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表演方面,奥黛丽是有天分的。后世的记忆里,她一出道就就巅峰,第一部以她为主角的电影,她就荣获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她扮演的安妮公主一下子就征服了全世界的影迷,用天使降临好莱坞来形容她,一点也不以为过。

    奥黛丽征服了挑剔的美国观众,用她的青春优雅开启了一条的封神之路。而这也奠定了奥黛丽的大众形象。

    《窈窕淑女》、《蒂芙尼的早餐》、《偷龙转凤》、《巴黎假期》,尽管角色设定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但荧幕中的赫本都是一样的俏皮可爱,优雅迷人。

    虽然她扮演的角色都是千篇一律,就连扮演一个几女,也是那么的纯洁。但是这些不是因为她的原因,而是因为全世界的观众都需要她这样一幅完美的形象。

    在她的演艺生涯里,她所能被记住的角色几乎都大同小异,以至于尽管她曾经五提一中奥斯卡,但后世聊起年代好莱坞黄金女星时从未有人主动聊起过她的演技有多优秀。

    人们聊她的美貌、她的气质、她在联合国做的那些公益,甚至是她的发型和裙子,但却从不聊她的演技。

    说起她的作品永远都是初出茅庐的那部《罗马假日》,和那部纪梵希投资的大型广告片《蒂芙尼的早餐》。

    但是她真的一点演技也没有吗?当然不是,相反,她拥有的是一般人都比不上的表演天赋。

    在《盲女惊魂记》里面,她扮演的盲女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但是人们不愿意看到她演的这样的角色,更愿意看到她时时刻刻展现她的魅力。

    五六十年代,是欧美经济迅速发展,国民幸福指数最高的时期,二战之后作为战胜国的美国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体、也成为了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

    欧洲经济回升,国民有大量的时间去追求完美,更好的汽车、更好的房子、更好的娱乐方式以及更好的女人。

    奥黛丽赫本的出现正好符合了五六十年代美国人对于完美的追求。她长相无可挑剔、气质优雅迷人,自带没落贵族身上的神秘,但又善良、平易近人,甚至还热爱家庭。

    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让她变成了一个完美的符号。男人们渴望拥有这样一个完美的女人,而女人们渴望成为这样一个完美的女人。

    所以几乎没人喜欢赫本的《盲女惊魂记》,因为观众并不需要这样的赫本。就像观众无法接受秀兰邓波儿从小天使童星变成和男人谈恋爱的少妇,也无法接受那个性感但纯情的荧幕梦露真的和肯尼迪搞在一起,还声称自己是一个同性恋。

    派拉蒙派到瑞士来的表演老师是派拉蒙的签约影星玛琳黛德丽,她是电影史上的第一代性感女神,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人。

    玛琳黛德丽将会在这部电影里面扮演安妮的母亲,也是她在看了奥黛丽的广告电影之后,主动提出前来给奥黛丽做培训。

    派拉蒙对此是求之不得,他们不需要奥黛丽有多好的演技,而是需要给奥黛丽赋予属于她的独特气质。

    奥黛丽的生活一下子被排的满满的。早上起来要跟周南一起练功,然后去上学,按时完成自己的作业。

    到了晚上,她要接受玛琳黛德丽的形体训练,发声训练,还有演技训练。

    形体方面,由于有几位时尚大师的指导,奥黛丽这方面一直做的很不错。

    发声方面,虽然奥黛丽有一口在美国最流行的伦敦腔。但是电影上的讲话,跟现实生活中的讲话,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因为电影里面每句话里面的单词轻重,都需要带着自己的情感表露,跟现实里面的说话有着很大的差别。

    演技训练,是周南最喜欢观看的节目。奥黛丽从一开始的不好意思表演,怕有损自己的形象,到最后放肆地扮演各种动物,各种人物角色。

    那种在自己内心固定下来的奥黛丽的完美形象,跟在地板上扮演一只小猫,四肢着地,还要扭着屁股撒娇的形象对比起来,总是让他有一种如在梦中的荒诞感。

第二十五章 出版与宣传() 
47年的二月,周南跟奥黛丽同样陷入了忙碌的充实之中。

    从月初的世界经济论坛,月中的例会,随后的各种繁琐事务一直让他们都忙的不可开交。

    情人节那天,周南跟奥黛丽在自己家的房子侧面的山坡上,共同种下了一棵苹果树,并且两个人约定,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两个人都会种下一棵苹果树。等他们老去的时候,要让苹果树种满主宅东面的山坡上。

    在22号那天,周南度过了自己的二十五岁生日,周南虽然没有通知任何人,但是仍然接到了不少祝贺的电话和信件,以及电报。

    奥黛丽用她那算不上好的手艺,给周南编织了一条深淡蓝色的条纹围巾,这条围巾也就成了周南的最爱,几乎每天都戴在脖子上。

    时间进入了三月之后,本来期待着天气转暖,但是却又迎来了一场不小的暴雪,本来已经露出嫩芽的牧场,又被大雪覆盖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安妮日记》的多个语言版本的小说和日记,在欧洲各国同时上市。

    这本书在出版之前,就受到了媒体的密切关注,一上市就引起了售卖热潮。

    而社会各界对周南的这本小说的评价也都相当的高,因为政治正确,甚至达到了一种吹捧的地步。

    美国犹太人协会就高度评价了这本书:“这是一本代表了六百万(犹太)人心声的书,纵使这不是什么雄壮伟大的史诗,只是一本普通小女孩的日记。但是约纳斯周用他锋利的文笔,剖析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虽然他与纳粹曾经有过密切的联系,但是这不妨碍他成为犹太人的好朋友。因为他用他公正的立场和客观的评价,证明了他是一个真正的人道主义者。”

    荷兰女王也在媒体上发声:“安妮的故事虽然只是一个小女孩短暂的两年,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是荷兰曾经遭受的苦难的缩影。每个荷兰人都应该去买回来,放在自己的书房,放在自己的床头,细心品读这本书。”

    除了他们,还有无数的媒体和学者高度赞扬了这本书,阿姆斯特丹市政府立即在报纸上宣布,他们将会赎回安妮弗兰克曾经住过的房子,并且把这里建成一个纪念馆。

    这更是带动了这本小说的销量,一周之后,就登上了欧美各国图书销售第一名。是的,欧美,因为这本书是美国和加拿大也同时上市,并且在美国的销量非常惊人。

    周南写的小说只有二十一万字,加上安妮日记的节选,也只有不到三十万字。这本书是小说,当然比不上周南写的《世界通史》那样的专著售价高,所以许多人也不在乎这点书费。

    因为这本书的销量屡屡突破新高,周南的家又成了给姐媒体关注的目标。不过这段时间周南连门都不出,不论是谁想要采访他,都没有得到许可。

    三月底的时候,派拉蒙正式宣布,已经跟周南达成了协议,以周南的小说改编,要把《安妮日记》搬上大荧幕。

    没过两天,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就宣布,他们将会给派拉蒙公司提供最便利的条件,最优惠的政策,为《安妮日记》的实地拍摄提供便利。

    这个时候的德国北部,还在英国的控制之中。英国方面也同时宣布,暂时终止拆除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的计划,以便电影公司能够在原地拍摄安妮最后死去的集中营场景。

    一部电影,还没有拍摄,就能引起全世界的轰动,这在电影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

    即使是十几年前拍摄的《乱世佳人》,这部电影一开始也只是引起了美国国内的关注而已。

    《乱世佳人》按照实时票房计算,才应该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电影,甚至还要超过后世的《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

    后世的年轻人只知道《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创造的票房神话,但是,实际上能称得上票房神话的电影只有一部,那就是《乱世佳人》

    这部现象级的电影在小说还没有出版的时候就开始了筹备,选角就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然后用一年的时间拍摄,后期制作,在9年上映,北美票房超过一亿,全球总共获得了将近两亿的票房。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用当年的GDP来计算,占了美国当年GDP的两百三十六分之一,而《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呢,票房纪录不过是美国当年GDP的几千分之一而已。

    当然,这也是因为时代的不同。在《乱世佳人》的时代,连电视节目都还没有,人们的生活非常贫乏,哪怕是五个小时的电影,也有许多人看了好几遍。

    不管是周南还是楚科尔,都没有想过在票房上跟《乱世佳人》竞争。因为爱情的悲欢离合与大时代的结合,是这部电影能如此吸引人的主要原因。

    而《安妮日记》虽然政治正确,有时代意义,但是缺少了爱情,注定不能吸引太多的影迷。

    票房不敢想赶超,但是艺术性却能追求。派拉蒙对这部电影寄予厚望,也耗费了重金在全世界范围内宣传这本小说,更是投入了不少人力和物力来筹拍这部电影。

    而经过了激烈的竞争,派拉蒙签约的顶级大导演比利怀尔德成为了本片的导演,他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出名的编剧,以擅长黑色电影,揭露社会和人性的黑暗的风格著称。

    周南对这位导演其实有一些印象,因为奥黛丽的《黄昏之恋》就是他执导的。后来玛丽莲梦露成为国际巨星的那部《七年之痒》也是他执导的,梦露在出风口手捂裙子的经典造型,就出自他的设计。

    而他获得的奥斯卡提名也是好莱坞导演里面最多的,并且曾经在一届奥斯卡上获得三项大奖,并且他个人屡获两次以上的奖项,是好莱坞历史上能排进前十的大导演。

    现在虽然是47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