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如今,

    这些被额外挑选出来高矮不一的孩童,正在在暑热的空气中抖擞着身体,按照军队的编管和缩水标准的操条,一板一眼的操行着。

    他们的武器,就是和他们四尺长的短木棍,这样等身子长大一些,运用娴熟之后,大抵可以当作矛列和铳队来操练。

    日常则是一个房子三十人大通铺的集体生活,一个大舍就是一个火三什的编制,各有少年队的火长和什长,外加一名小旗手和号手的配置。

    每天鸣号起床,聚旗而操,操后在简单早食之后,就开始进入军属的工坊,做一些分拣,零碎手工活计直道午时鸣钟,

    而在基本管饱的午食后,则是越野跋涉和营外操练,以及一些器械练手对抗,直到天黑收队。

    晚上隔三差五的有夜读和讲习会,主要是启蒙识字和输灌,军队式的集体认同感、优越感,。

    正所谓谎言说上一百遍也就成了真的,更何况是这些,接受反复日常输灌的孩童,基本三观任由我们,想向怎么塑造就怎么塑造了。

    因此,为了慎重起见,他们的教材都是我亲自参与编列和监制的,在斯巴达式古典军国主义教育的框架下。

    格外强调大集体下的服从与配合,忠诚与荣誉观,以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式”,朴素的奉献道理,乃至只要追随在我麾下,共同努力以改变世界不合理现象的隐性内涵。

    按照未来的预期,其中,在每年的专长和优势最终会淘汰掉一些身体素质不够,或是其他方面不适合军队的人员,

    被分流转派到其他领域去,继续服务,哪怕是作为最基础的产业工人,或是集体农庄的成员,也是有所用处的。

    军队只是一个批量塑造的大方向,而我治下的其他领域,同样也需要足够自行培养的批量人手,而不是全部靠外部选拔和就地补充。

    这些带有集体烙印,批量培养出来的年轻人,稍加历练成长起来之后,完全可以作为日后基层组织的一部分。

    而作为某种表现出色的荣誉,其中第一批成员,将安排到我身边服役,由阿骨打进行带领,算是另一种形式的预备亲兵。

    目前他们参与劳作的,主要是军械作坊和制铳工场的流水分拣、打磨之类低强度工作,既是一个对武器兵备熟悉的过程,同样也有利于保密和管理。

    投产后这一个月的全力开工下来,位于沂水畔的水力制铳工场,靠来件配套组装了大概有一千六百只,一式和一式改的标准长铳,平均造价在十六缗左右;则算成钱的话就是一万五千钱,十五枚大银宝。

    另外通过改造利用国朝提供的老式火铳,至少也获得了两千只杂色火铳的来源,每杆的改装费也须得约五缗,合计四千五百钱。主要贵在身管、机件的加工精度所费,这还是除掉海路捎带的运输成本了。

    相比之下,身管枪机加工工艺更简单的短铳和喇叭铳的产量更多一些,如果不太讲究精度的话,产量至少可以在长铳的基础上翻上一倍;至于三眼铳,短手炮什么要求不高的铸件,成品数量就更多了。分出产能来继续生产这些初级产品,一方面是二三线装备的需要,另一方,则是主要是用来作为培养足够数量,熟练工的日常工艺流程。。

    因此,

    这些铳器的数量看起来很多,但是也只够装备一两个主战营,或是若干个部分火器化的防戍营而已,而我出战一次,磨损和遗失的备件,就已经远超过这个数字了。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切都还在草创之中,作为自行独力生产火铳和大小炮身管,所需要的技术前置,以目前的条件来说,还早得很呢。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根据那只肥孔提供的域外工匠所带来的手艺和技术,结合广府原有的五金铸造技术,以及青州当地匠人造钟和大型鼎具的手艺,特别是铁模湿铸法和水力热锻的初步试验成功。

    从小批量产出上说,除了虽然名为炮但只能打铁渣,形如后世大号抬枪口径的转管小炮外,已经可以尝试性做出一些诸如斤重炮、舢板炮之类规格,射程较近的小口径铸铁炮。

    只是受限于材料和工艺强度,在具体使用寿命和耐磨损上,铁膛就远不如传统铸铜炮了,属于用数量弥补质量而相对廉价的,中短距离火力压制替代方案。

    毕竟,作为一种货币原料和日常应用广泛的贵金属,铜在我的治下,依旧还是稀缺物的。

    另一方面,作为少兵队的专属待遇,他们也有类似于成人的副食补贴,一些禽肉和蛋类的营养补充,虽然落实到人头数量不是很多,而且是作为集体荣誉的激励手段来发放的。

    如今蒙山丘陵的大小谷地之中,除了放牧牛马猪羊这些体型较大的牲畜外,其实还有十几处小型动物和禽类的养殖场。

    种苗大多数是开春后,来自南方培育出来的速胜快长的鸡鸭鹅鼠兔品种,只是到了靠北方的淮上,就不免因为水土不服和船上的颠簸惊吓死了好些。

    但是剩下来的,在广府请来的家禽畜饲养老手照料下,经过了为时不短的适应期后,总算开始正常进食和活跃了。而这轮我出战回来,却是已经听说,半数以上的额养殖场开始收获第一批蛋类了。

    目前主要采取的是集体圈养和到户散养两种模式,到户散养主要是借贷性质的个人补助手段,外加育种改良的实验,产出效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主要还是靠集体圈养的产出,日常用农作物收获后加工剩下的下脚料,外加陈仓米和蚯蚓,来喂养这些小型禽畜,因此,繁殖起来的并不慢,收获周期也比较短,两三个月到三四个月就可以开始产蛋,而半年内就可以获得成型的肉禽了。

    只是在过冬的时候会有些麻烦,还要注意春夏密集度过高引起的传染性瘟症。

    而这些禽畜的养殖,反过来又多少也可以提供一些富含氮和硫化物的有机肥,然后再通过堆集和人工催化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肥田的利用率,对于正在组织经营的集体农庄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化肥工业,但却已经有类似的替代方案,也就是远洲外岛特有的鸟类粪便沉积物——名为鸟粪石的有机磷钾肥,作为海洲各藩的种植园的重要肥田物,只是千里迢迢运过来的话,运输成本有有些高昂了。

    此外就是海水制盐剩下的重卤化工的产物,也可以作为化肥的添加成分,不过目前产量还不高。

    只能少量作为一些新开生地的追肥手段,一旦等田地种的熟了,形成基本的土壤菌群和水肥循环,那就不用继续追加,也能靠精耕细作维持下去了。毕竟这个年头的作物产量普遍偏低,正常平均一亩能有三四石收入,就算是风调雨顺老天开恩的大丰年了,也没有足够工业化肥,让土地肥力迅速催化殆尽,而变成贫瘠的板结土。

    只是,这时候一个突发的消息,打断了我保持的好心情。

    “什么,江宁方面,打算从我这里抽调人马过去么。。”

    “说是为了协助编练御营军里的铳兵”

第530章 经略4() 
沂州,临沂城,镇抚六行判官之一户司判诸曹的所在地,

    “如今的镇抚大人,也是个重实务而轻虚名,崇教化而恶空谈的人物啊。”

    河南许州人,现任的色役使赵鼎,轻轻撸着胡子,对着一众归列在手下的新晋人等道

    “是为尔辈,光有漂亮的名气,锦绣文章和经史大论,远远不够得到看重的。”

    “还得有经理事务的经验和从历,并且从底下做出来,让人信服的实绩才行。”

    “是以本地机缘和职事虽然不少,但却不是那么好获得的。”

    “须得放得下身段去吃苦,沉得下心思来做事,用勤勉卖力的表现才有可能争取到。”

    “正所谓所谓勤能补拙者。只要你们肯用心做事,而不吝学以致用”

    “具体的出身来历,家世背景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如此说辞,却不是空穴来风的。

    依照国朝例制,在兼管在地军民的各路镇守、镇抚、经略、观察等大守臣、乃至藩帅、节度、都督之下,除了例行的副使、司马、长史、别驾等佐贰属官外、还多设有六行判官之制,既以兵、户、刑、功、仓、胄等各判司诸曹,为协理经略军民之属。

    而在各司判领之下,又分设具体诸曹若干,以专细务。因为是幕属官,故而其中具体属员不定,品秩不等;往往因事而设,或虚兼或实领而顺势变化。

    而在如今的两淮置制兼淮东镇抚使的初步行政架构下,分驻益都、沂州两地的六行判司,无疑就成了在地规模最大的事务部门了。

    其中以兵行判官权责最重而居首,掌戎备训作,旗牌号令,急递传驿诸多庶务;同时也负责与管领各军的正佐统制官的日常协调。

    户行判官、功行判官次之,前者分掌户口屯田徭役诸事,与营田、色役等小使相对应;后者分管日常的记功考绩赏罚升迁专务,与军中将虞侯等领导下的,军法监察部门相对应;

    而仓行判官,司掌日常军资出入,并负责在外各军,在内防地的日常淄粮给供,战时的后方传输与粮台巡射,与随军资粮官互做协调,是为地方上的后勤总协调;

    胄行判官,则是负责管理后方器械武备的修缮营造,并各地所属甲弩工坊,同时对相关铁场矿冶一应产业行督促监造之责,与前沿军中各级材官、军匠的日常业务相对应。

    刑行判官,则是司领在地军民的刑律司法诸要,并监督各州县下的,提刑、推官、判事,相关的狱政、诉讼诸事,与分巡路的按察使为互通协理关系。

    如今兵、户、功三判,因为专职军前所需,而随中军帐常驻临沂,而刑、仓、胄三判则继续留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