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世纪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LC区工业基地万簌俱寂,几乎所有厂子都已搬迁到江北工业区。偶尔有一两家厂子透着灯光,也是半死不活地吊着。路上行人车辆几乎绝迹,整个老工业区安静得像鬼区。

    很快就进入冶炼厂,老门卫早早地升起了起降杆,车子无声无息地开进厂区,停在洗炼池的过道上。池子里的水早已放干,露出黑乎乎的厚厚一层铁粉。

    李正一从车上拿下簸箕铲子,李勇穿着长筒雨靴,接过簸箕铲子顺着池子边的扶手下到池子。池中铁粉很结实,人踩在上面只能留下一个浅浅的脚印。

    李勇铲了半簸箕铁粉,提上去给池边的李正一和林文星。两人接过,和李父、崔兴发还有老门卫一起凑头细看。老门卫用手指沾上一点铁粉,细细揉动,对李正一说:“后生怎么样?没骗你吧?”

    李正一点头说:“上好的铁粉,值你说的价钱。”

    老门卫说:“那行,你们掏,我出去抽烟。你们把铁门关掉,别闹太大动静。”

    李正一赶紧说:“等一下,车还没过磅呢,怎么过秤?”

    老门卫说:“现在没法过磅,过磅房被锁住,我也不会用。你们先装车,到时大家一起估个重量,多少差一点没关系,不会让你吃亏。”

    李正一也认为有理,铁粉重量其实很好估,装完车,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瞧个大概。自己这边有李父这个半辈子收废品的行家在,不怕吃亏。

    老门卫出去后,李正一让李父和司机也跟着出去。一来陪着聊聊天,二来有李父在,安全系数要高很多。免得被人家包了饺子,自己还在里面傻乐。

    四人开始放开膀子干活,李勇跟崔兴发在池子中铲铁粉,李正一跟林文星在上面接,然后装车,很快就把上面厚厚的一层铁粉刨得干干净净。再继续铲铁粉时,李勇发现不对劲,喊李正一说:“李哥快下来,下面不是铁粉,不对劲啊。”

    李正一顺着扶手下去一看,却见铁粉下一层,竟然是暗红色的铜块。池中三人手忙脚乱一通乱刨,刨出的都是目测一米左右,横截面积四四方方,大概10公分长宽的长铜块。望着旁边露出的其他铜块,看样子数量不少。崔兴发用手想挪动,发现铜块嵌在铁粉当中纹丝不动,份量很重,一根估摸着怕有一百多斤。

    站在池边的林文星也跟着下来,看着池底露出的长铜块,四人一起发呆。半晌后,崔兴发才呼呼地问:“李哥,这是铜还是黄金?”

    李勇嗤笑一声说:“你傻呢,这要是黄金,得值多少钱?很明显不是黄金,黄金是黄颜色的,这是红的。”

    林文星接口不确定地说:“这么长一根,铜也值很多钱吧?”

    李正一也心跳加速,混了这么长时间的废品收购,自然认得这是红铜,价值很高。并且隐约记得,后世铜价据说最高涨到八万元一吨。目前的铜价在一万八千元一吨,这些铜块一根恐怕有七八十公斤,折算下来,一根一千五左右。

    崔兴发又呼呼地问:“李哥,这冶炼厂不是炼铁的么?怎么会有铜块?”

    这问题大家都不知道,也许这冶炼厂不仅炼铁,也炼铜。至于铜块是怎么跑到洗铁池的,其他三人一脸迷糊,李正一却一清二楚。洗铁池是死去的陈项明私下弄的私货,本来李正一还怀疑他的用意,看到铜块,陈项明的想法基本一清二楚。铁粉只是遮掩耳目的手法,铜块才是真正的私货,连和他一向交情不错的老门卫,都被陈项明蒙在鼓中。

    李正一想通了事情的原委,哪还有心情去管崔兴发的问题,赶紧招呼三人速度点刨,看池中到底有多少铜块。四人干劲十足,一边刨一边搬,一根铜块一百多斤,两个人都只能挪动,想装车,必须四人齐心,否则抬不上去。

    刨了十根,四人累得不行,这速度有点慢,还不知道要弄到什么时候。休息时,李正一跑去前面把进来的铁门反扣上,免得被老门卫走进来撞见。

    休息一会后,四人一鼓作气把铁池刨了个底朝天,刨出30根一模一样的铜块。四人抹把汗又休息半晌,正要装铁粉,这时林文星说:“李哥,不是说有两个铁池吗?你说另外一个会不会也藏有铜块?”

    李勇搭腔说:“恐怕有,试试?”

    李正一说:“试。”

    四人不管这边洗铁池的铁粉,一窝蜂跑到卡车另一边的洗铁池,叮叮当当一阵刨,同样发现藏有一模一样的长铜块,顿时个个喜形于色。四人完全不觉得累,抓紧时间把这一边的铜块也刨个干净,然后用车上原有的铁粉把码得整整齐齐的铜块掩埋掉。忙完这些,四人不顾春寒料峭的夜里湿冷的地面,一字儿躺在地上,边抽烟边笑。

第56章 小财() 
这时铁门传来声音,老门卫和李父在外头轻声喊,说你们掏完没有,锁什么门,都好几个小时了,不要耍太久。

    李正一满头大汗地跑过去开门,给进来的三人敬了烟,说:“快了呢,你们再等等。”

    老门卫挤进铁门,围着车转圈,慌得躺地上的三人都站起来,生怕老门卫不顾老胳膊老腿,跳上去刨开铁粉查看。

    幸好老门卫只是例行公事看看,这是他几十年门卫养成的习惯。转了一圈才想起,现在厂区啥都没有,人家还能咋的?里面扫眼一望,空空荡荡,拆得动的早已卖光,拆不动的送人都没人要。

    老门卫转悠一会就跟李父他们去了外面,走时叮嘱干活的四人加把劲,别偷懒,过会天亮后人车一多就不好走,万一出问题麻烦会很大。

    四人不敢怠慢,手脚麻利地又开始分工协作,如此又忙了两个来小时,时间已到了凌晨五六点,才把两个洗铁池铁粉清理干净。

    出门时先算账,老门卫和李父都给卡车上的铁粉估了20吨,双方没异议,赶紧结账闪人。临走时李正一分明看到老门卫笑眯眯地松了口气,他心里的也跟着笑眯眯地松了口气。

    李父在车上一直很疑惑地看着四个脸色诡异的半大小子,琢磨着哪里不对劲。到了收购站,李正一跟司机商量,能不能休息半天再帮忙拉去废品回收公司。

    司机跟疤脸认识,虽然心里不太情愿,但因为疤脸的交情,没有说出口。只在心里腹诽李正一为什么不直接拉去废品公司,还要跑回来一趟,又要耽误半天。李正一觉得耽误人家半天不合适,又给司机加上两百块工钱,司机顿时欢天喜地跑到李父给他准备的偏屋睡觉去了。

    李父下楼,见四人还在抽烟没点困意,就问:“怎么不去睡?”

    李正一就很诡异地把李父拉到卡车旁边,把铜块的事情简要说完,惊得李父张着嘴半天没合拢。拾掇废品半辈子的李父当然知道铜块的价值,卖得好,甚至不止现在废铜的价格,完全可以当作新铜来卖。

    李父胆小,对李正一说:“这么做没问题?”

    李正一解释说:“肯定没问题,老门卫年纪大,人很精明。他知道这事是安全的,所以才敢占这便宜。”

    李父瞪眼说:“我是说,我们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合适?”

    李正一对父亲的古板思想很无奈,说:“您这是什么思维啊,现在流行捡漏。人家古董商人满世界跑乡下去低价收购古董,你能说人家捡漏的商人不厚道吗?人家商人是刻意去捡漏,我们这是无意间捡漏,我还巴不得多来几次呢。”

    李父总觉得李正一说的是歪理,又找不到反驳的词句,只好闭嘴,然后看着四人又开始把辛苦搬上车的铜块往屋里搬。听说和亲眼看到完全是两码事,李父从第一根长铜块开始,就一直没挪过眼,心里在嘀咕着一块能卖多少钱。李父半天都没算清楚这批铜该值多少,等到搬完,他把铜块遮盖住,跑上楼跟李母报喜去了。

    铜块搬完时,天已大亮。李正一四人又累又饿,连忙一起跑到棚户区最近的早点铺子,狂吃海塞地填饱肚子,然后跑回来昏天黑地地睡。

    一觉睡到下午太阳偏西,李勇嚷着要回去,他奶奶独自一人在家不放心。林文星其实不想回去,觉得收废品这行当不错,却架不住自家老爹的威望,只能跟李勇一块赶回去。

    走时李正一分别给他们塞了五百块钱,开始两人不要,说兄弟之间帮个忙而已,哪能要钱。直到李正一说,有了铜块就是捡漏能赚很多,两人才勉强收下。至于崔子暂时就不给,等到月底让李母发给他更好。

    铁粉拉到回收公司直接过磅出售,因为是上门送货,回收公司稍微提了一点价格,按620元一吨。铁粉过磅后有16。8吨,扣去运费人工费,不计算铜块在内,还净赚2000多元。

    两个铁池共刨出铜块60根,大小净重均等。李正一跟崔兴发两人特意拖出一根在自家磅上过秤,发现一根净重85公斤。这样一算,这一批捡漏的长铜块总重量5。1吨,按目前铜价18000元一吨计算,共计人民币91000余元。

    李父李母得知计算结果,顿时笑得合不拢嘴。李正一这一次废品捡漏,一次性就捞回来收购站差不多一年的废品利润。

    李母说:“月底来拉货,让他们拉回去,价格要跟他们要高点。”

    李正一赶紧打消李母念头:“先别卖吧,铜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不会跌,囤得越久价格越高。”

    李母问:“你怎么知道铜价会越来越高?”

    这话不好回答,总不至于跟父母说,自己后世重生回来的,知道铜价要涨到最高八万,才会慢慢跌回来。李正一不敢明说,只好找借口,说是在外面跑工业区的时候,认识好些眼光不错的废品同行,都说铜价会涨,并且涨幅不低。

    李父李母都半信半疑,但还是依了李正一的想法。可怜李正一对前世的记忆一知半解,他了解的铜价最高达到8万多一吨,这没有错误,但必须囤积到2007年。并且其中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2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