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戎马生涯打下偌大个华夏,哪一个不是火眼金睛?稍微动动手指头,就能把徐君然的那点小心思给找出来。
“好了,老大,你也不要再骂君然了。”曹老爷子缓缓开口,对自己的大儿子说道。
听父亲开口,曹俊明这才瞪了还在笑呵呵的听着自己唠叨的徐君然一眼:“回头再收拾你小子。”
说着,他又看向楚闻天:“还有老三你,你也跑不了!”
原本看着徐君然挨骂的楚闻天表情一僵,顿时苦笑了起来:“大哥,我这是被小六逼的!”
其实不管是他还是徐君然都知道,曹俊明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担心他们,毕竟这么一篇文章发出去,徐君然肯定再一次成为全国瞩目的人物,在那些大人物的眼中,谁都知道他是出自江南的,而这篇文章所指出的问题,恰恰就是江南省如今存在的问题,可以不夸张的说,这一篇文章固然把江南的盖子揭开了,也同样让徐君然自己,成了众矢之的。
“君然啊,你觉得,我们在干部队伍的使用上面,真的存在那么大的问题么?”
出人意料的是,曹老爷子开口的第一个问题,却并不是指责徐君然。
到了他这个年纪,很多事情看得早就已经淡了,虽说对于家人依旧有些牵挂,可考虑更多的,却是国家与民族。
徐君然恭敬的点点头,对老人答道:“我觉得,一直以来,人们都有一个误区。”
“噢?”曹老微微一怔,等待着徐君然的下文。
徐君然轻轻一笑,继续说道:“我们常把戊戌维新的失败,归咎于顽固派的阻挠。其实,在1898年,根本就没什么成气候的顽固派,求变已是朝野内外一致的共识。1898年初的时候,李鸿章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已有‘年来事多取法泰西,……欲蠲旧习之浇漓,致维新之政治’的说法。元旦前后,袁世凯也两次向帝师翁同龢提议实施变法。严复、伍廷芳、张謇等,或通过报纸,或通过私人关系,也向朝廷提出了自己的变法方案。就连所谓不同意变法的荣禄,实际上也都在努力的改变着固有的思想。”
“可为什么最终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熟知这段历史的曹老反问了徐君然一句。
徐君然呵呵一笑:“很简单,因为维新变法的主张根本就是空谈,光绪用错了人,康有为不过是个政治投机分子罢了。不管是所谓公车上书也好,还是什么十二局也罢,都是他的进身之阶。”
曹老爷子没说话,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刚刚徐君然虽然没有明确的说什么,可是一老一少两个人看似平常的对答当中,徐君然却指出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今的华夏,跟当初的清朝何其相似?
同样是内忧外患,同样是百废待兴,上层力求改革,下面的干部却犹犹豫豫,江南省的问题,说到底是因为某些人对于改革开放的信心不足,再就是有些人把改革开放当成自己仕途的晋升工具,拉山头、搞派系,说到底,这些人的心里面,自己的利益得失才是第一位,至于老百姓会不会受到损害,他们根本不去考虑。
秦国同那种人渣,竟然平调离开武德县,归根结底,徐君然总结出的道理就是,江南省的领导,太会玩平衡的权谋之术了。
出了事情雷声大雨点小,当时也许看着热闹,纪委、党委、政府一阵忙乱,到最后走走关系,反而会不了了之,官员休息一阵,或者干脆直接换个部门,等风声过了之后继续出来做官。
这就是徐君然印象当中,后来自己看到的某些事实,而这种事实,更多的时候,出现在不同的地区和部门。
临时工、火箭提拔、带“病”上岗,这是徐君然所要表达出来的内容,也是希望这辈子不会再出现的事情。
“闻天啊,你去过全州,你给我说说,全州是个什么地方?”
曹老爷子半晌之后慢慢的睁开眼睛,看向楚闻天,平静的问道。
楚闻天闻言一怔,诧异的看了一眼徐君然,却发现他跟自己一样露出一个不解的表情来。
徐君然坐在那里,听着曹老慢慢的询问着楚闻天他在全州市乃至整个江南省的诸多见闻,心里面长出了一口气,原本悬在半空当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下来。
千辛万苦,自己总算是引起了上面的重视,接下来大幕拉开,自己倒是要看看,江南的大佬们,准备怎么收场。
第三百三十六章 变天()
自从徐君然得知张吉祥即将抵达京城之后,再加上从曹俊明那里得到的消息,他就已经打定主意,一定要给江南省的某些人一个教训。
既然得不到自己想看到的公道,那徐君然就自己拿一个公道出来!
半晌之后,从楚闻天嘴里面得知情况的曹老爷子,表情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君然啊,你这次,有些鲁莽喽。”
沉默了好一会儿,曹老爷子对徐君然似笑非笑的说了一句。
徐君然苦笑了起来,却没有反驳老爷子的话。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华夏就是这个情况,虽说自己的本意是好的,可最近这几天,自己真就像曹俊明说的那样,一下子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黄子齐在京城也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尤其是在京城第二代元勋之后的圈子里面,仅仅比曹俊明稍差一些罢了。
如今的这个情况,徐君然果断出手,一篇江南干部问题的文章,以全州市为例子,顿时就把黄子齐的脸打的啪啪的响。身为组织部长识人不明,提拔一个有问题的干部也就罢了,在那个干部出现问题之后,又选择息事宁人把人调出原单位,然后打着调整班子的名义抢功劳、摘桃子,这一切的行为在有心人的眼中根本就无法隐瞒。
纸里包不住火,华夏的这个地面上,尤其是在江南这种情况错综复杂的地区,只要上面的领导打个电话。马上就会有人把情况汇报上来,弄不好现在最高首长的办公桌上面,就已经有一份关于秦国同案件的处理报告了。
原本这个事情,跟徐君然关系真的就不大,他最开始并没有打算针对黄子齐,虽说黄子齐如今的京城之行是为了抢功劳来了,可徐君然的打算,最开始也就是想要扳倒秦国同,确切的说,是给江南的某些人敲敲警钟。不要拿改革开放的大局作为自己政治斗争的工具。他反正是打定主意,准备请曹俊明帮忙,让自己进党校学习一下,之后就离开江南了。
至于黄子齐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徐君然没去想过,对于他来说,与其这么被动的被人压制着一步一步的眼看着对方蚕食掉自己在李家镇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成绩,倒不如放手一搏。
“你们几个,这几天哪里都不要去。”曹老的声音传来,让徐君然和楚闻天一愣。
只见老爷子站起身,对徐君然沉声道:“这几天,你就住在我这里,我老头子这里虽说不是皇宫大内,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家里地方大。你那个小女朋友也叫过来。俊明你最近不是有时间么?陪着他们四处逛逛。”
曹俊明点头答应着,就看到父亲脸上闪过一抹寒意,一字一句的说道:“这天下,还没到塌下来的地步。我倒是要看看,谁有那个本事。一手遮天!”
说完,老人看向徐君然:“你们现在这里住着吧,我去看看老战友。”
眼看着老爷子大步流星的走出门,徐君然跟楚闻天对视了一眼。心里微微有些激动起来,这件事如此看来,恐怕要闹大了。
半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京城的冬天如约而至,飘飘洒洒的第一场雪比往年稍微晚了一些,银装素裹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并不知道,就在这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发生了影响很多人命运的大事,他们只是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喜悦当中。
站在大街之上,徐君然的身边是林雨晴修长的身影,厚厚的衣服下,她看着沸沸扬扬的大雪心情很是不错。
“君然,郑大哥他们回去,不会有事情吧?”
挽着徐君然的胳膊,林雨晴忽然开口问道。
就在今天上午,徐君然和林雨晴一起把郑宇成和李家镇酒厂的几个销售人员送上了火车,他们已经结束了在京城的任务,将会返回江南省,这一次的京城之行,他们的目的可以说是达到了,不但跟央视顺利签订广告合同,而且还在京城搞了一个办事处,作为推销红星白酒的一个根据地。不仅仅如此,在几位曾经在江南工作过的老干部关心下,京城好几个部委都把红星白酒作为他们的指定招待用酒。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小事,跟江南省委班子的大变动相比,这些,不过是余波罢了。
身为如今华夏政坛举足轻重的八老之二,曹老跟孙老先后面见最高首长,并且针对江南省在干部任用和改革开放的某些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行为进行严厉的批评,曹老更是直言不讳的对老战友表示,如果改革开放的成绩成为了某些人升官的工具,成为某些人头顶上官帽子的点缀,那才真的是要亡党亡国!
随之而来的结果,是最高首长雷霆大怒,中央调查组乘飞机连夜赶到江南,赶赴全州市展开调查,一个星期之后就做出结论,对于全州市在处理武德县秦国同一案的过程当中存在的失误,以及江南省委的某些问题,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中央的反应十分迅速,对江南省委班子进行了严肃批评,省委一把手周德亮为首的江南省委班子被进行了诫勉谈话。
就是这次谈话,决定了江南省委某些人的命运!
面对中顾委十几位大佬的目光,周德亮纵然有天大的本事,此时也失去了镇定自若,毕竟那里面任何一个人随便拿出来在战争年代都是他领导的领导,终于,他说出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调查的那个事情,也就是徐君然跟金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