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文娱高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说呢,是一篇歌颂革命的文章。算是小小的拍了一下国家的马屁吧。这样的文章他们要是敢不给第一名,那就是政治立场有问题。统统抓起来关小黑屋。”朱子清开玩笑道。

    “我说真的。”女孩娇嗔道。

    朱子清在脑海里幻想着她撅嘴跺脚生气的模样,心中顿时被温馨塞满。

    “我说的也是真的,真是一篇歌颂革命先烈的文章。不信我读一段给你听听。”

    然后朱子清就把文章最后一段《海燕之歌》背给女孩听。

    和林宝儿持同样问题的人非常多。对于朱子清二轮比赛的文章,没有人不好奇。

    他第一轮参赛作品是《阳关雪》,这篇文章创造性的把历史和散文融合在一起。在文体上拓展了散文的道路。在思想上探索了华夏文化的变迁。他也凭借这篇作品成为初赛第一名。

    他第二轮作品是什么类型?和《阳关雪》有没有联系?都成为当下人们最关注的话题。

    说文解字征文大赛组委会也没有让大家久等,下午就把朱子清的作品贴了出来,并附上了评语。

    “反帝反封建革命已经过去百年之久,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已经渐渐忘记先烈们的牺牲。也很难感受到那种惨烈。但先辈们为这个国家流的血不应该被人忘记。”

    “文章逐一批判了各种保守和反动的阶层。如“麻雀”的自由派的嘴脸;“乌鸦”的保守派的圆滑;“公鸽母鸽”的自由派的自私自利;“大公鸦”为虎作伥的行径;“灰雀”的官僚阶层的彻底反动等。

    在一片圆滑、胆怯、自私、妄自尊大、森然戒备的絮烦鼓噪声中,作家鲜明的突出了金翅雀企盼革命的蓬勃朝气,而金翅雀唱出的海燕之歌更是直接欢呼革命风暴的战歌。”

    “作者用象征的方法强烈地表现出革命到来前夕对保守实力、反动势力、小市民、小资产阶级的轻蔑。《春天的旋律》中的各种鸟类,事实上已不再是鸟类,不过是一个婉转的代名词,读者很容易找到他们所指代的社会阶层。这些保守派、反动派的“鸟类”,集中地构成了防范春天、镇压革命的灰色背景。”

    “尤其是最后的尾章海燕之歌。哪怕单独拿出来都是一篇优美的歌颂自由的散文诗。放在全文更是成为点题之作。”

    不管评委们把这篇作品夸的多好。当大家看到这部作品之后,口碑走向了两极化。

    一派认为这篇文章写的好,赞美先烈,歌颂革命。一派认为战争都已经过去几十年,作者还炒这个冷饭有拍马屁嫌疑。两派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想法,谁都说服不了谁。

    就在两派争吵的时候,持中立态度的人却把目光看向了朱子清本身。

    “朱子清写《春天的旋律》有迹可循。”

    “纵观他所有的作品,童话故事的背景基本都放在了古代;《阳关雪》也是历史和散文相结合,意图探索华夏文明变迁;尤其是长篇小说《窗边的小豆豆》,背景更是放到了建国前,倭国侵华的时候。可见作者对历史,尤其是对建国前的历史研究甚深。他在二轮比赛写出歌颂革命的文章也就不足为奇。”

    看到这个解析,其他人固然深以为然。就连朱子清本人都有些目瞪口呆。这位发帖的老兄的联想能力实在太丰富了。

    当回过头看到发帖人姓名的时候,却愣住了。因为发帖的人赫然叫刘小平。

    刘小平?不就是贾其功大师的那个弟子吗?

    同时他也终于想到自己为什么觉得这个名字熟悉了。原来他就是当初发帖说《丑小鸭》是朱子清的自白书的那个人。

    当时朱子清还特别留意了一下他的名字,可惜时间过的太久。怎么都想不来了。今天看到这个帖子才回忆起来。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六十一章 原委() 
朱子清着实没想到他和刘小平居然还有这样的渊源。

    其实他对刘小平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刘小平过于浮躁,不像是一个能沉下心写作的人。

    也因此,前几天肖劲光代表他们师兄弟出面约朱子清见面,他推脱没去。现在知道人家一直在帮自己说话,朱子清也颇为不好意思。

    千度了刘小平的资料,百科给他的定义是:作者、时评人。然后就是个人简介。这是一份很普通的介绍,罗列了他的各种事迹。其中最显眼的一句是‘国学大师贾其功的最小弟子’。

    不过朱子清还是从这份简历里面发现了问题。

    “为什么他只在刚进入文坛那几年出过书,往后的十年全都是时事评论。是这个简介不全,还是他没有作品问世?”

    朱子清按捺住疑惑,继续往下看。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刘小平,进入文坛四年出版了三部作品。两部杂文集,一部长篇小说。在文坛引起轰动,被誉为五十年难得一见的天才。然,其后他误入歧途,进入时评圈成为一名‘自干五’。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和‘公知’、‘美分’的战斗中,一身才华就此荒废。”

    看到这一段介绍,朱子清终于明白为什么贾其功大师对他这么不待见了。更准确的说,那是一种怒其不争。

    翻看了他的部分评论,大多都是在和‘美分’‘公知’争辩。这让朱子清想起了前世的一个人周小平。

    周小平是网络作家、导演、公司老总、时评人。最早的时候他是一名准‘公知’,后来及时转身成为‘自干五’。从‘黑’变成‘吹’为他招来无数谩骂。

    两个人不同的是,周小平转为‘自干五’发表时评的同时,并没有耽误自己的正业。他在自己的主业上也做的有声有色,甚至得到了习总的鼓励。而刘小平呢,连自己的才华都丢掉了,闹的师徒不睦。

    “刘小平?这不是贾其功大师的那个徒弟吗。你怎么关心起他来了。”陶应双端着一杯茶走进来,看了一眼电脑屏幕,说道。

    现在的陶应双一改刚见面时的愁苦模样,显得意气风发。《窗边的小豆豆》连续半个多月蝉联热销榜冠军,总销量高达七十六万册。让他们出版社既赚足了钞票也打响了名声。

    《窗边的小豆豆》能有如此高的销量,除了朱子清本身的原因之外,和出版社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在小说还默默无闻的时候就能把货铺到全国。这样的动作别说一家濒临倒闭的出版社,就算国内很多大出版社都不一定能做到。陶应双的人脉关系有多广,可见一斑。

    首印五十万册,体现出了他们的魄力。当他们发现这本书是现象级作品之后,在库存还有数十万册的时候就拍板加印。临时联系了印刷厂日夜赶工。确保了后来不管这本书的销量有多高,从来都没有缺过货源。

    而且有了朱子清这样畅销作家,可以预见陶应双的四联出版社的未来一片光明。

    种种原因加起来,使这家出版社成为了明星出版社。无数作家把它列为了投稿首选之一。也有很多在原来出版社混的不如意的作家谋求更换门庭……四联出版社的业务部一改往日冷清场面,成为出版社最繁忙的一个部门。

    陶应双作为老板自然也非常忙,每天早出晚归洽谈业务。可是这两天却一反常态没有出门,天天围着朱子清打转。他的目的朱子清自然再清楚不过了。

    《嫌疑人X的献身》连载五天以来,震撼了整个推理界。南方都市晚报借着这个东风,不但在妖都站住了脚,就连大本营SZ市的销量都提高了五十个百分点。这个数据经第三方统计机构公布出来之后,轰动了整个纸媒圈。

    陶应双放着蒸蒸日上的杂志社不管却窝在家里,就是为了《嫌疑人X的献身》。准确的说是为了它的单行本发行权。朱子清只授予了南方都市晚报连载权,单行本的发行权还在自己手里。这一点其他人不知道,陶应双却非常清楚。

    南方都市晚报是地域性报纸,覆盖面积只有两省市。也就是说只有两省市的读者能看到这部小说,还剩下三十多个省市的读者可谓是翘首以盼。而且很多推理爱好者也都有收藏经典作品的爱好,所以哪怕这两省市也一样能卖出不少。

    只要不傻,都知道这部小说的单行本绝对大卖,而且还不用怎么宣传,只要印出来就等着数钱吧。

    陶应双一点都不傻。他这几天猫在家里又是端茶又是倒水的,就是为了这部小说的单行本发行权。可能是因为觉得这样占便宜有些不好意思,所以一直都没开口。

    其实他也是关心则乱。稍微动脑子想一想都知道,以朱子清和林宝儿的关系,这本书的单行本发行权万万落不到他人手里。

    难得享受到这么体贴的照顾,朱子清也乐得装傻。丝毫不提这件事。

    “上次在孙大师那里见过他一面,一直觉得这个名字熟悉,就是想不起来。今天终于知道,他一直在网上帮我说话。所以了解一下这个人。”朱子清从他手里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说道。

    “就是孙大师送你田黄印章那一次?”

    提起印章,陶应双就眼红不已。田黄冻石也就算了,虽然很少见,但以他的家世和现在的财力想获得一件并不算难。

    难就难在,那枚印章上的字是孙守青大师亲手所写。做工由雕刻大师亲手雕刻而成。这才是这枚印章最值钱的地方。应该说拿钱买都买不来。

    “对。当时就觉得这个人满脸浮躁,心绪不定。今天总算知道原因了。”朱子清点头说道。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陶应双摇了摇头,一脸正色的道:“刘小平以前确实是天才,我年轻的时候还追过他的书。所以对他了解多了一点。他走到今天这一步大部分责任都要落在于鼎双的身上。”

    “于鼎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