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从布兰科夫口中说出的一系列称号中,唯一能够让赛利姆欣喜的便是瓦拉几亚伊玛目的称号。生于1761年,现年只有二十八岁的赛利姆能够拥有伊玛目的称号无疑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要知道尽管伊斯兰教在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地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东欧地区大多信仰的都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该地区属于较为弱势的。

    而自从1785年,赛利姆来到瓦拉几亚之后。该地区的伊斯兰教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数十个清真寺在瓦拉几亚的领地上耸立了起来,感化了数以万计的民众信仰伊斯兰教,所以他才能够得到瓦拉几亚伊玛目的称号。

    “赛利姆阁下,您的到来让我很是感动,贵国的诚意我在您的身上已经充分的感受到了”

    “当然,布兰科夫将军。我的身上肩负着我国哈里发陛下赋予我的神圣职责,我必须要让你看到我方的诚意,这样有利于我们接下来的配合不是吗?”

    说着赛利姆端起了桌子上的一杯葡萄酒抿了一口。那张英武的脸上不由露出了好似十分享受的神情

    “时隔多年,摩尔多瓦的葡萄酒依然这么好喝,真是怀恋啊!”

    听到这句话,布兰科夫暗暗冷笑了一下。嘴上说的是怀恋摩尔多瓦的葡萄酒。恐怕在心中惦念的却是摩尔多瓦的领土吧!

    “赛利姆阁下,我方愿意在事后将摩尔多瓦地区移交给贵国,但是贵国必须帮助我方消灭苏沃洛夫”

    “布兰科夫阁下,我要郑重声明一点,摩尔多瓦地区一直都是我奥斯曼帝国不可分割的藩属国,贵国占领摩尔多瓦完全是一种侵略的行径,我方并不认为贵方交还摩尔多瓦是值得感谢的条件!”

    看着面带微笑的赛利姆,布兰科夫冷笑道:

    “赛利姆阁下。如果您真的这么认为的话,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如果贵方的要求提到太高让我方接受不了的话,那么最终得利的肯定不是我们”

    “好吧,直入正题吧,布兰科夫阁下,我国可以为你们提供帮助,只要贵国交还摩尔多瓦、克里木半岛以及比尔哥罗德地区,那么我方愿意帮助贵方消灭苏沃洛夫,同时如果贵方自立的话,我方可以率先支持贵方”

    赛利姆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但是这个条件无疑是有些高了,但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才是谈判的jīng神所在不是吗。

    很快布兰科夫便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条件

    “我方可以将摩尔多瓦地区移交给贵方,如若贵方能够击败苏沃洛夫,那么我方愿意将比尔哥罗德地区赠送给贵方,但是克里木半岛请恕在下无能为力。在下相信如果克里木半岛在我方手中丢失,那么我方今后的一系列计划将会因此而受损,您应该知道克里木半岛对于我国的意义”

    布兰科夫的态度很诚恳,而这份诚恳也让赛利姆欣赏。要知道现在并不是两个等位的人在谈判,相对于奥斯曼人来说,布兰科夫代表的黑海地区俄军无疑是处于一个较为弱势的地位,如果弱势的一方不进行让步的话,难道你还指望强势的一方让步?

    显然奥斯曼人是不会放弃对摩尔多瓦的野心的,而现在黑海俄军集团的利益让布兰科夫并不能在该地区上和奥斯曼人针锋相对,现在黑海俄军集团最想做的无疑是将奥斯曼人引进来然后用奥斯曼人的手灭掉苏沃洛夫。

    要知道此次苏沃洛夫带出来的这四万禁卫军可以说是皇室手中最为jīng锐的一支的部队了。在波将金时代,为了更好的在黑海地区建功立业,帝国各部队大量的jīng兵强将被集中到了黑海地区,而黑海俄军中不少也是从禁卫军中划拨过来的。

    这十万大军无疑是俄罗斯帝国的jīng锐,而现在十万大军迹象不稳,保罗一世为了能够让苏沃洛夫前来平乱特地在部署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十万禁卫军中优中选优选出了四万大军,这四万大军可以说是沙皇手中最后的jīng锐部队。

    别看圣彼得堡和莫斯科还有超过六万的军队,但是布兰科夫相信,只要击败了苏沃洛夫,那么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那六万多大军就不足为虑。

    因为苏沃洛夫拥有着极高的声望,阿赫夫斯基等人为了防止一旦苏沃洛夫出现在战场上会有军队出现倒戈。所以这才下定了先让苏沃洛夫接触不到他们的军队然后再借奥斯曼人的刀来杀死苏沃洛夫的计策。

    只要苏沃洛夫接触不到十万俄军,那么即便他拥有再高的声望手握沙皇的圣旨又能如何!

    “好吧,贵方的态度让我很是欣喜。贵方的条件我方答应了,等到我方击败苏沃洛夫之后再向贵方讨要比尔哥罗德”

    “这样自然最好!”

    说完,赛利姆和布兰科夫两人相视一笑。

    在赛利姆的心中,这一仗是他第一次指挥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此战也是他奠定自己在国内地位的最重要一战。叔父哈米德一世将国内最jīng锐的大军交给他指挥正是看重他,并且期望借用这个机会来锻炼他,这一点赛利姆看的相当通透。所以此战他誓要让众人侧目让天下牢记他赛利姆之名!

    两人谈妥之后。赛利姆一刻都没有多留,他立即带着随从赶回了位于瓦拉几亚公国的雅西城并召开了奥斯曼帝国全军会议。

    奥斯曼帝国此次动用了二十万大军看起来兵力庞大,但是其中有近一半是奥斯曼人向自己的各附属国征召而来的军队。这二十万人的成分可谓是相当的复杂。

    其中瓦拉几亚公国贡献出了两万的军队。值得称道的是瓦拉几亚贡献的这两万军队种有一万军队都是骑兵,因为瓦拉几亚拥有一块非常辽阔肥美的草场,所以培养得出这么多骑兵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瓦拉几亚的两万人之外,奥斯曼帝国所属的摩尔多瓦地区的大小领主们贡献出了一万军队。黑海地区生活的鞑靼人部落贡献出了两万人的军队。来自安纳托利亚高原东部的库尔德人提供了两万的军队,征召自埃及、黎巴嫩等中东地区的附属**队两万人,奥斯曼帝国直属常备军十一万人。

    二十万大军中,有六万多是骑兵,炮兵较少大概只有不到一万人,火炮一百三十余门,其余的十三万人尽是步兵。

    其中堪称jīng锐的大概是瓦拉几亚的那一万骑兵,埃及提供的五千马穆鲁克、帝国常备军中的四万人。

    奥斯曼帝国的常备军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被称为西帕希、一个被称为耶尼塞里。

    所谓西帕希乃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事封建地主骑兵。奥斯曼人将所辖的国土画分为众多的采邑,并将这些采邑分封给予王公大臣与有功兵士。又可根据采邑收入的多寡。分为三个不同的阶级。这些拥有采邑的人,都必须向苏丹提供全副武装的骑兵,以为获得采邑的代价。随着奥斯曼人势力的扩张,这种制度也被推广到其新征服的领地上,而西帕希的人数也就越来越多,逐渐构成奥斯曼人的军事主力。

    而耶尼塞里则是奥斯曼帝国在15~17世纪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征兵制度。每五年从被征服的巴尔干地区信仰基督教的民族中强行征召未成年男子,将他们分到奥斯曼军事封建主家庭生活数年,学习土耳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并皈依伊斯兰教,逐渐从文化上进行同化,继而送入伊斯坦布尔、埃迪尔内的专门学校接受军事训练和宗教灌输,以培植对苏丹的效忠jīng神,尔后补入军中。但是耶尼塞里是不许结婚的,这是为了保持一种强烈的军团jīng神,营房以外无家庭。只有退役的新军才可结婚。

    不过西帕希和耶尼塞里有着明显的不同

    第一,耶尼塞里的组成,清一sè是基督教青少年。当然这些青少年在进入耶尼塞里后,将接受严格地伊斯兰教教育乃至成为坚定的穆斯林。第二,耶尼塞里是由帝国支付薪水的军队,他们穿着整齐的制服。他们的薪资不但依赖年资,也必须依照他们各自的战功,这点与依赖地产的封建骑兵西帕希迥然不同。第三,他们是当代首个由全面配备滑膛枪的士兵单独编队之军队,虽然编制中,耶尼塞里仍保有弓箭部队与冷兵器的部队。

    虽然曾经耶尼塞里十分的辉煌,但是无可避免的,现在他们正在走下坡路。进入17世纪后,禁卫军开始蜕化。禁戒废弛,训练松懈。甚至有些士兵开始私下经营商业手工业,本来他们是不许结婚的。但到了苏里曼大帝时期,有所放宽。到了塞利姆二世时代,几乎成为定制,职位传子,纪律败坏。到了穆拉德三世时代,为了庆祝王子的割礼,人人皆可参军。兵源出现世袭化。完全丧失战斗力。

    而现在赛利姆麾下就有着足足八万这样的军队,只不过在这八万人中还是有一部分是让王子值得信赖的,比如八万人中的三万西帕希传统封建骑兵以及一万来自于保加利亚的耶尼塞里。

    现任的哈里发哈米德一世在登基之初便渴望对耶尼塞里进行改革。但是奈何耶尼塞里已经渗透进了奥斯曼帝国的心脏,想要割掉这块毒瘤并不简单,甚至还很困难。不仅仅只有哈米德一世,在奥斯曼帝国历史上近百年来所有的有识君主都看出了耶尼塞里制度的落后。他们希望能够对军队进行改革。但是不幸的是因为这些耶尼塞里已经完全违背了他们最初成立的宗旨。帝国前后多达五位君主对耶尼塞里进行改革,但是他们的结果都是被耶尼塞里抢先发动兵变推翻了政权。

    在目前的奥斯曼,因为两次俄土战争的失败,奥斯曼zhèng fǔ痛定思痛决心进行西化运动,而耶尼塞里也成为了最为死硬的反对势力。他们坚决抵制所有危及自身特权的一切改革,他们发动了一次次的军事政变阻止改革。终于在马赫穆德二世统治时期,忍无可忍的苏丹以血腥的手段在1826年终结了这支缔造和腐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