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同奥匈帝国结盟乃是德国外交政策的基础,更何况清英在此前的维也纳之行中还在奥匈陆军总参谋长赫岑道夫面前亲口保证过德国将对奥匈吞并波黑持支持态度;因此柏林对于维也纳的这一动作不仅没有丝毫的反对抗议,反而无条件支持奥匈的占领。德国在奥匈吞并奥斯曼领土问题上的态度,无疑更加激怒了新生的土耳其青年党政权对德国的恨怒。土耳其人对此提出了强烈抗议,并在全国都掀起了一场抵制奥匈商品的反抗运动,与奥匈有着攻守同盟的德国也不幸躺枪。在新成立的奥斯曼帝国议会上,议员们已经开始公开商讨是否该废除1903年同德国所签署的铁路协议,将德国于此前修筑的铁路买回收归国有。议会还讨论是否把中东铁路的后续工程修筑权交由英国。

    形势的急转直下让柏林政府为之猝不及防。德国与奥斯曼在此前几十年间所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随着哈米德苏丹的逊位而变得几近完结;德国与奥匈帝国的结盟严重危害了德国在奥斯曼政府中的声誉,青年土耳其党政府开始公开敌视德国,巴格达铁路的后续部分面临着被英国接手的威胁。

    拒历史上土耳其青年党政府的反德态度,在其夺取政权的半年之后便会随着亲德派的上台而得到缓解,并最终在恩维尔帕夏的推动下反败为胜占据绝对上风,但清英显然不能放任目前奥斯曼帝国的这一现状继续下去而不采取任何的应对措施。这一位面的情况已经被他改变了太多,很难保证历史的巨轮还会沿着既有惯性继续前进;一旦情况偏离清英的预想之外,奥斯曼帝国在德国的不作为中真的倒向了英国,其结果无疑是灾难性的!

    作为穿越者,清英对土耳其的重要性再清楚不过了。这个帝国虽然腐朽衰弱、沉疴入骨,但它却有一个无价之宝,那就是它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那条长50英里、最宽处不过3英里的达达尼尔海峡不仅扼住了俄国通往外界最重要的航运咽喉,更将强大的俄国黑海舰队锁死在了那片封闭的水域,使得俄国彻底丧失了对“温暖水域”地中海的争夺。一旦土耳其倒向以英国为首的协约,英法运输船便可通过苏伊士运河沿小亚细亚半岛北上,将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从达达尼尔海峡送进黑海为俄国巨人输血,从而极大提升俄国的战争实力。

    历史上的一战期间,俄国之所以会被德国一只手就打翻在地,除了本身腐朽积病、武器缺乏、战术僵化的原因之外,奥斯曼加入同盟国一方绝对算得上是最重要的因素。随着黑海航道因奥斯曼帝国的拔刀相向而被迫封闭,俄国几乎成为了被与世隔绝的“世界岛”;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就只能靠一年之中倒有半年都因冰冻而封闭的阿尔汉克斯、以及远在万里之外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来进行艰难地呼吸。前者的那条未经充分开发的北极航线风高浪急,航行海况极度恶劣,一年下来根本运不回多少物资,这对于前线战场每天如同天文数字般的海量消耗而言无异于是杯水车薪。而后者距离欧战前线足有。 平板电子书0公里,且全靠运力有限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勉力运输,也根本起不到缓解前线危局的作用。在这一情况下,德国才能在东线迅速迫降俄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而如果黑海航道没有被封闭,得到大量武器、弹药、粮食、药品等援助的俄国定然不会被德国所轻易击倒;而一旦东线战场陷入僵持局面,对德国而言无疑将是一个极端不利的情形。

    除此之外,随着奥斯曼帝国倒向英国一方,达达尼尔海峡对俄国海军的限制也很有可能将不复存在;俄国黑海舰队将直接冲出海峡,同法国海军和英国地中海舰队合兵一处,形成对奥意两国的绝对优势。到那时,意大利这个墙头草在获胜无望的前景下,将极有可能在外界的强大压力下倒向协约国;而独木难支的奥匈海军只能龟缩躲进的里亚斯特军港,将整个地中海的制海权向协约国拱手交出――这对于德国的地中海战略而言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到那时,整个地中海都将成为协约国的内湖,来自非洲和远东殖民地的物资将会畅通无阻地被送往英法俄的每一座工厂;协约国的战争机器满负荷运转,其绽爆出的惊天能量,即便是工业实力冠绝欧洲的德国也远不能与之匹敌!

    因此,出于德国未来的战略考虑,清英决不允许土耳其这一关键性的一环出现任何的差池,哪怕是亲德态度不坚决也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在回顾了有关这一时期的历史之后,清英心中已然有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首先他要做的,便是借助英国民众对此次英德海军协定签署的强烈不满情绪,在英国国内造势,将丘吉尔这个家伙推上决策层的高位。贵侯出身的丘吉尔对“苛政残暴”的土耳其恶棍一向耻与为伍,在历史上更是通过令人瞠目结舌的实际行动将愤怒的奥斯曼帝国推入了同盟国的怀抱,帮了德国人的大忙。有鉴于此,清英相信这一位面的丘吉尔定然也能不负他的“厚望”,帮助自己完成拉拢土耳其的大业。而除此之外,清英还将直接对土耳其青年党政府进行拉拢,扶持其党内的亲德势力,改变其目前对德国的敌视态度。

    ps:

    话说作者建了个书友群,群号是117843107,欢迎大家加入

第263章 到访() 
伴随着长长的汽笛嘶鸣,一辆绣着霍亨索伦家族徽标的古朴专列,在热烈的夏风中抵达了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

    十年之前,红白黑三色铁十字旗也曾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中猎猎飘扬,那是为了欢迎尊贵的客人德皇威廉,对这座城市所进行的友好到访。由于时任苏丹哈米德二世对德意志这个中欧帝国的仰慕和向往,使得威廉二世的访问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从那时起,德国同奥斯曼帝国之间便进入了一个全面合作的发展阶段。互信的深化和共同利益的获取,使得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牢固而紧密;如果按照这个态势继续下去,用不了几年,奥斯曼就会因统治阶级的思想和国内民众的受益、而自上而下的倒向德奥这一边了。

    然而青年土耳其党人的夺权、和奥匈对波黑地区的吞并,却使得原本良好的德土关系瞬间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青年党人对前任苏丹独裁者哈米德以及奥匈帝国的愤恨,让与这两者关系甚笃的德国为之躺枪倒地,平白蒙受了根本不属于其的厄难冤屈。当清英踏出列车舱门的时候,所感受到的便是迎接官员那张笑容满面的容颜下所蕴含着的冷淡气息;而前来迎接的奥斯曼官员的阵容,与当年威廉到访之时也有着如同繁星皓月的天壤之别。

    面对这一情形,清英愈发觉得自己此行关系重大;奥斯曼帝国的态度不仅关乎到同盟国地中海战略的成败,更决定了德国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结束对俄战争的东线泥潭。他仔细整理了一番在柏林和列车上思虑良久的话语,而后登上小车。朝着一座极具拜占庭风格的宏伟建筑疾驰而去。

    大厅高阔。富丽堂皇。充满穆斯林风情的雕塑和吊坠。将整幢建筑装点得大气华贵;钻石、纯金等贵重装饰所散发出的素雅银白和闪耀金黄,更是让这一整片区域都变成了富丽的海洋。镶满鸽蛋般大绪色宝石的豪华陈列、由纯金秘银所铸的精巧雕塑清英行走其间,只觉得一股真土豪风格弥漫在眼前所见的每一个角落,这更加坚定了他要与房间主人做朋友的执着追求。

    “尊敬的皇储殿下,我谨代表奥斯曼人民和默罕默德苏丹,向您和您父亲致以深深的祝福和敬意。3亿穆斯林兄弟将会每天都为您二位祈祷,希望你们能得到真主的护庇。”年龄老迈、但双眸已然炯炯有神的奥斯曼帝国新任大维齐尔卡米尔,在侍者推开大门后出现在了清英的眼前;他快速上前几步。用一双枯树皮般的冰凉手掌与对方修长温润的双手紧紧相握。听得翻译将其译成德语之后,清英脸容含笑,回礼道:“多谢大维齐尔阁下关怀。父亲自上世纪到访以来,无时无刻不想念着奥斯曼帝国和伊斯坦布尔的伟大荣光。我此次到访,他特意托我带来了对阁下的诚挚问候,以及对两国友好能够永远长青的衷心祝福。

    听到清英的最后一句话,卡米尔的眼眸中有一道异样的精光倏然闪过。作为在政坛中混迹数十年的老人,他早已在无数次的战斗中磨练出了一个合格政治家所必备的敏锐洞察;在结合当前突变的德土外交关系之后,卡米尔便已然在清英这看似正常客套的话语里,品味出了些许不一样的滋味。

    “实不相瞒。卡米尔阁下,我此次前来伊斯坦布尔的目的。便是希望贵方能够正确认识前任苏丹哈米德阁下在位时与我德意志所签署的各种友好条约,并能在由新任苏丹默罕默德阁下所领导的帝国中继续得到全面而深入的贯彻施行。”一番虚假客套之后,清英直接以大国的姿态,开门见山地对卡米尔讲明了问题。

    “自从30年前的柏林会议上,新生的德意志就对贵国表现出了最诚挚的友谊。由于我德意志的努力,马其顿和新帕扎尔重新回到了贵国的统治之下,被俄国吞并的巴统也变为自由港,这无疑是极大的帮助了贵国在巴尔干地区抵御俄国的扩张。在那之后,德意志更是与贵国在各领域都进行了广泛而深远的合作。由德意志公司所主导的维也纳――伊斯坦布尔――安卡拉铁路的建成,使得贵国与欧洲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极大拉动了贵国的国民经济;而我父亲在20年前和10年前两次对贵国的访问,更是把贵国与我德意志的友谊推上了崭新的高峰。”

    说到这里,清英话语中带上了一丝不满的意味,道:“可是目前,贵国所表现出的行为却让德意志帝国十分失望。新成立的贵国政府不仅想要改变德意志在中东铁路中的主导地位,更是屡次在公开诚发表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