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看书,一边信手拿布偶铃铛等小玩具,逗弄一下我家的初音和绫音,给宝贝儿们念念文章和事项,让她们熟悉一下我的声音和相貌。

    而作为编外的保姆,已经长得个头颇大的猫咪薛定谔,也在两个摇摇晃晃的摇篮之间,时不时的跳过来跳过去的玩得不亦乐乎;

    偶然还用爪子拨弄着悬挂在上访的小玩意,而发出清脆的叮铃声;顺带上下挥舞摆动着毛蓬蓬的大尾巴,以躲避着里头抓过来的粉嫩小手,还仰头咪呜有声的,合着里头依依呀呀呀的欢快叫声。

    一切都是那么的温馨和惬意,就像是我手上拿的这份新近海军建造项目的简报一般,让人心情愉悦而通达。

    自从夷洲回来之后,淮地的海军建设在追加的资源下,就开始踏入了某种造船事业的快车道。因为间接控制了夷洲局面的缘故,我也得以在寻找在发掘当地特产和资源的过程当中,得到了不少收获;

    其中除了以及开发的煤矿和樟脑、桐油、生漆、香茅等土产外,还包括了基本只产出于夷洲大岛中央山脉的特色桧木(后世称之为台湾扁柏);据说是仅次于楠木和柚木的造船良才,木肌细致坚实而收缩极小,加工面极光滑细致而钉着性良好,因此有这颇为广泛的用途;

    只是长期以来都被把持在澄海一族为首的公室手中,而作为一个特色专营的厚利产业,而世代垄断了外销和售卖的渠道。

    这一次倒是在熊山、东宁等地发现了不少现成的大料,都是历代阴干脱水之后积存下来,直接可以拿来售卖和造船的老材成品。

    此外,夷洲本身也有一定就地取材的造船能力,主要集中在宇文藩为首的几个沿海诸侯手中;虽然仅限于一千料以下的民船和商船,但对于我淮镇的民用产能也是不小的补益;这样我就可以胶东半岛上的造船产能也给腾换出来,专门进行品质和保密需求更高的军用船只和海军战船的营造项目。

    是以目前留后府已经在密州、莱州、胶州三地的几处大港,各种干湿船坞当中有大小十七条海船正在同时开工建造,其中最大的一艘达到了三千八百料载量,最小的一艘也有一千五百料的载重。

    这还不包括内河和海口的船坞里,更早一步正在营建的内河水轮船和近岸巡海船。

    此外,为了满足这些船用的武装需要,至少还有大小数百门炮正在翻模开铸期间,主要是船用海战的短炮和对岸压制的臼炮。整体工期和成本会比标准军用制式的重炮、野炮、山炮和骑炮,稍微低那么两三成。

    正所谓是宁可让船等人,也不能让人等船的行事准则和基本态度。 ……

    而在岭外的北江道和东江道,

    随着各只北伐兵马的相继会师,仓促聚合起来据要而守的数万叛军,也只能以节节败退之势,沿着小江(珠江)而落花流水一般的丧地失城。

    当轰隆隆攻战的炮声,第一次开始在亟内边沿响起的时候,伴随着还有各路平叛人马此起彼伏的叫喊声。

    “当先入光复广府之师,”

    “人人加官一级,犒赏恩加三倍。”

    “擒获叛党酋首之一,赐爵而门荫子孙……”

    “就近抄没逆产,金帛子女自予取之”

    “打进广府去,人人升官发财……”

第1048章 殇国2()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殇国2

    当沿着小江水陆并进的平叛大军越是靠近亟内,就越是势同摧枯拉朽一般的,摧毁和打垮一些敢于拦阻在前方的力量和存在。

    而举着横波旗的踏白军,在当地附义乡兵的引导和开道下,踏进满目疮痍的广府境内,最北端的子城南海县时,已经是当地冷风萧疏最凉爽的月份了。

    只是这原本是士民百姓最是活跃的季节,却是被一片清寂和颓败所笼罩着。

    这不由让骑在马上的御营后军统制徐庆,很有些物是人非的唏嘘沧桑;毕竟从南到北,再从北到南转战了这么一大圈,又回到了当初的起点之后,当初那些在广府参与誓师起兵的熟悉面孔,却已经早早的凋零殆尽了;

    就连他身后这些部下,也是早已经新旧交替的换了好几茬,而大部分都是岭内的江南和北地人等,而与岭外各道和亟内广府,不再存在任何干系和渊源了。

    因此,对于一路见多了尸山血海的他们而言,亟内见闻的这一切也不过是,在各种麻木和无动于衷当中,泛出的一点好奇和新意而已。

    只是,短期之内就将这个人烟富集的天下第一流首善之地,变成了狐鼠出没的清冷鬼蜮,可见这些叛党优势如何的倒行逆施和残横于民了。

    而在他前进的地平线上,袅袅蒸腾的烟雾则代表了另一种,让他们不得不全力进军的事态。

    若是没有打进亟内那还好说其他,但是吓他们已经突入了亟内就再没法置身事外了;哪怕他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疲惫和压力,如果让江宁那位大府,只能回到一个满地废墟的都城,那他们辛苦拼杀到现在的功劳,也是要大为失色和折价的。

    而随着前方突然爆发出来的厮杀和吼叫声,层出不穷的袭击和遭遇战,也刹那间开始变得频繁起来了。显然还是有人不甘心就这么轻易的退出历史舞台的。 ……

    宋州,邙炀山脉北虏一隅的脚下,天色刚刚发白,万籁俱寂的早晨,一切都被笼罩在白茫茫的颜色当中。

    狭窄局促的地窝子里,燃烧过后的薪炭还在暗红色当中,散发出隐隐的热力,而暂时将不知道从哪个边角里渗透进来的刺骨寒风,还有地窝子里特有的潮气,给逼退在炉塘的小小半径之外。

    而早早就不得不起来,负责打水和清理被雪埋住出入口的甄五臣,也在呵着白烟感叹道。

    “还是在下雪……”

    终于可以可以不用被人驱策着没命的干活了,短暂闲暇下来的甄五臣一阵轻松之后,又有些怅然若失起来。毕竟,在这残酷的世道上可以没有人喜欢白白养着一群俘虏。休息的间隔越是长,也越是让他们心中没有什么底。

    这一时候,如逢天籁一般的声响及时在他们这二十人所在地窝子外绽放开来。

    “起来了……”

    甚至沙沙的脚步声,大嗓门的管头也在外间此起彼伏的叫喊开来。

    “该干活了……”

    “清扫完积雪,才有朝食……”

    “老惯例,每组最后十个人是没有热汤食的……”

    这时候破布帘子已经被掀了开来,而让地窝子里的人争先恐后一窝蜂的冲了出去,而一些人的身上还沾着稻草或是煤灰呢,就迫不及待的铺在雪地用雪团子,擦洗脸面和手脚好让自己尽快清醒过来……

    半个时辰之后,一阵喇叭声响起,然后就传来他们参差不齐的合唱声,唱的却是北地的乐府和民谣;主要感叹世事艰难和生计如何的困厄,可怜自己的身世辗转流离,家园残破骨肉离散,不知何处才得安身的调子。

    之前尚在军队中心思单一而无所感觉,但是亲身体会到了劳作与生存的艰辛之后,却是让人听得越多,就越是让人心有余而戚戚哉的世情流露;

    抑制着这种不知何谓的情绪,甄五臣也拿到了一份冻得硬邦邦的早食,虽然是隔夜剩下的但是胜在量多,而且都是沉在锅底的稠汤疙瘩,只要放在火塘上稍稍加热就可以食用了。

    然后,他还要开始清理地窝子里的卫生,将夜里积余秽物和其他垃圾,给搬运到指定的地方去,再把活水给打回来灌满贮存的粗缸子。

    这时候,又有新的工作任务发布下来:需要抽出一百人前往更远的地方,去清理道路积雪和疏通沟渠;另外需要六十人去河上凿开冰面捞鱼;又有工作需要一百五十人,去运回更多取暖的石炭来……

    诸如此类这些临时发布的工作长短不一,却都有临时加给的食物,或是其他供给配额;因此,一时间都是相当抢手的事情。

    只可惜因为兼职守夜的缘故,他是没法参与了。只是看到这些围得里外三层,各种紧张表情和踊跃的身形动作。

    甄五臣忽然有些恍然又有些惶惑,这才过了多少时间的光景而已,这些原本在军中就是桀骜不驯之辈,或是又是老兵油子、刺头佬之类的人物,就已经被意气消磨成了这幅摸样。

    许多人为了一个额外的馍饼或是一碗菜羹糊糊奖励,就可以毫不犹豫的争抢去做那清理馊水,收集夜香,看起来最卑贱寒碜的勾当。

    当然了,至于不肯这么做或是放不下身段的人,在这里也是根本活不下去的。不是因为积累的惩罚太多,而将人头挂在了高墙上;就是因为积累了太多的疲惫和饥饿,干活当中一头栽在地上,就再也没法自己站起来了。

    甄五臣自己也没有什么例外,他负责的是守夜和维持火塘的差事,虽然颇为枯燥和难熬,但是却可以不断喝到热水,还有几片干姜和一块烤薯来醒神。

    这也是个相当重要的差事,不是特别有责任心和毅力的人,可以坚持下去的;因为在天黑后到天亮时风雪交加最寒冷的期间,要保持一整夜的塘火可不是一件容易和简单的事情。

    别处就曾经发生过这呵气成冰冬夜里因为守夜之人倦怠,而导致保温的火塘熄灭,一整个地窝子里被冻得过半数人再也没能睡醒过来的惨剧。

    虽然在战俘营里死人并不是什么新闻,但是因为别人的疏失而这么随随便便睡死掉的结果,却是让他们实在心有戚戚哉的。而且在这里,就算是被冻伤成肢体残废或又是得了寒症,也就基本和死没有什么两样了。

    而甄五臣同样也有新的奋斗方向,就是想办法表现和获得认可,好进入到后勤队的编列当中,最后能够到大伙房去帮忙,以接近那个让他牵动心思不已的目标。或者说他这条性命和余下的时光,都是可以为此而努力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