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 完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先云考进黄埔时是第一名,毕业时又是第一名。黄埔三杰中,以他为。蒋先云的入党介绍人是**,可见其人分量。蒋介石对他赏识无比,以极大的耐心等他回头。国共分裂时许诺只要蒋先云过来就能当师长,当时黄埔学生中能当团长的都没几个。然而蒋先云铁了心跟**,终于不辞而别。1927年5月28日,蒋先云在河南临颍与奉军张学良部作战时牺牲,时年25岁。

    李之龙想必学过中国现代史的人都很熟悉,其人与“中山舰事件”一起名标史册。在考进黄埔之前李之龙就已是共产国际顾问鲍罗廷的政治秘书,资历是很老的。李之龙和蒋先云并列为黄埔中的左派学生领袖,也因此被右派学生痛恨。中山舰事件前,李之龙官升为海军局局长,军衔中将,与校长蒋介石平级,这不可避免地被视黄埔为蒋家军的蒋介石所不满。选定李之龙作为打击目标,可说是各方合力所至。李之龙从此一蹶不振,党内同志也冷淡他,最后流亡日本。国共分裂后,李之龙回国反蒋,在广州被捕。据说蒋介石闻讯后,曾电告李济深将李之龙解送南京。电报到达时,李之龙已被押赴刑场,牺牲在了红花岗下。

    周士第在黄埔时有“猛将”之誉,当过铁甲车队队长。南昌起义时又是叶挺部第25师师长,当时便是高级将领。在南下部队失败后,周士第离开部队回上海,造成了一段时间的脱党,这相当程度地影响了他日后在军中的地位。后来周士第追随贺龙,当过红二方面军的参谋长,又当过八路军12o师参谋长,总算没有掉队,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刘畴西在一期生中也是积极分子,很早就受伤独臂,最高军职当过红十军团军团长。后来在江西怀玉山地区和方志敏一起被俘。当时刘畴西冻饿多日,哆嗦成一团,审他的正是一期同学俞济时。俞当时没怎么理他,就让人把他押下去了。后来黄维还讥讽俞济时:“大家多少同学一场,应该让人家吃顿饱饭嘛。你的心也太不善了!”刘畴西在狱中坚强不屈,与方志敏一起牺牲。

    蔡申熙在鄂豫皖是地位仅次于徐向前的军事将领。张国焘对黄埔出来的人大开了一顿杀戒,却十分欣赏蔡申熙,有意委任他为四方面军副总指挥。无奈时运不济,在四次反围剿的突围血战中,蔡申熙亲临前线,中弹牺牲。

    赵自选以仅次于蒋先云的第二名成绩考入黄埔,是黄埔军中的第一任铁甲车队队长。后来跟随彭湃去组织红军,牺牲在广东海丰。

    宣侠父是一期生中的特殊人物,因蒋介石破坏以党治军的制度而抗命不从,被蒋介石开除出黄埔。临行前留诗两句:大璞未完总是玉,精钢宁折不为钩。后来宣侠父入吉鸿昌部做统战工作,八路军时又任高级参议,出面向国民党要钱要枪。蒋介石对他不胜其烦,命军统特务将其暗杀。

    黄鳌也是一期中著名**人,后来又跟著朱德、陈毅上井冈山,在湘南作战中牺牲。

    阎揆要是和杜聿明、关麟征等人一起从陕西千里跋涉来考黄埔的。这十几个陕西人中竟出了6个中将,而阎揆要是其中唯一的一个解放军中将。

    彭干臣是南昌起义时的公安局局长,接的是朱德的班,为此还成了党史研究中的一段公案。后来跟著方志敏去赣东北,在战斗中牺牲。

    在一期生中较为可惜的是孙德清、吴展、董朗这几个人,在军事上都是一把好手,却都死在了肃反中。

    在二期生中著名的**人是周逸群和卢德铭。周逸群是红二军团的政委,和贺龙一样是红二方面军的代表。周逸群死于一次与敌人的遭遇中,一直怀疑是有人叛变,却没有证据。

    卢德铭投考黄埔时的艰难大概没人比得了。他从四川自贡出,原打算先奔云南,借道广西,沿西江水路到广州。他步行到云南后,现广西李宗仁正和唐继尧开战,水6交通都已断绝,耽搁了一个多月也过不去,只好折回四川。卢德铭经成都到了重庆,再顺水路东下到武汉。原本想从这里6路到广州,一打听,6路只能到湖南。没办法只好又坐船到上海,换上外国货轮从海路到香港,再换船到广州。这一下子小半年过去了,黄埔一期都开学一个月了。卢德铭并不气馁,直接闯去找了孙中山,拿到了特别入学介绍信。蒋介石这回表现出了铁面无私,没让他进一期,而是做了二期的第一名学生。

    卢德铭后任武汉警卫团团长,参加秋收起义,成为总指挥。后在掩护部队突围时牺牲。如不死,很可能是朱毛会师后的红四军副军长,建国后当然的元帅。

    二期中的余洒度值得一提,他是李之龙的好朋友,参加了秋收起义,是红军中的第一个师长。后回上海中央汇报,与**失去关系,转回投奔了蒋校长。后来余洒度任**少将,在北平贪污**,被蒋介石下令枪决。

    黄埔三期生中朱云卿是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的英雄,荣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十分为朱德欣赏。后在苏区医院养病时被特务刺杀身亡,这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当时的肃反运动。

    吴光浩则是黄麻暴动的副总指挥,鄂豫皖苏区的创始人之一,在当地有著极高的威望。后在前往河南组织暴动时遭民团突袭牺牲。死后中央派徐向前来接替进行军事指挥。

    黄埔四期中出的人物在国共两边都是最多的。**就不用多说了。刘志丹,陕北红军的创始人,是党史中影响深远的人物。曾中生,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徐向前的副手,以游击战略而名贯全军。后被张国焘长期关押,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点名要见他,结果曾就不明不白地失踪了,连尸体也找不到,成了一个悬案。

    段德昌,彭德怀的入党介绍人,洪湖苏区的创始人,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人物之一,有“火龙将军”之称。后被夏曦杀害于肃反中。

    伍中豪,红一方面军中与**齐名的将领,**的“四骁将”之一。曾是北大文科系学生,行军作战余暇一好喝酒,二好吟诗唱和。朱德曾有意自己进军委后让其接任红一方面军总指挥之职,只是不久伍在病愈追赶队伍时被江西安福县民团袭击牺牲。后彭德怀派兵将此民团剿灭,由谭震林操刀将杀害伍中豪的凶手斩。

    叶镛,鄂豫皖苏区最早的师长,徐向前是他的参谋长。后在养病时被俘牺牲。

    陈毅安,井冈山的红军骁将之一,红八军创始人。

    袁国平,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随皖南事变而名闻天下。

    洪水,越南人,解放军中唯一外籍将军。授衔时其资历够中将,为平衡越军体系而授少将。

    郭化若,**最早的军事秘书之一,后任三野九兵团政委。

    除了上述的外,四期生中的**将领还有王世英、方之中、李天柱、李鸣珂、李运昌、李逸民、肖芳、季步高、胡陈杰、倪志亮、唐天际、曹广化等人。

    黄埔五期中出了几个重量级人物。

    许光达,后授大将军衔,成为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人物之一。

    宋时轮,三野九兵团司令员,指挥过的最著名战役是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也因此而备受争议。

    张宗逊,生就一副威风凛凛的形象,红军和解放战争时都跟著彭德怀,后又是国防部副部长,彭的副手。在58年反军事教条主义中是著名干将,被视为彭张一体。在一年后的庐山会议后及时倒戈,表态批彭而未受株连。晚年寂寂无名,连邓小*平的治丧委员会也未列其名,是当时活著上将中唯一的一个。

    陶铸,中南区的实权人物,文革中调到中央成为第四号人物。因保老干部而被**点名打倒,后囚死于安徽合肥。

    赵尚志,北满抗联的灵魂人物,与杨靖宇有“南杨北赵”之称。日将冈村宁次在东北时数次对赵加以围捕而不果,将其写入自传中。赵尚志对敌作战英勇,却被自己的中央两次开除党籍,直到牺牲四十年后才得,鄂豫皖苏区的最早创建者之一。

    五期中还出过解放军上将杨至成和中将谭希林。

    黄埔六期中出过郭天民(上将)、王诤(中将)、张开荆(少将)等解放军将领。在高级班中有两个著名人物,一个是黄公略,**最器重的红军将领之一,将其写入诗词中。另一个是贺国中,彭德怀的铁杆,红五军中最早的几个党员之一。

    黄埔在武汉办过分校,同样出了一些著名的**将领。

    张子清,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的嫡系。因受伤后经常将药让给其他伤员,终于不治牺牲。

    王良,接**任红四军军长,罗瑞卿的好友,在与民团作战时被冷枪击中牺牲。

    罗瑞卿,有近一米九的个子,作战受伤后被误认为死亡,放进棺材后却装不进腿,被**称为“罗长子”。后授予大将军衔。

    周维炯,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名将,和许继慎一起被张国焘处死。

    邓萍,红三军团参谋长,牺牲于娄山关战役中。

    程子华,红军、八路军及解放军时都为重要军事将领,建国后转入经济部门工作,55年未授衔,似为可惜。

    赵一曼,四川宜宾人,原姓李,抗联中的著名女英雄,任抗联第三军第二团政委。在吉林珠河战斗中受伤被俘。在入院疗伤时说服护士韩勇义及看守,雇马车偷偷逃离。因马车度慢,在离游击区仅二十里时被日军追上,不久英勇牺牲。死后长时期身份不明,后在同学罗瑞卿帮助下,终于明确了真实身份。

    胡筠,双枪女将,极为能干,平江地区苏维埃主席,彭德怀当时是她手下的委员。后在肃反中被冤杀。

    段玉林,红三军八师师长,贺龙倚重的将领,死于肃反。

    游曦,广州起义著名女英雄。带领一班女兵与敌巷战,全部牺牲。死后敌军将其扒光肢解,陈尸于天字码头,年仅19岁。

    武汉分校还出过陈伯钧(上将)、徐彦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