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如同陈年的好酒一样,历久弥香,不会因为时间的洗礼而褪色,反倒会散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酒如此,歌如此,而经典的影视节目,同样如此。”
何万春已经平静下来,刚才林栋的话,未免有先声夺人的气势,但何万春毕竟是久经商场的人了,这人这么说,指不定也是瞄准了自己的胃口来的,如果只有这几句话在理,那也不过是绣花枕头而已。
要看看他接下来说什么,才是正理。
“打个比方,”林栋没去猜何万春的心路历史,而是继续自己的话题:“上个世纪拍出来的四大名著,哪一部不是经典?如果论特效,论光影效果,论投资,现在的很多三流影视剧都能把它们甩出八条街去。然而,真要论影视效果,论在观众心目中的影响力,这些片子虽然被翻拍了那么多遍,但后面的有哪个比得上最开始的那几部?”
“的确。'。l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何万春点点头。
他们这个年代的人,乃至后面二三十年的人,可以说八五年以前出生的很多人,都是看着这些片子长大、成人、工作、变老的。
真的论起效果,现在随便的一个仙侠剧,都能够甩出当时的《西游记》好几条街,毕竟那个时候拍《西游记》,资金是个大困难,特效更加简单,而且很多演员还是临时找的。甚至其中的编曲,几乎是全部一个人写的……想一想,如果现在有这么一部大戏,那得多少人抢着其中的角色、编曲、特效工作、化妆、道具……
但是,就那么一部即使在当时,条件也算是相当艰苦的情况下拍出来的片子,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经典,影响了好几代人,并且出口到了周边好多国家,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神剧了。
后来网上经常流传的关于那一部《西游记》与后面几部的剧照的对比,网友们皆称,第一部里的神仙才是神仙,菩萨才是菩萨,猴哥才是猴哥,后面几部,唐僧都是武僧了,一个人能打遍众妖,猴哥成了面瘫,没有一点表情,嫦娥不是从天上来的,是从天上人间来的,而妖怪都和国际接轨了,不是半兽人就是德鲁伊……
虽然这些描写有些夸张,但是真正的代表了大家的观点。
所以林栋才会有此一说。
“那你说,为什么它们能成为经典?”光拿网上的评论来忽悠自己可不行,何万春突然问道:“你是怎么看的?”
“无它,唯用心去演,去拍,去化妆,去做造型。”林栋很郑重的说道:“那个时候,无论是拍战争片还是拍四大名著,就算是业余演员,拍这些角色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成就这个角色,把这个角色的真正内涵演出来。所以,用句现在流行的话说,他们的表演是在走心,而现在的很多演员,那是在走钱!”
“噗!”姬瑶没想到林栋这么损,这话说的,真有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感觉。
不过想想,也是有道理的。
现在的很多影视剧,精品不多,粗制滥造的不少。
在现在的场合拍古装剧,说实话,要不穿帮很难,这一点观众们倒也不苛求,但至少得对历史尊重一点儿吧?为了所谓的让观众好懂,把清朝的东西搞到明朝,把宋朝的东西代入到唐代,把原本昏庸的皇帝说的英明神武,把历史的走向归结于后宫的干政……
历史,被改的乱七八糟,剧方往往还洋洋得意,说是历史本来就是人书写的……
我呸!
林栋略有些激动:“艺术,特别是影剧类比较直观的艺术节目,本应该引导着观众向正确的方向,思想积极,有学习借鉴的地方,有能让人看了发人深省的地方,就比如以前的经典《三国演义》,严格按照原著,很多地位半文半白。这也没有多少观众说看不懂,倒是引发了很多人学习古文热。
但是,现在的很多片子呢,恨不能把观众想成白痴,怎么庸俗怎么来,直接把观众的道德水准线引到了低谷……这样的片子,还是少拍为妙!”
何万春对林栋的话深有同感。
他的使命,不就是把这些经典的片子推向现在的网友,让青少年们直观的感受到以前的老前辈们,是怎么为了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吗?
但是,看着林栋的姬瑶年轻的面庞,何万春微微摇了摇头:“你的话很实在,也很有道理。你们的来意我也知道了,但是,你们的公司,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我表示怀疑,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光要把这些经典改编成数字影视节目,那花费可就不小,而且工程量巨大。何况……”
林栋笑了:“何总,这事情对你们来说,可能比较麻烦,而对我们来说,却是小事一件。我知道我们年轻,在很多人眼里,那就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所以,今天我要向你演示一下,看看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情况。”
说着,林栋从旁边取出一个箱子来,边打开边说道:“我们已经把《亮剑》这样优秀的电视剧引到了我们的虚拟网络平台里,前段时间,我们把这部电视剧给改编好了,今天我们就请您来看看这电视剧改成虚拟现实技术播放形式的效果,如果您满意,那这件事您再好好考虑一下!”
说着,他便从箱子里取出一个飞狼头盔出来。
这是最新款的。
对于新生事物,何万春并不抵触,在林栋的帮助下,他很快就戴好了头盔,然后便按林栋所说的,打开了头盔的开关,眼前一亮,然后,他便陷了进去……
会议室里,林栋和姬瑶静静的等着何万春。(。)
第六百十一章 效果,不错!()
何万春是当过兵的,而且是上过战场的。'。。l'
虽然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他还小,但后来两山轮战,他作为原兰州军区某红军师的侦察兵,还是参加过战斗的。
作为上过战场的老兵,何万春是幸运的,战场没有夺走他的生命,也没有让他受伤,他也没有同大多数战友那样从战场回来后不久就复员回家他因为在战场上表现突出,越境侦察时发现了越军的一个团属炮兵阵地,一个营指挥所,并抓回一个活的舌头,荣立二等功,提干了。
后来,当何万春再去看自己的那些战友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已经找不到了或者因为回乡后脾气出了问题,打架伤人被关,或精神抑郁进了精神病院。那个时候,何万春已经知道,这些战友们和自己一样,得了战争综合症。
这玩意儿,即便在当时华夏的军校里,也是个稀罕词儿,华夏改革开放之初,被封锁了那么多年,很多方面都落后了,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治疗手段和条件,所以那一批上过战场的人,战后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慢慢融入到社会之中。
再后来,何万春看到了女作家顺子写的《一本打开的日记》,这里面记载的,就是当时他们师在两山轮战时的情形当然,以何万春这个当事人来看,其惨烈程度还差的远。
所以,后来无论是看战争片,还是从内部看到关于西方在伊拉克、叙利亚挑起的战争,以及俄罗斯对于车臣等共和国的战争纪录片,何万春都不曾动容和自己经历的那些战争片段相比,这些纪录片最多只是小儿科而已。(。。L
然而,今天戴上头盔的时候,何万春便感觉到了不同,当《亮剑》的片子开放的时候,何万春觉得自己此时已经不再是一个站在影片外面的旁观者,观影人,而像是一个游走在战场里的幽灵,战争的每一个片段他都在经历,子弹穿梭、弹片横飞、军刀闪烁……
那一篷篷鲜血穿过他的身体,洒向大地,断肢残体就在眼前飞过,枪炮刺耳的鸣萧声和士兵的惨叫声混杂在他的耳边,让何万春真切的感受到了战场的气息……自己是穿越回到了抗日战场上了吗?
恍惚间,何万春一个利索的卧倒,将自己隐藏在了一个刚被打死的日本兵跟前,伸手就去拿他手里的那支三八大盖,然而,自己的手穿过了那支枪,却什么也没摸到……
哦……原来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
尽管刚一开始,战争场面只有一小段,却让何万春有灵魂分裂的感觉,但随即头盔里仿佛有一股东西在镇压着他的思绪,让他能够平静的看着整个战斗场景结束,转入到了另一个场景,而不再受战场的影响……
带着农民式狡猾的李云龙,忠心而又身手敏捷的魏和尚,思想政治坚定,却又有着神枪手技能的赵刚……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眼前晃动着,这个时候,何万春已经记起了,自己还是戴着头盔看电视,然而,他却又在思索,这种“看法”,是不是太过于逼真了?
然而,很快他就没时间去想那么多了。
林栋给他头盔里拷贝的是《亮剑》的精华版,是很多内容的缩略,当看到李云龙向伤愈回来的赵刚报怨自己丢了一个兄弟,一个媳妇,还被撸了职务的时候,李云龙哭了,何万春感觉到自己的眼睛也湿润了。
是啊,这才是活生生的抗日英雄,他们也是有血有肉,如果不是因为被别人欺负到头上,他们也不会想着去当兵打仗保家卫国,而上战场就有牺牲,当时日本准备了多年,其国力、军力都比华夏强,战场上自然有优势,抗日战争打的惨烈,绝对不是现在的那些神剧描写的那么轻松……
当最后,影片结束的时候,一段话外音带着一串文字出现在了何万春的面前:“抗日战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到1945年9月日本关东军向华夏投降,其中局部战争和全面战争历时14年,中华同胞伤亡3500余万,……”
一串串数据,真实的反映了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华夏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其中不仅有被日本抢走的各种战略资源、文物、贵金属,还有苏联出兵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