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零逆袭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园园这孩子,心好。”古大娘叹了口气,宽慰着小草。说真的,古大娘很羡慕芸香,自己聪明伶俐,生个女儿,比芸香更聪明。

    古大娘心里明白,园园是怕她回家难做哩!有了这半只山鸡拿回家,大儿媳妇也挑不出什么理来。

    周园园拎着篮子一路疾跑,她怕小草会追上来。小草这孩子,太固执了,有时候一根筋。

    想起小草举手顿足的着急样儿,周园园跑着跑着,不由得笑出了声。

    前世,周园园没有一个朋友。年幼时在周家村,周家的堂姐妹们人多势众,她们不待见周园园,连带着村里差不多大的女孩们,都不敢和周园园走的近了,生怕遭来周家几姐妹的报复。

    小草是周园园前世今生交的第一个朋友,光凭着小草不爱占小便宜的品性,周园园觉得,她这个朋友,交对了。

    院子里,文梓青正满头大汗地在练功,从大青山回来后,文梓青变强的心太过迫切,一回到家就练了起来。

    文梓青没有理会远道而来的文玉伦,反正用膝盖也猜到出文玉伦干嘛来了。文玉伦已经习惯了文梓青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见他不理会自己,也不生气。

    文梓青打算好了,从今天开始,他一天最少要练上十二个小时的功夫,白天打拳,晚上在房里练内功,争取在三年内达到前世的巅峰水平。

    赵氏武学名不虚传,就这么几天,文梓青感觉到体内的“气”比之前半年多练出的那丝“头发丝”,壮大了一倍。

    周园园拎着半篮子的松塔,笑嘻嘻地进了门,文梓青瞄了一眼,没有出声,顾自一板一眼地出拳,收拳。

    周园园没有停下脚步,这些天来,她已经习惯了院子里有文梓青的存在。

    文梓青面上毫无表情,心底却暗自奇怪,他眼看着周园园和小草下了山,才先一步回了家。没想到这么久了,园园才独自回来。

    发生什么事了吗?

    见周园园脸上笑嘻嘻的,估计没有受什么委屈。文梓青提起的心又放了下来。不过······山鸡不见了?是小草吗?还是别的什么人?

    文梓青决定等会出去打听打听,别是他的小姑娘被人欺负了。

    周园园没有把山鸡的事放在心里,一回家,和赵芸香唧唧呱呱说着一上午的精彩,完了,还把几株从山上采摘回来的“破草”小心翼翼地种在了后院的菜地里。

    被山鸡和几株草的事情一搅和,周园园和文梓青都忘了和赵庆山说起山上那几个疑似木头贩子的事。此时的周园园和文梓青也不知道,就因为这个小小的疏忽,才未能阻止未来一件惨事的发生。

    不知不觉中,一个多月过去了。

    眼看着再过一个多月就过年了,趁着生产队结算公分的机会,赵芸香终于鼓起了勇气,和老爹说要回周家村。

    赵庆山见女儿坚持要走,叹了口气后,只好同意了。

    毕竟,芸香还是周家媳妇,平时在娘家住着也就罢了,要是连过年都在娘家过,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他老了,不怕被人说嘴,芸香和孩子们还小呢!以后的路还长着,要是坏了名声可不好。

    临别之时,赵庆山想交代女儿几句,张了张口却不知该怎么说。教女儿不要对公婆太好?还是教女儿自己要有主意,不要事事听她婆婆的?

    这些事,都不能拿到台面上说,而是要赵芸香自己去把握其中的尺度。赵庆山很担心赵芸香,性子太柔,心地太好,有时也是缺点呐!

    周园园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脸上笑眯眯的,冲着赵庆山直挥手。至于赵庆山身边那个矮一点的身影,周园园选择了自动忽略。反正文梓青这小屁孩,一天到晚都是平板着脸不说话的,很容易让人忽略他的存在。

    自行车是赵庆山的,老式的三八大杠子,永久牌的,用了十来年,有些破旧的感觉。那时候的农村,买一辆自行车要一百七十块钱,还要加上一张自行车券。所以说,有一辆自行车的人家,比后世拥有一辆宝马车还来的风光。有些穷一点的村庄,整个村都找不出一辆自行车。

    赵芸香没有自行车,她出嫁的时候,赵庆山陪嫁了一台缝纫机,要是再陪嫁多一辆自行车,赵家就太出彩了。赵庆山是个低调的,不会去出那个风头。

    赵芸香出嫁后,赵庆山买过一辆自行车给赵芸香。可惜赵芸香是个心软的,小姑子周志美哭一哭闹一闹,再加上周老太婆的强取豪夺,那辆自行车最终成了周志美结婚时的陪嫁。

第四十八章 回家() 
赵家沟到周家村有七八十里地,光靠赵芸香娘儿俩的两条腿,要走上大半天。赵芸香赶时间,只好先借老爹的自行车用一用。

    赵芸香先去镇上接了儿子周家胜,刚好今天是星期六,周家胜从下午开始放一天半的假。

    这些天来,周家胜和文梓青已经很熟了。每个星期,周家胜都会跟着舅舅回赵家沟。

    文梓青第一次见到周家胜的时候,直接愣住了。他怎么也想不到,前世那个丑陋的周家胜,小时候竟然长的这么玉雪可爱。

    人和人之间,或许真的有缘分。文梓青虽然冷冰冰的,周家胜却很喜欢他,一有空就在文梓青身旁转来转去。在周家胜的心里,觉得学武中的文梓青既酷气又威风。没多久,文梓青和周家胜就成了好朋友。

    赵芸香带着孩子们在弟弟赵国辉家吃了中饭,拒绝了赵国辉翘班送他们的好意,直往周家村赶。

    前天秋菊婶让人捎信给赵芸香,说生产队今天下午在晒谷场旁的屋子里分粮食和钱。那个年代,生产队分粮食可是件大事,家家户户都会到场的。

    眼见着时间不早了,赵芸香顾不得回趟家,骑着自行车,带着两个孩子直接去了晒谷场。

    周家村六个小队,每个小队都有一块五百平方米左右的晒谷场。农忙的时候,从田里割下来的水稻脱了粒,直接往晒谷场上拉。

    为了方便收拢晾晒的粮食,晒谷场的地面非常平整,一点坑坑洼洼都没有。

    每到农忙的时候,各小队的队长会分派出两三个五十来岁的婶子们做晾晒的活。早上太阳一升上天空,婶子们先在晒谷场地地面上铺上一席席竹片编织的席子,等到田间脱好粒的湿稻谷一到,就把稻谷往席子上倒。

    为什么要等到太阳升空才铺席子,这里面也有讲究。于源县的秋天,夜里会有露水。太阳出来的时候,露水会被蒸发,铺好的席子才不会被露水沾湿。

    农忙的时候,晒谷场上负责晾晒稻谷的大婶们,个个手拿一支长柄的木爪篱,飞快地把成堆的稻谷摊开在席子上。

    席子上薄薄一层湿稻谷在烈日的暴晒下,加上大婶们用木爪篱时不时翻弄下,两天时间就能晒干。

    生产队的晒谷场边上,有几间又大又结实的房子,这就是生产队的队部,那个年代,锄头,镰刀,杀虫用的喷雾器都属于集体的重要财产,晒谷场边上那间小的屋子,就是小队的工具间,供生产队堆放锄头,镰刀等工具用,还有一些没用完的农药也放在这里。

    另一间大的房子就是小队的仓库,每一季收获的粮食处理好后就堆放在这里。仓库很大,每一季收获后,村民们在仓库里先把稻谷用风车扇上一遍,去掉秕谷,颗粒最饱满的拿去粮管所交公粮,剩下次一等的等会计算好账后才统一分给队员们。

    那个年代的农民非常实诚,交给国家的公粮都是最好的,绝对不会有弄虚作假的事情发生。

    赵芸香所在的小队是第一队,晒谷场旁的屋子比别的小队多了一间。除了大仓库和工具间,剩下的一间刷了白灰,整的亮堂堂的,是周家村的大队队部办公室。

    平时,大队长周春亮和村会计周志刚就在这里办公。

    第一小队有四十来户人家,周家老太婆吴金凤和周家几兄弟都在这个小队里。

    赵芸香还在半路上的时候,分粮食的仓库里已经吵成了一锅粥。

    事情的起因正是吴金凤。

    刚吃完中饭,队员们就来到了晒谷场。今天除了分粮食,还要分钱,队员们心里都很激动。

    农村里的日子苦啊!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干一年后,到快过年的时候手里才能有几个活钱。粮食也是一样,大头的都是到年底才分,哪一家平时不够粮食吃,就去找队里借。生产队长会根据每一家的实际情况,让村里的会计做见证,借给队员们赖以活命的粮食。

    生产队长的权利很大,如果是偷奸耍滑的队员,生产队长有权利不借粮或者少借粮给他(她)家。对于干活勤快做事任劳任怨的队员,队长也会照看多几分。

    正因为队长手上有这些权利,平时安排队员出工,也没人敢偷奸耍滑,更没有不听指挥的事情发生。

    年底分粮食的时候,会计在分粮前,计算好每家应该分的粮食,再看着每家的借条,把队里借出去的粮食统一扣回来。

    每个小队总会有几户特别困难的家庭,有的是因为家里劳动力不足,老人孩子多;有的是因为家里有病人,把一大家子拖累了。到了年底分粮,这些困难户扣掉了平时向队里借的,根本不剩一星半点,甚至还要倒找补给队里粮食或钱。

    第一小队也是这样。每年分粮的时候,总会有几家哭穷,队里也会看着各家的情况做出一些应对措施。

    第一小队今天分粮一点都不顺利。

    秋香婶子家是第一小队出了名的困难户。秋香的男人周其家是第一小队的耕田手。

    农村里耕田用的是牛力和人力的结合。在老黄牛身上套上耕田用的犁,耕田手站在犁上,手拿皮鞭,时不时抽打一下,控制好牛走的方向。

    黑油油的泥土在铁铧犁的两边缓缓绽开,是所有农村人最喜欢看的美景。

    耕田手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周其家带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