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顾虑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现在并不是顾虑这些的时候,毕竟如果狗崽早早的便病死在狗窝之中,那么你还要担心它未来是否会发狂咬伤主人还有什么意义。所以英国议会通过了帮助加来叛军整编及训练武装力量的提议,不过英国人从来都不是会无私贡献的人,所以加来为此付出的是全城的财富以及加来港口的无期限不纳税使用权。这意味着从条约签订开始起,加来港口除了名义之外,别的全部权利都将属于英国人,与加来再也没有半点关系。

    条件很苛刻,但是所谓的加来自由联盟代表以及法兰西民主同盟代表都在英国人给出的条约上签了字,因为在他们看来,现在加来正面临着波旁王朝的极大压力,政权已经是到了朝不保夕的时候,这个时候还在乎这么多身外之物有个屁用,怎样让英国人出力帮忙哪怕就是能够带他们到英国流亡,什么条件都是可以答应的。

    。。。。。。。。。。。。。。。。。。。。。。。。。。。。。。。。。。。。。。。。。。。

    在布兰科夫的严令之下,尼古拉维奇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他调集了所能够调集的全部力量,其中包括超过两百五十门的火炮以及数以万计的炮弹,如果站在对面向尼古拉维奇的火炮阵地看去。他们能看到的只有一排排的蜂窝。

    在之后,尼古拉维奇率领的第三集团军所部更是亲自冲杀在最前线,尼古拉维奇给第三集团军所有的军官都布置了任务。如果一天的战斗下来有人没有完成任务,那么轻者夺职,重者夺命!

    莫斯科西南方向的激烈战斗震惊了整个莫斯科,那些从前线撤下来的伤残士兵更是让人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在尼古拉维奇不要命似的进攻下,在西南方先,鲁缅采夫前前后后损失了大概有两万五千人,想到这个数字。鲁缅采夫便是一阵阵的肉疼。

    战争绝对不是短时间可以结束的,起码莫斯科城外叛军那巨大的后勤仓库向鲁缅采夫给出了一个他绝对不喜欢的回答。但是战争必须要打下去,所以军队的损失必须要补充。不然的话军队都消耗光了,到时候拿什么来防守莫斯科。

    前面已经说过,莫斯科的防守兵力有帝国近卫军两万人,圣彼得堡开来的征召兵一万人。莫斯科本地的征召兵三万人。再加上鲁缅采夫从莫斯科城内贵族手中费尽心思搞到的一万多人的兵马,守卫莫斯科的总兵力是十万人出头一些。

    但是这才多长时间,在东南方向便已经有两万多名士兵失去了战斗力,这意味着莫斯科守军失去了四分之一的战力!虽然攻打莫斯科的叛军损失一定不会小甚至会十分重大,但是别忘了那些叛军可是裹挟了十五万青壮年民夫,而且叛军的轻骑还在莫斯科地区不断的巡视着,凡是适合当兵的都被这些叛军强拉走了。

    其实就像莫斯科城内的那些征召兵其实和叛军当中的青壮战斗力差不了多少,那些征召兵也没有受到多少正规的训练。在西南方向的战斗当中,鲁缅采夫已经证实了这个情况。

    再从莫斯科居民中征召士兵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莫斯科城内适合的青年都已经被征召的差不多了,再征召的话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的兵员,而现在莫斯科最好的兵员都在各大贵族的手中。

    虽然受到甘道夫的影响,大部分的贵族都适当的表现了一些对鲁缅采夫的支持,基本上各大贵族都派出了一些人马参加防守莫斯科,但是在鲁缅采夫看来,这些支持的力度还不够,贵族们支援的武装力量还是太少。

    所以当鲁缅采夫的副手将战斗中损失的兵力数据报到鲁缅采夫跟前的时候,老元帅一个激灵的站了起来,然后立即让自己的副官备马,他要立刻去见城内所有的大贵族。

    之后,鲁缅采夫的马车走街串巷,这位老元帅不停在每个贵族眼前挥舞着那张薄薄的数据单,所有人看到那张薄薄单子上面那一连串的数据时都会有眩晕感,而在这个时候,鲁缅采夫便会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靠着这样的方法,在三天之内,鲁缅采夫又得到了将近一万人的兵力,这让鲁缅采夫对自己接下来的行动更加有自信了。

    。。。。。。。。。。。。。。。。。。。。。。。。。。。。。。。。。。。。。。。。

    马克西米廉的提案在法兰克福掀起了滔天巨浪,这位科隆选帝侯的所作所为让所有的帝国议员都感到了震惊,而在之后,整个帝国议会如同滴进了水的油锅一样久久不能平静,即便是议长大大大吼了数十声安静都没有能够让议员们安静下来。

    而在长久的嘈杂之后,帝国议会又以最快的速度安静了下去,因为所有的议员在震惊之后都一股脑的向外跑去,他们这是要将马克西米廉的惊世之举以最快的行动报告给各自背后的主子。

    相较于维也纳,勃兰登堡距离法兰克福的距离无疑是更近一些,这也让威廉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了法兰克福的情报,其中马克西米廉的提案便是重中之重。

    当完完整整的看完马克西米廉的提案之后,威廉简直是哭笑不得,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帝国议会和选帝侯们并不会随意干涉皇位的继承人选,只要上任皇帝在公众场合正式的承认了继承者的身份同时以诏书的形势确定下来,那么在没有大问题的前提下,各国都会接受。

    但是正如前文所说,科隆选帝侯手上的权利是一个最大的意外,因为在几个选帝侯国当中,只有科隆选帝侯有权利在皇位已经有继承人的情况下要求召开选帝侯会议选举皇位继承人。

    而现在马克西米廉正在使用这项权利,如果没有威廉的话,说不准马克西米廉还是会有一定的成功可能性的,毕竟科隆选帝侯一直都是几大选帝侯当中地位最高的,如果几大选帝侯对皇位继承人久争不下的话,科隆选帝侯甚至可以在皇位空悬的时期代行皇帝的权利。

    尽管目前神圣罗马帝国的皇权基本上就是摆着留看的,但是作为继承了罗马帝国称号的神圣罗马帝国,他的皇位即便再是摆设也是无数人日夜梦想着的宝座。

    马克西米廉这一招符合法律途径,而这也是对利奥波德的最大考验,因为马克西米廉甚至不需要胜利只需要在各大选帝侯当中再找到一个盟友,然后在选帝侯会议上造成僵持不下的局面,那么他就赢了。

    前面说过,皇位僵持不下,科隆选帝侯可代行皇帝事!而在设立帝国选帝侯的时候,科隆选帝侯除了皇位空悬的各项权利之外,他还可以经帝国议会的授权担任帝国的首相。所以一旦僵持不下,马克西米廉在帝国内部有着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来给利奥波德的上位制造麻烦。

    但是现在出了威廉这么一个变数,谁也不能否认威廉在帝国内部的影响力,毕竟作为帝国内部排行第二的实力诸侯,很多帝国内部的小诸侯还都是以普鲁士马首是瞻的。更不用说现在萨克森和巴伐利亚选帝侯都直接或间接的听从威廉的命令,所以说威廉才是决定此次哈布斯堡家族内部皇位之争的裁判。(未完待续。。)

    。。。

第四百零九章 出人意料的消息() 
1790年四月十日,利奥波德在维也纳皇宫举行加冕仪式,欧洲各国都派出了代表前往维也纳观礼,就连国内叛乱的法兰西和俄罗斯也都派出了祝贺使者。而其中法兰西的使者团最为庞大同时规格也是最高的,法王路易十六派出了自己的政府首相以及外交大臣,而与之相比,英国及普鲁士等国的规格都要低上一些。

    不过在普鲁士代表团中有一个人相当的引人注目,那就是利奥波德的女儿安娜郡主。此次安娜到来维也纳正是她第一次以普鲁士国王未婚妻的身份登上国际舞台。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帝国内部有一部分诸侯并没有向维也纳派出自己的使者,其中就包括科隆以及美因茨,这两个选帝侯国都没有派人前来观礼,而这一情况让时刻关注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各大强国无不心怀激荡。

    名义上神圣罗马帝国是整个欧洲大陆疆域最为辽阔的帝国,一个强大且同心协力的神圣罗马帝国会让他身边所有的国家都心怀警惕,但是现在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下任皇位继承人,利奥波德没有得到两大选帝侯国的认同,这让一些人的心中不由感到了振奋,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机会。

    整个加冕过程,利奥波德表现的相当得体,他好似并没有因为科隆和美因茨的行动而感到愤怒,这位新加冕的哈布斯堡主宰在整个仪式上都展示出了自己平易近人的一面,而匈牙利、克罗地亚、米兰等哈布斯堡家族附属领地的贵族代表在加冕仪式上集体向利奥波德效忠的场面让各国的使者感到了极大的震撼。

    加冕仪式结束之后。利奥波德在皇宫中召开了盛大的舞会,在舞会上利奥波德拉着安娜正式向欧洲各国的代表宣布,普鲁士国王威廉与安娜郡主的婚礼将在今年的六月十五日举行。

    本来威廉是不准备这么早结婚的。原先在威廉想来,他和安娜的婚礼应该在年底圣诞节之前举办最好,但是在这件事情上路易丝给威廉施加了压力。在王太后殿下看来,威廉今年也已经二十岁了,作为一个强国的国主,威廉的婚事是受到整个欧洲瞩目的,要知道在波茨坦郊外的无忧宫中。卡琳娜三女的存在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只有威廉尽快结婚才不会让别人传出什么不利的谣言。当然在路易丝的心中也不乏有着早点抱上孙子的渴望。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奥地利使者的授意下。安娜在前来维也纳之前特意求见的路易丝,她委婉的向路易丝表达了想要尽快和威廉结婚的想法。安娜的想法让路易丝喜出望外,因为这和她简直就是不谋而合,于是在威廉还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路易丝当着安娜的面订下了威廉与安娜完婚的日期。而在之后路易丝也是仅仅告诉了威廉她的决定和婚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