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长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贺氏点了点头:“大嫂有心,那就多谢大嫂了。”

    但是面上却没有特别的热络,只是笑了一下,笑意甚至不达眼底,史琪见了,拽了拽她娘的衣襟,低喃了一句:“娘……”

    接着又别过她娘的手,转过身去对白氏和长安道:“大舅母,长表妹,今日的事情,还是要多谢长表妹帮我转寰,我也是被那事情都吓傻了,若是真的让有心之人钻了空子,只怕我的名节也不能要了。”

    提到名节,白氏和史贺氏都吓了一跳,史贺氏更是冲上去拉着史琪的手:“名节?你的名节怎么了?”

    在大宣,女子的名节可是比性命还重要的,若是真的没了名节,史贺氏恨不能根本就没生这个女儿。

    史琪摇了摇头:“没事的,若不是长表妹,我可能就完了。母亲,长表妹受了点伤,现在还是让大舅母带着她去休息吧,今日的事情,女儿慢慢再讲给母亲。”

    看史琪这么说了,史贺氏也不能再多说什么,只能连上堆起笑容,对长安道:“姑母现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看着琪姐儿的意思,长安你是有大功的。”又从手腕上面褪下来一个翡翠镯子,套到长安手腕上:“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玉养人,就算是姑母给长安压惊用的。”

    白氏心下不齿史贺氏,但是一家人总不能撕破了脸皮才罢休,也陪笑道:“看妹妹,这么贵重的东西,也拿来给长安这么点小孩子压惊,回头我让细蕊拣点儿我那里养人的东西,送给琪姐儿玩吧。”

    正在这时,细蕊回来了,福了福身道:“启禀夫人,奴婢已经吩咐了厨房给表小姐熬姜汤的事儿了,厨房管事儿的小杨妈妈说万万不会怠慢的,一会儿熬好了就给琪表小姐送过去。还有,府上的田大夫也已经过来了,就等着给小姐看看脚上的伤呢,田大夫说了,扭伤不是小事儿,万万耽搁不得,夫人您看……”

    便是等着白氏示下。

    “小杨妈妈是我奶嬷嬷杨嬷嬷的儿媳妇儿,她办事儿我还是放心的。大妹妹,那我就先带着长安去看大夫了,你也好生陪着点儿琪姐儿,姜汤一会就给送过去了。”

    耳边传来史贺氏的声音:“大嫂和侄女儿慢走。”

    白氏转过身去,眼神却是冷的可怕。

第三十二章 慈惠宫中定计策() 
第三十二章慈惠宫中定计策

    晚宴结束后,兆兴长公主派自己家的马车送长安和史琪回去,自己则是留在凤栖宫陪皇后说话,贺平安也跟在皇后身边伺候着。

    皇后身边的那个颇为机灵的小丫头给皇后递上一盏茶:“娘娘请用茶。这是上好的西湖龙井,菊花锅子虽好,吃多了却容易上火的,这个时候喝一点龙井茶是最好了的。”

    皇后也笑道:“既然是好,那就快去给兆兴长公主和平姐儿倒上一杯,别回头二妹妹再去太后那里参本宫一本,说本宫有了好茶独吞呢。”

    兆兴长公主陆慕楚连道不敢,端起来那茶盏品了一口:“果然是好茶,方才吃了一身热气,这会子倒是清爽了不少。”

    皇后点了点头:“其实很多事情也都如同这菊花锅子和龙井茶似的,需得有那添热气的东西,但是清凉降火的东西也得备着,这才是平衡之道。”

    兆兴长公主心里明白皇后这说的就是贺平安方才提出来拼琴技一事,贺平安再优秀,梁国公白家也是大宣的有功之臣,若不是皇后留了后招,清热降火,只怕这件事情就会热的一发不可收拾。

    心中一凛,嘴上赔笑道:“皇嫂说的极是,平安这孩子,就是被我娇宠坏了,有些时候就愿意与人家攀比,越发的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我回府上去一定好好教训平安一下。”

    皇后点了点头:“你既然知道就好了,时辰也差不多了,太后那边估计也要传妹妹和平姐儿去说说话儿了,我就不多留妹妹在凤栖宫呆着了。”

    这就是陈皇后的聪明之处,太后不是皇帝生母,但毕竟平懿皇贵妃去得早,不是生母,也跟生母没什么两样。兆兴长公主是太后亲生的,太后必然有一些私房话,是只想跟兆兴长公主和贺平安说的,但是若是太后出面,不叫上其他几个长公主,朝中上下肯定会有一些闲话。倒是皇后跟兆和长公主是有一些不愉快在里面的,兆宁长公主要回去照看女儿,兆成长公主是个寡妇不留在身边倒也无妨,兆立长公主还没开席就带着女儿回家思过去了。如此一来,只留兆兴长公主和贺平安在凤栖宫,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让太后派来的人接走,这边是把恶名揽在自己身上,成全太后了。

    果然话音儿落了不一会,就看到太后身边伺候着的喜嬷嬷前来凤栖宫:“启禀皇后娘娘,太后娘娘多日未见兆兴长公主和贺姑娘,心中思念得紧,现在看着公主和贺姑娘在皇后宫中,便想着请到慈惠宫中说说话儿,不是皇后娘娘肯不肯舍得让公主和贺姑娘前去太后的慈惠宫呢?”

    陈皇后一脸不舍的表情:“按说本宫这整日里面住在宫中,也是出不去的,难得二妹妹能过来陪本宫说说话儿,平安这孩子又是个钟灵毓秀的,今日还得了本宫菊花宴上最大的彩头,本宫也爱的跟什么似的,怎么可能舍得放人呢?不过有是幕后差了喜嬷嬷来请,本宫若是不肯放人,倒是本宫这个做儿媳妇的不孝顺了,罢了,本宫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说着还让人去给喜嬷嬷包一个上封:“喜嬷嬷亲自来了一趟,慈惠宫到凤栖宫的路程也不算太近,这点子钱,嬷嬷就拿着什么时候存点银子用用。”

    喜嬷嬷喜上眉梢,掂了掂那上封的重量,又仔细的想了一下,回头到了太后的跟前,应该怎么去回话儿。

    便让兆兴长公主和贺平安上了慈惠宫派过来的銮轿。

    太后李氏,当年也是先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明媒正娶的太子妃,只是先帝在娶了太子妃之前,心中已经有了更加心仪的女子,便是初审并不算高贵的平懿皇贵妃梅氏。梅氏为太子妃,太/祖/爷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准许的,作为妥协,先帝娶了太后,平懿皇贵妃梅氏则作为太子侧妃加入了东宫。

    太后也是国公府出身,父亲是当时六大国公中的申国公,只是后来也因为犯了一点事儿,爵位传到太后的兄长那里的时候,已经是侯爵了。国公出身的女儿,在整个大宣,放眼看去,都应该算是有底气的,何况太后的生母是当时邻国殷国嫁过来的一位酷爱骑射的郡主,性子本就骄横跋扈,养出来的女儿也是大家气派,最看不得梅氏那种温温婉婉低伏做小的样子,因此当时的太子东宫,也没少出乱子。

    一个是正牌儿的太子妃,从小跟着母亲学习骑射,身体素质本来就好,性子又硬,另一个却是太子青梅竹马的侧妃,就算有丈夫的心,可是后宅争宠的事情本来就是防不胜防的,自己本来优柔寡断,又是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性子,两人交锋下来,梅氏自然是占了下风的,虽然说先后生下了长子长女,但是生下兆成长公主没有多长时间,也就去世了,还是死后才得到了一个皇贵妃的封号。

    明眼人也都能看得出来了,太后是一个很有手段的人,能把情敌生的庶子养在身边本来已经是一种魄力,能让这个庶子继承大统之后只尊称自己为太后,生母则一直是皇贵妃,那就是太后的能力了!

    太后如今不过是五十多岁的年纪,但是因为保养得好,看上去并不是十分显出老态,头上戴着整套的翡翠头面,深绿色的翡翠反倒显得整个人都是一种雍容安然的状态。

    兆兴长公主带着贺平安走到慈惠宫里面,太后刚看到兆兴长公主,一股热泪就流了出来:“我的儿,快哀家后看看,可想死哀家了。”

    兆兴长公主倒还算是把持得住,站在那里规规矩矩的行了礼:“儿臣给母后请安,因为忙着给平姐儿选秀的事情,有些日子,没能进宫看望母后了,倒觉得母后身体愈发的好,看起来也愈发的年轻了。母后,您可不能藏着掖着,一定要告诉儿臣这青春永驻的秘诀啊。”

    贺平安学着她娘的样子,也给太后行了礼:“外孙女儿贺平安见过太后外祖母,外祖母可一定要告诉外孙女这养颜的秘诀啊。”

    一提到选秀,太后抬眼看了一下贺平安,这个外孙女,是她唯一亲生的孙辈儿了,皇帝的几个皇子公主,再亲,终究不是一条血脉。

    想着,贺平安倒是出落得越发的漂亮了呢。

    “一转眼,平安也都这么大了,哀家还记得当时平安刚出生的时候,先帝还在呢,只是因为身体不好,把皇位传给了皇上。一听说兆兴生了个漂亮的姑娘,本来人都有些混沌了,却一瞬间清醒了过来,还问,贺家这一辈儿的姑娘,取名是什么辈分啊。先帝身边的曹公公就说,是从安。先帝就开口,那就让这个孩子叫平安。”

    说到先帝,兆兴长公主也有一点湿了眼眶:“父皇的旨意传到宜春侯府上的时候,儿臣还好大不满意呢,觉得平安二字太过于俗气。还是父皇了解儿臣,紧跟着又有一道旨意送了来,上面说,人生在世,平安如意,又有什么比平安如意更重要的呢?儿臣也一下子就想通了。只可惜,父皇并没有能等到平安长大啊。”

    太后也不想在先帝这样的话题上面停留太久,只道:“选秀的事情,兆兴你心中可是有一个数儿了?哀家就平安一个嫡亲的外孙女,哀家可不想委屈了平安。”

    说着屏退了身边伺候的人,这样的事情,留一个人在身边伺候,就等于留了一双耳朵。

    看着那些人都退下去了,兆兴长公主才犹豫着开口:“母后,您觉着,庆妃生的大皇子如何?”

    这话问的隐晦,意思确实很好理解的,便是问,大皇子值不值得宜春侯府下这样的重注。自古以来,皇子站队的问题就是大事情,往小里面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