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请皇太后批示。”

    礼亲王大赞皇帝仁孝,实在是天命之主,又说起了军机处添人的事情,把名单呈了上去,光绪皇帝打开一看,“奕劻、郭嵩焘、肃顺、荣禄、许庚身、张之万”六个人,礼亲王解释道,“这六个人里面,倒也不是说都要入选的,这是奴才等僭越了,先选了几个人出来,请皇上朱笔圈几个,再请西圣御览。”

    “这里头的人,”光绪皇帝点点头,“都是极好的人选,奕劻主持总理衙门,郭嵩焘管着外交诸国之事,对着洋人们十分熟稔,肃顺是皇考当年重用的,”光绪皇帝说的皇考,就是指的咸丰皇帝,他是过继给咸丰皇帝为子的,“荣禄是兵部尚书,主持新军,许庚身也是知晓兵事,张之万,恩,也不错,礼王你用心了,这几个人很妥当。”

    “皇上谬赞,”礼亲王笑眯眯的说道,“那就请皇帝选几个出来吧。”

    光绪皇帝摇摇头,把折子放了下来,“这也不是朕应该做的事儿,等朕问过了皇太后。”

    于是又问了问别的事情,礼亲王把奏折上选了一些重要的事儿说了,光绪皇帝只是耐心听着,偶尔发问,却也不发表自己个的意见,末了说到新币发行的事情,阎敬铭将此事一说,光绪皇帝倒是有些特别的兴趣,“朕听闻这次发行的新币,发的是纸币,西洋诸国已经有了纸币,咱们大清到现在还没有,这个纸币的事儿,到底如何?”

    阎敬铭有所准备,从袖子里拿了一个条陈出来,献给了皇帝,然后侃侃而谈,说着这里头发行的事情,这么一说又是小半个时辰,光绪皇帝边看边点头,然后想了想又发问,“前明的时候,宝钞也是纸币,可起初的宝钞还是有些价值,可到了最后,就是普通的纸张,根本无法用作货币使用,若是今个咱们来发行纸币,如何保证这个新币有用?若是发了之后不值钱,可是有损朝廷的颜面的。”

    “是,户部早就想到了这点,故此,新币将来发行,银子是一概早就不许用了,但是银元一直用的极好,新币发行,银元还是继续使用,不会一下子全部取消掉,再者新币可以不限任何金额数目同等兑换银元,这样的话外面对于新币的疑心就可以消除了。”

    “国库之中只怕是没有许多的银元预备着吧?”光绪皇帝说道,“每年的银子收进来就要马上花出去,若是要直接拿来换,只怕是不够。”

    “是不够,所以臣的意思,就先发一千万两的纸币,一千万两的纸币,无论如何,也能换的过来,而且等到市面上商人老百姓都接受了之后,再进行大量发行新币,这就很稳妥了。”

    光绪皇帝点点头,显然他也觉得阎敬铭的主意十分妥当,但正准备说什么,却又突然停住了,“朕知道了,”他说道,“朕要去储秀宫给皇太后请安,你们跪安吧。”

    这里又是花了小半日的功夫,时辰差不多已经到了用午膳的时候了,光绪皇帝起身,绕过后殿,沿着长长的宫巷朝着储秀宫行去,两边行走的太监宫女,见到皇帝的御驾,纷纷转过身子,天气原本是阴沉沉的,但到了中午,阳光终于露了出来,虽然还是有些干冷,到底是有些暖和起来了。(。)

四、宫内宫外(二)() 
光绪皇帝到了储秀门外,储秀宫总管朱执义已经到了门槛内等候,见到光绪皇帝,连忙打千行礼,“起来吧,”光绪皇帝点点头,“你是伺候皇太后的老人了,是体面人,不要老是跪啊跪的,皇太后这会子,在哪里?”

    “回万岁爷,西圣爷正在花房里看花,皇贵太妃陪着。om”

    “哪一位皇贵太妃?”

    “是丽皇贵太妃。”皇帝皇帝点点头,跨步进了储秀门,绕过了正殿前的两对铜鹿铜龙,朝着北边走去,后面的偏殿抱夏之西,建了一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盒子模样建筑,外面用的都是钢条搭着玻璃铺成的,里面一片绿茵,北京这个时候的天气,外面风沙大,春天的气息无处可寻觅,只有这里,似乎是春天常驻的样子,宫女在门口候着,见到皇帝来了连忙打开玻璃门,清宫的规矩,只要是当差的就无需行礼,所以宫女只是自顾自的做事,光绪皇帝进了里间,只觉得里面的暖气轰的一下扑面而来,不由得浑身暖洋洋的,如同浸润在温水之中,里面没有设宝座,只是放了两个圆凳子,并一个天晴水墨山石屏的圆桌子,一个宫装女子背对着门口,身影有些寂寞,边上一个穿着天蓝色鹦鹉梅花绣金线璎珞旗装的女子正在拿着一个银剪子在修剪花枝,她的脸微微昂起,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光泽,她的年纪应该不年轻了,因为眼角已经有了一些皱纹,脸上的皮肤也有些松弛,岁月夺去了一些东西,但是赐予了她很多旁人似乎难以得到的东西,猛地一看似乎已经不年轻,但是再一看,只是觉得她的浑身上下散发着生机勃勃的样子,任何人看到了她,都不会觉得她的年纪很大,大约总是在四十岁左右的样子吧。om

    她正在拿着一把银剪子来修剪着一盆山茶花,京中的山茶花,名贵品种极多,现在正在修建的一本就是“十八学士”,这个“十八学士”并非天龙八部之中所说的一本山茶花开出十八种颜色来,而是指的是花瓣的轮数,从外面到花心,一共有十八层花瓣,层层叠叠,花朵形状十分奇特,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十分美观,这位女子拿着银剪子,看着那几朵近乎完美的朱红色山茶花,不知道怎么下手,花房其实早就修建的很好了,自然是有些多余,光绪皇帝看到的这一幕,其实只是在片刻之间,太监就禀告,“万岁爷来了。”

    拿着剪子的女子转过头来,她的头上干干净净的,只是有一个翠玉如意簪子,簪子挂着的流苏是用粉红色的碧玺串成的小米柱子,她看到了光绪皇帝,眼神之中温和慈祥却又十分威严坚定,皇帝不敢怠慢上前打了个千,“儿臣给亲爸爸请安。”

    这就是慈禧太后,她见到了光绪皇帝行礼,“起来吧,这会子怎么过来了?”

    “是。”光绪皇帝起身,微微弯腰对着慈禧太后说道,“从养心殿过来的。”

    “来的正好。”慈禧太后把银剪子交给了边上的宫女,拍了拍手,对着坐在位置上的女子点点头,“你丽娘娘正在伤心呢,她是最听皇帝你的话的,来劝一劝她。”

    丽皇贵太妃站了起来,手里的手绢连忙抹着眼角,对着光绪皇帝微微一福,光绪皇帝侧着身子让开了丽皇贵太妃的行礼,“丽娘娘您这是怎么了?”

    丽皇贵太妃只是不说话,眼圈通红的,慈禧太后坐在了凳子上,把丽皇贵太妃拉了下来,又吩咐太监,“拿凳子来,皇帝你也坐。”

    “她这会子正在想着她的阿玛呢,”慈禧太后拉住丽皇贵太妃的手,爱怜的望着她,丽贵妃的父亲就是去年逝世的庆海,其实算不得早夭,因为已经七十一岁了,这个时代的平均寿命,这个年龄是属于高寿了,只是丽皇贵太妃,在这个初春的时候,不仅是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更是想到了另外的人,“荣安虽然去了这么多年了,”慈禧太后喟然,“也难怪你还想着,她是那样的乖巧,”她有些怔怔,见到丽皇贵太妃的眼中泫然欲泣,连忙说道,“哎哟,让你别伤心,反而要你哭了,真是不应该。好了,皇帝在这里,可别丢了你长辈的面子,让皇帝笑话你。”

    光绪皇帝笑着说不敢,丽皇贵太妃被慈禧太后逗的有些发笑,原本有些忧伤的气氛一下子被打破了,“好了,你阿玛也是高寿遐龄,没瞧见各藩属国一个都不敢耽误,都抢着披麻戴孝呢?这是你阿玛的余泽,别人不知道,他们都是知道的,你若是想家了,得空自己个回去就是,用我的仪仗,在外面不拘呆多久,总是要痛快才是。”

    丽皇贵太妃这才稍微高兴了些,“都听娘娘的。”

    她解了愁绪,于是又来打趣了光绪皇帝,“恭喜皇帝了,马上就要立皇后了。”

    听到这话,光绪皇帝倒是闹了一个大红脸,“你还说嘴呢,”太监们拿上来了茶,慈禧太后喝了一口茶笑道,“你也是皇帝的母亲,到底是叫你一句丽娘娘,怎么什么事儿都不管?如今都要选秀女了,你倒是来说打趣的话儿,要正经来帮衬着选一选好的才是。”

    “臣妾瞧着哪一位都是好的,”丽皇贵太妃笑道,“这些年眼神越发不济了,戴着老花镜都瞧得不真,以前最喜欢的针线活都做不动了,说起来,这次进了几幅老花眼镜还算不错,要谢谢皇帝了。”

    光绪皇帝摇摇头,丽皇贵太妃继续说道,“老眼昏花的,那里敢去选别人呢?只是到时候有人来敬茶,臣妾就心满意足了。”

    “你这个要求倒也不算高,还怕没人敬茶呢?”慈禧太后转过了脸,看着光绪皇帝,点点头笑道,“皇帝今年二十岁了,大婚的时候,刚刚好。”

    光绪皇帝连忙站起来,“儿臣还不想这么快大婚。”(。)

四、宫内宫外(三)() 
慈禧太后微微诧异,“这话是怎么说的?”她看了看光绪皇帝,“这个年纪也应该是成婚的时候了,怎么,还不想大婚吗?”

    “是,儿臣还年轻,古人云成家立业,儿臣自觉还不够好,自然不能够就这样大婚,”光绪皇帝连忙解释道,“还想着在亲爸爸膝下多侍奉您老人家几年。om”

    “这话说的不通,”慈禧太后微微一笑,她转过脸,对着丽皇贵太妃说道,“看看,皇帝真是孝顺。”

    “这是自然的,”丽皇贵妃点头说道,“皇帝从小入宫,娘娘又要打理前朝的事儿,又要每天注意咱们皇上的起居,说句不尊敬的话,那真是如同外头老百姓讲的,是又当爹又当妈,这么多年操持下来的,宫里头,宫外面,谁不清楚,大家伙嘴上不说,心里是明镜似的,皇上长大了,自然懂得孝顺,古往今来的明君都是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