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再让你选择一次的话,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冯克紧钉不放地问道。
  “投降!”
  田虎他们听了这个回答顿时哗然失色,冯克却神态如常,仿佛早在意料之中……
  晨曦的微光还没有驱散黑沉沉的夜幕,军区大院里却人来人往一派紧张气氛。一个男孩怀抱着一个木盒和一位青年军官站在会议室的窗前,默然无语望着楼下忙碌的人们,神情黯然。
  “师父,你这么快就要走,不能多待两天吗?”
  “军令如山,哪能随便拖延。晓辉,你的资质不错,本来还想抽时间好好教你,现在看来没时间了。‘智筹’就留给你了,盒子夹层里的‘智筹九算’手册是智筹的九种推算方法,包括明数、正理、反复、灵动、博奕、统合、乾坤、归元、虚无九篇,旁边有我注释的用兵心学,你要仔细保管,用心揣摩,能明白多少要看你的悟性。如果这一仗打完了,我们还有机会见面的话,我会回来教你。如果我回不来了,战后你带着这个盒子,按照我给你的地址去拜访‘智筹’的主人,他会代我教你。”
  “师父,你说中国这次会战败吗?”刘晓辉听到这里已经泪眼婆娑,开始忍不住地流泪了,他知道也许这一次分离将是永久性的,从那一刻他开始切身感受到一种锥肌刺骨般的生离死别心痛。
  “打起精神来,我冯克的徒弟怎么可以流泪呢,别让人笑话。”冯克故作轻松地拍了拍晓辉的头,“也许我们这一代人会战败,但我们的民族不会永远屈服,还记得你自己说过的话吗?”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刘晓辉一字一顿地切齿说道。
  天边已经亮出微微的鱼肚白,望着楼下已经整装待发的车队,冯克淡然笑道:“不过情况也不一定会那么糟糕,所谓事在人为,最后鹿死谁手,现在下判断还为时尚早。晓辉,师父最后赠你两句话,希望你能牢牢地记住。”
  “是什么?我一定记住!”
  “世无艰难,何来雄杰!”





    龙劫 第七章 政治需要
    本章节总字数:6171

  
  宽敞的地下大厅内,六台电脑晶屏摆放在半透明的环形长条桌上,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坐在轮椅上缓缓移动着,悠闲地查看来自世界各地的情报信息,不时点击一下鼠标,或点击键盘发出一两条指令。正在这时,桌子上的通讯器里传出一个柔美的女性声音,打破了大厅寂静:“辛格博士,您约见的军方客人已经到了,需要马上接见他吗?”
  “知道了,先请他到客厅休息,我马上就到。”中年男子一边灵巧地敲击着键盘一边答道。
  作为排名全球智囊机构第一位的深兰公司总裁,辛格博士美国在政坛和商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有人曾戏言:美国的权杖控制在总统手里,而总统的手控制在“深兰公司”的电脑中。“深兰公司”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电脑,而且也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头脑,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跨国公司和政府机构的代表前来咨询,它所作出的每一份决策咨询报告都是以千万为单位定价的。不过今天来访的客人却不是一般的咨询客户,而是一位职业军人。他就是前一阶段在朝鲜战场和中美战争中出尽风头的小巴顿将军。这次他秘密回国与总统协商中美全面决战的最后部署,临行前他受布什总统的委托特意拜访辛格博士,就未来战争前景问题和国际形势作咨询。
  “辛格博士,请问假如发生了美军入侵中国本土的情况后,您认为中国政府会动用核武器吗?是否有可能发生毁灭性的终极核战争?”一见面小巴顿将军没有客气寒暄,就直接开门见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
  辛格博士轻轻叹了一口气道:“将军阁下,恕我直言,您所提的问题我无法回答。现实的情况是,中国早已对美国发动了核战争,‘229’纽约核恐怖事件和前一阶段的太空核战争已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至于以后还将会发生什么灾难性的事情我实在是无法预料。”
  “那么就是说美国正在进行一场无法预料后果的战争吗?”小巴顿听了精神一振,一直以来他竭力反对美军地面入侵中国,认为那不符合他的“破国全家”战略思想,可是总统和国防部一意孤行坚持要地面入侵中国本土,并为此制定了庞大的战争计划,作为具体执行者他也只能被迫接受。
  “应当是吧,下一阶段我们只能祈求上帝的保佑了!”辛格博士淡淡地道。
  “为什么您不向总统建议取消这项战争冒险计划呢?您不是在政坛有许多朋友吗?”小巴顿有点怀疑地问道。
  “幕后的秘密是前台的人永远无法了解的,实际上正是我向总统建议美军地面入侵中国。”辛格博士望着小巴顿惊讶的眼神回答道。
  “中美之间之所以会爆发全面战争,原因并不像公众了解得那么简单,那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实际上,它所涉及到的问题要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不仅关系到中美意识对立,还关系到我们这个世界的生存或毁灭。”
  “你是说中国人会发动终极毁灭核战争吗?”小巴顿问道,这个问题是他最关心的。
  辛格博士有点感慨地答道:“作一名军人真单纯啊,至少不用考虑战争以外的事情,先来看看这段录像吧。露丝小姐,请接通一号大屏幕。”
  会客厅正面墙壁缓缓提升,一个超大晶屏显示出来,辛格博士用遥控器选择了一段录像播放。
  “这是几年前,世界自然基金摄制的一段地球生态调查纪录片,你先看看……”辛格博士解释道。
  屏幕上,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在星光闪烁的太空中缓缓转动,从太空望远镜看去,这颗星球是那么的迷人,富有魅力。但紧接着当镜头深入到地面时,它丑陋的一面开始剥露在人们的眼前,大片大片的土地荒漠,遮天蔽日的工业污染,洪水飓风,干旱地震,疫病肆虐,战火连天,茂密的森林被砍伐,肥沃良田变成钢筋混凝土地基。最触目惊心的是世界人口在急剧地膨胀,而自然界物种却在以100~1000倍的自然速率消失,这是从6500万年前白圣纪末期恐龙绝迹以来,动植物最大量灭绝的时期,物种灭绝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密度增大导致了动植物生存自然环境的恶化。
  “自从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第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做出‘如果目前世界人口、工业化、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粮食生产的趋势继续不变,下一个100年的某个时刻,就会达到这个行星增长的极限———出现不可控制的灾变’的预测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话题震惊了全人类。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发现这个预测正在被一个又一个无情的事实验证。”辛格博士一边观看屏幕一边痛心疾首地解说。
  “这和眼前的中美战争有什么关系?”小巴顿不解地问。
  “这有很大的关系。”辛格博士点了一下遥控器,屏幕上的画面消失了。“在上个世纪后半页世界人口增长翻了一番,从1950年的25亿升到1988年59亿,这个史无先例的人口巨浪及其不断上升的消费,正把人类的索取推向超出地球的自然极限。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77…112亿,我们采用联合国94亿人口的中间预测值,依据这种‘最可能’结果让我们看看人口增长对未来生态系统和各国政府带来的压力。据科学家们的估算,今日地球能养活的合理人口大约为80亿人左右。美国人口资料局公布的统计报告指出:全世界人口在以每分钟净增167人的速度持续激增。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突破80亿大关。马尔萨斯在18世纪首先提出,人口的增长可能超过食物的增长。当然,在他的时代,这种情形并没有发生,此后两个世纪也如此。即使在世界人口增长率达到巅峰的20世纪60及70年代,科学家仍成功地使得粮食产量跟得上需求。这要感谢‘绿色革命’,它最终把高产作物、化肥和机械化农业推广到了一切可以使用它们的地方。有时也会出现饥荒,但这是由于财富分配不均所致。
  在20世纪90年代,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了。1994年人口统计学家预计,到2050年人口可能稳定在90亿。许多人以为从此不必再担心人口问题,但这个预计算只考虑了问题的一半。地球的确能养活90亿人——但只能坚持很短的一段时间,因为环境的代价太高了,无法持续下去。简单地说,土壤和水用完了。
  由于使用有害的农业技术向土地索取更多收成,我们毁坏了土壤。化肥可能取代植物向土地提供矿物质,却不能重建那优良的微观结构。过度耕作,再加上重型农业机械压实了土壤,使其更易流失。它们被刮走,被冲走。在20世纪末,这一过程已经在进行中。2001年,美国研究环境的机构世界资源研究所报告说,土壤和水源的退化,已经使全世界16%的农用地产量下降。我们知道危险存在,但在许多地区,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来减缓土地退化。这部分是因为,在世纪之交大多数农业研究被私有化之后,人们对土壤结构的研究几乎降到了零——而且确实很难既放弃原有的技术又同时保持产量。没有哪个政府能够在政治上鼓起这勇气。
  在世界许多地区,仍存在着提高产量的空间,乐观主义者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手段来弥补,例如更好的作物品种和农业技术。但往往是在解决手段准备好的时候,问题已经发生了变化。我想,打败我们的,主要是问题的复杂程度及变化的速度,球门总在换地方。
  贸易全球化减轻了初期的地区性食品短缺,因为粮食产量的短缺可以通过进口来弥补。然而我们忽视了一点,就是全球贸易也使昆虫、植物和微生物流动得更频繁。由于没有天敌来控制它们这些外来的访客成了害虫。更糟地,如同以往,这些害虫迅速对农民用来消灭它们的化学药品产生了抗药性。为了寻找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