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唐最强驸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听说萧锐是得鼠疫死的,并非被人下毒鸩杀的!”

    “鼠疫大家伙都知道啊,从发病到身亡少说也得三四天的时间,萧锐被滚进大牢不到三天,怎么说死就死了?”

    “是啊,我听说萧锐之前也没什么头疼脑热,得了鼠疫大多都是高烧不退的。”

    “要不等何足道探亲回来,叫他查一查萧锐的死因?像他精通歧黄之术”

    “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萧锐暴毙当晚去到刑部大牢探监的两个人中,其中一个就是何足道的伴读书童,另外一个禁军没看清楚模样,但你猜不到?”

    随着萧瑀的到来,重臣的交谈戛然而止,借助刚刚升起的太阳,只见萧瑀仿佛一夜间苍老了十几岁似得,原本黪白的头发竟变成了浩然之色,哪里还有半根儿黑的?!

    站立在文班臣中,看着身前的房玄龄,萧瑀恨不得将仇人生吞活剥了,昨晚长孙无忌在他府上密谈一夜,所交谈的内容正是,“何足道”极有可能是房俊冒充一事。

    之前房遗爱醉酒轻薄襄城,眼下萧锐又死的不明不白,两桩深仇大恨合在一处,如何让萧瑀不恨?不但是他,就连他身后的西梁萧家也是一个个怒发冲冠,恨不能将名震京城的布衣榜首千刀万刮方消心头之恨!

    五更时分,景阳钟响了三声,文武群臣分别从东西台阶上到含元殿前,等候李世民进殿之后,这才井然有序的踏入了金殿之中。

    因为萧锐的特殊身份,李世民上朝后草草处理了几件公务,转而便向马周问起了有关萧锐暴毙一案的进展详情。

    马周手持笏板,站立在大殿中央,一五一十的将事情经过讲述一遍,就连谢仲举受刑的始末也说得极为细致,由此可见他虽然心存搭救房遗爱之心,但本质上却是忠于李世民的。

    李世民听完马周的讲述,不由眉头攒簇,他虽然知道萧锐之死跟“何足道”脱不了干系,却没想到长孙无忌会对谢仲举严刑逼供,联想到二人之间的矛盾,李世民不禁暗自后悔,怎么当初竟钦点了长孙无忌为此案的主审,照这样下去“何足道”的苦头恐怕还在后面呢。

    萧瑀见李世民沉默不语,转而走出文班臣中,历数萧锐暴毙一案的细节蹊跷,话语间的重心直指“何足道”,最后竟搬出了“告老还乡”来增加李世民彻查此案的决心。

    萧瑀本是两朝老臣,在武德年间就伸手唐高祖李渊的倚重,在朝堂中也有一班要好的大臣,魏征、高士廉就是其中一员。

    出于忠心秉正,以及对萧瑀的私交,魏征、高士廉接连上奏,请求李世民彻查此案。

    西梁萧家本是名门望族,萧锐更是当朝驸马,如果这件事不彻查审理的话,之后皇家的威严恐怕会有所损伤,就连已经出嫁的公主们的地位,恐怕也会因为此事受到牵连。

    思忖利弊,李世民点头应下了萧瑀的上奏,不过出于私心,还是将主审官员做了一个小小的变动。

    “萧锐生前乃是皇家驸马,他不明不白死在牢中非同小可。长孙无忌、杜如晦听旨,命你二人主审萧锐暴毙一案,马周从旁协助以为副审,你们三人必须要齐心协力,还萧驸马、宋国公一个公道!”

    李世民此举不言而喻,杜如晦乃是“何足道”的恩师,唐太宗这样做不过是为了日后在提神“何足道”时,避免长孙无忌公报私仇,免得他借机打压仇人。

    眼见李世民对主审官员做出变动,长孙无忌虽然有些不愿,但也不敢去怨恨唐太宗,无奈之下,只得心生一计,从衣袖中取出那封柴绍所写的,有关武举名次的奏折,准备将这件能够扭转乾坤的物件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上交给李世民。

    当然,房遗爱大意下用瘦金体所签下的生死文书,以及那张“何足道”亲笔所写的陋室铭,也被早有准备的长孙无忌夹在了这封奏折之中。

第三百二十三章 船行江心() 
    等到李世民宣读过对“萧锐暴毙案”的有关事情后,长孙无忌拿着奏折缓步走出朝班,道:“启禀万岁,这是柴驸马上奏的武举名次详表,微臣已经整理,给请万岁龙目预览。”

    李世民看了房玄龄一眼,含笑道:“哦?武举名次?白简,呈上来。”

    房俊和长孙冲争斗一事在长安城传的沸沸扬扬,眼下文武群臣人尽皆知,房遗爱连胜长孙冲、程处弼,拿下武状元的光辉事迹,也刷新了众人对他这位“逃兵驸马”的看法。

    房玄龄手持笏板,嘴角微微上扬,眸中欣喜之色自不必说,房遗爱这般争光让他老怀大慰,总算在众群僚面前找回了一些面子。

    反观站在房玄龄身旁的杜如晦,脸色颇为凝重,虽然李世民特意任命他为主审,与长孙无忌共同审理萧锐暴毙一案,但不久后便是殿试,到时“何足道”金榜题名参加琼林宴,房遗爱身为武状元奉命参加鹰扬宴,二人两下相见,纵然房俊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变成两个人来吧?到时君臣父子相见,怕是房玄龄哭都找不着调门了。

    李世民接过白简递来的文书,展开仔细观瞧,最先选择观看的便是,武举名次那一页。

    “嗯,好!”抚髯含笑点头,李世民饶有兴致的道:“状元房俊、榜眼程处弼、探花长孙冲,罗通、候霸林、尉迟宝林这一众小将也名列前茅,到时叫他们去到校场参战历练一番,想来却是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说着,李世民忽的想起了那个,他曾经明令禁止不许参加武举的“何足道”。

    联想到“何足道”的武功,李世民有些惋惜的心道:“若是何足道参加武举,恐怕一定会力拔头筹吧?想来丽质一定会埋怨寡人了。”

    李世民一边苦笑,一边翻阅详表,可在手指连番翻阅了几下后,他脸上的笑容瞬间消散,双目随即变得圆睁,手指连连发颤,显然是受到了什么刺激。

    眼望房遗爱的笔迹、与何足道的陋室铭,李世民心跳加快,嘀咕道:“武举详表中为何会有何足道的陋室铭?还有,房俊和何足道的笔迹为何一模一样?这”

    李世民一番思忖,随即将目光对准了殿下的长孙无忌,“这一定是无忌发现了什么纰漏,这才会将何足道的墨迹夹在详表之中,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寡人看到罢了。”

    李世民之前本就怀疑房遗爱武举名次的蹊跷,又怀疑“何足道”压根就没出过长安,眼下见二人的笔迹相同,心中登时升起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房俊和何足道本是一人!”

    随着思绪不断深入,李世民心中气愤越发高涨,俗话说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他本想着好好栽培“何足道”和房遗爱,若这二人本就是一人来欺瞒他的话,叫他帝王的颜面置于何地?

    想到要紧处,李世民冷着脸颊,对白简使了一个颜色。

    白简受到李世民的提醒,清了清嗓子,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李世民看到房、何二人笔迹后的反应,显然没有达到萧瑀心中的预计,眼见李世民踱步走出含元殿,眼眶挂着泪珠的萧瑀转头看向长孙无忌,脸上尽是不解之色。

    等到房玄龄等一班文武陆续走出含元殿后,长孙无忌这才走到萧瑀跟前,与他一起缓步徐行,谈论起了如何对付“何足道”的办法。

    “宋国公不必心急,万岁对何足道期望很深,若是何足道果真是房俊所扮的话,他此番绝对在劫难逃了。”

    “可是国舅,虽然之前命杜如晦也为小儿一案的主审,这摆明了不就是有偏袒何足道的意思吗?”

    “所以我才说万岁对何足道的期望很深嘛,宋国公试想一下,秦琼、杜如晦、柴绍等人尽都见过何足道,也曾见过房遗爱,若是这帮重臣隐瞒何足道的身份不报,该是一个什么也的罪过?况且若何足道真是房俊所扮,他之前与秦京娘私定终身,想房玄龄乃是当朝宰相、秦琼官居兵马元帅,二人的子嗣结合,万岁怎能置之不理?”

    “只是单单一件欺君之罪,恐怕要不了房俊的命吧?”

    “萧驸马的死,我深感痛心,此番本官一定还宋国公一个公道,毒杀当朝驸马乃是杀头的大罪,况且萧驸马又是宋国公的长子,文采出众、相貌不凡,哎,真真可惜了。”

    “房俊、何足道,不管你们两个是不是一个人,老夫发誓定叫你二人给我锐儿偿命!”

    长孙无忌和萧瑀这一对同病相怜的同路人,在一番恨声呢喃过后,转而走出大明宫,结伴朝察院走去,忙着趁杜如晦、马周不在的空隙,准备从谢仲举口中找到些许破绽,毕竟放着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他们二人怎么可能错过呢?

    紫宸殿中,李世民喝退一众内侍臣、宫娥彩女,只留白简一人在旁侍奉,坐在龙书案前,看着房遗爱的生死文书、何足道的陋室铭,心间的疑惑持续发酵,恨不能将这两个女婿宣进宫来,分辨一下他们到底是不是一人所扮。

    “何足道虚报故乡籍贯,寡人就感觉不对劲,眼下他们二人的字迹却又是一模一样!”

    “怪不得萧锐轻薄秦京娘,房俊会持剑相砍,闹了半天竟然是这样一档子事!”

    见李世民心中愈发认定“房俊化名”一事,白简随口劝解道:“万岁,想这世界之上若勤加练习,笔迹一模一样却也不是不可能,再说房俊与何足道奉旨结拜,常言道长嫂如母,他持剑追杀萧锐也在情理之中。”

    此言一出,李世民抬头看向身旁的白简,轻骂道:“你认得字儿?”

    “认得啊,奴婢常常为万岁宣读圣旨,怎么会不认得字儿?”

    “寡人都被你这个狗才气糊涂了!”笑骂一声,李世民皱着眉头道:“你说房俊和何足道会不会是同一个人?”

    “奴婢不敢说,房驸马和何榜首都是少年人杰,再说人家两个孩子又都身受公主青睐,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