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世纪的孤独-马尔克斯与百年孤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短短的一句话的开头,实际上容纳了三个时间的层面,即未来、过去和现在。作家是隐在“现在”的角度里,进行故事的叙说。于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利用这样一种能承上启下的开头,很容易地把读者带到了马孔多镇的初创时期。而这样的结构,在小说中一再地出现,不断地给读者以一种新的悬念感。

  从 《百年孤独》的叙事手段上来看,它采用三段式叙事法,即阿卡蒂奥为第一个叙事系统,奥雷连诺为第二个叙事系统,整个家族的女性为第三个叙事系统。

  在阿卡蒂奥这一叙述体系中的人物,个个都是体形健壮、放浪形骸、无拘无束、天真烂漫但又是缺乏理智、缺乏道德感和承担生活负担的责任感,他们喜欢乱伦,放纵自己,一生都是在食、色、欲上耗费着精力。这个典型的叙述体系告诉人们,这些人都是一群放纵的原始的自然人。

  奥雷连诺的叙事系统是一个较有理智的人群,他们勇于探求知识和真理,他们都勇敢、坚强而有毅力,但他们也是孤独人。奥雷连诺上校是这个家族中经历最复杂、最具传奇色彩的男人,他一生发动过三十二次失败的武装起义,又和十七个情人生了十七个儿子。但他是绝对孤独的,因为,他不知为何而战,他有时又厌倦生活,他也曾经企图拯救衰败的家族和马孔多镇,但似乎命中注定了他们的种种追求都是徒劳的,任何挣扎都是无力的。

  第三个叙事系统中的女性们是这个家族最坚强的人群。男人们喜好战争,好动武力,放纵情欲,而这些女性们则极端地务实、坚强地维护着家族的生存。男人们使世界趋于无序,女人们则使这个世界趋于有序,她们才是世界坚强的支持者。尽管这个世界是靠她们来维持的,但她们面对命运,也无可选择,家族的衰落就在不远的终点等着她们,不管她们怎么样地努力也无济于事。

  加西亚·马尔克斯通过自己的叙述,想表明,妇女们能支撑这个世界,使之免遭破坏,而男人们只知道一味地推进历史。

  另外,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还制造了两个极不寻常的叙事效果,即魔幻的人物和魔幻的时间。

  魔幻的人物:小说虽然写了现实的世界,但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叙述马孔多镇的世事变迁时是写实的,而涉及到家族的人物则是魔幻的。布恩蒂亚家族的每一代人几乎都有奇怪的事情发生。霍塞·布恩蒂亚晚年长期在大树下日晒雨淋,与大树叽叽咕咕;奥雷连诺上校具有能使金属移动的特异功能;雷贝卡童年时代有靠啃呢巴和吃墙土为生的怪癖;阿玛兰塔能准确地预见自己的死期,而且当她为自己织完裹尸布时,她就死了;俏姑娘雷麦黛丝坐在床单上飞上天空;霍塞·阿卡蒂奥的牲畜有奇异的繁殖能力。这些人物的描写与现实的有机结合,都给马孔多镇造成了一种魔幻神秘的氛围。

  魔幻的时间。加西亚·马尔克斯所描绘的马孔多镇的时间是反复循环的,这里即有与外界时间相一致的一种呈线型流向未来的时间;也有当外在现实的时间向前飞逝,而内在的心理的时间停止不动的时间。雷贝卡带来的能够传染的失眠症就是一种典型的魔幻时间,而产生这种时间在某一时候静止不动的原因则是马孔多镇的闭塞和落后,而伴随着吉卜赛人的到来,他们的历史才被纳入到了世界人类历史的正常轨道从而进入正常的时间中去。

  《百年孤独》艺术手法分析

  加西亚·马尔克斯作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大师,在他的这部代表作中充分地展示了他天才的艺术想象和构思,不仅将读者带入了他那奇幻的,多彩的魔幻世界,而且也使我们读到这部小说时深深地被那用不寻常方法表现出来的境界所吸引和感动。

  文学评论家们对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所使用的艺术手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首先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小说中运用的奇特的时间观。他不仅在时间上打乱了由线型流向未来的时间秩序,而且还比较多地运用了“轮回”的时间观念,正如小说中阿卡蒂奥第二计划开凿一条横穿马孔多镇的河流时,乌苏拉立即想起了她丈夫曾经干过这种事时,她不禁那样地叫道:“此事我记得很清楚,时间好像在打转转,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时候”。小说中这种轮回时间的观念出现的地方很多。小说的全部故事就是在一百年的大轮回中叙述的。马孔多镇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布恩蒂亚创建了它,由最初的荒凉走向繁荣,经过长期的动乱,最后被飓风毁灭,马孔多也就再也不存在了。布恩蒂亚家族也是如此,从第一代在马孔多镇定居,经过一百年的生生息息,到第七代生出一个猪尾巴的婴孩又被蚂蚁吃掉。在人物当中,对时间的这种反复轮回现实更为敏感的是老祖母乌苏拉。家族内发生的一切变化和马孔多镇的苍桑坎坷她都亲身经历过。重复的事件,重复的现象和重复的人名都使得她觉得时间在原地打转转。包括后来奥雷连诺上校在家里制作小金鱼,做成了,把它们化了,然后再做,以及阿玛兰塔在最后的日子里,天天在织自己的裹尸布,白天织成了,晚上把它给拆了,白天再去织等等,这一切,都给人一种感觉,时间在马孔多镇确实是一种停止的轮回的东西。

  在小说中,人名的重复所造成的轮回的反复的感受更为明显。霍塞·布恩蒂亚这个大家族的生育能力极强,子孙满堂,一代一代地取了相同的名字:男的一律都叫奥雷连诺或阿卡蒂奥,女的则叫阿玛兰塔或雷麦黛丝。根据小说中提供的出场人物统计,小说中有五个阿卡蒂奥,四个奥雷连诺,加上私生子共有二十一个,三个阿玛兰塔和三个雷麦黛丝。由于人名和人物行为的不断重复,在客观上就造成了一种感受,即时间在回转,人物在重现,事件也在重复地发生,因此,世界就是在时间上轮回打转的空间,世界万物仿佛总是在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

  其次,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小说的叙述中充分地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写法,使读者读起来非常有兴味。小说中写了许许多多荒诞不经的故事,读起来使人难以置信。例如,布恩蒂亚夫妇在马孔多镇生了第二个儿子奥雷连诺·布恩蒂亚,这个孩子在乌苏拉的腹中时就会啼哭,出生时就睁着眼睛。在被割掉脐带时他的脑袋还在转来转去的,好像在探察屋里的东西,并且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人,一点儿也不害怕。俨然是个大孩子,却不象是个小婴孩儿。第五代的阿玛兰塔·乌苏拉因为和第六代的奥雷连诺乱伦,生出了一个带猪尾巴的小孩儿,再如佩特拉·科特有一种奇异的功能,即她的性欲特别旺盛,她的激情能刺激家畜的生长和繁殖。她喂的母马一胎能下三个马驹,她喂的母鸡一天能下两次鸡蛋,她养的几只兔子一夜之间生的小兔子竟然在院子里铺了一层,她喂的猪长起膘来没完没了。又如,小说结尾时提到的那场飓风是那样的猛烈,以致于把马孔多镇都席卷而去,什么也没有留下。诸如此类荒诞离奇、全然不可思议的描写在《百年孤独》中到处都是。这些现象一般都缺乏科学的依据,在现实生活中是不会发生的,即使发生了也是罕见的。这些都是作者想象、杜撰和幻想的产物,但是,这种想象都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在艺术上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是将现象或某种意念通过比拟、象征等手法间接地表现出来。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所使用的重要手法。例如,马孔多镇的居民都被传染上了一种可怕的病症——不眠症,于是产生了集体失眠现象,而这种失眠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人不能入睡,最重要的是由失眠而引起的遗忘症。果然,最初全镇的人几天几夜不能入睡,后来便把已经发生的事情都给忘记了,最后连眼前的东西也不知道其名称了。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在物品上贴上标签。布恩蒂亚正是用小刷子蘸着墨水,给家中的每件东西都写上名字的:桌子、钟、门、墙壁、床、锅……然后到畜栏和田间去,也给牲口、家禽和植物都写上名字:牛、山羊、猪、鸡、木薯、香蕉。为了治疗遗忘症皮拉尔·特内拉用纸牌来占卜往事,布恩蒂亚试图制造一种记忆机器,把写着生平大事的卡片钉在一起,通过它的旋转来查询往事。

  这种顽固而又可怕的遗忘症,正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用极端的艺术手法进行的充分想象,也正是通过这一奇特的叙述方式,告诉人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已经正在被人们忘记。加西亚·马尔克斯也曾说过“布恩蒂亚家族的历史是拉丁美洲历史的一种解释,拉丁美洲历史也是一切巨大的却是徒劳的努力和预先注定将被人们遗忘的戏剧的总和。在我们中间也存在着健忘症。时代过去了,现在谁也不承认香蕉工人们所遭受的屠杀是确实的,也没有人记得奥雷连诺·布恩蒂亚上校了。”那场由自由党和保守党发生的内战,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日后的贫穷、落后,以及人民身上所有的那种愚昧和麻木,都是做为历史见证人的人民所不可以忘记的事实,现在,我们应当记住它,吸取这场灾难的教训,避免历史的重演。但就是这一点,却也正在被现代的人渐渐地遗忘着。因此,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提醒着:不能够忘记!

  此外,小说中还有一些象征隐喻的写法,比如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小说中描写了各种各样的黄色的东西;小黄花、黄蝴蝶、黄玫瑰、黄荞糊、金黄色的衣服、金黄色的马、金黄色的钱币、金黄色的小鱼。这种在小说中频繁出现的黄色的东西,是有深刻的象征意义的,因为黄色是印第安人视为凶兆的颜色,是根据有关虎神传说引伸而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