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权威教程生存手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将绳索弯曲成一环,在环下端再曲成半环。

  2将半环穿过第一个绳环。

  3此时又出现两个绳环,在较低的绳环上扭曲成8字形,再将绳索末端绕一个固定物,然后穿到8字形扭曲环下面。

  4拉动绳索末端,系紧。

  5将绳索末端环绕更低的环,系两个半结固定,然后放松这些结。重新调整,再系紧。

  普瑞斯克结

  此结带有滑动环,登山时在绳索上使用普瑞斯克结效果极好,在承受重力时,此结不打滑,但当力量放松时,就可能沿着绳索滑动。对于需要不时重新调整的绳索,例如帐篷的牵索线,使用此结也令人满意。

  在绳索上安置一双普瑞斯克结,登山或悬空时(绳索与地平线保持平行)就可以提供支撑。当前进时,可沿着绳索滑动。

  (说明:相对固定不动的绳索称为主索,在上面打结的绳索称为附索。)

  1将附索双股绕过主索,成一绳环,将附索两端穿过绳环,保持松动。

  2再次将附索两端穿过绳环,小心系紧,不要让附索绳圈相互交叠。

  3这样在主索上普瑞斯克结显出4个环(a),登山者有时将附索再次穿过绳环,这样主索上就有6个环(b)。

  4普瑞斯克结能用固定的绞结环制作,将此绳环环绕主索,穿过自身环,再重复一次。

  5对于将一附索附在悬于峡谷中的主索之类的情况,可将附索的末端在一个“锚”上固定。

  注意:当沿着主索登山或穿越峡谷时,用绞结环制作普瑞斯克结最安全可靠(如图4)。如果没有绞结环,那么在结制成后,将附索末端系在一起。使用之前,要仔细试试结的质量。

  10、6 捆绑技巧

  由于横梁、圆木、木杆等位置的不同,捆绑的方法也随之变化,应掌握这些技巧。在制作遮蔽棚、橡皮筏和别的建筑物时,这些技巧是极为有用的。

  方形捆绑

  用来捆绑固定横梁,当二者呈直角时,方形捆绑相当有效。

  1首先制作一个圆材结,然后将绳索在两个横木上下轮流绕横木一周,再沿逆时针方向将绳索上下围绕横木(仔细看图示)。

  2缠绕三四圈之后,转变方向到另一根横木上按相反方向缠绕。

  3在一根横木上打个半结,完成缠绕,然后在另一根横木上用一个丁香节将绳索固定。

  圆形捆绑

  增加横木的长度或将两横木叠放在一起可使用圆形捆绑法。

  首先用绳索在两根横木上打一丁香结(a),然后绕着横木将结系紧,在另一端(b)再用一个丁香结,捆绑好后,在绳下加一楔子,使其绷紧。

  对角线捆绑法

  可以代替方形捆绑法,在两横木不是直角相交时最有效,特别是横木在重压下彼此重叠时更有效。

  1绕着两根横木,首先打一倾斜状的圆材结。

  2继续缠绕绳索,将圆材结遮住,缚紧,在靠下面的横木后面将绳索转个方向。

  3按另一个倾斜方向缠绕缚紧,再将绳索转个方向,按正方形缠绕三四圈——如图从上面横木的上部通过,在下面的横木下面通过。

  4在一根横木上用一个丁香结结束捆绑。

  剪式捆绑

  用来捆绑平行的两根木材的末端,可制作成一个“A”形框架。

  首先在一个圆木上打一丁香结(a),然后用绳索缠绕两根圆木——不宜过紧;然后将绳索转向,在两圆木之间缠绕绳索两圈,再缚紧;最后在另一圆木上(b)打一丁香结,将圆木拉成剪刀形,这样捆绑也自然变得更紧。

  用此法捆绑三根圆木,可以制成一个三角架,方法与上面的介绍近似。首先将三根圆木缠绕在一起,然后将每两根圆木之间的绳索缚紧。A形框架和三角形架的脚犹如一个锚,可将捆绑的绳索固定住,阻止绳索下滑。

  10、7 制 网

  制网时,通常是沿着线在交叉处打结或者一排排地编织网点。可将刺网悬于两树之间,捕获鸟类;由麻线制成的袋网可放至动物的巢穴口来猎获动物;而利用这种方式,也可用结实的麻线来制作吊床。

  刺网制作

  制作刺网可使用降落伞索线或者将麻线成双股使用。降落伞索线有内外两层,其内层线质地优良。将内层线抽出,切割为易操作的相等长度。线的长度会决定网的宽度,通常网的宽度为线长的3/8。

  决定网的长度,按此距离固定好两根木杆,在两木杆间系好一根降落伞外部索线(或者较粗的麻线)。制作一个小木块,宽约3、5厘米,用此作标尺将细一点的下垂线(降落伞内层线)分开。

  将每根细线折为双股,在系于木杆之间的主索上打一普瑞斯克结,在主索上重复用细线打结。使用小标尺滑动普瑞斯克结,使结之间的距离相等。

  制作第一排网点时,从左到右。首先左侧第一根细线的第一股线不使用,而将第二股线与下根细线的第一股线放到一起,用反手结将两线系好,然后再将剩下的一股线与下一根细线的第一股线放在一起用反手结系好。沿着绳索如此持续打结,同时用小标尺掌握距离。

  用同样方法制作第二排网点,但边缘的线也要打上结。细线结完之后,就产生了一排菱形。

  在制作底部时,在两个支撑木杆间另拉一根粗线,将所有的细线绕着粗线成双系好。

  网的顶线与底线在网的每个角都要固定好,以防网线从末端滑出,这样网才算制作完成。富余的线可以附在网上,使用时,要放好位置。

  织网

  尼龙线或别的优质线可用这一方式制网。在两根木杆之间系一根平行线,还需要一个网眼标尺和一根“针”。

  用结实的木头或竹子制一根约15厘米×2、5厘米的网针(a),在网针每端刻上凹槽,用来缠绕线。或者制成一个传统的形状,如图a中下图所示。网针必须打磨光滑,这样织网时丝线不会受磨损。

  在符合要求的两根竖直木杆上系上绳索(网的顶线)。用细线在上面系一丁香结(b),然后将网针从绳索后面绕过,隔一定距离再织一个丁香结(c)。沿着绳索重复系结,使用标尺让结间距离相同(d)。第一排完成后,走到木杆的另一面,继续编织下一排(这当然比在后面更简单)。每个新环要足够大,可形成正方形网眼(外部的线可形成半个正方形)。将网针从三角形线环后部穿过,然后环绕三角形线环,再将网针穿过新环形(e)。在系紧之前,用标尺调整网眼宽度(f)。再次改变位置,在相反的一面编织下一排,持续工作,直到网到达要求的长度。

  再拉一根较粗的麻线作网的底线,将细线用同样的结系好,要使此线保持平直。网角系紧,网便制作完成。

  网式吊床

  网的宽度约为75厘米,网长依身高而定,当然要长于身高。网的顶线和底线要使用结实的优质麻线或绳索——双股更好。网端要能承受体重,且两端绳索要留出足够长度,以便悬挂吊床。

  使用两根木棒,使吊床可以张开,木棒两端刻上凹槽,将顶(底)线滑入此槽(a)。为使吊床悬挂方便,可将两根顶(底)线的两端制成固定的环,如单套环,然后绕一圈,系两个半结,将一端固定。另一端应使用速解结,以便在需要时可以快速离开吊床。

  10、8 鱼钩结

  鱼钩系丝线

  特尔结:浸泡丝线,然后将丝线穿过鱼钩眼壁,系一反手结,再将丝线弯曲成一环穿过反手结(a),制成一个简单的滑动结(b)。将鱼钩穿过滑结(c),绕钩柄拉紧。

  鱼钩系尼龙线(Ⅰ)

  混杂结:将尼龙线活端穿过鱼钩眼壁,再将活端环绕固定段四周,然后穿过紧挨鱼钩眼壁的那个环(d)。将此结系紧,然后将活端的多余部分剪去(e)。

  鱼钩系尼龙线(Ⅱ)

  两圈特尔结:将尼龙线穿过鱼钩,使活端绕固定段形成一环,再将活端在环边缠绕两圈,将绕圈部分拉紧,使鱼钩穿过环(f),拉动尼龙线固定段使环将鱼钩系紧(g)。

  詹姆结

  用来给简易制作的鱼钩系上丝线或绳子。

  有眼鱼钩:将丝线穿过钩眼壁,将活端在鱼钩上绕两圈,然后向上穿过所绕的圈(h),小心拉紧,试试是否结实。

  无眼鱼钩:将丝线绕过鱼钩柄形成一环,再从上向下制作两个半结,将活端穿过底部线环(i),拉动固定段将其系紧。

  尼龙线上打环(Ⅰ)

  双股反手结:将尼龙线成双股,然后在上面弄一反手结(a),将活端再次穿过反手结(b),拉紧(c),将多余的绳端剪除。

  尼龙线打环(Ⅱ)

  将尼龙线弯曲成一环(即双股),再使线端环绕固定段(d),将线端穿过新环(e),拉紧,剪除松动的末端。

  连接环

  可在尼龙线上使用,对质地不同的两根绳也有效。渔人结可能承受不了的拉力,可用这种方法。

  两根线都有自由端:每根线相互穿过另一根线的环(f),拉紧(g)。

  仅一根线有自由端:将一根线绕出一环,使另一根线的活端穿过此环,然后绕一下,再穿过此环,再将鱼钩上的尼龙线的每个结系紧。

  连接尼龙线

  双倍三叠纯种结:将两根尼龙线末端放在一起,将其中一线活端环绕另一线三圈,再向回穿过两根线之间(在另一根线的上面,在本线的下面)(h),用另一根线在相反的方向用同种方式重做一次,活端的终点位于相反的方向(i),小心拉紧。

第六章 信号阅读
1 信号阅读 


  在着手探险之前,你必须仔细理解并掌握有关目的区域的所有信息和知识。如果有现成的地图可供参考,一定要带上。制定出行动路线。记住陆地的走向,河流方向,高地,显著特征物,盛行风,天气状况预测以及任何预期的危险,注意观察月亮变化周期以及昼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