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打造虚拟世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根本连主演们的名字都没听过,却发现对方的演技好得令人讶异,比很多资深红星都来得出色,于是突然之间就粉上了。

    而冲着舞台剧来的人则发现,舞台剧电影并不仅仅是“舞台剧”。在保留了戏剧本身精髓的同时,它在制作上完全不逊于大制作的电影,至少视觉上的震撼完全不逊色。

    圣诞热映之后,就有人找到了星轨,询问了关于互动程序和多线走向相关的技术内容。谭愿介绍了一下之后,就有人表示希望在影片之中使用这类技术。

    这项技术使用的时候其实并不困难,只是需要拍摄的情节会多一些。但是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本来就会拍摄不少多余的镜头,对于剧组也不算是什么问题。

    既然对方提出,而技术本身又不具备很大的难度,谭愿自然是要满足的。不过林舒听说了之后,却主动询问了一下对方具体的拍摄计划。

    导演便简单地解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林舒才知道对方竟然想要在影片之中设计多结局——按照对方的说话,至少会设计两个结局,一个喜剧结局和一个悲剧结局。

    林舒听了之后,本能地皱起了眉头,然后跟对方讨论了一下这么做的坏处。他认为在结局上动手脚很容易消耗观众的热情,引起反感,有圈钱的嫌疑。而且不管悲剧还是喜剧的结局,都是因为独一无二才有吸引力。双结局的话,不管是哪个结局的影响力都会减弱。

    而且电影和游戏的性质不同,消费者对于它们的期待也会有所不同。观众进入电影院就是来休闲的,他们想看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不管是悲是喜。如果需要他们费心才能得到的结局,本身就会伤害他们自身的消费**。

    但是对方非常坚持,并不肯听林舒的劝说。到底双方没什么交情,林舒把话提醒到位了就放弃了劝说。

    之后影片拍出来之后,争议果然很厉害。虽然确实也拉升了票房,不过引起的反感也很强烈。

    而那之前林舒已经特意对杜思彤强调了一番星影的运营准则——无论何时,星影都一定要以故事为核心。技术或者营销手段都只能作为辅助,而不能本末倒置。

    但是尽管如此,因为对于票房拉升确实有效果,还是有很多公司开始跟风模仿。很多观众对于这种做法不厌其烦,嘲讽这些公司“想钱想疯了”,“把一部片子做成两部来卖”。

    幸好星影并没有采用这样的做法。虽然它也会在剧情之中插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彩蛋,但是分寸控制得很好,从来不会影响影片自身的完整性。

    这样一段时间下来,虽然星影一开始没怎么占到多结局拉升票房的好处,但是本身的收益也不小。甚至于后来,由于一些观众抵制电影公司捞钱的风潮出现,星影的风评反而超过了很多老牌公司,无论票房还是声誉都没有因为这种风潮的出现而震荡,形势非常稳定。

    杜思彤不由在心里暗暗赞叹林舒稳得住,目光长远不急功近利。此后,她对林舒的一些关键性决策更加信服了。

    而随着立体电影的数量逐渐增多,林舒觉得时机差不多,开始针对影视圈采取了进一步的行动。

第303章() 
林舒很喜欢用建立奖项来扩大自己在某个行业的影响力。

    宣传上,他个人并不喜欢铺天盖地刷广告,更钟情于各种事件营销的手法。现在很多人太过迷信广告的数量和覆盖性,林舒却觉得广告这东西,重点在与适度精确有效。

    星泽也是一直以这样的原则在安排宣传活动。

    当然,奖项营销并不属于这个范畴。它在星泽目前的营销手段之中都算是比较大手笔的。这种手段对于企业本身就有比较苛刻的要求的,并不是随便什么组织都可以随便使用,需要企业本身在相关行业有着相当程度的权威。

    好在星影在影视圈的影响力虽然比较有限,但是星轨却是立体投影技术的发明者,在这方面颇有影响力。

    自从林舒决定建立一个专门针对立体电影的奖项之后,就开始行动了起来。他试图通过各种途径邀请各个相关职业的知名人士组成评审委员会,大部分人都同意了参与,但也有人婉言拒绝。

    林舒对此本来就有所预备,所以并没有失望,而是再次扩充了邀请名单,打算至少邀请到一百二十名以上的评委。

    他对于这个奖项筹划得相当用心,甚至还专门设立了相关的基金。原本星光奖的新闻刚出来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觉得这奖项没什么意义,星轨只是在随便搞个活动而已,配上基金规模相关的新闻态度就完全变了,只能“靠”了。

    有些时候,资金还是决定别人判断你能不能成大事的基准。

    之后奖项的事情被炒得纷纷扬扬,林舒却在非常有计划地同步更新立体拍摄各方面的技术细节。

    从立体摄录技术被发明以来,星轨就一直在研发和改进这一项技术,积累至今,效果已经相当明显了。

    而各种拍摄手法也在实战过程之中不断地被改进和完善,甚至于从今年开始,国内几所最有影响力的影视学院都在各个科系开设了立体电影相关的课程。一般来说,学校在新技术或者新模式上的敏感度上都是领先于社会主体的。

    但是立体摄录技术横空出世得太突然,大部分学校都有些淬不及防,即使想开设相关课程也没有相应的教材和师资。而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缓冲,他们终于完成了在这方面的筹备,正式把这项工程提上台面。

    星轨并不是以影视行业作为目标在研发技术,但是电子技术,文化娱乐和影视圈子总体来说都是不分家的,彼此之间会有非常深入的彼此影响。星轨的许多衍生技术都非常适用于影视拍摄和电视节目,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开始在这行业试水。

    比如说立体打印技术,其实就非常适合用来制作影视道具,尤其是那种不具备特殊意义,或者最后用来毁损的影视道具。

    林舒也确实选择了在这方面进行试水。

    接下来的一系列星影拍摄之中,他就直接使用了大量的云打印成品。这些道具并不仅仅只是作为各种摆设道具,甚至也作为许多其他特殊道具来使用——比如说林舒用云材料搭建了一整座最后会倾塌的古风小楼。这座小楼完全就由云材料搭建而成,需要拍损毁画面的时候甚至连炸药都用不上,因为本身用人力就可以破坏,且效果逼真,十分贴近真实的房屋坍塌画面。

    林舒刚刚让人把打印机搬运到剧组的时候,很多人都比较讶异,不知道被搬进来的这个庞然大物是什么东西。

    星影目前在拍摄制作中的一共有三部电影,其中一部是动画,两部是真人。林舒这一次选用来试验云打印技术的剧组,就是正要开始拍摄的其中一部真人电影。

    这部电影是一部武侠喜剧片,里面有大量的爆破场景。这也是武侠片的惯例了——大侠们一个一个都是破坏狂,没点特效你都不好意思说它是武侠片。

    不过这部片好歹没有整出来什么金龙腾飞的场面就是了。

    主演这部片的男女主角都是小有名气的知名影星,配角也是资深演员。只有男二女三是人气新人,但是有颜有演技,也都不容小觑。

    立体电影和一般电影还不一样,自从立体电影上映以来,很多演员都暴露了自己演技上的硬伤。有些人的表演缺陷在普通电影镜头下表现得不明显,但是一旦被立体摄录架笼罩就开始暴露得一塌糊涂。

    立体电影特别注重肢体语言,演员的肢体表现力要是不足,或者太过僵硬,就会导致整体的表演违和感爆棚。有一部分明星吃过这方面的亏之后,其他人就渐渐学乖了。有些人在拍摄此类电影之前会去学一段时间的戏剧表演,而有些人则从电影开拍时就到片场进行观摩,以求能够更好地了解立体拍摄的表演形式。

    此时《侠义道》的拍摄,主要演员班子就来得相当齐全,虽然这段时间都没女主什么事,但是康影后早早就过来围观了——作为影后级的演员,她对自己的演技和屏幕表现都十分看重,平时也经营得很用心。此时第一次拍摄立体影片,又知道前面有不少同道已经栽了跟头,自然不会轻视这份工作。

    结果来围观的第一天,她就遇见了林小舒带着一大群人搬了一个巨大的机器过来。

    康师悦是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林舒本人。之前她听到外面熙熙攘攘的,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就看到一大群人搬着一台巨大的,足足有一个普通房间大小的机器走了进来。

    她有点莫名其妙,心想这是要干什么?他们拍的是武侠片,不是未来科幻吧?

    其实一般的云打印机并没有这么大,林舒带过来的是个特殊版本,为了方便打印整面的墙体之类的配件,所以大型了一些。

    虽然墙体本身也可以通过拼接来安装制造,但是总归没有整体安装那么方便自然。而且云打印塑形其实很方便,价格又低廉,塑成的速度又快,非常适用于制造模型建筑,所以林舒就索性制造了这么一个片场专用款。

    当然这时候康师悦还没有十分注意那部机器是干什么的,猜又猜不出来。她很快就放弃了,然后被林舒吸引走了注意力。

    说句实话,演艺圈好看的人是非常多的。就算本身的五官在大屏幕上看上去平平的演员,其实到了现实之中也多少是有几分姿色的。大部分时候摄影机作为刻印美的道具,丑化演员的能力却远远大于美化的作用。

    但是即使见惯了帅哥美女的康师悦,看到林舒的时候也是眼前一亮。

    哪怕这家伙作为堂堂星泽老板,来片场时竟然和搬运工人一样穿了一身灰扑扑的工作外套,只是在款式和颜色上有微微的变化。但是即使穿着这么一套衣服,康师悦也觉得这位小老板就像灯塔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