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南华现在国土的陆地面积就有五十五万平方公里,平均一平方公里只有十五个人,还大部分聚集在沿海地带的几个大城市里。

    即使以后占领了巨港,会增加一百万人,但是同时也会增加一万多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

    穆西河下游三角洲土地肥沃,并且都是熟地。那个时候,温饱问题更不会成为负担了。

    这里还位于热带地区,水稻一年三熟,今年冬天,光是依靠南华境内收集的剩余大米,就在德国招聘来了好几千熟练工人。

    跟粮食相比,南华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住房,目前房子的缺口超过了需求的百分之八十,即使现有的百分之二十,也不符合周南在计划书里提出的要求。

    在周南的计划书里,要确保每个民众有最少二十平米的标准住房,这个标准,可不是现在大部分人家那种窝棚或者简易木板房。

    而是要求必须要有隔热,防潮,防虫设施的标准木板房或者砖木结构的住房。

    在农村,必须要家家户户有水井,有草坪,有院落。在城市,也要确保每家每户有阳台,有独立的卫生间。

    同时,周南也设定了奢侈税。就是限定了人均住房面积的最高标准,如果人均住房面积占超过了一百平米,人均住宅占地面积超过了三百平米,每年就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资源侵占税。

    并且这个税是累进制,占的越多,就会税越高,防止一些富商家族为了讲究排场,直接买下一个山头建设自己的家。

    当然,周南也不是没有考虑例外情况,比如一些农场。所以他故意留下了一个漏洞,假如你有钱,在自己家的种植园,或者是农场建房子,建的再大也没关系。

    目前的住房缺口如此大,也跟政府一直没有放开住宅用地有关。

    如果没有统一规划,随意建房子,房地产市场会搞成一团糟,城市更是一团糟。

    目前,南华已经成立了超过二十个规划小组,对南华境内所有的城市进行统一规划,首先就从建设下水道,净化水厂,污水处理厂,预留街心公园开始规划。

    商业区,住宅区,休闲区,商务区,工业区都要做到统一规划。让每个城市不仅要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风格,更要让每个城市都成为宜居城市。

    所以,为了这个目标,目前的住房建设审批没有放开,才导致了住房缺口这么大。

    即使现在为了应付需求,先建设一部分临时简易住房,这些房子以后也会拆除。

    像现在已经存在的坤甸这个城市,在规划中就要被拆掉一大半,现在大部分的房子根本不符合标准。不要说水井了,大部分家庭连个厕所都没有。

    虽然一开始民众因为不让建房子抱怨连天,但是看到规划之后,再也没有人有任何抱怨。为了以后能住进干净整洁的房子,现在受点苦,也不算什么了。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是吃苦耐劳的民族,至于土著人们,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象过有一天自己能住进那么好的房子啊……

    在所有的内阁成员中,最受关注的除了总理潘志成,就要属反对党的领导人陈仲卿了。

    他在新闻发布会上,以他为首的反对党将会遵从宪法,全力支持执政党的各项国家政策,但是同时也会在一开始就制定最严苛的监督法规,杜绝任何腐败和渎职行为。

    对每一个工业投资项目,大型农业投资项目,司法机构都会进行审核和监督,对任何违规行为零容忍。

    而外交部长林易龙的发言也引起了各国媒体的关注,他在发言中声称南华奉行独立自主的积极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持不干涉内政、平等协商、和平解决争端等原则。

    南华主张多边主义,注重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积极参与世界经济、遵守联合国国际宪章。

    南华愿意与西方世界,东方世界加强沟通与合作,并且愿意在一些地区和国际问题上发挥独特作用,承担相应的国际职责。

    这个声明的主要意思就是南华愿意成为东西方沟通的桥梁,却不愿意成为战场。

    周南虽然参加了几乎所有的大型会议,却没有接受任何采访,更不愿意抢了任何人的风头。

    大部分领导人对关于周南的问题也都不予回应,只有总理潘志成在新闻发布会快要结束的时候,面对记者的提问做了简短的回应。

    当时是美国的记者追问:“总理阁下,众所周知,约纳斯周在关于南华的独立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南华如今执行的国家政策,也受到了他的众多影响。他在西方世界的广泛关系的确对南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他本人也是瑞士联邦委员会的副秘书长,你们将如何看待对他的定位呢?”

    潘志成回答说道:“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回答关于周先生的问题,当然也是最后一次。周先生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少有的具有宏观眼界的历史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对国际事务的判断以及分析上,都有着旁人难及的优秀才华。他也是我们所有华人的骄傲。”

    “实际上,我们多次向他提出了在南华任职的请求。但是都被他婉拒了,他更愿意将他的精力放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上。总投资将近一千万美元的南华大学,周先生一个人就捐款了三百万美元。在他的带动下,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华人就已经捐款达到了预定的一千万美元,完成了预期目标。”

    “周先生为南华所做的一切都让所有南华人为之感动,我们也尊重他的个人意愿,不愿意让他陷入繁琐的俗务与交际。但是由于他在许多问题上的清晰认识,他在国际事务中的准确判断,我们也愿意倾听他的建议和意见,仅此而已。”

    “至于他现在仍然是瑞士联邦委员会的副秘书长,我个人认为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他的定位,也丝毫不影响我们对他的信任。他在西方的关系不会成为我们与西方之间的障碍,相反,我们都相信他能更好地成为我们与西方世界的桥梁。谢谢大家。”

    潘志成的发言也算是给周南做了一个定位,他就是一个顾问,虽然周南现在在南华的影响力非常大,甚至能称得上是南华的国父。

    南华的国旗是他设计的,南华的国歌是他创作,南华的政体,政策是他参与制定的,但是他毕竟太年轻了。

    如果周南现在是七老八十,要死了,所有人都不会介意将周南捧上天。

    但是周南才二十五岁,比他们大部分人的儿子还要小,甚至比他们的孙子还要小。将周南捧的太高,不管是对周南,还是对未来的南华,都没有好处。

    而且,周南还不愿意回南华来任职,所以这个时候,更不能让其他人有利用周南影响南华的想法。

    虽然人人都知道周南能影响南华政局,能影响南华的政策,能影响南华的经济,但是他们就是不会承认。

    这也算是另一种掩耳盗铃了。

    不过,蔡老他们为了更合理一点,还是决定学习瑞士政府,给周南也安排一个职务。

第一二九章 校长() 
    会场后台,周南与内阁成员汇聚一堂,典礼在即,所有人的心情都非常畅快。

    “华阳,经过我们全体讨论,都认为南华校长这一职务,还是需要你能承担起来。”

    周南一听连忙摇头。“蔡老,潘老,我们不是已经说好了,我不担任任何行政职务吗?”

    蔡老笑着劝道:“你先别急,听听我们的意见。你不担任行政职务,是怕繁琐的行政事务浪费你的时间,我们也能体谅这一点。对于所有人来说,你能多写一本书,就远胜担任任何职务带来的好处。因为你的书,是全人类的精神食粮,造福全人类的。”

    “但是,这个职位还必须要有你担任,才能达到你规划出来的理想层次。首先,你担任校长,在邀请西方学者来讲学的时候,能够更有效,这一点你不否认吧?”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能得到公认的华人学者的确不多,海外关系这一块,华人学者也远远不如周南。

    而南华大学想要发展起来,最重要的不是文科,而是理工科。华人学者在这个方面就更弱一些了,包括周南在内,在这方面都是弱项。

    周南点了点头说道:“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是我即使不担任校长,邀请西方专家学者这方面的工作我也不会放松。”

    “但是把他们邀请过来之后呢?如何开展研究工作,如何将知识与研发结合起来?如何引导研究方向?”

    周南沉吟了起来,蔡老又说道:“现在建再多工厂,其实都是一时的,只有南华大学的发展,才是南华的未来。你规划中的南华大学,将会是把学术和研究,包括应用都结合在一起的创新大学,整体的发展方向,又有谁能比你掌握的更准确?”

    潘老补充说道:“南华大学将会是南华教育投资的重头,按照我们的预算,南华每年将会向南华大学投入五百万美元以上。更重要的是南华大学名下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土地都是为以后的创新科技研究方面准备的。土地规划,分配,也都需要你这个胸有成竹的人来把控,换了其他人,我们也都不敢信任啊!”

    周南这个时候真正明白了,原来南华大学从占地七十多平方公里,变成现在的一千多平方公里,并且掌握这么大的权力,就是潘老他们故意给周南下套。

    如此大的规模,如此大的权力,就是想要把周南牢牢绑上南华的船。除了他,换了谁来当这个校长,恐怕都不能服众。

    但是周南能拒绝吗?现在人人都知道南华大学校长的职位堪比重要领导人,手里掌握的资金,资源,也是一般领导人都比不上的。

    周南要是不当,其他人恐怕会抢破头。

    见周南还在犹豫,潘老又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