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绍明发火了,一拍桌案道:“奇怪就意味着反常,反常就意味着有问题,我们做参谋的责任那就是从反常中发现有价值的情报,提供给首长做决策依据。都像你们俩这样麻木不仁,还要参谋部干什么?!”
  曲立政和雷朋见郑绍明动真怒了,连忙收起漫不经心的态度,老老实实来到电子作战地图前,紧皱起眉头,思考起来。
  “老大,我还是坚持认为日本方面从上海登陆的可能性极小,在没有强有力的航母编队空中力量的掩护,在这个地区的任何大规模海上集结都无法抵御来自上海战区猛烈的空中打击力量。如果丧失充足的武器弹药和战备物资的支持,前期日军即使登陆了也无法立足建立桥头堡,铁定要被咱们包饺子。”曲立政沉思半晌道。
  雷朋也点点头:“我同意,从技术手段上来讲,日军从上海登陆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即使有美军航母编队配合的话,难度也非常大。现代战争打的是物资消耗,一场跨海登陆战需要消耗的物资是一个天文数字,在这片海域没有日军可用于中转的海岛作基地,而且就算日军强行从上海地区登陆,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在这一地区集结到与我军相抗衡的雄厚兵力,更没有力量向内陆延伸。”
  “既缺乏战略纵深,有没有强大的后续力量支持,日军如果靠一点一点从本土跨海运送兵力和物资,那它的供给线等于说摆在那里让我们的潜艇部队任意绞杀。这种节奏缓慢的添油战术在今天这个以秒计算战斗时间的时代是在找死!”
  “老大,我觉得咱们应当换一个思路!”曲立政见郑绍明不为所动,还在盯着电子作战地图看便劝说道:“反常现象确实存在着危险,但我觉得从战术欺骗的角度来看,反而是那些表面看似正常的现象下面才更有可能暗藏杀机。”
  郑绍明听了这话身子一震,他转过头来双眼紧盯着曲立政道:“继续说下去!”
  曲立政挠了挠头尴尬地道:“我也只是有这么一个思路,具体那些正常现象是真正常,那些正常现象是假正常,我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判断标准。”
  雷朋没好气地道:“你这不等于说废话吗?”
  “这怎么是废话?”曲立政气得嚷嚷道:“我是担心老大被错误诱导,把太多的精力放在思考没有用的‘假反常’现象上了,反而忽视了真正的危机。”
  “好了,你们俩别吵了,搞情报工作就是这样繁琐复杂,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没什么好抱怨的,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都要重视。现在,咱们的远程侦查手段被废了,只能靠下笨功夫,多思考来弥补情报盲点,揣摩对手的行动。我相信,只要下了功夫,总不会白费的。雷朋,你去技术部门盯着点,一有新情况马上来报。立政咱们俩把这几个月来日本方面传来的情报在梳理一遍,看看有是什么遗漏的地方,也许会发现新线索。”
  郑绍明刚刚分配完两个人的工作,这时特勤员秋虹兴冲冲地推门进来喊道:“参谋长,好消息,中美谈判有结果了,美国刚刚签署了临时停战协议,明天晚上01号首长将有重要讲话向全国直播。”
  “啊?!这是真的吗?!”郑绍明三人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喜讯惊呆了。
  难道,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龙劫 楔子
    本章节总字数:1821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
  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圣经》(旧约·;传道书) 
  来自空中和海上的精确打击持续了一整夜,一声声的爆炸,仿佛是沉闷的重鼓锤击着大地,随着黎明晨光的来临,白茫茫的雪原渐渐展露出伤痕累累的身躯。从天空望下去,大地上布满了一块块黑色的斑点,一些还在继续燃烧着的坦克或装甲车冒出一股股浓烟,黑色的烟幕随风四处飘散,将整个战场笼罩在惨淡的灰色之中,这些坦克和装甲车上都赫然标记着“八一”军徽……
  几乎快要冻僵了的张震寰师长艰难地用手撑着坐直身,缓缓地从路边的弹坑里爬了出来,在爬行的过程中触手尽是被炸得四分五裂的残肉体和凝结冰冻的血泥,这显然是昨夜在遭到致命打击中,阵亡了的牺牲者留下的残骸。
  当他爬上路基环顾四周时,眼前的惨痛景象,让他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他的整整一个整编坦克师还没来得及放一枪一炮,就在一夜之间全部被摧毁了。在凌晨的青冷的天光下,雪原呈现一种刺目的灰白色,寂辽的天空中,虽然看不见敌机的踪迹,但张震寰知道在他肉眼望不见的高空有无数警觉的电子眼正在监视着自己站里的这个地方,恨恨地朝天空啐了一口,他仰天大骂道:“美国佬有种的就从天上下来,跟老子真刀真枪地干一场,整天靠飞机导弹轰炸算什么本事!”
  他话音刚落,远处就传来闷雷一般的轰鸣声,在黎明惨白的天尽头,三个黑色斑点构成的方阵正快速朝他这个方向移动,美军的武装直升飞机军团出动了……
  “您认为美国有可能出兵中国本土?!要知道那可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国度,美国人不会那么快就忘记当年在朝鲜的惨痛教训吧。”萨兰奇以惊讶的语气质疑道。
  轻轻地摇荡着杯中的红葡萄酒,有着欧洲外交之狐美誉的德国总理梅特涅望着眼前这位有着优雅贵族气质的青年,又露出了他那老狐狸一般的笑容,他没有马上回答却狡诘地反问道:“你说聪明人为什么会做傻事?”
  萨兰奇听了这个问题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对于汉堡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来说,这个古怪问题还难不到他,略一思忖便答道:“那是因为当事者手中的信息太少,不足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或者是因为当事人还不够聪明,所以才做出了傻事。”
  梅特涅听罢冷笑道:“看来你真是太聪明了。”
  萨兰奇听了脸色胀得通红,尴尬地问道:“难道我说错了吗?不知道阁下的意思是什么?”
  梅特涅以教训的口吻说道:“在通向成功的巅峰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聪明人之所以会做‘傻事’,是因为有些‘傻事’是成功道路的一部分。美国独立战争前夕,有人曾大声疾呼:‘先生们也许还要呼吁和平,和平,但是和平是不存在的。战争已经真正开始了!难道生命那样可贵,和平那样甜美,竟值得用戴枷锁和当奴隶来换取吗?’ 
  你能说那时的美国人拒绝和平,抛弃生命,不是在做一件傻事吗?”
  萨兰奇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您的意思是美国人正在做‘傻事’,但这也是他们赢得未来所必须作的事情之一。可美国这样做的终极目的又是什么呢?这样做对它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答案需要你自己去找,如果人人都能看到好处,那也就不叫‘傻事’了。”梅特涅不无感慨地说道,“你这次出访中国会见到另一位喜欢作傻事的聪明人。”
  “他是谁?”萨兰奇好奇地问道。
  “程光,中国国家主席。”
  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数的学者和专家从各个角度深刻分析了这场席卷全球几乎改写了人类发展命运的世纪大战的起源,有关的书籍和文章如果铺成一条一米宽的路几乎可以连接月球。但是,所有这些都是后话了,深具讽刺意义的是,在战争爆发前,同样还是这些专家和学者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以同样深度分析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能爆发的原因,尤其是不可能在两个核大国之间爆发的原因。不过,就象一战和二战爆发之前,没有哪位先知能够事先预测到人类将面临的浩劫一样,同样三战的爆发也没有人能够未卜先知。
  对于绝大多数善良的人来说,远离战争只是他们美好的愿望,真正的决定他们命运是那些深藏在幕后的人,是那些拥有权力发动战争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战争不是用来预测的话题,而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这些目的或者是国家利益,或者是集团利益,或者是一己私利;这些目的有些是正义的,有些是邪恶的,但更多是灰色的,即只有胜利者才有权利来定义的那些东西……
  ——摘自《文明的战争》序言





    龙劫 第一章 知己知彼!
    本章节总字数:3564

  
  “……前苏联解体后,中国上浮为世界军事第二大国、头号社会主义国家,必然地成为了美国的第二个打击目标。由于中国难啃,美国就先解决外围--朝鲜开始入手并取得了成功。
  不管中国承认不承认与美国存在严重的敌对关系,美国的学者、国会、政府都已经毫不隐讳地把中国作为明确的大敌。美国的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对华政策之争,无非就是用“软刀子”还是用“硬刀子”--遏制还是误导中国,但目的是一致的--置中国于死地而后快。 1944年,还在中美结盟抗日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高级顾问、著名战略家斯皮克曼出版了《民主与和平的地理学》一书,指出:“美国战后在东亚主要的课题是明确的:在美国的安全形势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关注由谁控制欧亚边缘区的问题。必须警惕未来形成一个强大统一集权的中国,警惕它获得能力把它的势力影响扩张到西太平洋沿岸。但只要中国的统一还未完成,中国就难以构成这种威胁,所以在日本战败以后,美国在远东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必须防范中国成为这个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斯皮克曼的这个战略方针,成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一贯原则。57年来,美国没有因执政党或领导人的更换而作任何改变。
  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怕中共独占东北进而统一全中国,便帮蒋介石空运部队到东北;看到蒋介石的力量压倒优势,又派马歇尔将军来调停国共战争,企图阻止蒋介石消灭共产党。
  没承想,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又轮到苏联来极力主张毛泽东与国民党划江而治。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