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同样规模和配备的军队;开拨调动的成本;大梁也要远高于北地;这也是那些反对北伐者的一个重要理由。

    虽然飘没在半路上的;正常非正常的损耗委实士不少;但除了少数交通实在不便或事环境恶劣的边远地区;官军鲜有输供不济之虞;常年下来;每次战后往往都有相当不在计划内的剩余物资;处理给那些军从商;这也是一项传统

    理论上;除了班师官军的随身甲械军器之外;从传统的袍服被褥行帐到工具绳索铁钉等各种零碎物件;几乎是不分新旧与否;一并打包竞投分销出去。

    然后;再经过商人的渠道;低价处理给那些三流的地方部队;或是藩家的私募武装;各种义从序列;也是不错的生意。

    但是实际上就算是军械之类;也不是无法可想;只要能够给出足够的代价;据说有专人提出过相应的论证;出征在外适当比例的飘没;也有利于国中军工产业的兴盛和军中装备更新换代云云。

    因此除了传统的刀剑弓枪类兵器外;我还得到了大量以报废为名;还没有怎么使用过的军队制式的火铳;虽然南朝大多数官军;不怎么看得上火铳的威力;但是还是按照万一的用途来编列配备。

    于是等打完天南城;军中的度支使和仓曹判官;就突然发现这些火铳;大都因为保管不善长了锈斑而列入待处理的不合格军品。

    只是对我来说这批军铳;虽然质量上谈不上多么出色;更没法和我家那批手工自制品相提并论;但是胜在管径统一;弹药获取方便;只要在击发装置上改造一下就可以继续使用。

    甚至还给我弄到两门小炮;在海兵队中安置在特制大舢板上;用作掩护登岸作战;最后没发过几炮就;以搬运不甚落水;锈蚀不堪用为由;归入报废融化重铸的序列中;然后以废铜的价格转到我手中。

    这种发射一斤弹丸;远及五百步到八百步的铜胎铁心炮;结构极为简单;就是一根厚管加上闭栓;用得还是老式引线;一匹马驮着或是两个人就可以抬着走;不过总算让那一组呆在我军中的前神机军炮手;摆脱了只能拿刀兵摆摆样子的无用武之地。

    白兵队和矛队都被扩张到每队五个火;约一百五十人;另配十名驾车牵挽照看牲口的杂役;已经接近官军的编配。

    铳队和射声队则达到一百二十人;同样另配十名驾车牵挽照看牲口的杂役;主要是从天南当地招募的无家室丁口牵累的青壮。

    其中矛队基本可做到人手一件锁子背心;一只长杆加三只备换矛头;一把防身短刀的三件套;必要的时候;作为其中的前队和排头兵;则多套一件长身环甲;以加强防护。

    白兵队则是带臂套的半身链甲;军用制式的厚背长刀和包铁军盾;其中又分为结阵用的长排和仰攻的手牌;各占六四之分。

    而铳队和射声队;则统一换上某种简易式的帛甲;也就是船帆用的厚布;剪裁成的马甲式外套;对于远处的箭矢和普通刀剑;有一定防护能力;其他配备不变。

    虽然新旧不一;但是至少足够防护;老兵多一双护肩和下摆;士官还有诸如护心镜。前挡等金属贴片的加强。

    至于原本的皮套子或是半身镶甲之类;杂七杂八的护具;都淘汰给了辎重队之属。

    最后编成白兵队四支;矛队五支;射声队三队;铳队六队;共计兵额两千出头;其中每个兵种都有一个重点队;也就是熟练士兵过半的特别队;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拉出一部分人来;独立扩充成新编制。

    而直属序列的教导队;编制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优先补足人员;依旧是全部以马代步;只是大半步战;少量马军而已;格外加强了斥候的力量而已;穿的是半身胸甲;人人都配给单发或是双发的短铳;或是一具手弩。

    标兵队则被有限的加强;从其他队里抽调一些熟手;按照矛手;白兵;射声和铳手混合编制;成一个示范性的百人战团;然后将唯一新置的炮组;也配备其中;算是我以火器为核心的新式战法、战术;第一试验部队;继续存在着

    在此之外;我又另设一部;充作后备人员兼辅助役的预备营;用来安置那些不够合格的留用人员;在大概八百人的预备营里;只有少数人有护具;其他都是无甲简单持兵而已。

    只是为了扩充和装备他们;我所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小的。

    不要说其他的光是这些人马;在路上人吃马嚼的维持费用;每天都要流水一般的花掉上千缗金钱;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够从粮台和其他途径;得到实物形式的补充;其他的就得我自个来掏腰包;来维持日常了……

    说实话骑在高过人身的马背上;看着前面成片拉长明晃晃的盔顶和彩色流苏;我也很有些志得意满的错觉。

    再这个乱世大背景下;果然是手下有兵;才有权柄和机遇;才有相应的安全感啊。

    由于我原本设计来;作为肩章、领章和臂章的日常徽记;在战地作为敌我阶级识别的标识;实在太小了;只能日常作训用丨

    因此我考虑到从大流的复古做法;用目标更显眼的帽盔;来作为本部的战场识别标志;

    主要考虑湿润炎热的南方作战需要;初步定下来两种式样。

    一种类似西部牛仔的宽边帆布软帽;提供日常和轻装行进的绝大多数需要;在涂上一层防水胶质后;就能发挥简单遮阳挡雨的效果;是我直接找粮台大使管理下的军中裁缝匠;按照图样缝制出来的。

    这种帽子反响最好的居然是射声队和铳队的士兵;帽子宽边也可以为这些需要视力和眼界的士兵;遮挡影响视线的光照和提供某种荫凉。

    另一种则是类似碟型的扁边尖笠盔;却是在天南军的武库里找到的两千多顶;作为战时的基本防护配置。

    硬质碟边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流到脸上影响视线;在后脑位置焊上一圈加固的防护铁边;垫上棉衬;再在加上几片布;构成某种防晒透气的颈帘。

    也是实而不惠的方案;只是行进起来成群结队的布片飘舞;恍然回到了抗日战争时代。不过初步配发下去后;士兵们的反应出奇良好;说是不用再当心铁盔被太阳晒的滚烫生疼了;我也只好把这一点审美上的遗憾;暂时抛在脑后

    普通士兵的帽盔上没有任何装饰;而老兵和士官的身份标识;则是系在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流苏来辨认;军官则在帽盔多一个缨子;同样用不同颜色来区分界别。

    我可没有那么鸟羽和马鬃、狐尾;来cob一下古典军国主义的美型范儿;就只能用这种半吊子的替代方案;丝涤和染料可比这些东西好入手的多。

    至于辅兵嘛;那就只有一顶雨笠了;不过可以按照雨笠上的简单涂色;来分辨阶级和序列。然后每人带一柄长斧外加几具短斧;或是几只短矛;近距离投掷或是肉搏格斗之用。

    只是他们站在一起的时候;我偶尔会想起;当初玩全战系列初代作品《幕府将军》的时候;那种价格低廉名为足轻的可怜炮灰;对照我现在所遵从的南朝幕府;难道这真是某种历史趣味的巧合。

    于是我们这只“龙州团左”;拉出去亮相了几次后;得到了一个相当直观的新绰号;“帽帘子兵”;

    这也就是作为杂流部队的为数不多的好处之一;若是正规的官军;从服装颜色到仪容配备都有各种条条框框;却是没有办法那么随心所欲的;充斥着个人风格和恶意趣味的。

第一百七十八章 再临() 
当来自广府的信使抵达天南的时候;已经是扑了个空;只找到一群商队和留守人员。

    一片雨雾蒙蒙之中;我已经站在西海道境内大小十三洲、路之一的丹绒大洲;应该属于后世马来半岛中南部的土地之上。

    作为西海道屈指可数的大洲;这里曾是史上扶南国的从属地区;从举国内附到同文并轨的归化;再到比同内地的郡县化;唐人已经治理和经营了三四百年时间;当地以富产铜锡矿产和各色农作物著称于世;

    因此在南海都督府时期;这里一度成为过统领西海道的治所地;只是随着开拓和治理的重心渐移;而治所西迁至狮子洲;如今从属于西海道布政司;左参议府的分辖。

    却没想到;会因为一介归乡的大司徒马扩;而变成新一轮叛乱和动荡滋生的源头和土壤。

    相对同样气候炎热的天南;这里更加的湿润;特别是下起雨来的时候;空气中几乎是饱含这水分;似乎捏不把都能品控拧出水来;这对我们的火器和子药的密封性能;是一种考验;我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保管和维护随身携带的弹药;防止受潮。

    许多有经验的士兵;于脆将防水油纸包的弹筒;直接贴身放置;用体温来烘于内里的潮气。

    我们随同十几船口粮、药材和衣物为主的辎重;抵达官军控制的另一个据点——丰港之后;得到的是继续护送辎重的要求;理由是官军在后方的人手有些紧张。

    当然了;因为大件较重的物资;都装上内河专用的水轮船;由少量海兵队操使着先行一步了;我们走露露押送的主要是一些体积较小的轻货马车。为此我在当地拿着鸡毛当令箭;很是搜刮了一批大牲口及马夫杂役;作为随行的运力;也算是这次额外追加任务的补偿;反正征收到了手中;就有一万个理由不用还回去了。

    得益于多年的开发;这里高矮起伏的大小丘陵之间;正所谓是河渠广布;密如蛛网;阡陌纵横;四通八达;良田沃野;绵连不绝;城邑村镇;比比皆是;行进起来相当的方便;也几乎没有迷路之虞。

    只是不知道是否已经过兵火的缘故;除了驿站里有些许驻留外;其他地方都有些死气沉沉的味道。就算是河流之上;亦是罕见打渔或是行经的船只。

    不过这并没有过多影响到我苦中作乐的心情;短暂停留的间歇;遮雨的大棚已经被支起来了。

    几个护兵特别撑开的雨布置下;一个便装的人;正在奋笔疾书这一组速写画;

    很快一组凌乱的看不出原委的涂鸦;在他的反复擦拭涂抹之下;终于显现出一组组人物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