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运输线而言无疑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如果俄国舰队不和日本人进行正面交锋,而是四下牵制日本人以拖延时间的话,等到他们欧洲舰队驰援远东,那日本就将再无任何获胜的机会。”

    清英微微摇头,一抹笑意悄然爬上了他的脸容:“父亲难道忘了俄国人的那支运兵船队了么?现在马卡洛夫将军所统领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已经不得不和日本联合舰队进行一场硬碰硬的正面交锋了!”

第170章 进击的马卡洛夫() 
时值午后,艳阳高照,千里黄海之上波涛摇荡,海风呼卷,带来一阵咸腥温热的独特感觉。黑蓝色的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喷吐着清晰可见的淡淡煤烟,劈波斩浪,急速前行。

    当中一艘最为高大巍峨的战舰上,一名年逾五旬的中年将领正站在舰桥的最顶端,静静打量着这支强大的战役集群。他前额秃顶闪闪发亮,颚下那两把灰白色的胡须在海风中纷乱地拂动着,刀劈斧凿般的容颜威严依旧,湛蓝色的眼眸里精光四射。看着海面上满是悬挂着圣安德烈青白战旗的艨艟舰队,马卡洛夫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笑意;他目光开合间,反倒是露出了一丝凝重的神情。

    3天之前,日本正式向俄国政府宣布断交,马卡洛夫便立即意识到了战争迫在眉睫,连续下达了一系列加强警备的命令。大连港中的10艘战列舰全部驶入内港,外港中的巡洋舰放下防雷网;鱼雷艇在港外巡逻,卫戍岸炮整备待命。当天深夜,一票日本鱼雷艇便不期而至,在黑夜的掩护下悄然摸到了大连港的外围。

    按理说在俄国人有所防备之后,日本鱼雷艇将难以取得任何成果,然而俄国人显然没有料到日本鱼雷艇中竟有4艘航速达到32节的恐怖家伙。当俄国人还在以对付24—25节传统鱼雷艇的经验来应对的时候,这些海龙级鱼雷艇便以俄国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奋勇突进,杀入港中,在极近的距离上对准一动不动的俄国巡洋舰发射了鱼雷。虽然大部分鱼雷都被防雷网所拦下,但仍有1枚鱼雷像生化尸狗重开铁丝网一般蹿了进去,一头撞上了“帕拉达”号巡洋舰的船舷。

    伴随着一道飞旋冲天的水柱和声震整座港湾的巨响,这艘可怜的巡洋舰顿时发生了无可挽救的大倾斜,不到10分钟就消失在了水面上。拒由于大连港水浅,倾覆的战舰还可以打捞修复并重新使用,但那至少也是半年之后的事情;在此期间,这艘排水量6。 平板电子书吨的快速巡洋舰都将消失在俄国太平洋舰队的作战序列上,而这对于侦察兵力本就捉襟见肘的俄国舰队来说更是一个雪上加霜的局面。帕拉达号沉没之后,偌大的俄国主力舰队就只能靠4艘防护巡洋舰来执行前卫侦查的任务;相比于日本联合舰队中8艘标准装巡的堂堂阵容,俄国侦查舰队的境况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除了侦查舰队的实力悬殊巨大之外,双方主力舰队的战力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作为俄罗斯帝国最优秀的海军将领,马卡洛夫对自己手下这支舰队的情况再了解不过了。俄国远东舰队明面上号称拥有10艘精锐的一线战列舰,然而其中的6艘都是采用的是铁甲舰时代的防护布局;这些水线装甲高度只有7英尺(2。135米)出头的战舰已经根本无法胜任速射炮时代的高强度战斗任务;如果这些船和日本舰队进行激烈的正面交锋,其大量没有装甲保护的区域将会被日本舰队的速射炮给轻易打成马蜂窝。更为要命的是,一旦战舰的首尾水线被洞穿进水、干舷降低,那么低矮的主装就很有可能直接就沉入了水里,再也起不到起不到任何的防护作用。到那时,这条船的全部水线就毫不设防的彻底暴露在了敌方的火力面前,沉没只是分分钟的事情!因此这些个“精锐”战舰,只能在欺负那些吨位比自己小上一大截的小杂鱼、亦或是在对岸提供火力支援中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作用;至于和日本舰队交战,就连马卡洛夫自己也没有获胜的信心。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俄国海军实力虽然排名世界第三、总吨位仅次于英法,然而在他们集结了全部精锐的远东舰队中,竟没有一艘自己造的国产货能拿得出手;真正砥柱中流的战舰,反而是法美德三家为他们建造的万国牌货色。博罗季诺、皇帝、太子、列特维赞,这4艘战列舰才是整支俄国舰队的灵魂所在。而在当前,博罗季诺和皇帝号在去年11月末才交付俄国海军,要等到真正形成战斗力至少还得训练3个月的时间。

    由于在综合战力上存在较大劣势,马卡洛夫遂决定采三极防御的策略:即将航速相对较快的太子号和3艘佩里维斯特级二等战列舰连同些许巡洋舰编成一支快速舰队,游弋进击于黄海之上,其余战舰则在大连港内相机而动。如果遇到墟模的日本杂鱼则将其歼灭,力有不逮时则让港内的主力出动以配合快速舰队将其消灭,而一旦发现联合舰队倾巢而出便立即返回。由于当前海战的有效交战距离不足5000米,俄国舰队完全可以在桅杆上的瞭望兵发现敌舰之后,以从容不迫的姿态转向撤离。

    如果俄国舰队按照此方略行事的话,既可以对日本的海上运输线造成实实在在的威胁,又能避免双方舰队主力之间的直接决战,拖延时间。以马卡洛夫的指挥艺术,其游弋舰队也几乎不可能落入秋山真之的圈套。如此一来,日本掌握不了完整的制海权,海路运输必然不畅,其陆地上的战斗便不可能有多么顺利。只要日本在战场上迟迟打不开局面,将时间一天天拖下去的话,俄国大量的军队物资就能源源不断的从欧洲抵达远东;到了那时,战争的天平则必将发生偏转,最终完全倾斜到俄国的这一边。

    不过,这个稳妥持重的积极防御策略,却那支累赘运兵船队给彻底断送了。

    截止到3月6日,由20多艘大中型船舶所组成的俄国运兵船队已经抵达了德属菲律宾的马尼拉。根据国际法,如果中立国的港口中有交战国的船只停泊,那么必须在24小时内将其驱逐出境,否则便是破坏中立的严重行为。拒在俄国政府的恳切建议下,德国方面同意以“运输船的所有权不属于俄罗斯而归德意志所有”为由,将船队的停留时间延长到72小时,但这仍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要3天时间期满,船队被勒令出境,那这支船队又该往何处去?

    回去显然是不可能了。在日俄两国已经宣战的情况下,中立国的港口不会再对这支船队敞开大门;无论是从燃煤消耗、还是物资补给的角度上看,从菲律宾再返回波罗的海的想法显然是属于天方夜谭。因此这支船队的唯一选择,便是仍旧按计划前往目的地大连卸装。如果近5万人的军队和超过7万吨的战争物资能够运抵满洲前线,必将对陆地战局起到极大的推助作用,甚至把日本人从辽东半岛统统赶下鸭绿江也亦非难事。

    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运兵船一旦离开菲律宾北上,就进入了日本海军的活动范围;即便是这些船都是德国人的,每条船上也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德国水手作为挡箭牌,但日本人也不可能坐视这支船队北上而不做出任何的行动。即便是他们顾及德国的态度不会直接将船击沉,也完全可以用武力胁迫的方式,强行令其改道驶往日本的港口。而这种情况显然是俄国绝对不能接受的!因此,要想保证这支船队能够安然通过从菲律宾到大连这段漫长的旅程,只得派出足够强大的力量来为之护航。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两国宣战伊始便给马卡洛夫发出了电令,让他立即率领远东舰队的全部战舰沿海岸线南下,到菲律宾接应那支装载了俄罗斯陆地希望的船队。

    对于这一谕令,马卡洛夫除了执行之外别无选择。虽然他只是一名海军将领,但其思维眼界却绝对不仅限于海军战技这一狭小的领域,这从他当年首倡三国干涉还辽的这件事情里便已足见一斑。他清楚的知道这支运兵船队能否平安抵达大连,将直接关系到俄国在满洲前线乃至整场战争的成败安危。如果船队能够安然抵达,不仅俄国在远东的实力将得到大幅度加强,军心士气也会因此而注入一针强心剂,这对在这场战争中战胜日本将起到极为有效的推助作用;而一旦船队有失,则无论是战场里还是战场外都必然会让俄国伤筋动骨,其后果都不是俄国所能轻易承担得了的了!

    然而,此时的俄国舰队却难与日本联合舰队相抗衡。要想成功完成这次行动,必须分散联合舰队的力量,使得最终出现在马卡洛夫舰队面前的日本拦截兵力能在俄国人这10艘新的太新、老的太老的万国杂牌战列舰所能对付的能力之内。因此,在接到来自圣彼得堡谕令的1个小时之后,马卡洛夫便命令驻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埃森舰队立即大张旗鼓的出击,吸引日本舰队的注意力;而自己则率领全部主力连夜出港,前往菲律宾与运输船队会合。

    唯一让马卡洛夫感到庆幸的是,由于自己在日俄断交的当天就下达了一级战备的指令,使得俄国太平洋舰队在宣战的时候省去了机械检修、休假人员召集和燃煤炮弹装填的先期整备的时间,在当天夜幕降临后便以最佳的状态全军出击。只是不知道,这争取而来的二十个小时,能否成为决定此行成败的关键点?

第171章 飞过来() 
红日西斜,光华收敛,湛蓝的天际渐渐变成了苍灰色,几朵阴云从远处悄然飘来。海风吹拂,潮湿寒冷,黑蓝色的浊浪拍击在海港的防波堤上,激起漫天飞扬的水花。

    这里是菲律宾的马尼拉,也是德意志帝国在远东殖民的最核心地方。自从1898年10月和西班牙人签订城下之盟并得到这座城市以来,德国殖民当局就启动了对马尼拉的大规模建造工程,意图将她打造成为足以和新加坡相比肩的要塞军港。经过数年的努力,港口工事均已经初现规模;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