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嫡女逆袭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长青连忙拉着楚紫嫣跪下,道:“母亲,不孝女儿回来看你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一旁的王氏连忙扶起顾长青,拉着她就坐到了顾老太太身旁。

    其实,顾老太太是极疼爱顾长青的,因为她是最小的。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顾长青是顾老太太的小儿子,生顾长青之时,老太太年纪不小了,前面接连三胎都没保住。怀上顾长青时,本以为肯定也留不住,结果偏偏生下来了,还是个健康的姑娘。

    而且这姑娘越长越水灵,而且还是个才女,学什么都会,还学得都比同辈的兄弟姐妹要快。到了十二三的时候,来求亲的人都快踏破门槛了,这让顾老太太是打心眼里喜欢,琢磨着要给她找个好夫婿。

    可是她这边挑花眼,都没有挑下,倒是姑娘自己给瞅对眼了。是个军户,以后肯定不能长期呆在京城的。

    这可是把二老给气的够呛,可是耐不住姑娘喜欢啊。加上这个姑爷确实是个人品好的,模样也好的。所以,也就高高兴兴地成了亲。

    没想到,刚成亲没几年就要外放,还一放就是十几年,到现在才回来。两母女一见面就抱头痛哭啊。

    连着旁边的楚紫嫣也哭了,而且她是真心哭了。

    原因是顾老太太爱屋及乌,因为顾长青的对楚紫嫣难免就偏爱了些。前世,自己嫁不出去的时候,顾老太太还找了顾家的几个男孩过来说亲。只是当时自己不想连累顾家,再加上别的原因,就没有答应。

    但是这份情,楚紫嫣是认的。(未完待续。)

第四十二章 母女相见() 
何况,楚紫嫣后来嫁给苏志远后,太傅府的人也常常照顾她,逢年过节时候的年礼都很厚。这让她在平远侯府里的日子,也稍微好过了一些。

    顾老太太和幺女顾长青叙了半天旧,然后看着楚紫嫣,说道:“这是嫣儿吧,都长这么大了。记得你那阵子因为春花抬姨娘的事情生气,动了胎气,差点就保不住了。

    当时你娘生你生得艰难,你刚出生时,弱得跟小猫儿似的,两只手从头到脚都能托住。比一般的孩子都小,才四斤多一点。连哭都不会,还是我老太婆求了云海法师才……”

    “娘,嫣儿都这么大了,您还说这些做什么啊。”顾长青说道:“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还提来做什么啊。”

    “不提了,不提了,你说这人老了,就爱回想过去的事情,也爱唠叨了。”顾老太太拿起身边的零嘴盒子递给楚紫嫣,道:“嫣儿,别客气,就拿这里当自己家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别拘束了。”

    “哎,谢谢外婆。”

    顾老太太听了楚紫嫣的话,摸了一下她的脑袋说道:“真乖。”然后她又看向大儿媳妇王氏,也就是楚紫嫣的大舅妈,说道:“让元苗那丫头也过来吧,和嫣儿玩一会啊。”

    楚紫嫣赶在王氏之前说道:“外婆,我想去表姐的院子里转转,您让我过去玩会吧。”

    “好好好,”顾老太太看着王氏,说道:“那你带着嫣儿去元苗的院子里,让她们姐俩玩一会啊。”

    “是的,母亲。”

    王氏行完礼之后,就牵着楚紫嫣的手往出走了,屋里就剩下了顾长青和顾老太太两个主子。

    她们刚走,顾老太太就招手让下人们都下去,只留她们娘俩说话。

    “你们这次回来,还走吗?”

    “这个不知道,要看朝廷的安排了,如果还要外放的话,那就要离开了。”顾长青接着说道:“女儿在外面呆得习惯了,乍一回到京城还有些不适应呢。”

    “外放不是长久之计,卫和所是训练军户的地方,军屯是军户们种地的。楚衍这十几年了,做的也就是这两件事情。管理和训练军户,随时准备打仗。”顾老太太接着说道:“这次回来,我听说好像是徐家使的劲儿,想让他回来。”

    “徐家?”顾长青想了想,道:“就是相公的舅家?自从亲事闹掰还有春花姨娘的事情之后,两家几乎已经只是面子上过得去了。这次怎么会使劲让相公回来。”

    “自然是朝中有事情了。”顾老太太说道:“你爹爹现在还在京郊的行宫里和钦天监不知道在做些什么了。已经有半个来月没有他的消息了,只是每天递出来平安的字条,还有一些需要的东西,其他什么也没有。”

    “发生什么事情,能让朝廷这么重视,让爹爹都过去了?”

    “你爹只传出了异星两个字,其他的就不知道了。”顾老太太叹了一口气道:“这每个朝代,只要出来这两个字,这代表的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相隔不到五天,刘春霖和周世杰都死了。这两个朝廷大员,可不是一般的角色。他们可都是皇帝定下来的主副考官啊。”

    “为什么要杀他们呢?找到凶手了没有?”

    顾老太太摇摇头,道:“没有,哪里能那么容易啊。他们两个都是在内宫之内值夜的时候,被人杀害的,没有人听到动静。凶手是一刀毙命,干净利索。第二天,来上朝的官员们发现他们尸体的时候,都已经僵了。

    这个事情皇上很是震惊,隔着不远就是他住的地方了。凶手这么神出鬼没,要是哪天想要他的命了,怎么办。所以,这几日,金吾卫还有锦衣卫都特别的忙。”

    “娘,这和军队有什么关系呢?”

    “你聪明脑瓜,看来是只适合学那些琴棋书画啊。”顾老太太叹了一口气,道:“征银代徭役的意思是,军户如果不想再从军了,只要给朝廷缴纳一定的银两,就可以撤销这个职务。如果这个实行下去的话,对大烽的军事实力会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是军队人数会急剧减少。这么久没有打仗,人们休养生息得不错,手里都有些闲钱。渐渐地人们就不太想去训练,不想再去过那种刀口舔血,今日去了,明天还不知道有名有命在的日子。估计会有一大批人交这个钱的。

    第二,军队人数少了,将领和这些后备训练的人,需要的也不是很多了。可能会给你安排到别的地方当差。可是,从武这么多年,你真的能和那群科举出身的举子们打嘴仗吗?打不过他们的,而且他们现在都是各自都有自己的派系。不融入受排挤,想融入难。怎么做都不对。

    第三,大烽周边的国家,日渐强盛,已经不是以前咱们能超出别国很多的时候了。别国如果攻打大烽怎么办?主战还是主和?

    主战,人数不够,训练不足,打不过人家。主和的话,需要付出一大批的金银珠宝,那可能会比征银代徭役那会征的银子更多。

    所以,这个主张并不好。可是,朝廷中大多数人却很赞成这个提议。被杀的这两人是不主张征银代徭役的。”

    “难道就是因为这个,他们才被杀的吗?”

    “不清楚,也有可能是因为科举的事情。有人嫌他们碍眼了,所以想挪开了。”顾老太太说道:“不管是哪一个,都不是小事。科举是国家大事,前朝就有落地秀才考了几次不中,居然起义了。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也可以让一个大国,快速毁灭。”(历史上的黄巢起义就是如此)

    “不是说秀才起兵三年不成吗?闹了便是闹了,也没有什么啊,大唐不是因为安史之乱才由盛至衰的吗?”

    “你既然说起来大唐的盛衰,那咱们就掰扯一下吧。大唐由盛至衰是从唐朝建国一百三十多年的天宝中期开始的吧。当朝皇帝已经失去了年轻时候的励精图治,才导致后来的结果。

    当时的皇帝做错了这么几件事情,第一他贪色乱政,第二他无用奸佞,第三他放任藩镇的坐大。乃至于,安史之乱产生之后,他连收拾的能力都没有了。”(未完待续。)

第四十三章 找个大师看看吧() 
“哦,知道了。”

    “古人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口,主要是读书人的口。他们读史往往见识多一些,和书院的人时常交流,知道的事情也多。更能看出来朝政的利弊,若是他们在科举中受到什么不公平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说上几句。

    说不定,再弄出来几次起义,围攻衙门的事情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镇压住就可以了吧。”

    顾老太太说道:“今年元浩就不下场了,一来是书读的一般,考了也不一定能中。如果得了个同进士(等同进士的意思,和如夫人一样,不是夫人,却和夫人的待遇一样。同进士,不能做官,只能做吏,如主簿师爷一类),那就真的丢人了。”

    “哲儿的师傅今年也不让他去下场呢,说是让他历练历练。”

    “唐昭儒那个人,我知道的,有些底子,你儿子交给他,放心吧,错不了。”顾老太太又说道:“刘春霖和周世杰这两个人的事情,影响科考,还影响政令的推行。

    所以,这两件事情,尽量都不要沾。哲儿既然不考,那就不用操心了。另外,让女婿这段时间在家好好呆着,谁的酒宴也不要去,尤其是他舅舅家的。”

    “为什么?”

    “他叫女婿回来,就是为了征银代徭役的事情啊。那宁国侯徐崇茂可不是个好相与的,而且这人特别贪婪。他找女婿回来,是找了一杆枪啊。现在圣上的态度很不明朗,千万不要掺乎到里面去。”

    顾长青问道:“娘,您刚才不是说了那么多征银代徭役的害处吗?不是应该劝劝您女婿反对这个提议才对,怎么现在反而让他什么都不要管呢。”

    “上位者的心思,底下人最忌讳的是能猜到,也最忌讳猜不到。”

    “您说的,我怎么听不懂啊。”

    顾老太太问道:“如果底下的丫头很笨,你想穿什么,带什么,她都不知道。这种人,你会用吗?”

    顾长青摇摇头道:“不想用啊,笨死了。”

    “那还有一个丫头,你第二天要穿的衣服,你都还没有说,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