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零逆袭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文梓青总会躺在床上,畅想着自己和周园园长大后的生活,他自己,肯定是一个专情而又有责任心的丈夫,而园园,应该是个温柔贤惠的妻子。

    前世今生,文梓青都渴望能有一个家,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在文家,文梓青的地位尴尬。

    文梓青虽说是文家的长子嫡孙,但是,自从文玉龙娶了那个女人后,文梓青觉得自己在文玉龙的心中,应该没有一丁点的位置了。那个家,是文玉龙,武秀丽,文梓云和文梓秋的家,文梓青知道自己是被伍秀丽母子三人排斥在外的,他们四个才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赵庆山让文梓青和周园园订亲的提议,让文梓青冰冷的胸腔有了一丝温度。等待周园园长大,等待他们未来应该会有的那个家,成了文梓青每天的盼望。

    想着周志新是园园的父亲,文梓青觉得应该和未来岳父说一声以后要娶人家闺女的事,才提笔写了一封信给周志新。在信中,文梓青说了自己的身世和来历,也说了自己对这段婚事的期盼。

    末尾处,文梓青还写了句:如果岳父大人没有异议,我和园园的婚事就由外公做主了。

    周志新不认识文梓青,又被赵芸香他们的几封信扰乱了心神,见文梓青信件开头的“岳父大人”几个字,以为是谁寄错了信,没有继续往下看。

    正因为周志新的疏忽,被文梓青成功地钻了空子。等几年后周志新知道文梓青和周园园的亲事,想反对都无从说起。

第七十章 出门() 
赵芸香带着周园园回了周家村,赵家只剩下赵庆山和文梓青两个大小男人,顿时冷清了不少。

    想起临走时周园园没心没肺的只知道冲着赵庆山挥手,把自己忘到了一边,文梓青的心中就直冒酸水。他的心中装满了小姑娘,他的小姑娘,却一点都没有把自己放在心里呢!

    周园园他们走的第一天,文梓青就想着:园园回周家村,还有没有被堂姐们欺负?(园园和小草玩的时候,说自己在周家经常被周苗苗周美美几个欺负,被文梓青偷偷听到了)。

    园园在周家村,有没有想自己?文梓青自己每天想着小姑娘,内心当然是企盼着周园园也整天想着他。

    忍了几天,文梓青忍不住了,借着出来练腿脚的便利,文梓青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从赵家沟跑到了周家村。

    不好意思就这么大喇喇的出现在周园园面前,文梓青看到周家的那棵大梧桐树,头脑发热之下,做了一次“偷窥者”。

    此时的周园园,跟着赵芸香正在房里睡的昏天暗地的。今天做的几十斤鱼丸不算多,但是时间太紧,赵芸香母女两个都憋足了劲。等赵国辉走后,手酸背酸等后遗症才慢慢地出现了。一躺上了床,母女二人都不由得睡了过去。

    周家胜也跟着烧火抱柴禾忙进忙出的,远远超过了他平时的活动量,也有些累了。周家胜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就着母亲和妹妹轻微的“呼呼”声,也渐渐地睡了过去。

    树上的文梓青看不见房里的情景,听着西厢房里传出三道细微而又绵长的呼吸声,知道赵芸香母子三人应该是进入了梦乡。

    眼见着天色已是晌午过半,文梓青想起还在家中等着自己的赵庆山,恋恋不舍的朝周园园家的窗棂看了几眼,一纵身,几个起落间,已经去的远了。

    由始至终,周园园都不知道文梓青曾经在她家的后院呆了这么久。就算知道了,估计周园园也想不到文梓青是来看她的。

    谁让文梓青一天到晚就是一张冷冰冰的面瘫脸呢?不配合文梓青说话的语气,单从文梓青的脸上看出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么高深的问题,周园园表示困惑了自己一辈子。

    赵芸香母子三人一觉睡醒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了。

    想起自己还有事没办,赵芸香心急火燎地做好了晚饭,自己随便扒了几口,交代园园兄妹俩在家不要乱跑,才拔脚往秋菊婶家走去。

    夜幕已经渐渐笼罩了整个周家村。村民们为了节省几个电费钱,天黑后很多人家都已经上床休息了。除了几户家境好一些的村民晚上会拉亮电灯,整个周家村,差不多陷入了一片黑暗中。

    赵芸香手里拿着一支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的往秋菊婶子家走。那个年代,手电筒也算属于奢侈品,几节电池要五毛钱,用不了几天就要换,一般的农户是不会去用这么费钱的东西的。

    赵芸香家的手电筒还是上次周志新回家探亲的时候带回来的,周志新在周家村住了这么多年,自然知道夜晚的时候,手电筒很有用。

    那时候的茅房,都在屋外。屋子里会放一个木桶,晚上起夜,就解决在木桶里了。万一家里有人跑肚子拉稀什么的,就非得去屋外的茅厕不可。这时候,比火把方便简洁的手电筒就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就算这样,整个周家村,有手电筒的人家不超出十户。要知道,点火把的松木周家村的山上多的是,村民们只要不懒,上山砍半天松枝就能供家里点几个月火把了。

    农村里老娘们的思想就是:能用不花钱的东西就要用不花钱的,手电筒那玩意儿太烧钱了,败家啊!

    要不是赵国辉的事太赶,赵芸香不会在天黑后出门,女人天生胆子小,对着一片漆黑,心里会下意识的害怕。周志新不在家,要是赵芸香点着一支明晃晃的火把满村走,看到的人多了,明天还说不定会传出什么话来,为了一家人的名声着想,赵芸香不敢赌。

    周园园和周家胜都表示要陪赵芸香出门,被赵芸香拒绝了。小厨房里还有二十多斤鱼丸在,要是他们娘三个都不在家,吴金凤进去翻查该怎么办?

    有周园园和周家胜两个孩子在,吴金凤会多少顾忌一点,做不出当面进门翻那样不要脸的事。更何况今天周春平去县城了,吴金凤头上没有了管制她的人,要是见到赵芸香母子三个都不在家,头脑一发热,吴金凤还不定会做出什么。

    周苗苗平时的一些做派,活脱脱就是吴金凤的翻版。撒泼,骂人,乱翻别人家东西,看到好东西就往自己怀里划拉······那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吴金凤言传身教的。

    周园园转念一想,有吴金凤这个不定时的“炸弹”在,家里确实要有人守着。周家胜担心妈妈,更担心年幼的妹妹独自在家会被周苗苗他们几个欺负,只好也留在了家里。

    周园园想劝说周家胜跟着赵芸香出门,还没等有个结果,赵芸香已经心急火燎地出门了。

    周园园叹了一口气,只好接受了这样的安排。还好秋菊婶家离赵芸香家不是很远,沿着大马路,往北走几分钟也就到了。

    在周家村,秋菊婶子是赵芸香得到的为数不多的温暖之一。秋菊婶为人正直,又有些嫉恶如仇,赵芸香嫁到周家八年,秋菊婶在村里说过赵芸香不少好话。

    要不是有秋菊婶和赵芸香家隔壁邻居李大婶这样的好心人,赵芸香在周家村的日子还要难过。毕竟,周家的两个妯娌和吴金凤在外人面前可不会说赵芸香的好话。要不是秋菊婶和邻居李大婶的仗义直言,赵芸香在周家村的形象说不定被吴金凤抹黑成什么样了。

    李大婶家儿子多,几个儿子媳妇都孝顺。李大婶家的孙子孙女也多,从刚出生到光着屁股满地跑的,大大小小有十几个。孙子孙女一多,李大婶平时在家总要搭把手,哪个媳妇忙不过来,李大婶总要帮忙带带孩子做做饭什么的,一天到晚忙的不得闲。

第七十一章 找人() 
秋菊婶和李大婶不一样。

    秋菊婶一儿一女,儿子在身边,女儿嫁到了外县,离周家村足足一二百里地,很少回娘家。秋菊婶的孙子孙女比周家胜还要大,也用不着秋菊婶操心。

    这大冬天的,生产队里不出工,除了做做老两口的吃食,洗洗自己二老的衣裳,家里没有什么要秋菊婶做的。

    秋菊婶的儿子儿媳妇都是孝顺的,儿媳妇有时候洗衣服,顺手就把秋菊婶二老的衣裳也给洗了。

    这样一来,秋菊婶空闲的日子更空了。还好秋菊婶不是个嘴巴多的,空了也不会和周家村的一堆老娘们扯东家长西家短。

    对于这样的秋菊婶,赵芸香首先就敬重了几分。这一有事,赵芸香也第一个想到了秋菊婶。

    看赵国辉今天的架势,鱼丸的事已经被赵国辉的上级领导王经理给惦记上了。赵国辉做为下属,要做的就是尽快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那个年月,领导提拔下属,勤劳肯干不是唯一的标准,最重要的是能及时完成领导的嘱托。

    赵国辉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三合镇供销社主任,对于工作上的事肯定认真。王经理虽然没有催着赵国辉尽快完成任务,但是,赵国辉不是傻的,领导既然开了口,能尽快尽好地完成任务,是赵国辉努力的方向。

    赵芸香不是万事不知的村妇,心中自然也替弟弟着急。要不然,赵芸香也不用天黑了还要出门找帮手。

    猫冬的季节,周家村空闲的妇女很多,但是赵芸香还是想先问问秋菊婶,愿不愿意帮忙一起做鱼丸。秋菊婶爱干净,自己也收拾的很利索,鱼丸是吃进嘴里的东西,赵芸香肯定喜欢秋菊婶这样爱干净的人。

    那个年月,每家每户一年忙到头,除了生产队过年分红得几个活钱,家家户户的手头都紧。赵芸香的本意也是想提携一下秋菊婶,秋菊婶如果愿意来帮忙做鱼丸,赵芸香打算算工钱给她。

    说实在的,一天上百斤鱼要杀要剁,赵芸香一个人还真做不过来。

    至于说周家两个妯娌和吴金凤,赵芸香根本不敢让她们帮忙,要是让周家的几个女人知道赵芸香接了鱼丸这笔大买卖,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周家人心都狠,妯娌们要是知道赵芸香赚钱,心里肯定不得劲,吴金凤更是,每天只想着从赵芸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