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夷洲作为南北海贸的中转地和军队的后方驻泊粮台,在距离和位置上都很合适,而且还能就近提供淮北方面,所需的多种矿藏和粮食果蔬瓜菜的来源。但是想要进一步拓展和经营,格局上就相对局促和有限了。毕竟能够控制的也就是夷洲北部的半岛,鸡笼山一带而已。

    主要是因为白银一族——宇文本家这个本地大势力的存在,很多事情都不方便放在那里。只能通过物资采买和货品输入,与岛上各藩维持贸易往来的寻常关系。

    而作为两淮置制使的直接控制之下的青兖各州,虽然有着地处前线,容易受到波及的风险和弊端,而且百废待新需要重头建设起来的。但是同样的,来自国朝的势力和后方影响,也很难伸手和深入到那里去,一些比较敏感或是容易受到觊觎的事业、项目,放在那里也便于保密和控制风险。

    而且当地,也已经有规模不等矿产与土地产出的现成基础,只是因为战火被荒废的厉害,因此,只要有足够的投入与经营周期,也可以说是约束极少方便放手作为,而最容易见到成效的地方了。故而淮东的地盘,才是罗氏本家目前不惜代价与成本,重点经营和转移产能的对象。

    。。。。。。。。

    猎猎海风与波涛起伏的拍击声中,我已经站在了颠簸摇曳的南下海船上,看着这海天一色的单调景致。

    这可是许久之后的再次感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

    探头探脑的薛定谔,好奇在桅杆,帆布、缆绳和水桶等杂物之间,兴奋跳来跳去的探索者新鲜的环境。

    已经丝毫看不出,它初上船的时候,被船身晃动吓的四船紧扣在甲板上,撕心裂肺的喵呜惨叫着,尾巴和耳朵都耷拉下来的可怜样。

    就在昨天夜里,他甚至凭借与生俱来的本能和天赋,第一次捉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猎物,循着气味一番咬出,躲在厨房里的一只肥硕的大老鼠,外加藏在橱柜里的一窝老鼠崽子。

    然后很容易,就让那些觉得这是好征兆的水夫船丁们,拿海吊上来的小鱼,给饲喂的肚子圆鼓鼓的,撑着四脚朝天在甲板上懒洋洋打着滚。

    因为处于整体安全性上的考虑,我直接选择乘坐的这艘,乃是大而平稳的“鲛”级水师军输船“巨浪”号,而不是往来便捷快速的讯递海鹘船,或是缉私、水战用的,轻快得多的飞鱼船。

    而且,这艘三千料的大船上,还针对运兵的需要,改造过舱室和内设,除了压舱载货的下层甲板外,还可以有额外的空间和设施,用来满足运兵的需要。

    因此,这艘船上除了底舱的部分贵重货物之外,还装下来自镇抚牙兵,亲直营的一整团亲兵和卫士,及其随行的甲械、坐骑,而绰绰有余。

    操船的人手,也是相当部分都是来自我收编的那些水师中,专门挑选出来的忠勤可靠之辈。

    毕竟,东南一代的航路,虽然已经被走的不能再烂熟了,但是在这个风帆时代行走于海上,还是有一定风险概率的。

    之前出发时是军令如山,不得不火急猛赶,但是现在已经不一样了,因此,我们几乎是沿着海岸线隐约可视的距离内,慢慢的循风南下。

    如今随船卫士其中部分人,正聚在在船尾,乒乒乓乓的射击那些,尾随飞舞的海鸟和翻出水面的大鱼,作为例行的日常训练,兼带旅途中解乏的竞赛,打的正是一片热闹呢。

    我甚至也给出了各小小的彩头,一匹彩绢,几枚小金饼,两把精致的刺刀,还有短暂抱着抚摸薛定谔的权利。因为,据他们私下相传说,这样能够获得好运气。

    而随行的文职人员,则大多呆在舱中,进行着日常的功课

    这一次出行,我将包括第五平、苏长生在内绝大多数幕僚和参谋人员,都留下了下来,只带上各团组挑选出来的十几个随员就够了,毕竟是去觐见,而不是准备一场战役。

    或者说,在朝堂之中不见硝烟的战争面前,大多数人也排不上什么用处,或是有力无处使的。

    不过,他们这些随员按照惯例,还是要在旅途中,坚持继续的日常评估作业和预案准备的。比如旅途中路遇的紧急状况和意外事件,宁可被当作神经过敏或是被迫害妄想症,也要有所未雨绸缪。

    我所处的这个时代,更多时候所谓的参谋工作,其实是亢繁无趣的统计学运筹学,在军事活动中的运用过程。

    比如,在开战前通过事先足够策划和预案的参谋作业,来进行准备和布置,以增加胜利的条件与基础,减少意外和变数的概率。

    最终行程相对的战场优势,而达成战略到战术上的目的。而在地方和驻留状态下,又涉及到了后勤、训练、装备等具体事务统筹和编排上,以尽可能的保证军队的基本状态,来对应日常的需要和突发状况。

    当然,这只是狭义上的,广义上的参谋,还可以拓展到政权与组织建设中去。

    我入主和治理青州的时间尚短,各州境内潜藏的不安定因素,也被被镇压下去没有多久而已。再加上军中整编扩张后,不可避免还残留着一些的异己分子,在我走后也该有所动作了把。

    此外,另外那两位使君,是否也依旧甘于充当陪衬与摆设的色,在这个问题上,我从不忌讳用最坏的想法,去揣摩人。

    这时候,我的学弟苏长生,所参与组建和领有的那个部门,也就该派上用场了把。

    他和第五平一明一暗,再加上童昊负责的士兵委员会的那条线,应该足够应付日常的大多数状况了。

    只是这么一番安排下来,在有意无意之间,却是和前往益都叙任的某人,就此错身而过了。

第五百三十五章 风雨5() 
海浪颠簸之中,遥远的外海洋面。

    前大匠沈岳,也带着数十名各色工匠、技师,乘坐着一艘包下的客船,前往北方的路程中,

    他经年已经五十三岁了,但是看起来皱纹密布的面容,佝偻的身形和花白的头发,却像是已入花甲之?了一般,只有那双眼睛还算明亮。

    被人构陷和迫害的经历,最终还是严重伤害到了他的健康和精神,而在他的身体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因此,在某种爆发式的亢奋和激情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完成了多年的夙愿——锅骡机(原始蒸汽机)初步的改良和定型之后,他就足足病倒了三个月,好容易才得以调养过来。

    因此,按照接下来的规划和布局,他将逐渐从辛劳而颇具风险的研发和实验现场淡出,而转而去负责起理论和操作上,传道授业好带出更多生徒来。

    本家的计划是,让他负责参与建立一个类似“通用标准委员会”的技术部门,以统一规范规模越来越大的工场、作坊的生产作业,减小公差带来的废品率和提高广泛产品的通用性。

    同时也负责日常审核和评选,鉴别在攀科技树过程中附带的一些发明成果。

    按照某人定下的制度,除了物质条件的激励和奖惩机制外,还有对参与成果的个人与集体的专属冠名权,比如制定某项标准之后,籍以制定者的姓氏,来为这个标准命名。

    这样除了一次性受益外,还获得了某种留名当代的机会。而这种名利双收的激励手段,对于这些匠人来说,几乎是无法抗拒和忽视的。

    因此,如今罗氏大宅蓄养下的科研团队,林林总总也有数百号人了,其中研发的若干项目组中,除了沈岳为首的匠师团体外,还有相当部分,都是来自京大物化院所撬过来的最后一点教师和生员。

    投入罗府门下后,原本只能打零工,闭门造车的窘迫境况总算是大大改善。而且相比沈岳等匠师在改良现有事物的优势,和在系统工程上的经验老道,他们这些科班出身的优势,则在于更加不受拘束的,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上。

    在后方那位小主母的时不时抽查过问,以及罗三小姐的日常督导和鞭策下,虽然不乏因为急功近利、或是急于求成,而搞出些诸如永动机、恒定机关之类,脑洞大开的东西。但是总体的研发水准,还算是走在既定的轨道上。

    只是,作为本家好不容易搜罗,和初步培养起来的宝贵科研团体,广府政治色彩过于浓重的环境,与豪门扎堆的利益纠缠,已经不太适合他们。

    更别说是,更进一步的拓展思路和大展拳脚的空间。上限了,或者说潜在的外部诱惑和干扰因素,实在是层出不穷的。

    之前尚且籍籍无名倒还无所谓,但是随着本家事业的扩张,逐渐在幕后崭露头角的他们,也将被更多有心人给盯上,一举一动都变得受人瞩目起来,这从锅骡机造出来后的一系列反应,就可以体现出来。

    而那些豪门巨鳄的良心与节操,从来都是不能指望的。能够阻止他们强取豪夺手段的,也就是同样的权势,或是令人忌惮的利益集团,但是这都是代价的。

    船上同行的还有以前武德司大亲事官慕容武,为首的一群失意人等。

    而对曾经烜赫一时的慕容武而言,这段时间下来,简直就是他的梦魇和噩运。

    身为都亟豺狗、京城兀鹫之称的武德司一员,在出身来历品秩上,亦是泾渭分明的分为清、浊两大源流的。

    既日常掌宫城出入、周庐宿卫、宫门启闭的亲从官体系。多以容貌壮美,家世优异的勋臣子弟出任,下辖十二团指挥,多以国中精兵充事,是为人人羡慕的清望一脉,。

    以及,游伏市井而伺察臣民动静,及畿内官吏军中日常事态,兼带协从京兆府下辖的街坊官,查防缉捕不法匪类之责的亲事官体系。

    因为大小亲事官下辖的具体办事人员,各种出身来历复杂且贵贱不齐,再加上他们各自募集不入册的外围座探眼线之流,多出自社会最底层的三教九流,是为浊流一脉。

    也是武德司在日常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