞机的临时补给、物资中转和登陆部队的运送,可以潜伏于水下,还具有一定的机动能力。我们派潜艇攻击了其中的一个,据俘虏交代这些浮台在中美战争爆发后就开始秘密部署,通常的做法是由改造后的集装箱运输船将预制的水泥和金属空箱运送到指定海域,然后由水下机器人和蛙人实施拼装组合,通常一个海上平台大约3小时就可以完成主体联接工程。由于所有的工程都是在水下进行的,所以一直没有被我方发现。中日战争打响后,日军又在我国近海地区快速组装了十几个海上浮台,作为它们的空军基地。另外在日军登陆时也大量的使用了这种海上浮台,用作登陆临时码头和步兵投送装置,由于事先没有预计到日军具备这项新工程技术,许多原来没有防备的海岸就成了日军的登陆突破点,这使日军能够在一天之内就攻陷了宁波和杭州,建立了大陆桥头堡。”
  “为什么我军对日军这样大规模的军事突袭事先竟毫无察觉呢?”有委员质问道。
  罗致中将面有愧色地说:“自中美战争爆发后,我国就失去了信息控制权,先是外太空的卫星全部被美军击落,后是中远程雷达系统频频遭到电磁脉冲导弹的袭击,虽然我们采取各种措施隐藏但还是损失不小,再就是海洋监测体系也遭到美军的干扰和轰炸,美军在我国沿海地区投掷了大量的噪音干扰器,以方便它的潜艇自由出入我国近海,这些干扰器我们一直都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清除。中美和谈是在10月16日开始的,日军的偷袭时间是10月20日,在这短短的四天中我们全力抢修了被破坏的雷达系统,也先后发射过三颗侦察卫星,但这些卫星一进入外太空就莫名其妙的失去了控制,估计是美军搞的鬼,由于时间紧,任务繁重,在我们没有恢复远距离侦察能力之前,日军的登陆战就开始了,这是造成我们猝不及防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部队的麻痹大意思想,当美国提出和谈要求时,部队的警惕心有所松懈,许多高级军官认为战争就要结束了,但没料到日军会在这时候趁机对我国进行大规模的入侵。”
  看了看委员们没有其他的问题,罗致就继续介绍战况:“日军展开登陆战后,我军迅速组织了强有力的反击,迅速调集了南京地区以及战略快速反应部队向日军登陆地点汇集,但恰恰是这一快速反应的举动让我军遭到了重大的伤亡。”见委员们个个面带疑惑不解的神情,罗致就具体解释了一下:“按照常规作战模式,当我国遭到敌军入侵时,应当组织周边的部队快速汇集,形成优势力量将敌军包围消灭在登陆地区。但由于我们失去了信息控制权,部队运动时具体位置就完全暴露在敌人卫星的侦察下,日军利用了自己的信息优势,组织强大的轰炸机群对我运动部队进行围歼。因为部队在运动过程中队形密集且缺乏有效的空袭防御手段,日军大量使用高爆子母弹、燃烧弹、云爆弹等大面积杀伤性武器对我军进行空中轰炸,致使部队在战略集结过程中伤亡惨重,尚未到达指定位置就被打垮了。”虽然罗致用了“打垮”这个委婉的词汇,但每个委员心里都明白,部队是被彻底“围歼”了,看过那些现场拍摄的战地纪录片,没有人相信在经过那种地狱般轰炸后还有什么人能侥幸生存。
  “一开始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为日军是在做常规的空中阻击,希望迟滞我军对登陆日军的包围,但在后来的战斗中日军多次使用这一战术,频频派空降部队对我战略要地实施空降,调动我军进行实施包围,然后趁我军在运动的途中,进行空中围歼。每一次我们都是伤亡惨重,最后不得不放弃地面包围日军的计划,改为就地阻击。”
  “那我们的飞机导弹呢?为什么不对日军的飞机进行打击,为什么不对日军的集结地进行轰炸,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军的飞机轰炸也很凶嘛,我们的志愿军不是照样穿插包围美军吗?为什么今天条件好了反而连几支空降部队都消灭不了!”有委员发牢骚道。
  “不错,我们也组织了飞机对日军展开反轰炸,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日军的防空力量很强,加上他们掌握着外太空信息控制权,每次我军的行动都会遭到狙击,往往是这里飞机一起飞或刚刚降落,那便日军的导弹就打过来了,另外日军在部队中配备了大量的防空导弹和激光发射器,对我空军也造成很大威胁,开战不到三天,我空军就损失了七百多架飞机。当然日军的飞机也损失不少但他们补充的速度要比我们要快得多,据现场勘察的情况显示,有许多被击落的日军飞机都原属美军方面的,只是涂改了一下徽标而已。虽然,我们也使用了电磁脉冲导弹对日军空军进行了伏击,但效果不理想,根据对被击落的日军飞机研究发现,它们的表层都喷涂有一层特殊化学物质,可以阻隔电子脉冲波的影响。至于谈到对日军集结地的导弹袭击,不是我们不想这么做,主要是在没有信息控制权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对日军实施有效的精确打击。目前我军导弹数量消耗很大,而且前期与美军作战的过程中大部分尖端军工生产基地又遭到严重破坏,现在我军的武器装备不仅是在质量上远远不如日军,就是在数量上也是严重匮乏,面对日军远距离打击,高空轰炸,移动火炮攻击、直武战斗机、无人侦察机、防空激光发射器、气垫冲锋船等先进的战法和兵器我们缺乏有效的反制手段。”
  “现在我军的状况是既不能做大规模的运动,也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每一次我军的运动不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都会遭到日军的疯狂轰炸,虽然我们的战士很英勇,但日军的空中打击力量无论是在精确度上还是在炸弹的效能上都远远超过抗美援朝时期,那时的美军还无法仅靠空中力量围歼我地面部队,但现在的日本空军不仅可以组织整团整师的围歼,即使是对军一级的部队也有能力在一天之内彻底摧毁。在前期我们没有及早的意识到这一点,致使地面部队消耗太大,而且损失都是野战部队的精英,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日军能够长驱直入的主要原因。另外多数高级官军官还按照传统的战略战术应对新的战争形势,一旦被敌人包抄后路失去后方的支援就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或是死打硬拼,或是丢下部队自己逃跑。这也是造成部队大范围溃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听完罗致中将的发言,每个政治局委员的都感到彻骨的寒心,没想到眼下的战况这么糟糕,也没想到自己的军队会败得这么惨,如果连中国陆军不败的神话都被打破了,那接下来美国人会怎么想,俄国人会怎么想,那些八国联军的后裔们又会怎么想……
  会场陷入死一般的寂静,人们都在想:中国未来的希望在哪里,解放军还有能力打赢未来的战争吗?





    正文 第四十四章 危机四起
    本章节总字数:4244

  
  “为什么主席不批准对日军使用核武器的计划?”原国防部长雷伯雄焦虑地悄声的问坐在身边的总理钱政宇。
  钱政宇苦笑了一下,微微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先看电影吧,这个问题等会你自己去问主席。”
  在地下基地的贵宾放映厅里,国家主席程光坐在那里专心致志地观看着一部二战期间前苏联卫国战争的影片。会议结束后,他就把自己关在放映厅里看电影,并严令没有重大情况不许任何人打搅,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就是看电影。钱政宇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拉着俞飞和雷伯雄一起来看他,守卫警卫员见都是重量级人物也没敢阻拦,就放他们进去了。进到放映厅里他们也没声张,摸着黑在后排找了个位置悄俏坐在那里也一起跟着看电影。
  这部影片描述的是二战初期苏联红军在德军闪电战的打击下,丧失了大片国土,部队大批大批被围歼,国家兵力已近枯竭,几乎丧失了战略反击力量,这时候就连斯大林也不禁对未来苏联的命运失去了信心。银幕上斯大林神色严峻的问朱可夫大将:“朱可夫同志,请你以一个老布尔什维克的忠诚如实回答我,你认为我们有能力挡住德国人的进攻吗?”
  就在这时放映厅的灯光突然亮了,众人心里一惊,谁敢这么大胆不打招呼就冒冒失失闯了进来,扭头一看只见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气呼呼的闯了进来。程光刚想发火见是她顿时也没脾气了,苦笑着打招呼道:“田妈,你怎么来了。”原来她就是被称作程府第一大内总管的老保姆田翠花。老人家是农村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做事泼辣利索,为人耿直不阿,更难得的是头脑精明果断,却从不逾矩,程家的几个孩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子一辈的叫她田妈,孙一辈的叫她田奶奶,深受程府上上下下的尊重,程光也跟孩子们一样尊称她田妈。在程府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有什么难办的事情的找田妈就行,不论大事小情,田妈一语中的,一言九鼎,这是程光特批给她的先斩后奏的特权。
  田妈满脸怒火,把一个食盒递到程光面前,生气地道:“你这是干什么,就是天塌下来也得吃饭啊!你这样不吃不喝得把自己关在黑屋子里就能把鬼子打跑吗?亏你还是个干大事的人,连这点担当都没有。”
  程光喏喏无语,只有在田妈可以杀死人的目光监督下乖乖吃饭,看到程光表现“良好”,田妈的脸色才缓和下来,与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