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随后的伤亡数字被送到他手里的时候,这位宿将更是被惊得目瞪口呆。首批参与进攻的官兵已经有上千人“阵亡”或“重伤”,而现在距离进攻令下也不过一刻来钟的事情!想到此次日俄战争中在奉天战场上所爆发的一场战役,他脑中灵光霍闪。瞬间明悟。在一场防御战中,日军由于大规模使用了机枪,竟然以。 平板电子书0兵力抵挡住了10万俄军的反复冲锋;而此番皇储也定然是采用了同样的策略,将机枪击中大规模使用,因此才对采用密集阵列冲锋的军队造成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杀伤效果。可是那场防御战是因为俄军炮火准备不足。加之地形易守难攻,这才让日军得以从容架设机枪并进行屠戮;然而此番自己做了充分的炮火准备。对方的人员和机枪阵地应该很难在这么强大的炮火轰击下得以幸存才对!

    战线的另一端,防守官兵们却是士气昂扬。截止到目前为止,他们所经受的打击完全微乎其微,深入地下的掩蔽所帮他们抵挡住了大量原本应当承受的火炮威胁,预设机枪阵地也在之前2个月的施工中被列为重中之重而做了精心的加固和伪装。半掩于地下的固定混凝土要塞更是坚不可摧,从狭窄缝隙中伸出的枪口几乎完全不用担心受到任何的攻击。面对被铁丝网迟滞的进攻士兵,这正好是防守官兵的一个打靶的绝佳时机。防守方在还没有动用火炮的情况下,仅凭40挺马克沁机枪所组成的交织火力网,便让施利芬的第一波声势浩大的进攻便如同烈日下的霜雪一般迅速冰消瓦解。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战斗中,进攻方损失1500人,而防守方仅有不到一个排的伤亡。

    如此结果让施利芬脸颜大堕。虽然他所擅长的是战略谋划和运筹帷幄,并没有直接参与过正面交战的直接指挥,然而他好歹也是在军队里混了50年的元老级人物,如果在拥有6倍兵力和火炮优势的情况下还打不死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那叫怎么回事?经过一番仔细分析之后,施利芬终于明白过来,刚才之所以会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其关键便在于进攻时排成的密集队形在机枪火力下完全就是送死,而横亘在前的铁丝网阻碍了部队的前进,使得暴露在敌方枪口之下的时间更加漫长。想明此节的施利芬迅速对进攻做出调整,步兵的进攻不再排成密集的队列,而是采用散兵线发动攻势。与此同时,后方的火炮也开始装填实弹并瞄准那些恼人的铁丝网,有这些东西在,步兵便无法继续前进而只能成为防守方的最好标靶。看着那一圈一圈的带刺荆棘,施利芬心中百感交集,这东西的确能在对步兵的防御中起到绝佳的作用。

    新一轮的炮击开始了,两条绵延迤逦的铁丝网群受到了实弹炮火的格外照顾,炮弹在近距离爆炸所产生的强烈高温冲击波的确足以将脆弱的铁丝撕裂。雷鸣般的炮击声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原本严密的铁丝网在不少地方都被炸出了可供一人甚至数人进出的缺口;而当进攻方再度发动攻势的时候,密集的方阵队列赫然已经被松散的散兵线所取代。见此情景,清英不由得暗暗赞许,施利芬能在遭受一次挫折后就立即转变战术,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应变能力了。

    不过,清英这条防线可是按照史实的堑壕防御体系整整挖了2个月,虽然其综合工程不如西线那四年如一日的劳苦工作,防御力也较之大有不如,然而各项工事也都是初具规模,防御体系的核心因素也是一个都没有少。仅凭这样简单的战术转变,又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攻破这条他精心构筑的防线?历史上一战双方几乎都是用的散兵阵来冲击堑壕阵地,却几乎没有一个不铩羽而归!

    ――――――――――――――――――――――

    接下来的3天时间里,双方在战线上展开了不分昼夜的攻防战。期间进攻方虽然通过大范围的炮火覆盖消灭了一些防守方的机枪点,然而残存下来的火力仍旧打得进攻士兵寸步难行。机枪、步枪、速射炮和后方的重炮构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火力封锁线,每次都把参与进攻的士兵打得成片成片的退出演习。最令施利芬感到懊恼的是,无论他的炮兵如何轰击,防守方的士兵都能像开了防护罩一般岿然不动。只要炮火准备一结束,己方进攻的士兵出现在铁丝网面前时,对方总是能打出极其狂猛密集的火力,将进攻士兵像打兔子一般大量放倒。而在夜间渗透进攻所取得效果也非常有限,防守方虽然视野受限,然而在壕沟中的他们仍旧比野外中的进攻士兵占尽优势,几次渗透强攻都被对方打了回来,整个过程伤亡浩大,劳而无功。

    施利芬决定孤注一掷。在第四天他进行了整整一天的炮火准备,甚至偷偷动用了5门本不该出现在进攻方阵列中的210毫米重型榴弹炮,之后把他所剩的全部兵力都压了上去。然而在子弹和炮火所形成的弹幕面前,这次进攻仍旧被防守方给顶了回去。伴随着一发演习结束的信号弹的升空,满肚子的不解和疑惑的施利芬在指挥所里苦苦思索,自己已经做到了进攻方所能做到的一切,甚至还违规调用了重型火炮前来助阵,然而最终却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92ks。 )

第206章 以打促变() 
柏林,夏洛腾堡宫。

    八月的骄阳冉冉升空,灿烂光华炽烈如火,即便是在林荫掩映下的避暑楼阙中,仍旧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它的温度。空旷的大殿里,德皇威廉正在最上首的末端负手而立,几道光晕匹练如丝绸般倾泻撒入,将他的身体映照得明暗而斑驳。

    当清英和施利芬并肩走入大殿时,看到的便是这番场景。在威廉一世和俾斯麦公爵驰骋跃马的巨幅油画之下,威廉二世的身影显得是那么的渺小而瘦弱;不过他仍然倔强地昂起头,想要平视这两位一统德意志的帝国英雄。听到殿门传来清晰的脚步声,威廉耳廓一动,用平缓的语气轻声问道:“结果怎么样了?”

    听到这在大殿中悠悠回荡的清晰话语,施利芬老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道:“回禀陛下,是殿下获得了演习的胜利,我没能突破他所构筑的防御阵地。到了最后一次进攻中,我为了检测这种防线的抗打击能力,甚至临时动用了并不存在于演习列表中的210毫米榴弹炮,然而最终仍旧是以失败而告终。”

    清英脸色微变。在施利芬所进行的最后一次的炮火准备中,一些炮弹所造成的杀伤和毁坏已经明显超过了150毫米火炮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当时他就感觉到有些不对劲,原来果然是扮演进攻方的施利芬在其中做了手脚!他转过身来,目光炯炯地看着眼前的干瘦老人。眼神中的质询之色显露无疑。施利芬微微耸了耸肩,淡然道:“殿下你不要这样看着我。我这么做是有原因的。这次攻防演练,是为了证明我们的防线能够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抵挡住法国人的大兵团冲击,而法国人显然拥有不止150毫米级别的大口径重炮。因此,我有必要把更大口径的火炮也拖到演练中来,以测试防线是否能达到真正的坚不可摧的地步。如果演练不到位,那么极有可能让参谋部被表象所误导,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清英白了施利芬一眼,不过也并没有对他的话语做出反驳。事实上这次演习就是为西守东攻战略而做的一个铺垫。以求通过一滁乎实战的结果让德国总参谋部确信:即便是把少量的兵力用于防守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两个他们于1871年夺占而来的省份,也能在法军主力的冲击下保证无虞。虽然施利芬的做法有违规的嫌疑,然而却是在一个侧面更加证实了防御大于进攻的时代战争特性。

    威廉眉头微微一皱,话语中第一次夹杂了些许难以置信的意味,道:“我的伯爵,你拥有6倍的兵力和火炮优势,难道都没有攻下埃特尔的防线么?”施利芬轻声道:“是。这里有一份防线的细节布置图。陛下看了它就会明白了。”言讫,他从携带的文件中抽出一张图纸,而后恭敬的放在了威廉的面前。

    “殿下构筑的防线异常新颖而精细。带刺铁丝网的架设极大阻碍了步兵的推进速度,从而使后方大规模使用的机枪火力获得了难以想象的火力发挥。最令人称道的是这些射击孔、锯齿形堑壕、和在地下超过5米深的掩蔽所,前者可以在正面直射火力中获得对进攻部队的绝对优势,后者则能够在进攻方所进行的炮火准备中极大的保存战斗力。经过加固的掩蔽所所在的幽深堑壕拥有对火炮完美绝伦的防御。常规炮火根本无法对深入地下的目标实施有效打击;即便是进攻方使用极其猛烈的火力炸塌了堑壕,内部士兵也能通过四通八达的地下交通壕迅速转移。再配合上那些半掩埋于地下的混凝土碉堡和后方的火炮覆盖,这条防线几乎找不到任何能够攻陷的策略。”施利芬一边展示着图纸上的精细构造,一边用赞叹的语气对德皇解释道,“当演习刚刚结束的那段时间。我对于殿下究竟是如何能在炮火的轰击下保存兵力始终百思不得其解;而在看了这份示意图,并到防线中亲身走了一趟之后。我才终于明白了它其中所蕴含着的奥义。”

    见施利芬还有继续深化下去的趋势,威廉忙一摆手制止了他的发言,道:“好吧我的伯爵,我对于陆战的具体战术了解的并不细腻。我只想知道,帝国能不能用这样的防线在西南边境抵挡住法国人倾尽主力的攻击?”

    施利芬点头道:“完全可以。它的防御效能已经远远超出了此前我们的预期。如果我们能够从现在就开始在西南部的德法边境线上挖掘工事、投入足够多的人力和时间的话,其最终的坚固程度还要比演习中这条2个月建立起来的防线还要高出数倍!”听到这里,清英微笑点头,正欲顺势提出西守东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